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uNi14Al3合金收缩环的工艺性缺陷研究
1
作者
冯瑞
陈凯
+3 位作者
秦元斌
郭创立
孙君鹏
王群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CuNi14Al3合金收缩环通过真空熔铸,锻造,去应力退火等工艺制备而成。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常遇到以下问题:铸锭表面质量差,开坯前去除废料较多;锻造开裂;成品件无损探伤到孔洞、裂纹等缺陷。本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
CuNi14Al3合金收缩环通过真空熔铸,锻造,去应力退火等工艺制备而成。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常遇到以下问题:铸锭表面质量差,开坯前去除废料较多;锻造开裂;成品件无损探伤到孔洞、裂纹等缺陷。本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以及维氏硬度仪等对CuNi14Al3合金收缩环每一步加工工艺后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到整个制备过程中主要存在四类工艺性缺陷,分别是显微孔洞、成分偏析、混晶组织以及裂纹。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系列工艺性缺陷的产生归因于合金的凝固特性,包括凝固时间、凝固顺序以及凝固收缩等,使得原始铸态合金枝晶组织粗大,一次枝晶干最长可达10 mm以上,且枝晶偏析、显微疏松严重,通过后续热加工,这些缺陷未能得到完全消除,甚至进一步形成混晶组织、裂纹等。研究表明,要抑制甚至消除以上缺陷的产生,需要从缺陷根源凝固入手,优化加工工艺,严格控制铸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14Al3合金收缩环
孔洞
枝晶偏析
混晶组织
裂纹
原文传递
Mg的{10■2}形变孪晶机制
被引量:
5
2
作者
单智伟
刘博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67-1278,共12页
Mg在室温下的强度和塑性较差,其根源之一在于Mg的{10■2}形变孪晶在极低的应力下即可形核和扩展,而且研究表明目前应用于镁合金的时效强化法通常无法显著抑制{10■2}形变孪晶.尽管对Mg及其合金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对{10■2}形...
Mg在室温下的强度和塑性较差,其根源之一在于Mg的{10■2}形变孪晶在极低的应力下即可形核和扩展,而且研究表明目前应用于镁合金的时效强化法通常无法显著抑制{10■2}形变孪晶.尽管对Mg及其合金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对{10■2}形变孪晶的形核和扩展的机制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形变孪晶的定义以及{10■2}孪晶机制的研究历史,然后着重介绍了最新的基于原位TEM的研究结果:即Mg的{10■2}形变孪晶迥异于孪晶的经典定义,它事实上是一种新的室温变形机制,即塑性的产生可以通过局部的晶胞重构来完成,而不需要孪晶位错的参与;由晶胞重构机制所产生的界面为{0002}/{10■0}界面(BP界面),而且该界面在三维空间呈现梯田状的不规则形貌.晶胞重构机制迥异于基于位错的孪晶变形机制,因此基于对该机制进行抑制的设计思路可能是开发未来高强韧镁合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形变孪晶
基面-柱面界面
强度
合金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CuNi14Al3合金收缩环的工艺性缺陷研究
1
作者
冯瑞
陈凯
秦元斌
郭创立
孙君鹏
王群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
陕西斯瑞新
材料
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1154,91860109)资助。
文摘
CuNi14Al3合金收缩环通过真空熔铸,锻造,去应力退火等工艺制备而成。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常遇到以下问题:铸锭表面质量差,开坯前去除废料较多;锻造开裂;成品件无损探伤到孔洞、裂纹等缺陷。本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以及维氏硬度仪等对CuNi14Al3合金收缩环每一步加工工艺后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到整个制备过程中主要存在四类工艺性缺陷,分别是显微孔洞、成分偏析、混晶组织以及裂纹。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系列工艺性缺陷的产生归因于合金的凝固特性,包括凝固时间、凝固顺序以及凝固收缩等,使得原始铸态合金枝晶组织粗大,一次枝晶干最长可达10 mm以上,且枝晶偏析、显微疏松严重,通过后续热加工,这些缺陷未能得到完全消除,甚至进一步形成混晶组织、裂纹等。研究表明,要抑制甚至消除以上缺陷的产生,需要从缺陷根源凝固入手,优化加工工艺,严格控制铸件品质。
关键词
CuNi14Al3合金收缩环
孔洞
枝晶偏析
混晶组织
裂纹
Keywords
CuNi14Al3 shroud rings
cavity
dendritic segregation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crack
分类号
TG430.40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原文传递
题名
Mg的{10■2}形变孪晶机制
被引量:
5
2
作者
单智伟
刘博宇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
出处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67-127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31005和51321003资助~~
文摘
Mg在室温下的强度和塑性较差,其根源之一在于Mg的{10■2}形变孪晶在极低的应力下即可形核和扩展,而且研究表明目前应用于镁合金的时效强化法通常无法显著抑制{10■2}形变孪晶.尽管对Mg及其合金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对{10■2}形变孪晶的形核和扩展的机制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形变孪晶的定义以及{10■2}孪晶机制的研究历史,然后着重介绍了最新的基于原位TEM的研究结果:即Mg的{10■2}形变孪晶迥异于孪晶的经典定义,它事实上是一种新的室温变形机制,即塑性的产生可以通过局部的晶胞重构来完成,而不需要孪晶位错的参与;由晶胞重构机制所产生的界面为{0002}/{10■0}界面(BP界面),而且该界面在三维空间呈现梯田状的不规则形貌.晶胞重构机制迥异于基于位错的孪晶变形机制,因此基于对该机制进行抑制的设计思路可能是开发未来高强韧镁合金的关键.
关键词
Mg
形变孪晶
基面-柱面界面
强度
合金设计
Keywords
Mg
deformation twinning
basal/prismatic interface
strength
alloy design
分类号
TG146.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uNi14Al3合金收缩环的工艺性缺陷研究
冯瑞
陈凯
秦元斌
郭创立
孙君鹏
王群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2
Mg的{10■2}形变孪晶机制
单智伟
刘博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