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吴媛 张明 +1 位作者 王小闯 赵玉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9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和教学效果。方法按照规范化培训教学大纲要求选择适当重症医学科典型临床病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等,利用导向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临床教学查房,实施教...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和教学效果。方法按照规范化培训教学大纲要求选择适当重症医学科典型临床病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等,利用导向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临床教学查房,实施教学培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利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更有利于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抓住临床重症疾病诊疗的关键点,加深对相关临床理论的理解,并促进个人解决危重患者临床问题的能力。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加速临床技能学习进度,提升规培医师专科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联合CBL教学法 重症医学科 规范化培训 教学模式 多学科诊疗 PBL教学法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肖扬 王小闯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9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炎症因子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炎症因子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止咳化痰等)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莫西沙星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总清除率及临床指标,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血气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与细菌总清除率均更高;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更短;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和细菌的清除率,缩短住院、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莫西沙星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炎症因子 血气指标
下载PDF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领域实施方案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春亚 王利 +1 位作者 王小闯 赵玉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9期3-5,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与匮乏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矛盾,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举措。重症医学领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然而由于重症医学的复杂性以及培训学员基础水平及... 随着社会发展,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与匮乏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矛盾,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举措。重症医学领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然而由于重症医学的复杂性以及培训学员基础水平及轮转时间存在差别,无差别的培训方案是存在缺陷的,制定个体化的培训方案尤为重要;由于重症医学涉及范围广泛,操作繁多,对于学员来说学习难度大,而"CBL"方案可使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重症医学理论与操作;严格的考核制度是培训质量的保证之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除了注重学员的医疗技能提升,更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重症医学 方案
下载PDF
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被引量:22
4
作者 吴媛 张明 +2 位作者 姚丽 郭蕾 王小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3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价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9年2月期间参加重症医学临床见习的规范化培训及专科进修学员122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教学组及PBL-Seminar组。出科时分别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及临床学习... 目的评价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9年2月期间参加重症医学临床见习的规范化培训及专科进修学员122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教学组及PBL-Seminar组。出科时分别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及临床学习考核,比较两组学员的满意度及考核成绩。结果(1)参加PBL-Seminar组的学员课程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学员在学习兴趣提升、知识面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学习考核方面:PBL-Seminar组学生与传统教学组学生理论考试、基本技能掌握及病例分析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Seminar组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将PBL-Seminar教学模式引入到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可最大限度的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Seminar 教学模式 教学探索 重症医学 临床教学 PBL教学模式
下载PDF
重症患者凝血酶原复合物合理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景春 王岗 +9 位作者 房云海 吴海鹰 尹海燕 张进华 柯路 丁仁彧 周洲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59-1369,共11页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是以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为主要成分的血液制品。虽然PCC已在临床应用70多年,安全性已得到明显提升,且已经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或大出血的治疗,但若使用方法不当,可能会减弱止血效果或增加血栓形成的...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是以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为主要成分的血液制品。虽然PCC已在临床应用70多年,安全性已得到明显提升,且已经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或大出血的治疗,但若使用方法不当,可能会减弱止血效果或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为了规范PCC的合理使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此专家共识,包括定义、适应证、监测与评价等3个部分,共10条建议,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合理使用PCC,以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复合物 血液凝固因子 危重病 出血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低灌注与病死率的关系
6
作者 郭蕾 马琪 +5 位作者 吴媛 张小玲 侯彦丽 赵玉杰 骆艳妮 王小闯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151-1156,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外周低灌注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20年3月—2023年12月期间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51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AKI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101...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外周低灌注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20年3月—2023年12月期间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51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AKI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101例作为SA-AKI组,其余50例脓毒症患者为非SA-AKI组。记录在液体复苏后,患者的毛细血管再灌注时间(CRT)和外周灌注指数(PI),以评估外周灌注,CRT≥3 s或PI<1.4判断为外周低灌注。比较SA-AKI组和非SA-AKI组外周低灌注的发生率,并分析SA-AKI患者外周低灌注与随访28 d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与非SA-AKI组相比,SA-AKI组患者外周低灌注发生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死亡组液体复苏后24 h时、48 h时、72 h时的PI值明显更低(P<0.05),PI和CRT评估的外周低灌注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和CRT评估的外周低灌注是SA-AKI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随访28 d期间,外周低灌注患者生存率更低,中位生存期更短(P<0.001)。经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SA-AKI患者PI值与24 h累积液体平衡呈显著负相关(r=-0.248,P=0.017)。结论SA-AKI患者的外周低灌注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外周低灌注与SA-AKI患者随访28 d死亡风险增加有关。液体平衡可能是SA-AKI患者外周低灌注发展和预后相关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外周低灌注 病死率 液体平衡
下载PDF
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张小玲 赵玉杰 +3 位作者 刘敏龙 周丽 郭蕾 马琪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脓毒症患者75例,依据ICU结局分为存活组(n=54)及死...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脓毒症患者75例,依据ICU结局分为存活组(n=54)及死亡组(n=21)。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诊断脓毒症当天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检测外周血液标本TNF-a、IL-10及CD8+CD28-CD57+T淋巴细胞。结果 死亡组平均年龄大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较存活组有更高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休克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TNF-a、IL-10较存活组更高(P<0.05)。存活组的耐药菌感染比例低于死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单因素还是对一系列协变量进行调整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较高的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比例与高的ICU死亡率相关(OR, 1.21;95%CI, 1.10~1.33)(OR, 1.30;95%CI, 1.07~1.58);APACHEⅡ评分预后预测的AUC为0.78(95%CI 0.67~0.90),将最适诊断界点22.5分作为预测死亡可能的临界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9%和75.2%。SOFA评分预后预测的AUC为0.80(95%CI,0.68~0.92),将最适诊断界点9.5分作为预测死亡可能的临界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和77.8%。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预后预测的AUC为0.91(95%CI,0.83~0.99),将最适诊断界点60.2%作为预测死亡可能的临界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0%和92.6%。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外周血高CD8+CD28-CD57+T淋巴细胞比例与ICU死亡率增加相关,一定程度上可用于评估此类人群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CD28-CD57+T淋巴细胞 老年患者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高校基础通识课“病毒与人”课程思政模式探索
8
作者 张静静 张楚楚 +5 位作者 张小玲 赵玉杰 靳玲玲 刘明珠 李若寒 王岗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30-534,共5页
思政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始终。针对“病毒与人”这门基础通识课程,运用“问题导向”,传统经典案例与时下“新鲜”案例结合以及“以赛促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人类在抗争病毒过程中的顽强生命力,帮助学... 思政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始终。针对“病毒与人”这门基础通识课程,运用“问题导向”,传统经典案例与时下“新鲜”案例结合以及“以赛促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人类在抗争病毒过程中的顽强生命力,帮助学生建立融会贯通的全景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凸显当代年轻人的使命与担当,提升思政教学质量。此外,将“绿色生态”、“抗疫精神”等思政元素纳入教学设计,使学生充分理解病毒与人的密切关系,从而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扬“抗疫精神”,甘于奉献,砥砺前行,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做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的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与人 课程思政 新型冠状病毒
下载PDF
无肝病患者入ICU初始血氨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基于eICU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9
作者 秦赞 李佳媚 +2 位作者 侯彦丽 高晓明 王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77,共7页
目的探讨成年无肝病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CU)首次血氨水平与患者ICU死亡及医院死亡发生风险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eICU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 Collaborative Research Database,eICU-CRD)中单次入院,首次入住ICU初始48 ... 目的探讨成年无肝病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CU)首次血氨水平与患者ICU死亡及医院死亡发生风险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eICU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 Collaborative Research Database,eICU-CRD)中单次入院,首次入住ICU初始48 h内有血氨检测记录且入ICU未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提取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Ⅳ(APACHEⅣ评分)、肾脏替代治疗等治疗措施、基础患病情况及结局。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氨水平与患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采用交互作用分析初始血氨水平与患者死亡风险间的关系在不同APACHEⅣ评分、年龄、性别和种族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同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674名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初始血氨每增加10μg/dL,患者ICU死亡风险增高6.9%(OR=1.069,95%CI:1.036~1.104),患者医院死亡风险增高4.6%(OR=1.046,95%CI:1.017~1.076);初始血氨在49~82μg/dL组、≥82μg/dL组的患者ICU死亡风险和≥82μg/dL组患者医院死亡风险分别是<49μg/dL组患者的1.7倍(OR=1.700,95%CI:1.165~2.482)、2.862倍(OR=2.862,95%CI:1.792~4.570)、1.844倍(OR=1.844,95%CI:1.213~2.804)。初始血氨水平与ICU及医院死亡发生风险间的关系在不同APACHEⅣ评分、年龄、性别及种族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未患有肝脏疾病的重症患者中,入ICU后初始血氨水平升高与患者ICU及医院高死亡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ICU) 血清氨 重症监护病房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CRD) 死亡率 肝脏疾病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彦丽 金旭婷 +4 位作者 李佳媚 张静静 骆艳妮 王小闯 王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Ⅱ版本2.6(Multiparamete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in...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Ⅱ版本2.6(Multiparamete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in Intensive CareⅡversion 2.6,MIMIC-Ⅱv2.6)中单次入院且ICU住院时长> 24 h,同时有RDW检测记录的成年患者。根据RDW预测病死率的最佳cut-off值(14.55%)将研究对象分为低RDW组(RDW <14.55%)及高RDW组(RDW≥14.55%),比较两组的病死率,进一步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评估RDW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最终共有13 822例患者入组。高RDW组的医院病死率、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及1年病死率均高于低RDW组(分别为19.73%vs.8.42%,15.04%vs.6.65%,22.68%vs.9.12%,36.22%vs.14.45%,均P <0.001)。RDW作为连续变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DW越高,医院病死率(OR=1.227,95%CI 1.190~1.265)、ICU病死率(OR=1.180,95%CI 1.141~1.220)、28 d病死率(HR=1.161,95%CI 1.138~1.185)和1年病死率(HR=1.177,95%CI 1.159~1.195)越高。分组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水平RDW组相比,高水平RDW组患者的医院病死率增加0.912倍(OR=1.912,95%CI 1.683~2.172),ICU病死率增加0.673倍(OR=1.673,95%CI 1.452~1.928),28 d病死率增加0.850倍(HR=1.850,95%CI 1.675~2.043),1年病死率增加1.045倍(HR=2.045,95%CI 1.891~2.212),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入ICU首次RDW增高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重症监护室(ICU) 病死率
下载PDF
基于PICO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效果探索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岗 王小闯 +5 位作者 李若寒 李佳媚 张静静 高雅 金旭婷 任佳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4期714-717,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入基于PICO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2020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轮转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 目的探讨在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入基于PICO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2020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轮转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学生在带组导师引导下参与基于PICO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对照组则根据轮转要求实施常规实习。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例汇报得分差异,卡方检验分析调查问卷结果,综合评价实践教学效果。结果共204人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106人,试验组98人。基于PICO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培养结束后,试验组病例汇报得分高于对照组(82.02±6.82 vs.70.16±9.52,P<0.001);试验组学生认为基于PICO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能锻炼临床思维(80.6%vs.32.1%,P<0.001)、培养提出问题(70.4%vs.35.8%,P<0.001)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8.6%vs.50.9%,P<0.001)以及调动学习主动性(71.4%vs.27.4%,P<0.001)。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入基于PICO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培养的可行性高,且该教学培养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生 PICO 临床思维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拉羊 王国恩 +1 位作者 张欣 吕芳玲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5例重症HFRS合并ARDS病人,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岁。在一般治疗、机械通气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5例重症HFRS合并ARDS病人,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岁。在一般治疗、机械通气基础上采用CVVH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气指标(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氧饱和度)、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治疗前后检测肾功能。结果 15例病人存活12例,存活率80%(12/15)。治疗过程中血气指标平稳改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TNF-α、IL-6、IL-10明显下降,肾功能改善明显。结论 CVVHD治疗可通过有效清除异常分泌的细胞因子改善ARDS,对HFRS合并ARDS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人工器官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表型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13
作者 何梦菲 赵玉杰 +2 位作者 任佳佳 石晶 王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44-47,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由肺炎、非肺部感染、创伤、输血、烧伤、误吸或休克等易感危险因素诱发的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肺损伤,具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然而,大量关于ARDS治疗的临床研究并未取得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是ARDS临床和...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由肺炎、非肺部感染、创伤、输血、烧伤、误吸或休克等易感危险因素诱发的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肺损伤,具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然而,大量关于ARDS治疗的临床研究并未取得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是ARDS临床和生物学异质性大,单一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而将ARDS这一异质性综合症分为更同质的亚组可能会在识别有效治疗方面取得更多成功。本文旨在对目前ARDS表型分类予以论述,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识别并理解ARDS表型,并进一步予以精准个体化治疗,改善ARDS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型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重症患者TAT/PIC水平与机械通气使用率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佳媚 刘三媛 +5 位作者 李若寒 张小玲 骆艳妮 张磊 王小闯 王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2-878,共7页
目的探讨成年重症患者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α2-plasmin inhibitor-plasmin complex,PIC)(TAT/PIC)水平与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使用率间的关系。方... 目的探讨成年重症患者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α2-plasmin inhibitor-plasmin complex,PIC)(TAT/PIC)水平与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使用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单次入重症医学科且入科时长≥1 d且有血栓前四项检测记录的成年患者。在医院信息系统及实验室信息系统中回顾性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首次血栓前四项检测结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评分、治疗方式及所有诊断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TAT/PIC与MV使用率间的关系;采用交互作用分析、亚组分析探讨在不同年龄、性别、感染/未感染、患/未患DIC患者中TAT/PIC水平与MV使用间的关系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76名患者,所有患者首次TAT/PIC的中位数为15.84(8.13-33.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T/PIC每增加5个数值,使用MV的可能性提高2.9%(OR=1.029,95%CI:1.008~1.050),Q3患者使用MV可能性是Q1患者的1.566倍(OR=1.566,95%CI:1.095~2.239),Q4患者使用MV可能性是Q1患者的2.457倍(OR=2.457,95%CI:1.694~3.563)。交互作用结果显示,TAT/PIC与MV使用率间的关系在感染和未感染患者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_(interaction)=0.02)。亚组分析显示,在感染患者中(674例),TAT/PIC每增加5个数值,MV使用可能性提高5.9%(OR=1.059,95%CI:1.022~1.097,P=0.001),而在未感染患者中(502例),TAT/PIC与MV使用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12,95%CI:0.984~1.040,P=0.405)。结论在感染的重症患者中,TAT/PIC水平与患者是否使用MV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 机械通气 感染 重症医学
下载PDF
三酰甘油水平与危重症病人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春亚 李佳媚 +2 位作者 赵玉杰 王小闯 王岗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G)水平与危重症病人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单次收住成年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人1207例,提取病人的年龄、性别、种族、合并症、首次序贯器官衰...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G)水平与危重症病人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单次收住成年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人1207例,提取病人的年龄、性别、种族、合并症、首次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24 h内TG值等,将病人按TG的三分位间距数分为高TG组,中TG组和低TG组,比较三组的基线资料;将病人是否在ICU死亡及TG水平分别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并在不同性别病人中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数1207例,其中死亡组120例(9.9%),存活组1087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OFA评分(OR=1.346,95%CI:1.278~1.417,P<0.001)及TG水平与危重病人预后独立相关,其中高TG组病人死亡风险低于低TG组(OR=1.883,95%CI:1.093~3.245,P=0.023);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SOFA评分仍是两类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1.439,95%CI:1.333~1.554,P<0.001;女性OR=1.255,95%CI:1.167~1.351,P<0.001);而TG水平仅与男性病人的预后独立相关,其中高TG组病人死亡风险低于低TG组(OR=2.377,95%CI:1.039~5.434,P=0.040)。结论TG水平与危重病人预后独立相关,且入科TG水平越高,病人死亡风险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 危重症 预后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研究现状
16
作者 任佳佳 李若寒 +2 位作者 金旭婷 高晓明 王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的主要蛋白酶,在抵御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量释放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可能导致过度炎症反应,加剧肺组织损伤,诱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展。西维来司他钠作为一种...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的主要蛋白酶,在抵御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量释放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可能导致过度炎症反应,加剧肺组织损伤,诱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展。西维来司他钠作为一种特异性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在缓解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诱发的病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潜力,并在临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西维来司他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管理中的应用,为深入理解该药物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凋亡 内皮损伤
下载PDF
Workshop模式在重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俊丽 刘棣 +4 位作者 宋玲琴 王利 骆艳妮 侯彦丽 王小闯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7期190-191,共2页
重症医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医学临床学科,其在国内近十年发展迅速,从事重症专业的医务人员数量快速增加。临床要求从事重症专业的医务人员需具备全面的知识、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在重症医学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提高教学效... 重症医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医学临床学科,其在国内近十年发展迅速,从事重症专业的医务人员数量快速增加。临床要求从事重症专业的医务人员需具备全面的知识、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在重症医学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提高教学效果,以适应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在带教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理论授课和技术操作示范之外,笔者尝试进行以Workshop模式为切入点的授课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教学方法 WORKSHOP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相关凝血功能障碍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28
18
作者 宋景春 王岗 +4 位作者 张伟 张洋 李维勤 周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暴发流行,截至2020年4月5日已出现超过126万例COVID-19患者,病死率约为5.44%。有研究显示凝血功能障碍是COVID-19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研究型医...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暴发流行,截至2020年4月5日已出现超过126万例COVID-19患者,病死率约为5.44%。有研究显示凝血功能障碍是COVID-19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抽取在武汉抗疫一线的专家共同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相关凝血功能障碍诊疗专家共识》。该共识包括COVID-19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概述、凝血功能评估、抗凝治疗、替代治疗、支持治疗及预防等6个部分,共18条推荐意见,以便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患者 凝血功能障碍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ICU住院期间体质量变化与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张静静 金旭婷 +5 位作者 任佳佳 李若寒 李佳媚 高雅 王小闯 王岗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3-348,共6页
目的探讨成年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期间体质量变化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利用eICU-CRD数据库,纳入首次入院单次入住ICU且ICU住院时长>24 h的成年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 目的探讨成年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期间体质量变化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利用eICU-CRD数据库,纳入首次入院单次入住ICU且ICU住院时长>24 h的成年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研究ICU住院期间体质量变化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年龄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Ⅳ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Ⅳscore,APACHEⅣ)评分、ICU住院时长和入院时BMI基线水平中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ICU患者34311例,其中男性占比55.1%,白种人占比82.4%,≥65岁以上人群占比51.3%;与体质量降低组患者比较,体质量升高的患者出现肾衰竭(1938例,11.1%)、肝衰竭(106例,0.6%)和败血症(2442例,14.0%)的比例更高,并且体质量增加组的患者在ICU住院时长、医院住院时长和APACHEⅣ评分也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体质量增加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是体质量降低组的1.25倍(95%CI:1.16~1.36,P<0.001),ICU死亡率是体质量降低组的1.36倍(95%CI:1.22~1.50,P<0.001),而且在疾病严重程度较高、ICU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中更明显,并且研究结果不受年龄及BMI基线水平的影响。结论在成年患者中,体质量变化是其发生ICU死亡和医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变化 ICU死亡率 医院死亡率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自主呼吸频率变异对ICU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20
作者 高雅 金旭婷 +6 位作者 李若寒 李佳媚 侯彦丽 骆艳妮 张静静 王小闯 王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826-831,共6页
目的探究自主呼吸频率变异对ICU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从重症监护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CRD)中提取首次入ICU且有入ICU后首个24 h内自主呼吸频率记录的成年患者,提取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首次急性生理与慢性... 目的探究自主呼吸频率变异对ICU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从重症监护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CRD)中提取首次入ICU且有入ICU后首个24 h内自主呼吸频率记录的成年患者,提取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首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Ⅳ、疾病诊断、药物使用及自主呼吸频率记录。根据患者入ICU后首个24 h内自主呼吸频率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将患者分为低呼吸频率变异组(CV≤20%)和高呼吸频率变异组(CV>20%)。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ICU病死率及医院病死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呼吸频率变异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在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Ⅱ)中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229例患者,低呼吸频率变异组ICU病死率(2.7%vs.2.4%,P=0.043)和医院病死率(5.6%vs.5.1%,P=0.030)均比高呼吸频率变异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呼吸频率变异是ICU病死率(OR=1.211,95%CI 1.051~1.396)及医院病死率(OR=1.130,95%CI 1.023~1.248)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外部验证结果显示,低呼吸频率变异组发生ICU及医院死亡事件的风险分别是高呼吸频率变异组的1.329倍(95%CI 1.085~1.627)和1.267倍(95%CI 1.080~1.487)。结论在ICU患者中,低呼吸频率变异与其发生ICU死亡和医院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频率变异 重症监护室 变异系数 重症监护合作研究数据库 病死率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