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七年制高等医科教育中影像学教学的探讨
1
作者 付和睦 杜红文 +2 位作者 郝西燕 郭佑民 张蕴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6年第3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影像学
下载PDF
应用Internet网进行医学影像学异地会诊
2
作者 梁星原 孙新建 +3 位作者 戴波 丁辉 郭建新 刘庆禄 《医学视听教育》 1998年第2期97-100,共4页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网(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在国际和国内已经风行起来,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利用Internet网为医学影像学科服务,是摆在医学影像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就通过In...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网(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在国际和国内已经风行起来,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利用Internet网为医学影像学科服务,是摆在医学影像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就通过Internet网进行医学影像的异地会诊应用技术做一介绍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医学影像工作 异地会诊 应用
下载PDF
电子影像在医学影像专业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新建 梁星原 +3 位作者 王欣璐 戴波 杨广夫 王泽忠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8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影像专业 电子影像 计算机
下载PDF
椎动脉造影与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冯世庆 杨敏杰 +3 位作者 马巍 刘亚民 胡永吉 张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5,共4页
对45例拟诊为推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推动脉造影,其中30例行普通血管造影,15例行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血管狭窄部位,采用计算机自动分析几何或密度法测定,头颈转位于血管同侧和对侧动态观察病变程度。结合临床发病、转颈试... 对45例拟诊为推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推动脉造影,其中30例行普通血管造影,15例行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血管狭窄部位,采用计算机自动分析几何或密度法测定,头颈转位于血管同侧和对侧动态观察病变程度。结合临床发病、转颈试验和术中所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动态观察血管病变和计算机自动分析狭窄程度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探讨和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血管造影 颈椎病
下载PDF
MRI口服造影剂构橼酸铁铵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佑民 史大鹏 +3 位作者 刘继汉 王泽忠 杨广夫 张明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9-29,共1页
应用构檬酸铁铵溶液对250例病人做了上腹部磁共振检查,发现该口服造影剂在T1、T2图像上均呈高信号,能充盈胃肠道.提高胃肠道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分辨率,其造影的优良率为90.65%。
关键词 造影剂 磁共振 枸橼酸铁铵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肺间质性病变肺血管损害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佑民 王玮 +4 位作者 刘继汉 杨广夫 鱼博浪 杨健 刘庆禄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8年第6期248-250,共3页
目的:通过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探讨在肺间质性病变中肺血管报害的不同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应用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其进行HRCT、MRI、DSA肺动脉造影检查和妥拉苏林试验,并和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HRCT... 目的:通过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探讨在肺间质性病变中肺血管报害的不同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应用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其进行HRCT、MRI、DSA肺动脉造影检查和妥拉苏林试验,并和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HRCT表现有肺小叶间隔样结构增厚和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及僵直、走行不规则等。MRI表现为肺血管走行、分布不自然,周围有信号异常。DSA肺动脉造影表现为肺血管纤细、缺失和呈残根状,妥拉苏林试验提示肺动脉对药物反应的顺应性降低。组织病理学表现肺血管管壁和鞘膜下结缔组织水肿、疏松、结缔组织增生和血管管腔狭窄和闭塞。结论:几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都能发现肺间质性病变所引起的肺血管的异常,但应用HRCT观察肺血管的损害、动态监测肺血管病变和肺内病变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性病变 肺血管损伤 CT NMR 成像 DSA
下载PDF
肺隔离症影像学诊断(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付和睦 杜红文 +2 位作者 张蕴 郭佑民 刘继汉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9年第5期204-206,共3页
目的:报告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本病中的作用和疾病早期诊断问题。材料与方法: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8~38岁,平均29.2岁。肺内型5例,肺外型1例;病灶实质性1... 目的:报告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本病中的作用和疾病早期诊断问题。材料与方法: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8~38岁,平均29.2岁。肺内型5例,肺外型1例;病灶实质性1例,囊型4例,混合型1例。6例摄有胸部正侧位片、2例病灶断层、1例支气管造影、1例胸部增强CT扫描。结果:胸片主要表现为下肺肿块或囊肿,断层有时可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增强CT可清楚显示异常供血动脉。结论:当临床和X线平片疑肺隔离症时,B超和CT应为首选检查方法,特别是增强CT对诊断有决定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影像学诊断 异常供血动脉 B超 CT
下载PDF
小腿横断层影像解剖学观察
8
作者 姚德茂 马兆龙 +3 位作者 杨月鲜 杨广夫 潘成恩 张峰昌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9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 为给小腿部影像学诊断提供横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 用成年男尸新鲜右小腿标本10侧,先做小腿横断层之CT及MRI扫描影像。冰冻后再切制与其相应的小腿上,中及下1/3段横断层解剖标本。结果 观察了三个断层的形态、结构、毗邻关系和血... 目的 为给小腿部影像学诊断提供横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 用成年男尸新鲜右小腿标本10侧,先做小腿横断层之CT及MRI扫描影像。冰冻后再切制与其相应的小腿上,中及下1/3段横断层解剖标本。结果 观察了三个断层的形态、结构、毗邻关系和血管、神经等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还对小腿中1/3段的胫骨及腓骨的骨质及髓腔进行了测量。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给小腿部的医学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放射学提供了确切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横断层解剖 CT MRI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内支架分流术的临床报告
9
作者 刘亚民 任炜 +3 位作者 刘矩 段仲壁 薛挥 苌新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5年第5期195-199,共5页
本文报告对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实施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水(TIPS),其中2例同时进行了胃左静脉硬化剂栓塞术。支撑器均采用Wallstent。门静脉压力从术前3.90±0.067KPa降至术后的2.36±0.359KPa。术后1个月食管钡餐随... 本文报告对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实施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水(TIPS),其中2例同时进行了胃左静脉硬化剂栓塞术。支撑器均采用Wallstent。门静脉压力从术前3.90±0.067KPa降至术后的2.36±0.359KPa。术后1个月食管钡餐随访,食管静脉曲张均较术前改善。1例术后5周出现肝性脑病症状,1例木后6周复发消化道出血,8周后因肝性脑病死亡。笔者对适应症、并发症及利用双相DSA机解决术中门静脉定位穿刺和支架放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肝硬化程度和穿刺角度影响wallstent自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门体内支架分流术 肝硬化
下载PDF
国人结肠憩室病的临床、病理与X线对照研究(附18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兴旺 王秋萍 强永乾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9年第4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结肠线室病的发病机理、X线征象及最佳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对18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饮食习惯与X线征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多发憩室15例,单发憩室3例;远段慢性炎症者2例;习惯性便秘者16例;饮食习惯改变者14... 目的:探讨中国人结肠线室病的发病机理、X线征象及最佳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对18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饮食习惯与X线征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多发憩室15例,单发憩室3例;远段慢性炎症者2例;习惯性便秘者16例;饮食习惯改变者14例。结论:(1)结肠憩是病的发生是基于个体先天性肠壁层次结构发有异常,同时诱发于各种继发性肠腔压力增高所致;(2)多发较单发多见,右半结肠较左半结肠多见,多发典型者可表现为“千足虫样”X线征象;(3)结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法检查是结肠憩室病的最佳X线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憩室 双对比造影 X线诊断
下载PDF
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息肉综合征的X线及临床诊断(附6例报告)
11
作者 孙兴旺 任炜 刘亚民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本文报告6例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临床及胃肠造影表现。6例均累及小肠、结肠和胃,呈多发广泛性分布。1例恶变,1例并发直肠癌。讨论了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
关键词 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综合征 X线检查 多发息肉
下载PDF
螺旋CT在肝脏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杨健 杨广夫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7年第1期38-40,共3页
国内对螺旋CT(SCT)的原理、技术及临床应用已有简介,本文就肝脏的造影剂应用和延迟时间的设置机理、各种病变的SCT表现及特殊检查方法等研究现状加以阐述。
关键词 肝疾病 螺旋CT 肝脏 CT 临床
下载PDF
根据X线片跖趾骨长宽度推算0~17岁个体身高年龄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志刚 万德全 +2 位作者 马茂林 钱致中 郭琪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56-160,共5页
本文通过1607例儿童青少年跖趾骨长度和宽度与身高和年龄的相关回归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γ=0.859~0.998,相关检验和回归检验P<0.0025~0.0005,据此分别计算出各跖趾骨长度、宽度推算身高、年龄的直线回归... 本文通过1607例儿童青少年跖趾骨长度和宽度与身高和年龄的相关回归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γ=0.859~0.998,相关检验和回归检验P<0.0025~0.0005,据此分别计算出各跖趾骨长度、宽度推算身高、年龄的直线回归方程,为法医学、人类学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骨 身高 年龄 回归方程 X线片
下载PDF
国人头面部软组织厚度的MRI测量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腾 刘明俊 杨广夫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28-32,共5页
用磁共振成像(MRI)方法对498例(男274,女224)中国汉族人头面部31个标志点(正中线16,侧面15)的软组织厚度分7个年龄组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国人(汉族)头面部软组织厚度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厚,大约在45~59岁最厚,60岁以后... 用磁共振成像(MRI)方法对498例(男274,女224)中国汉族人头面部31个标志点(正中线16,侧面15)的软组织厚度分7个年龄组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国人(汉族)头面部软组织厚度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厚,大约在45~59岁最厚,60岁以后又开始变薄;男女性头面部软组织厚度有性别差异,在大多数测量点男厚于女,在19个测量点中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个体因素对颜面上下部软组织厚度有不同影响,下面部软组织厚度受个体因素影响较上面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貌复原 成像 头面部 软组织厚度 NMR
下载PDF
腺癌肺转移的HRCT特征与一组非腺癌的肺转移瘤对照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佑民 杨健 +4 位作者 付和睦 杜红文 张蕴 杨广夫 刘继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1-193,共3页
腺癌肺转移的HRCT特征与一组非腺癌的肺转移瘤对照*郭佑民①杨健付和睦杜红文张蕴杨广夫刘继汉腺癌恶性度高,易早期发生转移。肺淋巴组织和血液循环丰富,是转移瘤较早累及的器官之一。分析腺癌肺转移的CT和HRCT特点,有利... 腺癌肺转移的HRCT特征与一组非腺癌的肺转移瘤对照*郭佑民①杨健付和睦杜红文张蕴杨广夫刘继汉腺癌恶性度高,易早期发生转移。肺淋巴组织和血液循环丰富,是转移瘤较早累及的器官之一。分析腺癌肺转移的CT和HRCT特点,有利于早期发现肺转移瘤,为临床制定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肺转移瘤 HRCT 治疗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的血管内溶栓治疗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亚民 任炜 +1 位作者 李妙玲 刘炬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59-36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深静脉血栓的血管内溶栓治疗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静脉血栓的新方法。材料与方法:本组7例,左髂总静脉血栓4例,左髂外静脉2例,右髂外静脉1例。7例均先插管逆、顺行静脉造影确定血栓长度及病变程度。然后通过置... 目的:通过对深静脉血栓的血管内溶栓治疗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静脉血栓的新方法。材料与方法:本组7例,左髂总静脉血栓4例,左髂外静脉2例,右髂外静脉1例。7例均先插管逆、顺行静脉造影确定血栓长度及病变程度。然后通过置于血栓远心端导管给予尿激酶溶栓。结果:完全开通率57.1%,部分开通率42.9%,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疗效明显,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导管溶栓术
下载PDF
胸-骨盆-指发育不良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广夫 王泽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09-310,共2页
胸-骨盆-指发育不良一例杨广夫,王泽忠胸-骨盆-指发育不良是一种少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本病的临床X线表现较特征,现报告1例,结合文献讨论临床X线表现。男,4岁。因体矮、手指短小、走路不稳就诊。患儿生后至两岁前经常... 胸-骨盆-指发育不良一例杨广夫,王泽忠胸-骨盆-指发育不良是一种少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本病的临床X线表现较特征,现报告1例,结合文献讨论临床X线表现。男,4岁。因体矮、手指短小、走路不稳就诊。患儿生后至两岁前经常患感冒和肺炎。1岁时发现手指短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发育不良 染色体异常 遗传病 症状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附56例报告)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莉君 杨志英 +2 位作者 王璐 王世捷 俱增武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7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胆囊癌的CT诊断。资料和方法:对照病理回顾分析56例胆囊癌的CT表现。结果:胆囊壁不规则增厚32%;胆囊腔内结节21%;胆囊区肿块46%;肝侵犯52%;胆管扩张53%;胆结石27%;淋巴转移34%。结论:1、胆囊癌CT分型为厚壁型... 目的:研究胆囊癌的CT诊断。资料和方法:对照病理回顾分析56例胆囊癌的CT表现。结果:胆囊壁不规则增厚32%;胆囊腔内结节21%;胆囊区肿块46%;肝侵犯52%;胆管扩张53%;胆结石27%;淋巴转移34%。结论:1、胆囊癌CT分型为厚壁型、腔内结节型、肿块型,各型为病理发展中不同的阶段。2、直接侵犯肝脏及胆管受侵扩散为胆囊癌主要转移方式。3、CT对诊断中晚期胆囊癌及判断浸润范围有价值,尤其是增强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CT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胃癌淋巴结转移的CT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莉君 杨广夫 +2 位作者 鱼博浪 张明 王泽忠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6年第5期200-202,共3页
目的:研究CT在观察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进行了病理与术前CT对比观察。结果:各组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为40%~81%,有远处淋巴结转移者多伴有1~2组浅、深淋巴结转移。结论:(1)... 目的:研究CT在观察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进行了病理与术前CT对比观察。结果:各组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为40%~81%,有远处淋巴结转移者多伴有1~2组浅、深淋巴结转移。结论:(1)根据部位的不同,受累淋巴结的检出率有较大差异,较易显示的为距肿瘤较远周围脂肪丰富的淋巴结。(2)淋巴结转移的分布有由浅入深,由近至远的规律性,以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3)与原发肿瘤融合的转移性淋巴结及大小趋于正常的转移怀淋巴结为CT漏诊的主要原因。(4)CT对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虽不十分令人满意,但仍具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CT
下载PDF
弥漫性肺转移瘤的HRCT表现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佑民 杨广夫 +3 位作者 鱼博浪 刘继汉 王泽忠 王玮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6年第2期51-54,共4页
本交通过分析40例弥漫性肺转移瘤的HRCT(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发现①血行播散型转移以结节为主,肺小叶间隔增厚不明显,肺小叶结构无变形。②淋巴管型转移以肺小叶间隔增厚,边缘模糊为特征,也可见肺小叶间隔增厚,僵直、... 本交通过分析40例弥漫性肺转移瘤的HRCT(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发现①血行播散型转移以结节为主,肺小叶间隔增厚不明显,肺小叶结构无变形。②淋巴管型转移以肺小叶间隔增厚,边缘模糊为特征,也可见肺小叶间隔增厚,僵直、迂曲。但肺小叶结构无变形,肺内没有结节。③混合型转移以肺小叶间隔增厚,迂曲,僵直,不光滑或串珠样改变,台并肺内弥漫分布的结节为特点。此型可见小叶结构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转移瘤 肿瘤转移 HR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