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载荷条件下的材料表面摩擦因数测量 被引量:2
1
作者 侯根良 苏勋家 +2 位作者 徐可为 乔小平 王延斌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5-106,109,共3页
针对材料表面高载荷条件的要求,提出了测量摩擦因数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测试装置的设计,该测试装置由正向加载装置、侧向加载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3部分组成。可以用来测量高载荷条件下材料表面的静摩擦因数和滑动摩擦因数,同时得到整个... 针对材料表面高载荷条件的要求,提出了测量摩擦因数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测试装置的设计,该测试装置由正向加载装置、侧向加载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3部分组成。可以用来测量高载荷条件下材料表面的静摩擦因数和滑动摩擦因数,同时得到整个滑动过程中摩擦因数变化情况。利用该装置对某国防减摩涂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高载荷条件下该涂层对碳钢表面具有较好的减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测试装置 载荷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涂层在高载荷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侯根良 乔小平 +3 位作者 苏勋家 王延斌 梅振兴 徐可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86,共3页
制备了以45#钢为基体的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利用自制的高载荷条件下摩擦因数测试装置研究了PTFE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PTFE涂层在4~90MPa范围内具有优良的减摩性能,最低摩擦因数为0.032。正压力与摩擦因数服从负指数衰减模型... 制备了以45#钢为基体的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利用自制的高载荷条件下摩擦因数测试装置研究了PTFE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PTFE涂层在4~90MPa范围内具有优良的减摩性能,最低摩擦因数为0.032。正压力与摩擦因数服从负指数衰减模型(Fit Exponential Decay),随着载荷的增加,静摩擦因数和滑动摩擦因数先迅速降低,然后趋于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涂层 高载荷 摩擦因数 拟合
下载PDF
高载荷条件下石墨-石墨摩擦副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乔小平 侯根良 +2 位作者 苏勋家 王延斌 刘顾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6-118,共3页
利用研制的高载荷条件下摩擦因数测试装置,研究了石墨/石墨摩擦副在空气、水和油介质中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4~15MPa范围内,随着载荷的增加,摩擦副在空气、水和油介质中的摩擦因数都逐渐降低;在油介质中摩擦副的摩擦因数最... 利用研制的高载荷条件下摩擦因数测试装置,研究了石墨/石墨摩擦副在空气、水和油介质中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4~15MPa范围内,随着载荷的增加,摩擦副在空气、水和油介质中的摩擦因数都逐渐降低;在油介质中摩擦副的摩擦因数最小,在水介质中摩擦因数变化最平稳,在空气中摩擦因数最大,且随载荷的增加变化幅度最大。磨损表面原始形貌对比分析表明,在空气中,摩擦副表面处于边界润滑状态,主要磨损机制是粘着磨损和犁削;水润滑条件下为轻微犁削;油润滑条件下,摩擦副表面处于为边界润滑和流体润滑状态,油中的减摩剂对试样表面有抛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载荷 石墨摩擦副 摩擦因数
下载PDF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微多孔氮化硅陶瓷 被引量:6
4
作者 余娟丽 王红洁 +1 位作者 张健 张大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340-343,共4页
采用凝胶注模法,在无其它添加剂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单体含量,成功制备出高性能微多孔氮化硅陶瓷,陶瓷抗弯强度高达137MPa以上,气孔率高达50%以上,孔中径小于1μm。结果表明:随着有机单体含量的增加,氮化硅微多孔陶瓷气孔率单调增加;随着... 采用凝胶注模法,在无其它添加剂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单体含量,成功制备出高性能微多孔氮化硅陶瓷,陶瓷抗弯强度高达137MPa以上,气孔率高达50%以上,孔中径小于1μm。结果表明:随着有机单体含量的增加,氮化硅微多孔陶瓷气孔率单调增加;随着固含量的增大,氮化硅微多孔陶瓷气孔率单调下降,抗弯强度先上升然后又下降,固含量有一优化值,此时陶瓷体抗弯强度最大;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氮化硅陶瓷强度单调增加,而气孔率单调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 微多孔氮化硅陶瓷 强度 气孔率
下载PDF
去应力退火对Cu膜纳米压入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飞 徐可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5-18,22,共5页
在 JGP560 V磁控溅射镀膜设备上镀制多晶 Cu膜,选取沉积态和经过 3 h去应力退火的退火态两种 Cu膜,利用纳米压入技术测量了其室温下的蠕变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去应力退火后的 Cu 膜残余应力反而升高;且其室温蠕变性能与沉积态的 Cu 膜有... 在 JGP560 V磁控溅射镀膜设备上镀制多晶 Cu膜,选取沉积态和经过 3 h去应力退火的退火态两种 Cu膜,利用纳米压入技术测量了其室温下的蠕变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去应力退火后的 Cu 膜残余应力反而升高;且其室温蠕变性能与沉积态的 Cu 膜有很大的不同;随保载载荷升高,两种状态下的 Cu 膜蠕变应力指数均升高。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退火造成膜基体系内应力的变化,同时减少了薄膜中的各种点缺陷和线缺陷,从而改变了 Cu膜蠕变性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纳米压入 蠕变 退火
下载PDF
晶粒尺寸及加载载荷对多晶Cu膜纳米压入硬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飞 徐可为 《纳米科技》 2004年第6期49-52,共4页
用高真空磁控溅射在Si片上沉积纳米晶Cu膜和非纳米晶Cu膜,通过纳米压入实验得到薄膜硬度。发现晶粒尺寸对薄膜材料的压痕尺寸效应有比较大的影响,同时随加载载荷的升高,纳米晶薄膜硬度的变化与非纳米晶薄膜有很大的不同。分析认为这... 用高真空磁控溅射在Si片上沉积纳米晶Cu膜和非纳米晶Cu膜,通过纳米压入实验得到薄膜硬度。发现晶粒尺寸对薄膜材料的压痕尺寸效应有比较大的影响,同时随加载载荷的升高,纳米晶薄膜硬度的变化与非纳米晶薄膜有很大的不同。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晶粒尺寸达到纳米尺度后,晶界体积大大增加,使得晶界变形,晶界运动和晶界对位错运动的阻碍等作用影响材料塑性变形和加工硬化能力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入 硬度 晶粒尺寸 加载载荷 多晶Cu膜
下载PDF
两步常压烧结工艺对氧化铝陶瓷制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高昌乐 王子敬 +3 位作者 刘凯凯 王旭东 杨建锋 王波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69-1273,共5页
采用高纯度氧化铝粉为原料,高纯MgO为烧结助剂,通过两步常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了致密度较高的氧化铝陶瓷。探究了第一步烧结温度T1、第二步烧结温度T2的保温时间以及烧结助剂MgO的添加量的工艺条件对氧化铝陶瓷的致密度、微观形貌和力学性... 采用高纯度氧化铝粉为原料,高纯MgO为烧结助剂,通过两步常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了致密度较高的氧化铝陶瓷。探究了第一步烧结温度T1、第二步烧结温度T2的保温时间以及烧结助剂MgO的添加量的工艺条件对氧化铝陶瓷的致密度、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T1温度和延长T2温度下保温时间均能提高样品的相对密度。而随MgO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相对密度先增加后降低。较高的T1温度和长的保温时间均会使样品的晶粒尺寸变大。由于MgO作为第二相添加剂的钉扎作用,MgO的加入有利于晶粒尺寸的降低。较长的保温时间会促进样品晶粒的生长并伴随晶粒的Ostwald熟化,小晶粒逐渐消失而大晶粒数量增加,粒径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样品的强度取决于致密化程度和晶粒尺寸。对于短时间保温的样品,当T1温度较高时力学性能较为出色,但随保温时间的增加呈现出相反的趋势。MgO添加量的增加虽然对晶粒有一定的细化作用,但会导致致密度下降,因此样品的强度随MgO添加量的增加先上升而后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 两步常压烧结 致密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用于机械工业的复合表面技术
8
作者 Adam Mazurkiewiez Jerzy Smolik +2 位作者 Jan Walkowiez 马青松 徐可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9,共5页
介绍了针对提高表面耐磨性能的现代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提出用复合表面技术来提高铝压铸模、冷压成型模及热锻模等工具寿命的方法,最后列举了形成复合结构镀层的类型及其应用于工业领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表面工程 复合技术 等离子体辅助物理、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