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齿状垫片空心螺钉治疗肱三头肌止点撕脱骨折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衡立松 朱养均 +2 位作者 张军 张堃 段虹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带齿状垫片空心螺钉治疗肱三头肌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肱三头肌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带齿状垫片空心螺钉内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28例患者术后获9~16个月(平... 目的:探讨带齿状垫片空心螺钉治疗肱三头肌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肱三头肌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带齿状垫片空心螺钉内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28例患者术后获9~16个月(平均1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2.8周)。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活动度115°~135°,平均126°;肘关节伸直活动度0°~18°,平均6°。根据MEPS评分评定疗效:优2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3%,1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结论:应用带齿状垫片空心螺钉治疗肱三头肌止点撕脱骨折,方法简单,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骼 @肱三头肌 骨折固定术 肌腱固定术
下载PDF
成人后方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何晓 杨佳瑞 +2 位作者 冯泉 衡立松 张堃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后方孟氏骨折的损伤特点、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1例后方孟氏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45.4±9.5)岁。依据Jupiter分型,ⅡA型12例,ⅡB... 目的探讨成人后方孟氏骨折的损伤特点、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1例后方孟氏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45.4±9.5)岁。依据Jupiter分型,ⅡA型12例,ⅡB型6例,ⅡC型3例。对尺骨近端骨折的处理,18例采用鹰嘴解剖锁定钢板或者克氏针和张力带固定,3例采用直行锁定钢板固定;12例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者采用空心拉力螺钉或袢钢板固定;17例桡骨头骨折采用埋头钉或微型钢板修复固定,4例行桡骨头置换;带线铆钉修复外侧副韧带。记录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25.0±8.8)个月随访,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8±1.7)周。肘关节屈伸范围平均(121.7±15.4)°,前臂旋转范围平均(135.0±17.6)°,Mayo肘关节评分平均为(85.3±12.4)分,优10例,良7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0.9%。5例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为23.8%。结论后方孟氏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桡骨头通常为粉碎性骨折,冠状突的骨折为基底部的骨折(R&MⅢ型),外侧副韧带损伤严重;通过肘后正中入路可满足手术需要,术中应着重恢复桡骨头和冠状突结构并建立稳定内固定支撑,仔细修复重建韧带结构;早期手术和术后及时的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后方孟氏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OPLL采用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还是颈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术?
3
作者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8-199,共2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组织异位骨化造成颈脊髓腹侧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中枢神经功能损害,其保守治疗效果有限,往往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目前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组织异位骨化造成颈脊髓腹侧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中枢神经功能损害,其保守治疗效果有限,往往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目前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路颈椎椎板切除或椎管扩大椎板成形,以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等术式。此类患者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相关并发症也较多,一直以来都是脊柱外科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提出了诸多新的手术理念和改良术式,如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术、保留后伸肌肉韧带复合体的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等。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新术式具有减少术中脊髓损伤风险、降低脑脊液漏或术后轴性疼痛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期开展功能康复训练等优势。然而,任何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均需要对其适应证选择、技术难点把控、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学习周期和曲线等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讨论,以避免盲目效仿而引发新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为此,本期特邀请国内颈椎外科专家对颈椎OPLL前后路新术式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合理、正确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减压 OPLL 瘢痕形成 颈椎曲度 疗效确切 复合体 前移术 远期疗效
下载PDF
髓内钉及钢板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临床特点及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毅博 杨立锋 +6 位作者 马腾 任程 刘德印 路遥 李明 李忠 张堃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12-520,共9页
目的:探讨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并对最终不同内固定方式之间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5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髓内钉(intramedullary ... 目的:探讨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并对最终不同内固定方式之间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5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髓内钉(intramedullary nailing,IMN)固定组(IMN组)和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固定组(LCP组)。其中IMN组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25~69(49.0±10.6)岁;骨折Gustilo-Anderson分型,Ⅰ型1例,Ⅱ型19例,Ⅲ型15例;内固定方式为髓内钉固定。钢板螺钉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6~72(53.4±14.7)岁;Gustilo-Ander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11例,Ⅲ型7例;内固定方式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包括术前等待时间、清创手术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是否输血及白蛋白、细菌培养、并发症情况;随访资料包括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根据Johner-Wruh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年的总治疗成本(包括住院费用及术后1年费用)。对影响治疗成本的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再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同时对两组的总治疗成本情况进行成本效果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结果:5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7(16.4±7.1)个月。IMN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243.18±118.82)ml,(247.50±57.94)min;LCP组分别为(467.86±490.53)ml,(350.00±178.7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等待时间、清创手术次数、输血及白蛋白、细菌培养、合并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治疗成本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饮酒(P=0.042),合并基础疾病(P=0.045),高能量损伤(P=0.012),清创手术次数>2次(P=0.001),术中出血量>400 ml(P<0.001),细菌培养(P=0.000),有并发症(P=0.035),以及输血和白蛋白(P=0.027)患者治疗成本显著增高,多重线性回归结果为吸烟饮酒组[β=-0.256,t=-2.628,95%CI(-29667.09,-4997.47),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治疗成本IMN组(136435.90±39093.98)元,LCP组(140034.62±56821.12)元。成本效果分析表明IMN组和LCP组平均每获得1%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分别需花费1705.45、1647.46元。LCP与IMN相比每多获得1%的优良率需多花费的成本为719.74元。结论:IMN和LCP固定作为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最终内固定治疗方案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中远期疗效,IMN固定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优于LCP固定。同时合并吸烟饮酒、受伤原因、合并基础疾病、清创手术次数、术中出血量、进行细菌培养、输血及白蛋白及并发症存在对治疗成本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开放性 骨折固定术 费用效益分析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永涛 尤锐 +3 位作者 姜海 汪兵 吴革 苗武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1-745,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16例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患儿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6~ 14岁;左侧12例,右侧4例;均为跌倒致伤.桡骨... 目的 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16例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患儿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6~ 14岁;左侧12例,右侧4例;均为跌倒致伤.桡骨颈骨折按O'Brien分型:Ⅱ型9例、Ⅲ型7例;2例合并尺骨近端骨折,1例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肿胀;压痛明显,疼痛视觉模拟评分6.5~ 9.2分,平均7.9分;肘关节活动受限,受伤时肘关节屈曲、伸直、旋前及旋后平均度数为78°±3°、-54°±4°、9°±3°及5°±3°;受伤至手术时间2~4d,平均2.8d.“C”型臂X线机辅助下采用直径2 mm克氏针插入骨折断端撬拨复位,骨折复位后打入撬拨的克氏针.术后长臂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4周,去石膏托后拔除克氏针行康复训练.结果 16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24个月,平均11.8个月;其中14例骨折解剖复位,无一例出现术后复位丢失、骨间背侧神经损伤及针道感染等;手术时间20~ 35 min,平均30 min;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6周,平均4.1周.末次随访终时肘关节屈曲、伸直、旋前及旋后平均度数为136°±4°、-2°±2°、81°±4°及75°±4°;无一例合并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患儿术后15个月出现桡骨近端骺板早闭,为O'BrienⅢ型桡骨颈骨折,未进一步治疗;根据Metaizeau评估标准,优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15/16).结论 对于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旁正中入路治疗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 被引量:5
6
作者 雷金来 庄岩 +5 位作者 付亚辉 魏星 丛雨轩 王虎 黄海 张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讨旁正中入路治疗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旁正中入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56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34例,女22例;年龄为29。58岁,平均38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 目的探讨旁正中入路治疗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旁正中入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56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34例,女22例;年龄为29。58岁,平均38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12例,前柱加后半横形骨折18例,横形骨折9例,T形骨折6例,双柱骨折11例。所有患者采用旁正中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皮肤切口为腹正中纵形切口,在患侧沿腹白线旁2—3cm纵形切开腹直肌前鞘,将腹直肌牵向患侧,切开后鞘行盆腔内深部分离以显露骨折部位。12例合并髂骨翼骨折患者结合髂窝入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6-188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为200~800mL,平均400mL;输红细胞0-4个单位,平均2.4个单位。56例患者术后获6~22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aa髋臼骨折复位标准评定:优38例,良11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7.5%。所有患者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内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ded'Aubign6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优34例,良12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82.1%。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腹壁疝、伤口感染及主要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旁正中人路治疗髋臼骨折可充分显露髋臼前壁、前柱和后柱,操作简便,不易损伤重要血管、神经,术中出血量少,疗效满意。该入路可解决大部分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旁正中入路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在肱骨髁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晓 杨佳瑞 +1 位作者 衡立松 张堃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889-894,共6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肱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20例,年龄20~60岁,平均(42.6.2±10.6)岁。根据是否...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肱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20例,年龄20~60岁,平均(42.6.2±10.6)岁。根据是否使用TXA分为两组,TXA组和单纯引流组。TXA组20例,在松止血带前30 min静脉滴注TXA 1 g,并在关闭切口后由引流管注入关节腔10 ml(1∶10 ml)TXA,夹闭2 h后放开;骨折根据AO/OTA分型C1型6例、C2型6例、C3型8例。单纯引流组23例,仅放置引流管并夹闭2 h后放开,骨折根据AO/OTA分型C1型8例、C2型6例、C3型9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术后12~24个月随访,平均(17.6±3.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两组患者在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3天D-二聚体含量、骨折愈合时间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XA组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10.0%(2/20)远低于单纯引流组21.7%(5/2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XA组术后平均引流量(35.0±8.6)ml,肘关节平均伸-屈活动度为(128.9±16.1)°,MEPS平均得分(90.5±9.7)分,肘关节功能评价:优1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0%;单纯引流组,平均引流量(48.7±16.0)ml,肘关节平均伸-屈活动度为(112.2±33.2)°,MEPS平均得分为(83.0±13.2)分,肘关节功能评价:优8例,良9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73.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间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后,应用TXA可以有效减少深部组织和关节腔内出血,减少粘连的发生,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肱骨骨折 肘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