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病分类上的分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世臣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心肌病的发病率均有所增高,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尽管“心肌病”在十九世纪就被提出,但全面深入的研究还是近20余年。由于研究者对心肌病的范围、命名、病因学说和发病机制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争议,反映在分类上也复杂多样。... 近年来国内外心肌病的发病率均有所增高,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尽管“心肌病”在十九世纪就被提出,但全面深入的研究还是近20余年。由于研究者对心肌病的范围、命名、病因学说和发病机制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争议,反映在分类上也复杂多样。其中最大的分歧是对常见心脏病的心肌病变归属问题。欧洲学者的分类是建立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分类
下载PDF
潜在型克山病活检心肌线粒体呼吸酶的超微结构定位
2
作者 陈念祖 杨起凤 +2 位作者 孙济川 王世臣 徐光禄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对云南楚雄潜在型克山病活检心肌线粒体SDH和CCO进行了超微结构定位及活性研究。潜在型克山病心肌线粒体SDH主要表现各种类型的活性改变,有1/3的线粒体嵴膜和内膜酶反应产物趋于阴性;在1/20的完全失去定位的线粒体中,向基质自由弥... 本文对云南楚雄潜在型克山病活检心肌线粒体SDH和CCO进行了超微结构定位及活性研究。潜在型克山病心肌线粒体SDH主要表现各种类型的活性改变,有1/3的线粒体嵴膜和内膜酶反应产物趋于阴性;在1/20的完全失去定位的线粒体中,向基质自由弥散的酶产物代偿性增高。心肌线粒体CCO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定位改变,3/5的线粒体不同程度地失去嵴膜定位,约1/5的线粒体酶反应趋于阴性;在1/5的完全失去定位的线粒体中,向基质弥散的酶产物代偿性增高。结果说明,潜在型克山病患者在致病因子作用下,其心肌线粒体SDH活性减低,呼吸链在CCO环节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心肌活检 呼吸酶 超微结构
下载PDF
SLE患者AMLR与T细胞Ia抗原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程晋 田增爵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7-39,47,共4页
本文以氚标胸腺嘧啶( ̄3H-TdR)掺入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非T细胞刺激自身T细胞的增殖反应(AMLR);用单克隆抗体(McAb)Wu35和Wu22通过PAP免疫酶标组化技术测定CD3 ̄+,CD4 ̄+.CD8 ̄+T... 本文以氚标胸腺嘧啶( ̄3H-TdR)掺入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非T细胞刺激自身T细胞的增殖反应(AMLR);用单克隆抗体(McAb)Wu35和Wu22通过PAP免疫酶标组化技术测定CD3 ̄+,CD4 ̄+.CD8 ̄+T细胞表面DR及DQ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活动期SLE患者AMLR有明显减弱,Wu35 ̄+(HLA-DR ̄+)T细胞百分率及Wu22 ̄+(HLA-DQ ̄+)T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并且是以CD4 ̄+DR ̄+及CD_4 ̄+DQ ̄+细胞增加为主,CD8 ̄+DR ̄+及CD8 ̄+DQ ̄+细胞则表现为减少。提示SLE患者AMLR改变与T细胞及亚型表面HLA-DR及HLA-DQ抗原表达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T细胞 红斑狼疮
下载PDF
乙肝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表面la抗原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4
作者 程晋 吴修斌 田增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17-19,43,共4页
本文采用PAP免疫酶染色技术对52例各型乙肝患者Mon,B细胞,T细胞,细胞,CD8细胞表面DR及DQ抗原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DR+Mon和B细胞及DQ+Mon和B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DR+及DQ+T细... 本文采用PAP免疫酶染色技术对52例各型乙肝患者Mon,B细胞,T细胞,细胞,CD8细胞表面DR及DQ抗原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DR+Mon和B细胞及DQ+Mon和B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DR+及DQ+T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并且是以及细胞增高为主,及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证实DR抗原是T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抑制性成份,其次为DQ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活性细胞 抗原 乙型肝炎 抗原表达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探讨
5
作者 程晋 吴修斌 田增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06-308,共3页
本文建立了细胞自身免疫识别和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的实验方法,并对102例HBV 感染者非T-T 细胞间AMLR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AMLR 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且AMLR 的缺陷与血清HBV 复... 本文建立了细胞自身免疫识别和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的实验方法,并对102例HBV 感染者非T-T 细胞间AMLR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AMLR 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且AMLR 的缺陷与血清HBV 复制也存在相关性。AMLR 缺陷与刺激细胞相关而与反应性T 细胞无关;在刺激细胞对AMLR 的诱导中,DR 抗原起主要作用,DQ 抗原也有一定的作用;乙型肝炎患者刺激细胞表面DR 抗原及DQ 抗原对AMLR 的诱导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抗原 IA抗原 淋巴细胞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刺激细胞Ia抗原表达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吴修斌 程晋 《肝脏病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自身混合 淋巴细胞反应 HLA-Ⅱ类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