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蔡英敏 薛荣亮 +2 位作者 马小亚 王美纳 吴举民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研究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改良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 ,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 目的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研究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改良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 ,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含量的影响 ,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实验发现 ,镇静大剂量及中剂量异丙酚组大鼠血清中LDH ,CK及脑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脑组织中SOD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 ,且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二异丙酚 量效关系 脂质过氧化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保护机制
下载PDF
地高辛低血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晓静 彭卓 +2 位作者 屈莉 王锦秋 李丽君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48-250,25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地高辛治疗心衰的有效血药浓度。方法心力衰竭患者口服地高辛0.125~0.25 mg/d,3 d后改为0.0625~0.125 mg/d维持,依据服药1周后地高辛血药浓度(SDC)分组,低浓度组(SDC≤0.4μg/L)57例,中浓度组(0.4μg/L<SDC<0.9μg/... 目的探讨中国人地高辛治疗心衰的有效血药浓度。方法心力衰竭患者口服地高辛0.125~0.25 mg/d,3 d后改为0.0625~0.125 mg/d维持,依据服药1周后地高辛血药浓度(SDC)分组,低浓度组(SDC≤0.4μg/L)57例,中浓度组(0.4μg/L<SDC<0.9μg/L)56例,高浓度组(SDC≥0.9μg/L)52例。观察终点:出现心律失常、死亡或口服地高辛6个月,前两者测即刻SDC,后者清晨空腹测SDC。同时观察用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心率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3组患者口服地高辛1周和6个月所测SDC值无统计学差异,低、中和高浓度组6个月所测SDC值分别为:(0.31±0.03)μg/L,(0.62±0.16)μg/L和(1.54±0.62)μg/L。入院时心率明显偏快[低、中、高浓度组:(117±9)次/min,(108±11)次/min和(115±15)次/min],地高辛治疗后,在改善症状同时,心率保持于较低水平[低、中、高浓度组:(73±7)次/min,(77±6)次/min和(87±5)次/min]。与治疗前相比3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心率值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口服地高辛6个月后,LVEF 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的LVEF均明显提高。地高辛治疗后,低浓度组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高浓度组(P<0.05)。结论SDC(0.31±0.03)μg/L仍具有与较高浓度相同的治疗效果,同时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地高辛 血药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