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AK2 V617F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晓波 蔺京 +1 位作者 白涛涛 杨乐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12-113,115,共3页
目的 探讨JAK2 V617F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0例MPN患者体内JAK2 V617F含量.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x2检验分析JAK2 V617F基因突变与MPN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MPN患者JAK2 V6... 目的 探讨JAK2 V617F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0例MPN患者体内JAK2 V617F含量.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x2检验分析JAK2 V617F基因突变与MPN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MPN患者JAK2 V617F检测阳性者92例,占76.7%,阴性者28例,占23.3%.正常对照组35例均为阴性.MPN患者JAK2 V617F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02,P<0.01).结论 JAK2 V617F是诊断MPN常用辅助检查,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 V617F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峥 康华峰 +1 位作者 王西京 董济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2031-2033,共3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000mg...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每日两次,第1-14天;21天为1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进行毒性和安全性评估。结果:40例患者共接受156周期化疗,中位化疗周期4个(2-6个周期),总有效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RR)为35.00%(14/40),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clinical completeremission,cCR)为7.50%(3/40),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mission,PR)为27.50%(11/40),稳定率(stable dis-ease,SD)为30.00%(12/40),进展率(progressive disease,PD)为35.00%(14/40)。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是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其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卡培他滨转移 乳腺癌 化疗
下载PDF
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对鼻-鼻窦炎患者鼻部症状及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易春曦 罗花南 +1 位作者 权博源 陈洪志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对鼻-鼻窦炎患者鼻部症状及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急性鼻-鼻窦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吸入组和鼻喷组,每组60...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对鼻-鼻窦炎患者鼻部症状及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急性鼻-鼻窦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吸入组和鼻喷组,每组60例。吸入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鼻喷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以7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一个疗程后鼻部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鼻塞、流涕、嗅觉缺失、面部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鼻喷组、吸入组患者鼻塞[(5.72±1.22)分vs(3.36±1.28)分]、流涕[(5.43±1.07)分vs(2.34±0.61)分]、嗅觉缺失[(4.71±0.83)分vs(2.35±0.98)分]、面部痛症[(5.24±0.74)分vs(3.63±0.61)分]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吸入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大于鼻喷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皮质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吸入组患者血清皮质醇(15.3±1.8)μg/d L下降程度明显大于鼻喷组(17.7±2.3)μg/d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吸入组患者皮肤瘙痒红肿(11.67%、3.33%)、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鼻喷组(5.00、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鼻喷治疗相比,急性鼻-鼻窦炎病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但对血清皮质醇水平影响较大,不良反应较多,临床选用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鼻-鼻窦炎 血清皮质醇 疗效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代志军 王西京 +6 位作者 李步荣 陈磊 董济民 康华峰 刘小旭 薛锋杰 薛兴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002年-2006年应用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对96例IIb-III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28天为1个周期,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002年-2006年应用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对96例IIb-III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28天为1个周期,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2周期后采外周静脉血5ml,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A15-3水平。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47.9%(46/96),其中38例(39.6%)降低了临床分期,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9例,无疾病进展者。96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CA15-3阳性率为64.6%(62/96)。CA15-3阳性组和阴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2%(28/62)、52.9%(18/34),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前血清CA15-3水平为45.8±6.3;化疗后为32.5±6.8,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临床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血清CA15-3水平化疗后较化疗前均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而病情稳定患者血清CA15-3水平较化疗前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水平变化与临床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动态监测血清CA15-3可预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CA15—3 临床疗效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在判断初诊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炜 孙向飞 董济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0期2939-2942,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在判断初诊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癌患者初诊时的血小板计数及其他临床信息,采用SPSS 16.0对血小板计数与其他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68例乳腺癌患者中,Ⅰ期10例、Ⅱ期22例... 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在判断初诊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癌患者初诊时的血小板计数及其他临床信息,采用SPSS 16.0对血小板计数与其他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68例乳腺癌患者中,Ⅰ期10例、Ⅱ期22例、Ⅲ期18例、Ⅳ18例,淋巴结转移33例、远处转移18例。3年生存率39.71%,5年生存率19.11%,单因素分析、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表明血小板计数与生存之间存在相关性(r=-0.597,P<0.01);血小板计数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之间均有相关性(P<0.0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状态以及发病年龄与患者的生存时间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诊乳腺癌患者血小板的增高与其生存时间之间呈负相关性,血小板计数的增高对初诊患者不良预后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乳腺癌 生存时间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代志军 王西京 +5 位作者 刘小旭 桂琳 董济民 康华峰 管海涛 薛锋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含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与进口多西紫杉醇(泰索帝)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6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含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与进口多西紫杉醇(泰索帝)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6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化疗方案为TAC(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28天为1个周期,化疗2周期后手术,国产与进口组患者分别为35和3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两组均无疾病进展病例。其中国产组3例(8.6%)获得完全缓解(CR),26例(74.3%)部分缓解(PR),6例(17.1%)病变稳定(SD);进口组CR4例(11.%),PR25例(73.5%),SD5例(14.7%)。国产与进口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和8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病例。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等。国产与进口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为100%,III度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8.6%(27/70)、54.4%(38/6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国产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容易处理,与进口多西紫杉醇相似,且价格远低于进口多西紫杉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多西紫杉醇 不良反应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双层固定法与常规固定法在PICC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喜春 王蕊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80-381,共2页
经外周血管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头端送达上腔静脉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导管。具有避免反复穿刺、减少药液渗漏、减少局部皮肤刺激、留置时间长、携带方便、正常生活限制少等优点,但也... 经外周血管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头端送达上腔静脉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导管。具有避免反复穿刺、减少药液渗漏、减少局部皮肤刺激、留置时间长、携带方便、正常生活限制少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血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出血、局部感染等。国内对PICC置管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方法、临床应用等研究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固定 感染
下载PDF
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晓炜 《陕西中医》 2015年第7期833-835,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红豆杉胶囊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除按TP方案治疗外,加服复方红豆杉胶囊;对照组30例仅给予TP方案化疗。上述方案每28d重复。完成两个周... 目的:观察复方红豆杉胶囊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除按TP方案治疗外,加服复方红豆杉胶囊;对照组30例仅给予TP方案化疗。上述方案每28d重复。完成两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红豆杉组8例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2例进展;IV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0%(3/30),有效率为77%(23/30),疾病控制率为93%(28/30),疾病进展率为7%(2/30);对照组:5例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3例稳定,3例进展;IV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0%(3/30),有效率为47%(14/30),疾病控制率为90%(27/30),疾病进展率为10%(3/30)。红豆杉组在疾病有效率上、控制率上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面积均有缩小,肿瘤标志物均有降低,Karnofsky评分均有增加,但红豆杉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本法治疗中晚期NSCLC患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不增加耐药风险及不良反应,并可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方红豆杉胶囊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物质凝血酶敏感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9
作者 董济民 陈锋园 +1 位作者 何积银 李秀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改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75例NSCLC癌组织和40例肺癌旁组织中TSP1和TSP2的表达及MVD的改变。结果:NSCLC癌组织中存在活跃的血管生成;...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改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75例NSCLC癌组织和40例肺癌旁组织中TSP1和TSP2的表达及MVD的改变。结果:NSCLC癌组织中存在活跃的血管生成;MVD与NSCLC侵袭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75例肺癌组织中TSP1和TSP2阳性表达的图像分析灰度值160·00±4·10和153·10±4·80明显高于40例肺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的图像分析灰度值140·20±5·20和146·70±4·50(P<0·05);TSP1和TSP2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转移明显有关。TSP1和TSP2表达与MVD成负相关(r=-0·940,-0·864,P<0·01),且TSP1起更重要的作用。结论:TSP1和TSP2与NSCLC的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TSP1和TSP2及MVD是临床预测NSCLC病情进展和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凝血酶敏感蛋白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下载PDF
抑制NDRG2基因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乐 张健 +2 位作者 张璟 刘文超 刘军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7期3230-3233,共4页
目的:NDRG2是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家族的成员之一,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前期研究发现,抑制NDRG2表达可以提高宫颈癌Hela细胞对于顺铂的化疗敏感性,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NDRG2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H... 目的:NDRG2是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家族的成员之一,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前期研究发现,抑制NDRG2表达可以提高宫颈癌Hela细胞对于顺铂的化疗敏感性,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NDRG2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Hela细胞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合成的针对NDRG2特异性siRNA瞬时转染Hela细胞株,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DRG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MTT法检测其与对照细胞在顺铂作用下的体外存活率差异。SPSS11.0统计包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mRNA和蛋白水平,化学合成的NDRG2特异性siRNA oligomer可使Hela细胞的NDRG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在0.1、1、10、100、500、1000μg/mL紫杉醇浓度组,Negative-control和NDRG2siRNA细胞的相应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7.21±2.38、90.09±2.42、83.35±3.86、62.93±3.75、18.22±5.46、1.14±0.67和99.62±3.15、94.91±3.83、85.71±2.93、58.59±3.36、17.99±3.40、0.73±0.34,组间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制NDRG2表达不影响宫颈癌Hela细胞在紫杉醇作用下的细胞存活率,不能提高其对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进一步拓展了对该基因的功能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2 RNA干涉 化疗敏感性 紫杉醇 HELA细胞
原文传递
微环境乏氧上调胰腺癌细胞HIF-1α表达并诱导凋亡 被引量:1
11
作者 代志军 高洁 +6 位作者 王西京 纪宗正 董济民 刘小旭 管海涛 康华峰 刁岩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493-497,共5页
目的 探讨CoCl2诱导缺氧对体外培养的胰腺癌PC2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表达变化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以50、100、150、200μmol/I,不同浓度CoCI。处理PC-2细胞模拟肿瘤体内乏氧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CoCI:处理后... 目的 探讨CoCl2诱导缺氧对体外培养的胰腺癌PC2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表达变化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以50、100、150、200μmol/I,不同浓度CoCI。处理PC-2细胞模拟肿瘤体内乏氧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CoCI:处理后的PC-2细胞生长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乏氧微环境作用下的PC-2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乏氧微环境对PC-2细胞HIF-1α基因表达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标记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CoCl2对胰腺癌PC2细胞生长曲线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提前,对数期缩短。随着CoCl2浓度增加,曲线越趋于低平。透射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肿胀,染色质边集等凋亡早期表现,少见凋亡小体。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结果显示,化学缺氧剂CoCl2模拟的乏氧微环境可引起胰腺癌PC2细胞HIF-1α表达的上调;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100、150、200μmol/L CoCl2不同浓度组PC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77%、34.32%、40.17%和52.30%。结论 CoCl2对胰腺癌PC-2细胞具有一定的凋亡诱导作用,同时也缩短了细胞正常的生长期,细胞形态发生相应改变,可能与上调HIF-1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乏氧 CoCl2 HIF-1Α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