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次数及孕产妇血型增加血小板抗体阳性率
1
作者 李娜 魏华 +2 位作者 杨世明 任冬霞 卫国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及其特异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15名无输血史的孕产妇,采用固相凝集法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筛选,并对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孕产妇血小板抗体产生率为8.84%,其中妊娠1次组(2.83%)与妊娠2次... 目的研究妊娠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及其特异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15名无输血史的孕产妇,采用固相凝集法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筛选,并对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孕产妇血小板抗体产生率为8.84%,其中妊娠1次组(2.83%)与妊娠2次组(13.85%)及妊娠≥3次组(15.91%)相比,孕产妇血小板抗体产生率明显增加;与O型孕妇相比,A型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妊娠年龄无关。孕妇的血小板抗体中,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类抗体占比83.3%,HLA-Ⅰ和人血小板抗原5b(HPA-5b)抗体占比5.6%,HPA-5b抗体占比11.1%。结论妊娠次数及孕产妇血型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孕产妇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以抗HPA-5b为主。应对有多次孕产史或异常分娩史的孕产妇,尤其是A型孕产妇进行血小板抗体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次数 孕产妇血型 血小板抗体阳性率 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特异性
下载PDF
脐周脂肪移植联合重睑成形术在上睑凹陷矫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冬 方涛 +1 位作者 崔鑫 王本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脐周脂肪移植联合重睑成形术在上睑凹陷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2021年8月122例上睑凹陷就医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脐周脂肪移植+重睑成形术治疗,65例)及对照组(透明质酸填充剂注射治疗,57例... 目的:探究脐周脂肪移植联合重睑成形术在上睑凹陷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2021年8月122例上睑凹陷就医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脐周脂肪移植+重睑成形术治疗,65例)及对照组(透明质酸填充剂注射治疗,57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相关指标、上睑凹陷分级、术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重睑线宽度、上睑肌肌力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肿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上睑凹陷分级及重睑线宽度、上睑肌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6个月的V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周脂肪移植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上睑凹陷,可改善就医者上睑凹陷程度,提高上睑肌力,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凹陷 脐周脂肪移植 重睑成形术 透明质酸 注射
下载PDF
miR-155 HG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Th17/treg细胞平衡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慕文 慕玉萍 吕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55宿主基因(miR-155 HG)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h17/treg)细胞平衡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榆林市第二医院诊治的寻... 【目的】探讨microRNA-155宿主基因(miR-155 HG)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h17/treg)细胞平衡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榆林市第二医院诊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2例血液标本为疾病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2例血液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PBMC中miR-155 HG、miR-155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细胞比例,计算Th17/treg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PBMC中miR-155 HG、miR-155水平及其与Th17/treg值、IL-6、TGF-β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患者PMBC中miR-155 HG、miR-155、IL-6水平及Th17/treg值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TGF-β1水平降低(P<0.05)。疾病组患者PBMC中miR-155 HG水平与miR-155水平呈正相关(r=0.573,P=0.000);miR-155 HG水平与Th17/treg值、IL-6水平呈正相关(r=0.482、0.512,P=0.000),与TGF-β1水平呈负相关(r=-0.596,P=0.000);miR-155水平与Th17/treg值、IL-6水平呈正相关(r=0.694、0.488,P=0.000),与TGF-β1水平呈负相关(r=-0.509,P=0.000)。【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BMC中miR-155 HG水平上调,可能与分泌miR-155、Th17/treg细胞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病理学 微RNAs/血液 单核细胞/血液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下载PDF
耳后游离皮片在儿童大面积先天性眼睑色素痣切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王芳 苏映军 杨国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耳后游离全厚皮片一期修复儿童大面积先天性眼睑色素痣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32例大面积先天性眼睑色素痣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耳... 目的探讨采用耳后游离全厚皮片一期修复儿童大面积先天性眼睑色素痣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32例大面积先天性眼睑色素痣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耳后游离全厚皮片进行一期修复,术后3、6、12个月随访,对耳后供皮区及眼睑受区皮肤创面愈合情况、耳郭及眼睑功能及美容效果、病损复发、术区瘢痕、并发症、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等进行评估。结果32例患儿术后均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无复发,仅1例术后眼睑出现移植皮片小面积5 mm×5 mm颜色变黑,未经特殊处理自行恢复。所有患儿获随访1年,耳后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明显瘢痕,耳郭功能及外形无影响;眼睑移植皮片成活较好,外形及功能均良好;移植皮片色泽、厚度及质地均接近周围正常皮肤组织;眼睑形态自然,双侧眼睑对称性较好,无功能障碍,眼睑活动度无异常,供区切口无明显瘢痕。术后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结论耳后游离全厚皮片移植治疗儿童眼睑较大面积先天性色素痣效果良好,操作安全,病损不易复发,并发症较少,术后眼睑功能和外观恢复较好,供皮区切口隐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色素痣 眼睑色素痣 游离皮片 全厚皮片 修复
原文传递
扩张皮肤中巨噬细胞的分布研究
5
作者 房博 任杰 崔鑫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43,共1页
在临床工作中,扩张后皮肤取材困难,扩张率最高的扩张中心皮肤作为重要的创面修复材料,不可能取材,而扩张周边皮肤大部分为组织移位皮肤,不能作为合格的研究对象。本实验取材为各种体表包块,实验组筛选直径>2 cm非炎症性包块,对照组... 在临床工作中,扩张后皮肤取材困难,扩张率最高的扩张中心皮肤作为重要的创面修复材料,不可能取材,而扩张周边皮肤大部分为组织移位皮肤,不能作为合格的研究对象。本实验取材为各种体表包块,实验组筛选直径>2 cm非炎症性包块,对照组筛选未突出皮面非炎症性包块,将包块表面皮肤作为组织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炎症性 巨噬细胞 扩张皮肤 扩张中心 扩张率 体表包块 组织标本 实验组
原文传递
高压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在手背部皮瓣修复中的效果以及对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房博 任杰 +1 位作者 郭树忠 崔鑫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37-2237,共1页
临床早期皮瓣修复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修复手背创面方法,但具有较大手术创伤性,术后创面愈合困难[1]。本研究选取我院行皮瓣修复的手背部创伤患者88例,探讨HBO联合VSD的应用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 临床早期皮瓣修复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修复手背创面方法,但具有较大手术创伤性,术后创面愈合困难[1]。本研究选取我院行皮瓣修复的手背部创伤患者88例,探讨HBO联合VSD的应用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行皮瓣修复的手背部创伤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皮瓣修复 医学伦理委员会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伤患者 手背部 高压氧 术后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使用牛分枝杆菌减毒株建立大鼠结核性创面模型的可靠性探究
7
作者 周克强 苏映军 贾赤宇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注射牛分枝杆菌减毒株(BCG)建立大鼠结核性创面模型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15只6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感染组,其中正常对照组3只、感染组12只。感染组大鼠在背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 目的探讨通过注射牛分枝杆菌减毒株(BCG)建立大鼠结核性创面模型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15只6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感染组,其中正常对照组3只、感染组12只。感染组大鼠在背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3周后皮下注射BCG菌液,建立大鼠结核性创面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感染第8、15、32、43天,大体观察感染组大鼠注射部位皮肤情况;于前述时间点分别取感染组3只大鼠注射部位皮肤组织,另取正常对照组大鼠对应部位皮肤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排列、坏死及炎症等情况。对感染第43天感染组大鼠注射部位皮肤组织行抗酸染色,观察细菌分布情况。结果感染第8、15、32、43天,感染组大鼠注射部位皮肤逐渐形成结核性创面病灶,病变组织细胞排列杂乱或呈同心圆状,坏死细胞及肉芽肿数量逐渐增多;正常对照组大鼠对应部位的皮肤组织细胞排列规律,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感染第43天,感染组大鼠注射部位皮肤组织中可见大量杆状细菌。结论使用BCG建立的大鼠结核性创面模型稳定可靠,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结核 皮肤 大鼠 牛分枝杆菌减毒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