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间隔织物/改性空心微珠复合材料吸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万万 刘羿辰 +2 位作者 孟家光 余灵婕 支超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将3D经编间隔织物加入到空心微珠增强聚氨酯基复合泡沫塑料中,制备出新型3D间隔织物/改性空心微珠复合材料,并对所加入微珠进行界面改性,以改善其与聚氨酯基体的界面结合及吸声性能。采用阻抗管传递函数法对4种具有不同规格的试样进行... 将3D经编间隔织物加入到空心微珠增强聚氨酯基复合泡沫塑料中,制备出新型3D间隔织物/改性空心微珠复合材料,并对所加入微珠进行界面改性,以改善其与聚氨酯基体的界面结合及吸声性能。采用阻抗管传递函数法对4种具有不同规格的试样进行吸声系数测试,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改性后微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此种新型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改性S60微珠增强的复合材料样品吸声性能更优。此外,该复合材料在中低频率下的吸声系数要小于高频率下的吸声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珠 经编间隔织物 吸声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下载PDF
纺织基柔性吸波超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卫赢 汪秀琛 刘哲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7-81,共5页
电磁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超材料的出现为操控以及防治高频段电磁波危害提供选择。近年来,对于超材料研究逐渐从刚性转向柔性,柔性超材料在应用上更具灵活性。纺织品作为具有特定性能的基础材料,由于其密度低、机械性能优良以及可设计性... 电磁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超材料的出现为操控以及防治高频段电磁波危害提供选择。近年来,对于超材料研究逐渐从刚性转向柔性,柔性超材料在应用上更具灵活性。纺织品作为具有特定性能的基础材料,由于其密度低、机械性能优良以及可设计性等特点,在电磁波防护和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纺织基超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文中以纺织基超材料加工工艺为分类依据,综述近年来纺织基柔性吸波超材料研究进展,对比总结各种工艺优缺点,为今后纺织基超材料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超材料 吸波材料 电磁波 电磁屏蔽 纺织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再生角蛋白凝胶对纺织退浆废水中浆料分子的吸附性能
3
作者 杨美慧 李博 +1 位作者 沈艳琴 武海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为实现废弃角蛋白纤维资源的高值化循环利用,在采用“还原预处理-甲酸”溶解法获取角蛋白多肽并引入α-硫辛酸进行化学改性基础上,制备再生凝胶材料用于纺织退浆废水中浆料分子的吸附处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测试技... 为实现废弃角蛋白纤维资源的高值化循环利用,在采用“还原预处理-甲酸”溶解法获取角蛋白多肽并引入α-硫辛酸进行化学改性基础上,制备再生凝胶材料用于纺织退浆废水中浆料分子的吸附处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测试技术对角蛋白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针对聚乙烯醇(PVA)和淀粉2种浆料,探究凝胶对不同浆料分子的吸附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角蛋白凝胶具有均匀的三维孔隙结构,其化学组成和官能团结构与原纤维基本一致,且结晶程度较高;该凝胶对溶液体系中PVA分子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16.278 mg/g和30.013%,对淀粉浆料则可达到133.234 mg/g和28.868%;此外,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显示,角蛋白凝胶对2种浆料的吸附规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中对PVA分子主要为物理吸附作用,而对淀粉则可能存在化学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凝胶 天然生物质 生物吸附剂 纺织退浆废水 染料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海水老化下类填充微穿孔板结构水下吸声材料的性能及其寿命预测
4
作者 南静静 杜明娟 +2 位作者 孟家光 余灵婕 支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针对现阶段潜艇用水下吸声材料的低厚度强低频吸声的性能诉求,基于三维间隔织物,将兼具多孔和共振吸声特性的类填充微穿孔板(F-MPPL)结构引入常规空心微珠填充水下吸声材料(HBF复合材料)中,设计出新型三相复合水下吸声材料(F-MPPL复合材... 针对现阶段潜艇用水下吸声材料的低厚度强低频吸声的性能诉求,基于三维间隔织物,将兼具多孔和共振吸声特性的类填充微穿孔板(F-MPPL)结构引入常规空心微珠填充水下吸声材料(HBF复合材料)中,设计出新型三相复合水下吸声材料(F-MPPL复合材料)。鉴于海中复杂环境对水下吸声材料声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人工海水浸泡的方法对F-MPPL复合材料进行海水老化,结果发现老化12个月后的F-MPPL复合材料平均吸声系数下降了13.6%。同时,基于海水老化下孔隙率和穿孔率的变化对最终宏观模型仿真结果的影响,对F-MPPL复合材料的水下吸声性能寿命进行预测发现,模型可准确预测材料吸声峰值的位置,但对材料吸声系数峰值的大小预测稍有偏差。研究结果可为各类水下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老化研究提供实践经验,并为F-MPPL结构在海水老化下的长期寿命预测及性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板结构 三维间隔织物 海水老化 水下吸声性能 寿命预测 复合水下吸声材料
下载PDF
氧化锑(Sb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现状
5
作者 濮从政 穆丹 +2 位作者 郝栋连 毛雪 张坤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0-126,119,共8页
综述了近些年Sb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目前,Sb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三大类,以机械球磨法、低压蒸汽法、等离子法、醇解法、化学还... 综述了近些年Sb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目前,Sb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三大类,以机械球磨法、低压蒸汽法、等离子法、醇解法、化学还原法和静电纺丝法为典型代表,上述方法兼具高效且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能耗大、制备过程复杂及力学性能较差等局限性。Sb_(2)O_(3)纳米化后可显著提升其耐磨性、折射率、质子电导率等,可被拓展应用于阻燃剂、传感器及半导体等领域。针对目前Sb_(2)O_(3)纳米材料性能难以显著提升且无法单独使用等问题,其未来发展方向将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加以研究创新,有望在Sb_(2)O_(3)纳米纤维上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并实现性能显著提升的同时提高其实际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_(2)O_(3) 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 未来展望
下载PDF
间隔织物/聚氨酯水声材料的海水老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南静静 杜明娟 +2 位作者 孟家光 余灵婕 支超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3-58,共6页
潜艇已成为现代水下作战的重要工具,其水下隐身性能主要依靠各类水下吸声材料所实现。将经编间隔织物实现的类填充微穿孔板结构水下吸声材料(WKSF-SF水下吸声材料)和空心微珠填充水下吸声材料(SF水下吸声材料)在人工海水环境下浸泡1年后... 潜艇已成为现代水下作战的重要工具,其水下隐身性能主要依靠各类水下吸声材料所实现。将经编间隔织物实现的类填充微穿孔板结构水下吸声材料(WKSF-SF水下吸声材料)和空心微珠填充水下吸声材料(SF水下吸声材料)在人工海水环境下浸泡1年后,研究了海水老化对其压缩性能和水下吸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KSF-SF水下吸声材料受海水老化后,压缩强度和水下吸声系数均随浸泡时间逐渐下降,且在0~4个月下降较快。这是因为聚氨酯基体多孔结构的破坏、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点状腐蚀以及复合材料各界面之间的脱粘共同造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海水老化 水下吸声材料 压缩性能 水下吸声性能
下载PDF
3D打印纺织服装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露 孟家光 薛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77,共6页
文章从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出发,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类别、工艺及打印产品等。阐述了纺织服装3D打印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3D打印纺织织物的结构及特点、3D打印织物组织结构装配服装、3D打印纺织服装与色彩及3D打印纺织智能服装。最... 文章从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出发,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类别、工艺及打印产品等。阐述了纺织服装3D打印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3D打印纺织织物的结构及特点、3D打印织物组织结构装配服装、3D打印纺织服装与色彩及3D打印纺织智能服装。最后对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发展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可为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优化纺织服装产品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纺织服装 打印材料 柔韧性 舒适性
下载PDF
基于铁氧体的多元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咪咪 董子靖 +3 位作者 刘杰 陈敏 杜馨禹 余灵婕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8期73-79,共7页
综述了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对铁氧体与无机材料、有机材料以及有机无机材料复合后的吸波性能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为铁氧体多元复合吸波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最后总结了复合吸波材料的特点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吸波材料 磁损耗 介电损耗 铁氧体 复合材料
下载PDF
In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穆丹 濮从政 +2 位作者 郝栋连 张坤 毛雪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3年第2期50-54,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氧化铟(In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及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In_(2)O_(3)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模板法、水热法及静电纺丝法等,其中溶胶-凝胶法因其制备周期长、过程复杂而... 综述了近年来氧化铟(In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及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In_(2)O_(3)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模板法、水热法及静电纺丝法等,其中溶胶-凝胶法因其制备周期长、过程复杂而逐步被新技术取代;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模板法均存在原料成本高的问题;水热法对于参数调控较多,实验可重复性低;静电纺丝法可制备多种形态的In_(2)O_(3)纳米材料,但产品强度低、独立使用性不高,无法大规模生产。In_(2)O_(3)作为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在气体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及光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未来In_(2)O_(3)纳米材料的发展中,可从新型结构设计及满足独立使用方面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材料 氧化铟 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
下载PDF
蛋白质吸附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谦羽 唐海洲 +2 位作者 李慧菁 毛雪 张坤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3年第5期61-65,72,共6页
综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蛋白质吸附原理和蛋白质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了无机、有机及有机/无机相结合等不同组分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蛋白质吸附性能。蛋白质吸附的影响因素包括蛋白质的物理化学... 综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蛋白质吸附原理和蛋白质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了无机、有机及有机/无机相结合等不同组分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蛋白质吸附性能。蛋白质吸附的影响因素包括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吸附载体表面性质及环境因素。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性,在蛋白质吸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静电纺有机纳米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通过疏水基团或疏水改性,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静电纺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结合有机纤维疏水特性与无机纤维高孔隙结构,可显著提高蛋白质吸附效果。建议加强对多组分复合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的开发,进一步提升静电纺纳米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并拓展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吸附材料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疏水整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小庆 张悦雯 +2 位作者 沈艳琴 武海良 马艳丽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为原料,混合成网后通过针刺工艺制备具有多孔隙的三维结构的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然后,选用氟化后的纳米SiO_(2)颗粒和SiC颗粒对非织造布进行表面进行疏水整理,并对试样的克重及厚度、化学结构、微观形... 以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为原料,混合成网后通过针刺工艺制备具有多孔隙的三维结构的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然后,选用氟化后的纳米SiO_(2)颗粒和SiC颗粒对非织造布进行表面进行疏水整理,并对试样的克重及厚度、化学结构、微观形貌、机械力学性能、疏水性能等进行研究,分析原料配比对产品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富含大量的纳米SiO_(2)颗粒和SiC颗粒,且适当提高涤纶纤维的含量,可改善试样的机械力学性能和疏水性能。基于以上良好的性能,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可用于防水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纤维 黏胶纤维 针刺非织造布 疏水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性能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党新玉 段沐荣 +2 位作者 吴蓓 孙润军 王秋实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7,共6页
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具有低能耗、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等优点,在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等柔性电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以复合介电层和微结构设计为代表的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提升方法,并介绍了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在追求高... 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具有低能耗、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等优点,在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等柔性电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以复合介电层和微结构设计为代表的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提升方法,并介绍了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在追求高灵敏度和宽检测范围方面通常采用的多级复合结构、复合机制和混合响应策略,最后对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结构设计 性能优化 灵敏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智能纤维及智能针织产品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露 孟家光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6-77,共12页
智能纤维及智能针织产品是一项蓬勃发展的领域,随着先进技术及材料的发展,智能针织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探讨当前智能纤维材料及智能针织产品的最新进展和趋势。首先,介绍了智能纤维的特点、分类和生产方法等,包括智能变... 智能纤维及智能针织产品是一项蓬勃发展的领域,随着先进技术及材料的发展,智能针织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探讨当前智能纤维材料及智能针织产品的最新进展和趋势。首先,介绍了智能纤维的特点、分类和生产方法等,包括智能变色纤维、形状记忆纤维、智能调温纤维、光导纤维、电子智能纤维以及智能凝胶纤维。然后,分析了智能针织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应用领域。最后,探讨了智能纤维和智能针织产品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且给出了未来智能针织产品的发展方向。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智能纤维及智能针织产品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促进智能生产与生活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纤维 智能针织产品 智能变色 针织技术 针织应用
下载PDF
废旧棉/纳米纤维素自增强复合纸的制备与性能
14
作者 刘鑫 王婵 +3 位作者 窦皓 孟家光 陈莉 樊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5,共7页
针对机械开松回收后产生的废旧棉短纤维存在力学性能差且难以再利用的问题,将部分回收的废旧棉短纤维在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NaBr/NaClO体系中氧化,制备成纳米纤维素(CNF),然后将不同质量分数的CNF悬浮液和回收的废旧... 针对机械开松回收后产生的废旧棉短纤维存在力学性能差且难以再利用的问题,将部分回收的废旧棉短纤维在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NaBr/NaClO体系中氧化,制备成纳米纤维素(CNF),然后将不同质量分数的CNF悬浮液和回收的废旧棉短纤维充分混合制备全纤维素纸浆,最后通过湿法成网和热压技术形成全纤维素纤维自增强复合纸(CCP),并探究其形貌、力学性能以及增强机制。结果表明:当CNF质量分数增加至5%时,CCP中的氢键含量增加,CNF和棉短纤维之间形成了广泛的氢键交联,促成CCP形成了致密的结构,其拉伸断裂强度达到84.72 MPa。此外,采用不脱色废旧棉短纤维制备的CCP可加工为包装纸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棉 纳米纤维素 回收利用 复合纸 自增强 湿法成网 热压技术
下载PDF
荧光壳聚糖纤维的制备及性能探讨
15
作者 付岽 吴其耘 +4 位作者 尹伊秋 武海良 沈艳琴 薛颖 姚一军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以乙酸为溶剂,壳聚糖为原料,铝酸锶掺杂铕和镝(SrAl_(2)O_(4)∶Eu^(2+), Dy^(3+))为荧光分子,NaOH/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为凝固浴,通过湿法纺丝制备了荧光壳聚糖纤维。研究了壳聚糖浓度、SrAl_(2)O_(4)∶Eu^(2+), Dy^(3+)含量、凝固浴比例... 以乙酸为溶剂,壳聚糖为原料,铝酸锶掺杂铕和镝(SrAl_(2)O_(4)∶Eu^(2+), Dy^(3+))为荧光分子,NaOH/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为凝固浴,通过湿法纺丝制备了荧光壳聚糖纤维。研究了壳聚糖浓度、SrAl_(2)O_(4)∶Eu^(2+), Dy^(3+)含量、凝固浴比例纺丝参数变化对荧光壳聚糖纤维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荧光性及耐环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牵伸速度为28 mm/s,牵伸倍数为1.2的室温条件下,控制壳聚糖浓度为3.5 wt%、SrAl_(2)O_(4)∶Eu^(2+), Dy^(3+)含量为3%、凝固浴(35 wt%NaOH溶液∶无水乙醇)体积比为5∶5,制备的荧光壳聚糖纤维力学性能优,荧光强度高,耐环境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壳聚糖 SrAl_(2)O_(4):Eu^(2+) Dy^(3+) 湿法纺丝
下载PDF
角蛋白凝胶新型制备技术及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16
作者 杨美慧 陈柯好 +2 位作者 沈艳琴 武海良 李博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2-57,67,共7页
毛纺产业每年会产生大量废弃纤维及废旧制品,这些资源若无法有效处理将会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提取羊毛纤维中富含的角蛋白并制备为再生凝胶材料,是实现废弃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羊毛复杂的化学结构... 毛纺产业每年会产生大量废弃纤维及废旧制品,这些资源若无法有效处理将会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提取羊毛纤维中富含的角蛋白并制备为再生凝胶材料,是实现废弃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羊毛复杂的化学结构及加工技术的不足,现有研究中角蛋白凝胶普遍存在制备率低或机械性能差等缺陷,难以实现产业化生产。基于此,对羊毛角蛋白的提取技术和凝胶制备方法进行了探究,并将制得的凝胶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实验中利用“还原预处理-甲酸法”提取角蛋白多肽,对还原预处理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还原预处理工艺最优条件为TCEP质量分数100 g/L,浴比1∶10,处理时间2 h,处理温度80℃。经该工艺预处理后,纤维在甲酸中的溶解率可高达70%。随后,利用“透析-冷冻法”制得孔隙结构较均匀的角蛋白凝胶并将其用于铜离子和锌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特定条件下,凝胶材料对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均可达到0.06 mg/g以及40%左右,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角蛋白 凝胶材料 重金属离子 废水净化
下载PDF
废旧聚酯碱性水—甲醇溶液高效解聚回收对苯二甲酸
17
作者 旋湘桃 张辉 +4 位作者 张鹏飞 王毅 樊争科 侯琳 付维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8,共9页
为了高效解聚废旧聚酯回收对苯二甲酸,本文采用水—溶剂热技术,以碱性水—甲醇溶液高温高压处理废聚酯粒料,再用硫酸析出对苯二甲酸,并优化了碱性水—甲醇溶液解聚聚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浴比为1︰20时,质量浓度50 g/L的氢氧化钠与10... 为了高效解聚废旧聚酯回收对苯二甲酸,本文采用水—溶剂热技术,以碱性水—甲醇溶液高温高压处理废聚酯粒料,再用硫酸析出对苯二甲酸,并优化了碱性水—甲醇溶液解聚聚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浴比为1︰20时,质量浓度50 g/L的氢氧化钠与100 mL/L的甲醇混合溶液,160℃条件下处理聚酯粒料2.5 h,对苯二甲酸产回收率为94.9%;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所得分离产物的化学性质与对苯二甲酸标准品高度吻合,其纯度为90.53%。标准化视觉和数字色彩评定仪分析表明,所得对苯二甲酸与商业品存在较大色差(16.02),含有少量淡黄色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酯 解聚 对苯二甲酸 碱性水—甲醇 氢氧化钠
下载PDF
可穿戴纤维基能源转换器件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昊煜 刘哲 +4 位作者 贺思佳 张健 杭格格 卫嬴 汪秀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12,共10页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其能源供应问题愈加突出,一种绿色且高效的供能系统有待被研发。纤维基能源转换器件凭借着其优异的可集成性和宏观可调性,在柔性穿戴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望成为解决新一代能源供给问题的有效方案。为...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其能源供应问题愈加突出,一种绿色且高效的供能系统有待被研发。纤维基能源转换器件凭借着其优异的可集成性和宏观可调性,在柔性穿戴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望成为解决新一代能源供给问题的有效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对纤维基能源转换方案的认识,本文主要回顾了压电、热电和磁电纤维基能源转换器件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重点讨论了压电纤维、热电纤维和磁电纤维的制备方法、性能分析和可穿戴应用,最后提出了纤维基能源转换器件在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基能源转换器件 压电纤维 热电纤维 磁电纤维 可穿戴
下载PDF
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基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9
作者 吴帆 梁凤玉 +3 位作者 肖奕葶 杨智博 王文婷 樊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06,共8页
为探究导电填料的掺杂方式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机制,以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为基体,银纳米线和石墨烯为导电填料,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PEDOT:PSS基复合纤维,并采用聚氨酯(PU)对纤维进行封装。利用扫描电... 为探究导电填料的掺杂方式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机制,以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为基体,银纳米线和石墨烯为导电填料,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PEDOT:PSS基复合纤维,并采用聚氨酯(PU)对纤维进行封装。利用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万能试验机、疲劳试验机、接触角测量仪对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别研究了纺丝液和凝固浴中导电填料对纤维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凝固浴掺杂法易将导电填料附着于纤维表面,所制备复合纤维的电导率为(421.19±75.14)S/cm,相较于纯PEDOT:PSS纤维提高了22.4%;复合纤维表面亲水性强,静态接触角为62.9°;PU封装复合纤维具有优异的弯曲稳定性和耐水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纤维 聚(3 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 石墨烯 银纳米线 湿法纺丝 导电性能
下载PDF
三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苎麻混杂轮胎防滑织物的设计与制备
20
作者 杨雨琪 高兴忠 +2 位作者 高世萱 陈宏 刘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9,共8页
为改善传统防滑链笨重、噪音大、易损伤轮胎等缺点,基于干、湿摩擦因数的差异通过三向正交混杂织物结构设计,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苎麻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分析测试了其摩擦因数、耐磨性能和实际路面效果。结果表明:混杂织物轮胎防滑... 为改善传统防滑链笨重、噪音大、易损伤轮胎等缺点,基于干、湿摩擦因数的差异通过三向正交混杂织物结构设计,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苎麻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分析测试了其摩擦因数、耐磨性能和实际路面效果。结果表明: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干湿摩擦因数的转变使车辆制动距离可缩短20.5%;其摩擦因数比市场商用防滑套增加了116%;由于层间间隔结构织物防滑套的苎麻含量最高,织物结构更紧密,混杂效应更明显,其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均最好;通过吸湿性能测试,进一步揭示了该新型防滑织物防滑机制。本文研究成果可减少防滑链对车体损伤,拓展三维织物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三向正交结构 摩擦因数 耐磨性能 防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