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指皮瓣与鱼际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强 李鹏 雷金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对比邻指皮瓣与鱼际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患者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予鱼际皮瓣治疗,对照组予邻指皮瓣治疗,记录与随访2组的预后。结果患者均... 目的对比邻指皮瓣与鱼际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患者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予鱼际皮瓣治疗,对照组予邻指皮瓣治疗,记录与随访2组的预后。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换药次数、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创面感染、创面坏死、瘢痕挛缩、静脉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8.2%,56/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7%,50/57)(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感觉恢复功能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邻指皮瓣,鱼际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恢复患者的手指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 邻指皮瓣 鱼际皮瓣 手指感觉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对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齐亮 秦妮 赵赞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7-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情况、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2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各70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踝关...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情况、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2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各70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踝关节融合术,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踝关节评分标准(Kofoed)评分,并观察2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38±5.94)mL少于对照组(87.62±9.05)mL,手术时间(127.32±13.67)min、术后关节融合时间(10.25±1.64)周、住院时间(6.12±0.68)d分别短于对照组(141.85±15.26)min、(14.37±1.58)周、(8.05±0.8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个月时,2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5.71%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对踝骨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可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功能恢复,缩短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踝关节融合术 踝骨关节炎 围术期 功能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MiR-101-3p通过靶向抑制斯钙素1减轻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小菊 张丽君 +1 位作者 成德亮 梁小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6-984,共9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01-3p(microRNA-101-3p,miR-101-3p)对IL-1β诱导的骨关节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骨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IL-1β组、阴性对照组(IL-1β+miR-NC组),miR-101-3p组(IL-1β+miR-101-3p... 目的:探究微小RNA-101-3p(microRNA-101-3p,miR-101-3p)对IL-1β诱导的骨关节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骨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IL-1β组、阴性对照组(IL-1β+miR-NC组),miR-101-3p组(IL-1β+miR-101-3p组),细胞转染后再用IL-1β(10ng/mL)诱导软骨细胞。Real-time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IL-1β(0,1,5,10ng/mL)诱导的细胞中miR-101-3p和斯钙素1(stanniocalcin 1,STC1)的表达;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s检测试剂盒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9(caspase-3/9)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炎性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II型胶原的表达。另外,将野生型STC1的3'-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STC1-3'-UTR-WT)或者突变型STC1的3'-UTR(STC1-3'-UTR-MUT)分别与miR-101-3p模拟物(miR-101-3p mimic)和对照物(miR-NC)共转染细胞,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101-3p对STC1的调控作用。在miR-NC(miR-NC组),miR-101-3p(miR-101-3p组),anti-NC(anti-NC组)和anti-miR-101-3p(anti-miR-101-3p组)分别转染细胞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STC1蛋白的表达。为检测STC1是否参与miR-101-3p对软骨细胞的作用,将细胞随机分为miR-101-3p组(IL-1β+miR-101-3p组)、过表达对照组(IL-1β+miR-101-3p+ad-GFP组)、过表达STC1组(IL-1β+miR-101-3p+ad-STC1组)。同样分别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s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9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炎性和ECM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0ng/mLIL-1β相比,不同浓度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中miR-101-3p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STC1的水平则显著上升(均P<0.05)。与NC组相比,IL-1β组软骨细胞增殖率下降(P<0.05),凋亡率增加(P<0.05),caspase-3/9,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显著上升(均P<0.05),MMP9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II型胶原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IL-1β+miR-NC组相比,IL-1β+miR-101-3p组软骨细胞增殖率上升(P<0.05),凋亡率降低(P<0.05);caspases,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MMP9的表达下降(P<0.05),II型胶原表达上调(P<0.05)。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结果表明:与miR-NC组相比,miR-101-3p组可靶向抑制STC1的水平(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与miR-NC组相比,miR-101-3p组STC1水平下降(P<0.05);与anti-NC组相比,anti-miR-101-3p组STC1水平上升(P<0.05)。与miR-101-3p+ad-GFP组相比,miR-101-3p+ad-STC1组STC1反转了miR-101-3p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炎性反应及ECM相关蛋白的影响。结论:调节miR-101-3p/STC1通路能够保护IL-1β诱导的骨关节软骨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01-3p IL-1Β 骨关节炎 斯钙素1
下载PDF
Ilizarov短缩-延长技术治疗小腿节段性毁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喻姿瑞 田钊 +4 位作者 张文韬 宋涛 陈勋 张红星 尚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638-1641,共4页
目的:探讨Ilizarov短缩-延长技术治疗小腿节段性毁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lizarov短缩-延长技术治疗小腿节段性毁损伤6例。一期手术:急诊彻底清创,吻合血管重建肢体血运,短缩肢体闭合(或缩小)创面,外固定。二期手术:更换环形外固定... 目的:探讨Ilizarov短缩-延长技术治疗小腿节段性毁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lizarov短缩-延长技术治疗小腿节段性毁损伤6例。一期手术:急诊彻底清创,吻合血管重建肢体血运,短缩肢体闭合(或缩小)创面,外固定。二期手术:更换环形外固定支架,胫骨截骨延长肢体。术后定期门诊复查,了解创面愈合情况,根据牵张成骨矿化情况调整骨延长速度及长度,逐步拆除外架后负重功能锻炼。结果:6例患者全部保肢成功,均获得随访(平均36.2个月)。创面一期愈合4例,二期愈合2例,愈合时间14~21 d,肢体延长带架时间平均9.6个月。患肢行走功能恢复满意,足底感觉与健侧均无明显差别,Holden步行功能分类优良率100%。结论:Ilizarov短缩-延长技术保肢成功率高,功能恢复满意,手术次数及住院时间少,是小腿节段性毁损伤保肢策略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性毁损伤 保肢 ILIZAROV 短缩 延长
下载PDF
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与截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中期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钊 喻姿瑞 +2 位作者 徐军奎 韩娟丽 张红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532-1535,1539,共5页
目的:比较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与截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方法:选择儿童柔韧性平足患者59例(103足),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31例,56足,应用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和B组(28例,47足,应用截骨术治疗)。术前及末... 目的:比较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与截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方法:选择儿童柔韧性平足患者59例(103足),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31例,56足,应用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和B组(28例,47足,应用截骨术治疗)。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改善程度评估,调查所有患者术后满意度情况,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进行足部功能评价。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足部负重正位X线片中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1跖骨角(T1MT)以及距骨第2跖骨角(T2MT),并测量负重侧位X线片中跟骨距骨角(Kite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以及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角)。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临床评分及影像学角度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53~71个月,平均(61.8±3.7)个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患足畸形外观改善情况均较明显,行走及步态方面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但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均P<0.05),但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Maryland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均P<0.05),但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AOFAS评分也得到了显著增加(均P<0.05),但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足负重正位X线片中,两组患者T1MT、T2MT、TCA较术前减小(均P<0.05),但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足负重侧位X线片中,两组患者Meary’s角均较术前减小(P<0.05),Pitch角较术前增加(P<0.05),但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Kite角较术前减小,且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yprocure距下关节稳定器与截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中期临床疗效相当,但在Kite角改善程度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韧性平足 距下关节稳定器 截骨术 跗骨 儿童
下载PDF
VSD负压引流联合有限固定对Ⅲ度开放性骨折患者感染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赞栋 秦妮 齐亮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2360-2363,共4页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合有限固定对Ⅲ度开放性骨折的感染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Ⅲ度开放性骨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合有限固定对Ⅲ度开放性骨折的感染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Ⅲ度开放性骨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实施有限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VSD负压引流结合有限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情况、控制感染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感染患者细菌学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优良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10.97±2.07)d vs(19.42±1.22)d]、创面愈合时间[(21.41±7.28)d vs(38.13±9.56)d]、骨折愈合时间[(7.25±2.83)个月vs(11.59±3.46)个月]、住院时间[(28.91±3.20)d vs(40.94±5.82)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5.36%vs 19.64%)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为1.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伤口感染患者细菌学培养分离出8株病原菌,其中对照组感染革兰氏阳性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例),感染革兰氏阴性菌3例(大肠埃希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感染白假丝酵母真菌1例;观察组感染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结论VSD负压引流结合有限固定可显著减少Ⅲ度开放性骨折的感染发生率,对感染控制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固定 Ⅲ度开放性骨折 愈合 感染
下载PDF
股骨闭合复位器联合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赵赞栋 秦妮 冯东旭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闭合复位器联合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10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男性70例,女性34例;年龄20~60岁,平均31.9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股骨闭合复位器联合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10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男性70例,女性34例;年龄20~60岁,平均31.9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牵引床辅助交锁髓内钉固定,实验组给予闭合复位器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导针进针次数、骨折断端切开复位例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髋、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两组术后负重时间均为12~16周,均无感染发生。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73.1±5.7)min vs.(82.4±6.1)min]、出血量[(106.75±22.83)mL vs.(174.32±26.41)mL]、透视次数[(4.26±1.47)次vs.(8.73±2.36)次]、进针次数[(1.83±1.15)次vs.(5.73±1.25)次]、切开复位比例(0%vs.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髋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器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能够有效提高复位满意度和进针准确度,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提高手术效率,且不影响骨愈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闭合复位 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背侧楔形截骨术治疗第二跖骨头坏死
8
作者 田钊 韩娟丽 +1 位作者 尚驰 张红星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背侧楔形截骨术治疗第二跖骨头坏死(Freiberg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背侧楔形截骨术治疗16例Freiberg病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VAS评分、跖趾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3... 目的探讨背侧楔形截骨术治疗第二跖骨头坏死(Freiberg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背侧楔形截骨术治疗16例Freiberg病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VAS评分、跖趾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3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转移性跖痛、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VAS评分、跖趾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采用背侧楔形截骨术治疗Freiberg病可有效缓解跖骨疼痛症状,增加患者跖趾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IBERG病 背侧楔形截骨 跖趾关节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浆硬化蛋白和关节液YKL-40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齐亮 秦妮 赵赞栋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2758-2761,共4页
目的探究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浆硬化蛋白(SOST)、关节液甲壳质酶(YKL-4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54例KOA患者(观察组)和同期因外伤导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54例(对照组)作为研... 目的探究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浆硬化蛋白(SOST)、关节液甲壳质酶(YKL-4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54例KOA患者(观察组)和同期因外伤导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54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按照K-L分级标准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组(n=19)为0~Ⅰ级,中度组(n=22)为Ⅱ级,重度组(n=13)为Ⅲ~Ⅳ级。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浆SOST水平、关节液YKL-40水平,并分析血浆SOST、关节液YKL-40水平与KOA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的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患者的血浆SOS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6.82±193.18)pg/mL、(878.13±184.92)pg/mL、(701.66±163.24)pg/mL vs(1236.52±231.6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患者的血浆SOST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血浆SOST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患者的关节液YKL-4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137.84±124.65)μg/L、(1567.64±146.30)μg/L、(1986.42±214.72)μg/L vs(1038.87±108.3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患者关节液YKL-40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中度组又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SOST水平与KOA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700,P<0.01),关节液YKL-40与KOA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92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SOST与关节液YKL-40均具有诊断价值,其中,血浆SOST的AUC为0.906、Cut-off值为1065.59μg/L,敏感性为92.60%,特异性为77.80%,Youden指数为0.704;关节液YKL-40的AUC为0.942、Cut-off值为1171.37 pg/mL,敏感性为79.60%,特异性为96.30%,Youden指数为0.759。结论KOA患者血浆SOST与关节炎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节液YKL-40水平与关节炎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且可作为评估KOA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血浆硬化蛋白 关节液 甲壳质酶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先天性手部畸形的临床报告
10
作者 李鹏 李强 +4 位作者 许玉本 雷金来 夏雷 白杰 康光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9期1793-1796,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先天性手部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到2019年4月选择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先天性手部畸形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腹部带蒂复合组织瓣修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先天性手部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到2019年4月选择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先天性手部畸形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腹部带蒂复合组织瓣修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修复的基础上给予基于3D打印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治疗,记录与报告两组预后。结果:所有患者都皮瓣修复成功,成功率为100.0%。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拇指侧偏、虎口挛缩、感染、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手部旋转功能优良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手部疼痛、功能活动和自我感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3D打印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先天性手部畸形成功率高,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部旋转功能优良率与手部综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先天性手部畸形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2、4周制动对腕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晓龙 欧学海 +6 位作者 熊咏民 胡东 刘超 成德亮 段虹昊 郑前进 许玉本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最佳制动时间尚未确定,本研究为明确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制动2及4周对腕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选择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掌侧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设计双盲、...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最佳制动时间尚未确定,本研究为明确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制动2及4周对腕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选择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掌侧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设计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将患者分为内固定术后制动2周组和4周组.外固定去除后进行为期6周的功能锻炼.主要疗效评价有PRWE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腕关节主动屈伸、尺偏、桡偏和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DASH评分,握力,恢复工作和日常活动时间.术后6、12、24周记录以上各项指标,并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随机分配治疗,87%的参与者完成了6个月的随访.术后6周时,制动2周组的PRWE评分、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后活动范围均明显优于固定4周组(P<0.05).术后12或24周时两组主要功能评价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制动2周,没有增加复位丢失发生率,可以获得更好的早期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治疗结果 内固定 康复 制动
原文传递
游离部分足趾甲床瓣移植修复多指畸形及创伤术后残留畸形11例
12
作者 杜晓龙 许玉本 +4 位作者 胡东 史少岩 成德亮 郑前进 欧学海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报道游离部分足趾甲床组织瓣移植修复多指畸形及创伤术后残留手指畸形后手指外观及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手外科一病区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游离部分足趾甲床瓣移植修复多指畸形及创伤... 目的:报道游离部分足趾甲床组织瓣移植修复多指畸形及创伤术后残留手指畸形后手指外观及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手外科一病区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游离部分足趾甲床瓣移植修复多指畸形及创伤术后残留手指畸形11例,先天性多指畸形矫形术后末节偏曲畸形5例,创伤后手指末节偏曲畸形6例;拇指5例,示指2例,中指2例,环指2例。所有患者均为末节偏曲畸形,伴甲床缺损并畸形。测量所有患者术前的末节偏曲角度(平均30°),甲床宽度(平均11.1 mm)和指骨间关节活动度(0°~50°)。对患者进行游离部分足趾甲床组织瓣移植至畸形手指的手术,并进行随访,拍X线片,测量末节偏曲角度,测量指骨间关节活动度,测量甲床宽度。将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2(平均9)个月。11例部分足趾甲床瓣均成活,末节偏曲角度完全矫正;甲床宽度恢复至平均14.0 mm,较术前增大(26.1±3.4)%;指骨间关节活动度恢复至0°~55.5°,较术前增加(11.0±2.7)%。结论:游离部分足趾甲床瓣移植修复多指畸形及手指创伤术后残留畸形,可以获得较好的外观,并改善手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畸形 足趾甲床组织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TRPA1沉默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和软骨基质降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小菊 张丽君 +1 位作者 成德亮 梁小弟 《现代医学》 2019年第8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锚蛋白-1(TRPA1)沉默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和软骨退化的影响。方法:小鼠软骨细胞ATDC5分为空白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组、scramble组、si TRPA1组、IL-1β+scramble组和IL-1β+si TRPA1组。... 目的: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锚蛋白-1(TRPA1)沉默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和软骨退化的影响。方法:小鼠软骨细胞ATDC5分为空白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组、scramble组、si TRPA1组、IL-1β+scramble组和IL-1β+si TRPA1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q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解整链蛋白金属蛋白酶5(ADAMTS5)、II胶原(Col II)及蛋白聚糖(ACAN)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ol II、ACAN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p-p38 MAPK)水平。结果:IL-1β刺激后,ATDC5细胞TRP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β组中细胞活性明显下降,IL-6、TNF-α、MMP-13和ADAMTS5mRNA表达显著升高,Col II、ACA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与IL-1β组相比,IL-1β+si TRPA1组中细胞活性显著升高,IL-6、TNF-α、MMP-13和ADAMTS5 mRNA表达降低,Col II、ACA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此外,TRPA1沉默抑制IL-1β诱导的p-p38 MAPK蛋白表达的升高(P<0.05)。结论:TRPA1沉默能够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和软骨基质降解,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瞬时感受器电位锚蛋白-1 炎症反应 软骨退化 p38 MAPK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椎间孔镜与开窗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远期治疗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永平 韩亮 +2 位作者 铁钊 李强松 李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8期3490-3493,3509,共5页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与开窗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远期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照其接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孔镜组(108例)和开窗组(40例),对比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切...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与开窗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远期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照其接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孔镜组(108例)和开窗组(40例),对比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切口长度,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腰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 Orthopaedic Assoctiation,JOA)评分、Od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westris ability index,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及生活质量评分,最后对比两组术后12个月椎间隙高度降低数值。结果:(1)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切口长度均小于开窗组,手术时间长于开窗组(P<0.05);(2)术前两者JOA及OD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孔镜组JOA及ODI评分优于开窗组(P<0.05);(3)术前两组VAS及SF-36量表(the 36-item sho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SF-36评分有明显上升(P<0.05),且术后3个月及12个月孔镜组SF-36评分高于开窗组(P<0.05),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2个月,孔镜组椎间隙高度降低率低于开窗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效果较好,相比于开窗术,孔镜术患者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腰椎功能改善明显,且远期随访显示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开窗术 腰椎间盘突出 远期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小面积感染性溃疡创面 被引量:21
15
作者 胡雷鸣 欧学海 +1 位作者 魏登科 李晓旭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小面积感染性溃疡并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小面积感染性溃疡并软组织缺损创面9例.感染原因:外伤6例,糖尿病2例,脊髓损伤压疮...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小面积感染性溃疡并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小面积感染性溃疡并软组织缺损创面9例.感染原因:外伤6例,糖尿病2例,脊髓损伤压疮1例.感染性溃疡部位:足底跖趾关节4例,跖趾关节背侧2例,第1跖趾关节内侧2例,足跟1例,皮瓣供区为同侧小腿.溃疡创面面积为3.0cm×2.0cm^5.0cm×3.0cm,皮瓣切取面积为4.0cm×3.5cm^7.0cm×4.5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关闭.皮瓣带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术中与受区神经行端侧吻合,重建皮瓣感觉.所有患者均门诊随访.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感染无复发.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接近受区,皮瓣感觉除糖尿病及脊髓损伤病例外均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末次随访根据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足功能评分(80.05±7.80)分,优5例,良2例,可2例.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具有血供可靠、穿支血管恒定、易于切取、供区损伤小、抗感染能力强及厚薄适中等优点,是修复足部小面积感染性溃疡并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皮瓣 足部 感染性溃疡 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