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S1螺钉松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剑锋 黄永红 +1 位作者 杨小彬 任学通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S_(1)螺钉松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接受包括L5-S_(1)水平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28例。其中男42例,女86例;年龄50~81岁,平均(58.0±6.7)岁。收集患者相...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S_(1)螺钉松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接受包括L5-S_(1)水平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28例。其中男42例,女86例;年龄50~81岁,平均(58.0±6.7)岁。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包含一般资料、BMI、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骨密度、融合节段数,经单因素分析上述资料与S_(1)螺钉松动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_(1)螺钉松动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8~24个月,平均(20.2±2.1)个月,18例(14.1%)患者S_(1)螺钉松动。松动组(18例)和正常组(11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术前LL、术后LL、术前SS、术后SS、术前PI、术前PI-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融合节段数、骨密度、手术前后LL差值、术后PI、术后PI-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融合节段数、骨密度、手术前后LL差值、术后PI、术后PI-LL是腰椎管狭窄症术后S_(1)螺钉松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融合节段数、骨密度、手术前后LL差值、术后PI、术后PI-LL对腰椎管狭窄症术后S_(1)螺钉松动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螺钉 骨质疏松 腰骶椎退变性疾病 骨盆参数
下载PDF
骨质疏松专科医师早期介入脆性骨折患者管理对骨质疏松诊疗率的影响
2
作者 杨建成 唐清华 +5 位作者 李青梅 冯燕 潘明明 车茂红 师杰 曾玉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5-320,共6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专科医师早期进病房介入脆性骨折患者管理对住院期间骨质疏松诊疗及出院后至骨质疏松专科随诊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7713例年龄≥50岁的脊柱和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根据在住院期间是否接受骨质疏松专科医师介入管理,分为介入...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专科医师早期进病房介入脆性骨折患者管理对住院期间骨质疏松诊疗及出院后至骨质疏松专科随诊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7713例年龄≥50岁的脊柱和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根据在住院期间是否接受骨质疏松专科医师介入管理,分为介入组(8551例)和非介入组(9162例),比较两组脆性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接受骨质疏松诊疗及出院后3个月内至骨质疏松门诊随诊情况。结果介入组与非介入组患者相比,接受骨密度检查率(62.99%vs.6.39%)、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率、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61.99%vs.48.54%)及出院后3个月内至骨质疏松专科门诊随诊率(14.06%vs.5.63%)均明显升高。结论骨质疏松专科医师早期介入可明显提高脊柱和髋部脆性骨折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率,增加骨质疏松的治疗率,强化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骨折 髋部骨折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建成 曾玉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03-1507,共5页
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PEMF)作为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手段,早期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患者,目前已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辅助治疗。体外及动物模型研究已经证实PEMF能够刺激成骨细胞的... 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PEMF)作为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手段,早期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患者,目前已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辅助治疗。体外及动物模型研究已经证实PEMF能够刺激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而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最终实现骨结构的完整及骨量和骨强度的维持。大量临床研究也表明PEMF在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缓解疼痛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PEMF对骨质疏松症积极作用的确定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国内外有关PEMF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关临床文献进行了总结,并对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疼痛
下载PDF
不同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存活质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宇文星 蔡元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47-25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以及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髋关节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半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疗效... 目的比较不同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以及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髋关节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半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疗效与存活质量差异。结果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术后近期疗效的率为96%(44/46)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93%(29/30)(χ^(2)=4.60,P=0.032);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开始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P<0.05);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相比,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P<0.05),而其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骨折的治疗近期疗效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海平 郝定均 +3 位作者 王晓东 郭华 赵勤鹏 董晓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38-442,共5页
目的:分析评估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 目的:分析评估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LDH病人92例,其中经PTED治疗的病人48例,MED治疗的病人44例,统计两组间围手术期参数、术前、术后腰背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评定标准来评估手术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手术时间PTED组明显高于MED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3 d,PTED组腰背痛VAS评分低于MED组(P<0.05);术后1年Nalai疗效评级、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和SF-36量表分析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治疗中,PTED和MED可取得相似的手术疗效,其远期手术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长期观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椎间盘镜 微创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后路椎弓根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重度压缩性骨折43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昌震 高文杰 +2 位作者 郭华 刘海平 胡雄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椎弓根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骨折患者43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术...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椎弓根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骨折患者43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局部后凸Cobb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50~130min,平均72min;术中出血量30~80ml。全部患者均完成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4个月(12~2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由术前的(41.61±5.37)%恢复到术后(88.91±3.95)%和末次随访时(86.69±3.39)%。局部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31.69±6.11)°纠正到术后(11.91±2.66)°和末次随访时(13.04±2.40)°。VAS评分由术前的(6.57±0.95)分改善到术后(2.91±0.79)分和末次随访时(1.12±0.67)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无明显差异。未发生骨水泥渗漏、内固定失败及神经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后路椎弓根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的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重度骨折,同时具有创伤小,高度恢复满意,远期后凸进展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学 骨折 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腰椎 胸椎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IL-22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双调蛋白表达促进银屑病发病 被引量:6
7
作者 韩丹 王博 +5 位作者 王丽娟 刘玮 侯卫坤 牟宽厚 吕社民 周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985,共5页
目的研究IL-22对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表达的调控,了解其在寻常型银屑病(PsV)中的作用。方法收集PsV患者皮损( n =26)和健康人皮肤组织( n =15),RT-qPCR检测IL-22、 IL-22R1 、 IL-22BP 及AREG的表达并... 目的研究IL-22对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表达的调控,了解其在寻常型银屑病(PsV)中的作用。方法收集PsV患者皮损( n =26)和健康人皮肤组织( n =15),RT-qPCR检测IL-22、 IL-22R1 、 IL-22BP 及AREG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用IL-22(20 ng/mL)及其可溶型受体IL-22BP(20 ng/mL)干预培养HaCaT细胞24 h,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REG的表达变化。结果PsV患者皮损IL-22(P<0.001)、 IL-22R1 (P<0.001)及AREG(P<0.01)的mRNA表达分别高于健康人皮肤36倍、24倍和15倍。PsV皮损的 IL-22 与AREG mRNA水平密切相关( r =0.49,P<0.05)。IL-22干预时,HaCaT细胞AREG mRNA表达升高22倍(P<0.01),蛋白表达亦明显升高(P<0.01)。IL-22BP则抑制了IL-22的这一功能(P<0.05)。结论IL-22可能通过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强AREG的表达参与银屑病的发病,IL-22BP可作为阻断剂抑制这种增强作用,可能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2 双调蛋白(AREG) IL-22BP 角质形成细胞 银屑病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再次手术方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海平 赵勤鹏 +4 位作者 王彪 何思敏 胡慧敏 王晓东 郝定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702-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融合术后邻近间隙椎间盘突出再次手术方式选择及其决定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腰椎间盘突出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突出19例首次和再手术术前病例资料。首次患者行腰椎后路融合术(PLF)13例,腰椎经椎间孔入路椎体...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融合术后邻近间隙椎间盘突出再次手术方式选择及其决定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腰椎间盘突出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突出19例首次和再手术术前病例资料。首次患者行腰椎后路融合术(PLF)13例,腰椎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6例,再次手术时选择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5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TLIF)14例,其中包括手术前动态位失稳4例,伴腰椎管狭窄10例,应用改良Macnab法、术前及再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ODI功能评价、VAS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15~38个月);再次术前腰椎ODI功能评价(56.21±2.74)%,术后下降为(19.65±2.48)%;VAS评分术前为(7.46±0.37)分,术后下降为(2.58±0.72)分(P<0.01);术中粘连较重出现硬脊膜破裂4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无神经损伤发生,优10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4.2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突出,若未合并椎管狭窄和失稳时,可以考虑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短期疗效确切,选择再次固定融合时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脊柱融合术 再手术 腰椎
下载PDF
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海平 郝定均 +2 位作者 王晓东 赵勤鹏 董晓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后经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并术后闭合式伤口灌注冲洗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隙感染患者36例,其中女性21例,男性15例,平均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后经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并术后闭合式伤口灌注冲洗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隙感染患者36例,其中女性21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61岁(43~68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一的腰椎间隙感染,其中L_(2~3)3例,L_(3~4)11例,L_(4~5)18例,L_5S_14例;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均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伤口闭合式灌注冲洗2~3周;术中留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及细菌培养+药敏检测,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所有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01±16.3)min,术中失血量180~550mL,平均(368±75)mL,细菌培养结果提示6例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患者为铜绿假单胞杆菌,1例为大肠埃希菌,其余27例患者均提示阴性,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符合急慢性炎性反应表现。术后3周,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血清降钙素原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患者炎性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术后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无感染复发病例,椎间隙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伤口闭合式持续灌注冲洗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具有病灶清除彻底、操作简便易行、避免二次手术创伤的优点,可使患者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 植骨 融合 内固定 灌注冲洗
下载PDF
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樊晓晨 朱昭锦 +2 位作者 韩吉龙 郭浩 朱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1469-1473,共5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的肠道功能紊乱和排便功能障碍又称为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是SC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合并便秘、大便失禁、腹部疼痛和腹胀[1]。NBD症状会由于SCI类型和节...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的肠道功能紊乱和排便功能障碍又称为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是SC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合并便秘、大便失禁、腹部疼痛和腹胀[1]。NBD症状会由于SCI类型和节段的差异而不同,何种患者会出现何种症状,以及症状程度如何是相异的,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参与和生活质量[2-4]。因此为SCI患者重新建立安全、有效的排便规律,对改善便秘、大便失禁、大便时机不适宜、自主神经过反射等现象意义重大[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电刺激
下载PDF
徒手法收肌管阻滞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绪才 高子军 +2 位作者 卢志方 李静 董补怀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比较徒手法收肌管阻滞(ACB)与超声引导法AC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及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12月择期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77例,男28例,女49例,年龄50~80岁,BMI 20~40 kg/m^2,ASA... 目的比较徒手法收肌管阻滞(ACB)与超声引导法AC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及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12月择期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77例,男28例,女49例,年龄50~80岁,BMI 20~40 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徒手法组(T组,n=38)和超声引导法组(B组,n=42)。T组采用徒手法ACB;B组采用超声引导法ACB。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24 h股四头肌肌力分级和膝关节活动度(ROM)。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2、8、12、24 h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阻滞后15 min、术后2 h内踝感觉消失率,患者满意度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组患者穿刺深度与年龄、身高、体重、BMI和穿刺点腿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记录是否发生口唇麻木、味觉异常、头晕、耳鸣等局麻药中毒事件,术后24 h内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恶心、呕吐、谵妄、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情况,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淤伤、感染和跌倒/坠床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股四头肌肌力分级和膝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1 d、术后2、8、12、24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滞15 min T组内踝感觉消失率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 h两组均完全被阻滞。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患者穿刺点腿围与穿刺深度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r=0.764,P<0.01)。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均未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采用高容量徒法收肌管阻滞与超声法比较,均镇痛效果明显而且不影响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法 超声引导 收肌管阻滞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脊髓病体征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诊断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昌震 高文杰 +1 位作者 郭华 王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病体征在需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CM)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颈椎病主诉患者152例,根据是否有脊髓损伤症状分为两组,纳入标准组(CM组)78例,对照组74例,对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影像学特征、脊髓病体征及术后... 目的:探讨脊髓病体征在需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CM)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颈椎病主诉患者152例,根据是否有脊髓损伤症状分为两组,纳入标准组(CM组)78例,对照组74例,对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影像学特征、脊髓病体征及术后JOA评分进行评估分析。结果:CM组78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脊髓病体征更普遍(79%与57%;P=0.05)。脊髓病体征对于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敏感性不高,22%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没有任何的脊髓病体征。有脊髓信号改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脊髓病体征。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大多出现脊髓损害的体征,对于缺乏体征的患者,应结合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确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诊断 脊髓病压迫症 @腱反射亢进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96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凯歌 盛亚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58-359,共2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这两种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孟鲁司特、噻托溴铵组46例和异丙托溴铵(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的抗哮喘治疗;观察组常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这两种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孟鲁司特、噻托溴铵组46例和异丙托溴铵(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的抗哮喘治疗;观察组常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次/d,4mg/次,连续用药1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1次/d,吸入18μg/次,连续用药5d。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的临床症状、体征、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量(PEF)、肺弥散功能(DL)以及血清特异性IgE浓度。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58.6%)和总有效率(9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2.0%;82.0%)。两组治疗后1月患者心率、FVC、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1月各项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改善得更加显著。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可以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FVC、FEV1及肺弥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哮喘/药物疗法 @孟鲁司特 胆碱能拮抗剂/治疗应用
下载PDF
Modic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贺宪 张新亮 +2 位作者 孔畅 高文杰 黄东生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430-435,共6页
目的探讨Modic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因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根据手术节段终板Modic改变的类型,分为ModicⅠ型改变组(A组,13例),ModicⅡ型改变组(B组,31例)和无Modic改... 目的探讨Modic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因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根据手术节段终板Modic改变的类型,分为ModicⅠ型改变组(A组,13例),ModicⅡ型改变组(B组,31例)和无Modic改变组(C组,45例)。分别记录各组术前、末次随访时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并评估末次随访时的Macnab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22个月,平均(12.23±4.55)个月。术前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B、C组(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hs-CRP浓度无明显下降(P>0.05)。A、B组腰痛VAS评分高于C组(P<0.05),但腿痛VAS评分、ODI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s-CRP浓度仍高于B、C组。A、B组复发率高于C组(P<0.05),Macnab疗效不如C组(P<0.05),但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时,Modic改变可能是术后遗留下腰痛及复发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海平 董晓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0期2981-2983,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在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脊柱外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将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接...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在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脊柱外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将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单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1 d,以及术后3 d、5 d、3个月、6个月腰背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前1 d和术后1、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10.2±2.4)个月。术后3 d观察组腰背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OD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藤黄健骨胶囊 疼痛
下载PDF
应用PETCT确定靶点对CT引导下脊柱病变穿刺活检准确率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勤鹏 张正平 +4 位作者 张海平 孔令擘 王晓东 张振兴 郝定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穿刺路径及器械选择的方法,分析依据PET-CT确定靶点对活检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180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胸椎101例、腰椎79例,采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分别依据CT和MRI确定靶点和依据...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穿刺路径及器械选择的方法,分析依据PET-CT确定靶点对活检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180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胸椎101例、腰椎79例,采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分别依据CT和MRI确定靶点和依据PET-CT确定靶点依病变的部位的准确率。结果 180例中178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普通活检阳性率90.2%。PET-CT靶向引导活检阳性率为98.62%。手术80例,平均随访27个月,证实PET-CT确定靶点可以提高活检准确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脊柱病变术前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其安全、准确率高、费用低,依据PET-CT确定靶点可以提高活检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活检
下载PDF
小“T”形锁定钢板治疗Letenneur Ⅰ型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腾 王谦 +4 位作者 路遥 孙亮 李忠 张堃 陈静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T"形锁定钢板治疗Letenneur Ⅰ型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后期功能评价。方法:对25例Letenneur Ⅰ型Hoffa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对患者双膝关节行影像学检查;使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进行伤前... 目的:探讨应用小"T"形锁定钢板治疗Letenneur Ⅰ型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后期功能评价。方法:对25例Letenneur Ⅰ型Hoffa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对患者双膝关节行影像学检查;使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进行伤前评分。手术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前3个月及半年、1年进行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对患膝再次进行Lysholm评分评估患侧膝关节功能。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为5.9个月。无感染、骨不连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对伤前、愈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Letenneur Ⅰ型Hoffa骨折的患者,应用小"T"形锁定钢板固定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小"T"形锁定钢板
下载PDF
抑制CR3并阻断NF-κB通路改善轴突再生环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仲凯 郝定均 +2 位作者 贺宝荣 方向义 尹新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对抑制CR3并阻断NF-κB通路改善轴突再生环境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模型组、脊髓损伤后椎扳切除术组、脊髓损伤后SN50治疗组、脊髓损伤后SN50M治疗组、脊髓损伤后注射XVA143... 目的:对抑制CR3并阻断NF-κB通路改善轴突再生环境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模型组、脊髓损伤后椎扳切除术组、脊髓损伤后SN50治疗组、脊髓损伤后SN50M治疗组、脊髓损伤后注射XVA143组和脊髓损伤后硼替佐米治疗组七组各10只,检测并分析各组小鼠体内CR3、NF-κB因子及MEK/ERK通路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小鼠血清中CR3、CR1、NF-κB、TGF-β和VEGF、IL-1β、IL-2、IL-6、MEK、ERK、Ras和Ra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经药物治疗后上述异常表达的蛋白得到明显的恢复(P<0.05)。结论:脊髓损伤小鼠存在明显的CR3和NF-κB通路异常,药物能够通过抑制上述通路改善轴突再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病理生理学 轴突 神经再生 炎症/病理生理学 白细胞介素类 @MEK/ERK信号转导通路 受体 补体
下载PDF
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继军 田建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系统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内镜组患者行脊柱内镜联合PLIF手术,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系统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内镜组患者行脊柱内镜联合PLIF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的疼痛缓解及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1周的腰背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1周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的骨融合率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内镜系统辅助行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显著提高术后临床疗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内窥镜检查 脊柱融合术 疼痛 手术后
下载PDF
阻挡钉联合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20
作者 张聪明 马腾 +1 位作者 张堃 李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15-215,共1页
目的在阻挡钉联合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模型中,分析新型与传统阻挡钉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人工骨制作胫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模型(AO,43-A3),模拟非扩髓髓内钉联合阻挡钉固定骨折。实验分为3组(每组10个样本):无阻挡钉,传统阻挡钉... 目的在阻挡钉联合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模型中,分析新型与传统阻挡钉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人工骨制作胫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模型(AO,43-A3),模拟非扩髓髓内钉联合阻挡钉固定骨折。实验分为3组(每组10个样本):无阻挡钉,传统阻挡钉和新型阻挡钉组。在距髓内钉远端185 mm处施加150 N弯曲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挡钉 胫骨远端骨折 不稳定骨折 生物力学特性 髓内钉 生物力学分析 人工骨 弯曲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