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1例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珊珊 汪爱勤 +1 位作者 金会玲 王平金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1994年第4期169-171,共3页
本文以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西安市71例有出生缺陷及142例健康新生儿的母亲进行了危险因素调查.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西安市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与较重度妊娠反应,妊娠期接触有害物质,妊娠早期患病与用药,产前检查次数少... 本文以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西安市71例有出生缺陷及142例健康新生儿的母亲进行了危险因素调查.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西安市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与较重度妊娠反应,妊娠期接触有害物质,妊娠早期患病与用药,产前检查次数少有关.这5个因素对出生缺陷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3.13,7.02,6.75,6.65,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病例对照研究 新生儿 相对危险度 多因素分析 妊娠反应 单因素 有害物质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绝经后阴道出血4例报告
2
作者 曲群 杨整哉 王玉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1996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子宫内膜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常常发生在绝经后,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本文将4例绝经后出血病例报道如下: 例1 郑××,61岁以绝经后9年,阴道出血3月行诊断刮宫,宫腔深10cm,刮出少许组织,病检报告为“炎性组织”... 子宫内膜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常常发生在绝经后,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本文将4例绝经后出血病例报道如下: 例1 郑××,61岁以绝经后9年,阴道出血3月行诊断刮宫,宫腔深10cm,刮出少许组织,病检报告为“炎性组织”经抗炎止血治疗后仍有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绝经后 阴道出血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七个成人型多囊肾病家系基因的诊断
3
作者 王雪花 刘国仰 +1 位作者 叶国玲 陈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8年第2期56-58,55,共4页
应用PKD1两侧四种探针(3’HVR、PGGG1和另一侧的24-1、218EP6),通过Southern印迹杂交、RFLP连锁分析,对成人型多囊肾病进行基因诊断的研究。在7个APKE家系共41个成员中,进行了基因单体... 应用PKD1两侧四种探针(3’HVR、PGGG1和另一侧的24-1、218EP6),通过Southern印迹杂交、RFLP连锁分析,对成人型多囊肾病进行基因诊断的研究。在7个APKE家系共41个成员中,进行了基因单体型分析,16个APKD患者的RFLP单体型被证明与PKD1基因相连锁,检测出6个症状前个体,发现2个重组体,结果表明用PKD1两旁侧基因探针进行联合分析,可极有效地检出重组体,避免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肾 成人型 基因诊断
下载PDF
119例出生低体重儿母婴情况分析
4
作者 杨华 李风莲 吴培云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 1993年第2期94-97,共4页
出生体重过低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降低低体重儿出生率。本文通过对119例出生低体重儿母婴情况临床分析,探讨发病因素。造成出生体重过低的原因有早产、妊高征、胎膜早破、双胎、畸形儿及造成胎盘... 出生体重过低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降低低体重儿出生率。本文通过对119例出生低体重儿母婴情况临床分析,探讨发病因素。造成出生体重过低的原因有早产、妊高征、胎膜早破、双胎、畸形儿及造成胎盘功能不全的各种因素。故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对于危险因素应早发现,早治疗,以便减少低体重儿出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儿 孕产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盲探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
5
作者 贺率杰 李爱英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共1页
新生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临床实践中,我们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除... 新生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临床实践中,我们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除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强心剂及纠正酸中毒外,早期及时采用经口腔盲探气管插管,清除气管内粘液和羊水、吸氧及建立人工呼吸,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手术方法:先将儿头尽量后仰,使口腔、咽、喉几乎成为一条直线,术者左手掌向上,以左手食指伸入新生儿口腔,经舌根至会厌,食指尖可触及气管开口及其后方较硬之环状软骨,固定左手食指于环状软骨处,右手沿左手食指掌面将导管插入气管内约1cm,抽回左手食指,固定导管,抽取管芯,进行吸痰及人工呼吸,直至自主呼吸建立后拔出气管内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探气管插管 新生儿 气管内插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