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产科学创新教育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邢兰瑛 吴静 +1 位作者 彭惠霞 王桂贤 《西北医学教育》 2004年第5期364-365,共2页
要搞好妇产科教学工作,教师首先要重视自觉学习,充实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不但向学生传授妇产科学知识,还要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使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要搞好妇产科教学工作,教师首先要重视自觉学习,充实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不但向学生传授妇产科学知识,还要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使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学生 创新教育 教育学 教师 思想品德 专业素质 创新意识 妇产科学 妇产科教学 知识
下载PDF
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兰瑛 彭慧霞 吴静 《西北医学教育》 2004年第3期233-234,共2页
探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改革的途径,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改变旧的传统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妇产科学知识,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妇产科学 临床教学 改变 高素质医学人才 传统式教学 适应 知识 改革探讨 学生 培养
下载PDF
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昭荣 韩香 +4 位作者 吕海侠 李牧 于玲 樊江波 王玉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 (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 ,RSA)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4例RSA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Th1(IL 2、IFN γ) /Th2 (IL 4、IL 10 )型细...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 (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 ,RSA)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4例RSA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Th1(IL 2、IFN γ) /Th2 (IL 4、IL 10 )型细胞因子水平 ,同时以 5 0例正常健康早孕妇女、要求终止妊娠者作为对照。结果 RSA组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IL 2、IFN γ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而IL 4、IL 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RSA患者血清中IL 2、IFN γ、IL 4水平与蜕膜组织液中相应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 (r =0 .78,r =0 .6 6 ,r=0 .5 9,P均 <0 .0 1) ,而IL 10呈负相关 (r =- 0 .5 4 ,P <0 .0 5 )。结论 RSA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Th1/Th2间平衡的改变与流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型细胞因子 TH2型细胞因子 反复自然流产 血清 蜕膜组织液 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
下载PDF
复发性自然流产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弓形虫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瑾 张磊 +3 位作者 赵晓岚 叶国玲 蔡小宁 刘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51-1752,共2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 (RSA)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 (Ct)和弓形虫 (Tox)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 2 14例自然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Uu和C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静脉血中ToxIgM ;同... 目的 :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 (RSA)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 (Ct)和弓形虫 (Tox)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 2 14例自然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Uu和C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静脉血中ToxIgM ;同样对 72例自愿人工流产者进行其检测 .结果 :在 2 14例自然流产患者中Uu ,Ct和Tox感染率分别为 2 6 .6 % ,2 2 .9%和 10 .8% ,其中Uu和Ct合并感染率为 10 .3% ,对照组其Uu ,Ct和Tox感染率分别为 5 .6 % ,4 .2 %和 2 .8% ,其中Uu和Ct合并感染率为 2 .8%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同时自然流产次数≥ 3次者其Uu ,Ct和Tox感染率 38.5 % ,34.6 % ,19.2 %明显高于≤ 2次的对应感染率 2 2 .8% ,19.1% ,6 .1% (P <0 .0 5 ) .结论 :Uu ,Ct和Tox感染与RSA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自发性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弓形虫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曲群 宗璐 +1 位作者 杜稳侠 段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 探讨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1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加口服 ,疗程 14天 ;2组单纯口服 ,疗程 14天 ,并随访 3月。结果  1组有效率为 10 0 % ,2组为 81.0 % ,复发率 1组为 0 ,... 目的 探讨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1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加口服 ,疗程 14天 ;2组单纯口服 ,疗程 14天 ,并随访 3月。结果  1组有效率为 10 0 % ,2组为 81.0 % ,复发率 1组为 0 ,2组为 33 .3 %。结论 静脉滴注加口服阿奇霉素、疗程 14天是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较好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复发 阿奇霉素 静脉滴注 非淋菌性尿道炎 宫颈炎
下载PDF
Survivin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组织中的表达及与Bax、PCNA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昭荣 于玲 +3 位作者 吕海侠 李牧 王桂贤 马玉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情况及与促凋亡基因Bax、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简称研究组)妊娠组织中survivin、Bax、PCNA的表达情况,以20例...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情况及与促凋亡基因Bax、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简称研究组)妊娠组织中survivin、Bax、PCNA的表达情况,以20例同期正常妊娠要求人工流产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妊娠组织中survivi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Bax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PC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即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中survivin的表达与Bax的表达呈负相关,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抑制凋亡蛋白survivin表达下降可能在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SURVIVIN BAX PCNA
下载PDF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瑾 张磊 +2 位作者 邬晋芳 郝香莲 喻桂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10-611,共2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尖锐湿疣的特点、疗效及对妊娠结局、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妊娠期尖锐湿疣 46例(观察组 )和非妊娠期尖锐湿疣 46例 (对照组 )进行对比、回顾分析。结果 观察组疣体直径≥ 0 .5cm ,个数≥ 10个、分布部位≥ 3处者明... 目的 探讨妊娠期尖锐湿疣的特点、疗效及对妊娠结局、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妊娠期尖锐湿疣 46例(观察组 )和非妊娠期尖锐湿疣 46例 (对照组 )进行对比、回顾分析。结果 观察组疣体直径≥ 0 .5cm ,个数≥ 10个、分布部位≥ 3处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阴道霉菌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革兰阴性双球菌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 ;观察组中终止妊娠的 1次治愈率明显高于继续妊娠者 (P <0 .0 5 )。终止妊娠者与对照组 1次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足月分娩其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良好。结论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具有疣体大、数目多和分布广的特点 ,终止妊娠可提高尖锐湿疣的治愈率 ,尖锐湿疣对妊娠结局、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对照组 终止妊娠 观察 疣体 治愈率 新生儿 对比 差异 数目
下载PDF
孕妇TORCH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瑾 顾晓慧 +5 位作者 叶国玲 赵晓岚 张磊 邬晋芳 蔡小宁 刘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682-1685,共4页
目的 :探讨孕妇TORCH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 10 0 0例孕妇血清TORCH的特异性抗体IgM ,对检测抗体阳性者和有畸胎史、不良孕产史的孕妇 ,用PCR法来检测TORCHDNA .结果 :孕妇TORCHIgM阳性率为 1... 目的 :探讨孕妇TORCH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 10 0 0例孕妇血清TORCH的特异性抗体IgM ,对检测抗体阳性者和有畸胎史、不良孕产史的孕妇 ,用PCR法来检测TORCHDNA .结果 :孕妇TORCHIgM阳性率为 11.6 % ,其TOX ,RV ,HCMV ,HSVIgM阳性率分别为 3.6 0 % ,2 .5 0 % ,3.4 0 % ,2 .10 % ;母婴垂直传播率为 33.33% ,其中TOX ,RV ,HCMV ,HSV的垂直传播率分别为 4 3.33% ,2 6 .32 % ,34.6 2 % ,18.18% ;孕妇妊娠期间有上感症状者感染TORCHIgM阳性率 2 1.5 1%显著高于无上感症状者 9.34% (P <0 .0 1) ;有畸胎史TORCHIgM阳性率4 2 .10 %、不良孕产史 2 5 .4 0 % ,显著高于正常妊娠者 8.13% (P<0 .0 1) ;TORCH感染孕妇其胎儿畸形率 12 .37%显著高于无感染组 1.0 7% (P <0 .0 1) .结论 :孕妇TORCH感染是导致胎儿畸形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胎儿 TORCH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p53抑癌基因蛋白在老年妇女外阴营养不良及外阴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英文)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海莉 薛翔 +1 位作者 苏宝山 张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7,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外阴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及p5 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老年妇女外阴正常外阴皮肤、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不典型增生和外阴癌组织进行标记。结果 EGFR在正常外阴皮肤基底层有...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外阴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及p5 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老年妇女外阴正常外阴皮肤、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不典型增生和外阴癌组织进行标记。结果 EGFR在正常外阴皮肤基底层有弱阳性表达 ,p5 3均阴性。EGFR在增生型、硬化苔癣型和混合型营养不良三者之间阳性率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不典型增生和鳞癌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各型营养不良 (P <0 .0 5 ) ;而鳞癌与不典型增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5 3基因蛋白在外阴不典型增生和外阴癌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外阴营养不良病变的各型营养不良组织 (P <0 .0 1)。结论 老年妇女外阴癌组织中p5 3与EGFR阳性表达率较高 ,EGFR与p5 3突变在老年妇女外阴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质P53 外阴营养不良 外阴癌
下载PDF
反复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前列腺素F_(2α)和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昭荣 于玲 +1 位作者 李牧 吕海侠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44-347,共4页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前列腺素F2α(PGF2α)与血清和绒毛中白细胞介素 8(IL 8)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3 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 (病例组 )血清及绒毛组织PGF2α与IL 8的含量 ...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前列腺素F2α(PGF2α)与血清和绒毛中白细胞介素 8(IL 8)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3 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 (病例组 )血清及绒毛组织PGF2α与IL 8的含量 ,以2 0例正常早期妊娠的人工流产孕妇作为对照。 结果 绒毛组织PGF2α含量病例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血清及绒毛组织IL 8含量病例组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病例组血清及绒毛组织IL 8与绒毛组织PGF2α含量呈正相关。 结论 PGF2α与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前列腺素F2Α 白细胞介素-8 绒毛组织 放射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达那唑预处理对子宫内膜EGFR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钊 薛翔 +1 位作者 刘明 张建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观察达那唑预处理后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 .方法选择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达那唑组(30例)应用达那唑预处理后行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对照组(30例)直接行... 目的观察达那唑预处理后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 .方法选择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达那唑组(30例)应用达那唑预处理后行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对照组(30例)直接行TCRE术.切除内膜用HE染色观察内膜腺体数量、间质的疏松度,测定EGFR及VEGF表达情况.结果达那唑预处理组子宫内膜绝大部分处于增生期(类似于增生早期),近基底层腺体的数目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间质疏松度(+~++)较对照组(++~+++)明显致密(P<0.05);两组EGFR及VEGF在腺体中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均大于间质(P<0.05),达那唑可明显降低内膜中EGFR及VEGF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P<0.05).结论达那唑预处理子宫内膜后,可使内膜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内膜变薄,腺体减少,间质致密;达那唑预处理后腺体和间质中EGFR及VEGF的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 达那唑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中药灌肠为主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64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昭荣 刘润侠 +1 位作者 杨华 樊江波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20-720,共1页
目的 :观察中药外治法配伍中药内服治疗输卵管不通的不孕疗效。方法 :均采用(赤芍、桃仁、红藤、蒲公英、败酱草等 )保留灌肠 ,同时配伍归芍调经片治疗输卵管不通性不孕 64例。结果 :经再次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的41例 ,治... 目的 :观察中药外治法配伍中药内服治疗输卵管不通的不孕疗效。方法 :均采用(赤芍、桃仁、红藤、蒲公英、败酱草等 )保留灌肠 ,同时配伍归芍调经片治疗输卵管不通性不孕 64例。结果 :经再次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的41例 ,治愈率达 64%。提示 :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不通性不孕 ,能使药物渗透到病所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达到抗菌消炎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堵塞 不孕症 中医药疗法 中药灌肠 治疗
下载PDF
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昭荣 吴茹 +1 位作者 刘海莉 刘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评价主动免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2 3 4例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 (UHA)患者中 92例接受主动免疫 (丈夫淋巴细胞皮内注射 )联合HCG治疗 ,另 84例和 5 8例分别给予单纯主动免疫治疗或单纯HC... 目的 评价主动免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2 3 4例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 (UHA)患者中 92例接受主动免疫 (丈夫淋巴细胞皮内注射 )联合HCG治疗 ,另 84例和 5 8例分别给予单纯主动免疫治疗或单纯HCG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 86 .96 % ,对照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 5 2 .3 3 %和 2 7.5 8%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习惯性流产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主动免疫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昭荣 韩香 +2 位作者 吕海侠 李牧 王桂贤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蜕膜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及其杀伤活性,探讨其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确定URSA的患者10例为实验组,选取15例正常妊娠(NP组)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蜕膜组织NK细胞亚群,MTT还...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蜕膜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及其杀伤活性,探讨其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确定URSA的患者10例为实验组,选取15例正常妊娠(NP组)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蜕膜组织NK细胞亚群,MTT还原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URSA组蜕膜中CD56+NK细胞含量显著高于NP组(P<0.01),且URSA组CD56+CD16+细胞亚群含量及CD56+CD16+/CD56+CD16-比值也较NP组显著升高(P均<0.01),而CD56+CD16-细胞亚群含量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蜕膜NK细胞活性URSA组为(31.60±2.62)%,而NP组仅为(15.65±2.02)%,两组蜕膜NK细胞活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URSA的发生可能与NK细胞亚群失衡及杀伤活性异常增高而导致母胎间的免疫耐受平衡被打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分析 MTT还原法
下载PDF
宫颈不同形态尖锐湿疣与HPV亚型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彭慧霞 侯惠莲 +1 位作者 曲群 范引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不同形态尖锐湿疣与人乳头瘤病毒 (HPV )亚型的关系。方法 对 86例宫颈尖锐湿疣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析HPV亚型 ,超微病理观察宫颈尖锐湿疣的病理变化。结果 扁平形宫颈尖锐湿疣 ,HPV 6 /11感染率 ( 81.2 % )明显高... 目的 探讨宫颈不同形态尖锐湿疣与人乳头瘤病毒 (HPV )亚型的关系。方法 对 86例宫颈尖锐湿疣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析HPV亚型 ,超微病理观察宫颈尖锐湿疣的病理变化。结果 扁平形宫颈尖锐湿疣 ,HPV 6 /11感染率 ( 81.2 % )明显高于HPV 16 /18感染率 ( 8.7% ) (P <0 .0 1) ;乳头形宫颈尖锐湿疣 ,HPV 16 /18感染率 ( 6 4.7% )明显高于HPV 6 /11感染率 ( 17.6 % ) (P <0 .0 1)。病理变化 :扁平形宫颈尖锐湿疣主要为挖空细胞 ,分化程度较高 ;而乳头形宫颈尖锐湿疣主要为细胞核的病理改变 ,其分化程度较低。在具有挖空细胞的宫颈尖锐湿疣中 ,HPV 6 /11感染率( 83 .8% )明显高于HPV 16 /18感染率 ( 7.4% ) (P <0 .0 1) ,以细胞核病理改变为主的宫颈尖锐湿疣中 ,HPV16 /18感染率( 6 6 .7% )明显高于HPV 6 /11感染率 ( 11.1% ) (P <0 .0 1)。结论 宫颈尖锐湿疣的形态与HPV亚型的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HPV亚型 人乳头瘤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扁平形宫颈 乳头形宫颈
下载PDF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mRNA的实时荧光RT-PCR定量检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颖 刘军 +2 位作者 薛采芳 吴静 宋天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8-620,共3页
目的 :建立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方法 :用Trizol 试剂从HepG2细胞中分离总RNA ,然后反转录为cDNA。利用一对基因特异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 ,以实时荧光PCR定量hTERT的cDNA。同时定... 目的 :建立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方法 :用Trizol 试剂从HepG2细胞中分离总RNA ,然后反转录为cDNA。利用一对基因特异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 ,以实时荧光PCR定量hTERT的cDNA。同时定量测定人 β 肌动蛋白 (hBA)的mRNA作为内对照。用梯度稀释的克隆的人 β 肌动蛋白基因制作标准曲线。结果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 1.0 0。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的平均变异系数为 7.1%。HepG2细胞hTERTmRNA与hBAmRNA的比值为 (1.3± 0 .3)× 10 -4。结论 :建立了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实时荧光PCR 反转录PCR HepG2细胞 定量测定 Β-肌动蛋白 BA 稀释 特异引物
下载PDF
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各45例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海莉 杨华 李牧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9-621,共3页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 ,试验组 4 5例 ,d 1用阿奇霉素 ,0 .5 g ,po ,bid ,次日 0 .5 g ,po ,qd ,连服1wk ;对照组 4 5例 ,用左氧氟沙星 0 .2...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 ,试验组 4 5例 ,d 1用阿奇霉素 ,0 .5 g ,po ,bid ,次日 0 .5 g ,po ,qd ,连服1wk ;对照组 4 5例 ,用左氧氟沙星 0 .2 g ,po ,qd ,连服 1wk。结果 :2组痊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4 0 ,4 ,1和 2 7,9,9例 ,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 2 2 %和 2 4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口服阿奇霉素在治疗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优于左氧氟沙星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泌尿道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下载PDF
长期应用米非司酮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附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吴静 张恩娣 +3 位作者 康安静 王婷 黄莺 张姮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增生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后远期卵巢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范引侠 吴静 彭慧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变化及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因子宫良性病变而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观察组 ,术中保留双侧卵巢者为观察 1组 ,保留单侧卵巢或部分卵巢者为观察 2组 ,未行子宫切除者为对照组。以问卷形式了解更年期...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变化及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因子宫良性病变而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观察组 ,术中保留双侧卵巢者为观察 1组 ,保留单侧卵巢或部分卵巢者为观察 2组 ,未行子宫切除者为对照组。以问卷形式了解更年期症状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术后 5年血清 FSH、L H、E2 、P水平。结果 :更年期症状出现的频率 ,观察 1组 3 6.84% ,观察 2组 55% ,对照组 1 2 % ,两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和非常显著 ( P<0 .0 5,P<0 .0 1 )。术后 5年观察 1组及观察 2组血清 FSH、LH水平升高 ,E2 、P水平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 ,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切除术影响保留卵巢的血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卵巢功能 临床观察 性激素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HPV16型E6蛋白的表达纯化及血清抗体检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艳娥 郭金珠 +2 位作者 张菊 宋天保 阎小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4-1379,共6页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papillomavirustype16,HPV16)是宫颈癌组织中最常见的高危HPV,其相应蛋白的血清抗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构建HPV16E6重组表达载体并表达纯化获得HPV16E6重组蛋白,用于检测不同人群血清相...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papillomavirustype16,HPV16)是宫颈癌组织中最常见的高危HPV,其相应蛋白的血清抗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构建HPV16E6重组表达载体并表达纯化获得HPV16E6重组蛋白,用于检测不同人群血清相应抗体,初步探讨本地区HPV16E6血清抗体反应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将HPV16E6基因与pRSET-A融合表达载体连接,获得E6表达重组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异丙基硫代-$-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D-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包涵体变性后经Ni柱纯化,复性并经活性鉴定后,用以包被ELISA板,检测正常女性、慢性宫颈炎患者和宫颈癌患者血清抗体。同时采用荧光偏振方法分型检测宫颈癌组织HPVDNA。结果:pRSET-16E6表达重组体的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Mr24×103的HPV16E6组氨酸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22.3%。表达形式为包涵体,重组蛋白纯度达95%以上,其活性经ELISA法证实。80例正常女性、46例慢性宫颈炎和32例宫颈癌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6.5%和31.2%,宫颈癌患者HPV16E6血清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2)及慢性宫颈炎患者(P<0.01),而正常人与慢性宫颈炎患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32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DNA阳性率90.6%,HPV16DNA阳性率46.9%。HPV16DNA阳性组血清HPV16E6抗体阳性率(46.7%)高于阴性组(17.6%),但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pRSET-A/BL21中表达获得的HPV16E6融合蛋白,可用于宫颈癌相关HPV的血清学研究;宫颈癌患者HPV16E6血清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和慢性宫颈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6蛋白 基因表达 血清抗体 宫颈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