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关怀现代护理模式在学龄期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周伟芬 施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121-1124,共4页
术后急性疼痛是一种防御反应。术后持续、剧烈疼痛容易引起患儿烦躁、哭闹等负性情绪及生理反应,严重者甚至造成伤口崩裂,不仅影响手术效果[1];而且童年疼痛的不良经历会对患儿日后心智健康成长和应对痛苦能力造成严重影响[2]。如何缓... 术后急性疼痛是一种防御反应。术后持续、剧烈疼痛容易引起患儿烦躁、哭闹等负性情绪及生理反应,严重者甚至造成伤口崩裂,不仅影响手术效果[1];而且童年疼痛的不良经历会对患儿日后心智健康成长和应对痛苦能力造成严重影响[2]。如何缓解术后疼痛,更好地安抚学龄期儿童情绪成为儿科医护人员关注难题之一。报道显示,非药物法也可减轻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3,4]。为更好地缓解学龄期儿童急性阑尾手术术后疼痛,降低患儿不良体验,将人文关怀现代护理模式应用于该类患儿术后镇痛中,且取得了相对较优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护理模式 学龄期儿童 急性疼痛 疼痛护理 人文关怀 阑尾炎术后 术后疼痛 儿科医护人员
下载PDF
小儿外科感染的临床特点研究
2
作者 侯崇智 施伟栋 卞军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3期5199-5199,共1页
目的:从临床角度分析小儿外科感染特点,并有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方法:从1 986例患者中抽取发生感染患儿59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感染的59例患儿因多种差别造成感染部位及感染率病原菌存在差别,具备一定特... 目的:从临床角度分析小儿外科感染特点,并有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方法:从1 986例患者中抽取发生感染患儿59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感染的59例患儿因多种差别造成感染部位及感染率病原菌存在差别,具备一定特点。结论: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改善医院环境,加强患儿饮食安全监管,有效降低发生患儿感染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小儿外科 特点
下载PDF
CT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临床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文 张雅 +1 位作者 陈东 郝跃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104-105,109,共3页
目的 探讨CT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临床分期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审阅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母细胞瘤的CT影像资料,记录肿瘤最大径,辨别包膜完整性、坏死囊变、出血、钙化、中等度强化、残肾征及蟹足征等CT征象,比较临床分期中早期组与中晚... 目的 探讨CT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临床分期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审阅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母细胞瘤的CT影像资料,记录肿瘤最大径,辨别包膜完整性、坏死囊变、出血、钙化、中等度强化、残肾征及蟹足征等CT征象,比较临床分期中早期组与中晚期组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评价CT分期与临床分期的一致性。结果 1.39例患儿肾区可见较大、不均质软组织肿块,肿瘤边界清楚,肿块可见包膜,增强扫描肿瘤表现为中等度强化(28/39),残余肾明显强化,形成“残肾”征和“抱球”征(38/39),内部囊变坏死区不强化(35/39)。2.在早期组与中晚期组中仅肿瘤包膜的完整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3),对于CT分期有一定意义。3.CT分期与临床分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676)。结论 肾母细胞瘤具有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CT分期与肾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我们应注重观察假包膜的完整性,邻近脏器有无侵犯,腹膜后淋巴结、肝肺等远处转移,以便肾母细胞瘤的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临床分期 计算机体层成像 儿童
下载PDF
β-谷甾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雄黄诱导的小鼠肝损伤
4
作者 苏海兴 侯崇智 +1 位作者 程涛 施伟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083-1087,1095,共6页
目的:探究β-谷甾醇对雄黄诱导的肝损伤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β-谷甾醇低剂量组、β-谷甾醇中剂量组和β-谷甾醇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建立雄黄诱导肝... 目的:探究β-谷甾醇对雄黄诱导的肝损伤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β-谷甾醇低剂量组、β-谷甾醇中剂量组和β-谷甾醇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建立雄黄诱导肝损伤模型,药物干预14 d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肝组织损伤,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和肝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激酶3(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另取12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蛋白激酶B(AKt)激活剂(SC79)组和SC79+β-谷甾醇组,每组6只,采用PI3K/AKT通路激活剂SC79干预后检测上述相同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β-谷甾醇中剂量组和β-谷甾醇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清ALT、AST、TNF-α、IL1-β、IL-6、肝组织MDA水平均降低(P<0.05),肝组织SOD、GSH-Px升高(P<0.05),p-PI3K/PI3K、p-AKT/Akt、p-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TOR均降低(P<0.05),β-谷甾醇可逆转Akt激动剂SC79干预后上述指标变化的加剧(P<0.05)。结论:β-谷甾醇可改善雄黄诱导肝损伤小鼠肝功能,减轻肝脏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对肝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雄黄 肝损伤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单通道自制疝气针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63例 被引量:71
5
作者 侯崇智 卞军 +1 位作者 施伟栋 王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19-521,5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2012年3—9月我院施行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163例。于脐环下方置入5mm腹腔镜,采用自制疝气针,于腹横纹插入并带入爱惜康0号丝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2012年3—9月我院施行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163例。于脐环下方置入5mm腹腔镜,采用自制疝气针,于腹横纹插入并带入爱惜康0号丝线,于腹膜外环形高位结扎内环口。结果术中过程顺利,59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手术时间单侧5—10min;双侧10—15min;术中出血量0.2—2ml。术后恢复平稳,均于术后第2天出院。无精索、输精管损伤及术后阴囊血肿等。163例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无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恢复快、无瘢痕,可发现并治疗对侧潜在斜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小儿
下载PDF
盆腔CT诊断小儿阑尾炎389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贾新建 张增俊 +2 位作者 施伟栋 黄瑞玉 张晋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623-624,共2页
关键词 阑尾炎/诊断 阑尾炎/放射照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下载PDF
盆腔螺旋CT检查用于小儿阑尾炎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施伟栋 刘勃 +3 位作者 吴会军 贾新建 张增俊 张晋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CT检查在1~6岁儿童阑尾炎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分别对0~3岁,3~6岁两组儿童正常阑尾测值并作为对照依据,对疑似阑尾炎患儿采用局限性螺旋CT扫描技术进行检查,与正常值相比较,并经手术验证,观察其敏感性、特异性、假阳... 目的探讨CT检查在1~6岁儿童阑尾炎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分别对0~3岁,3~6岁两组儿童正常阑尾测值并作为对照依据,对疑似阑尾炎患儿采用局限性螺旋CT扫描技术进行检查,与正常值相比较,并经手术验证,观察其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手术视野下72例0~3岁组正常阑尾腔外径为4.9m±0.8m,70例3~6岁组正常阑尾腔外径为5.1m±0.9mm,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10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4%。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显著提高了症状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术前确诊率,并降低了阑尾炎的漏诊率,螺旋CT对早期诊断儿童阑尾炎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alretinin、S100免疫组化染色及二者联合检测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强 侯丹杰 +3 位作者 陈广生 张爱辉 张生 潘伟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10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探讨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S100免疫组化染色及二者联合检测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HD新生儿46例,并选取同期无HD的新生儿18例。取HD患儿近端扩张段和... 目的探讨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S100免疫组化染色及二者联合检测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HD新生儿46例,并选取同期无HD的新生儿18例。取HD患儿近端扩张段和远端狭窄段肠壁及无HD患儿手术部位结肠组织,分别行Calretinin和S10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随后观察Calretinin和S100免疫组化染色情况,分析Calretinin联合S100免疫组化染色在新生儿HD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验证该方法与传统诊断方法及单独采用Calretinin染色或S100染色的一致性。结果HD患儿结肠扩张段均可见Calretinin染色的神经节细胞、未见S100染色的增粗神经纤维,非HD患儿中17例可见Calretinin染色的神经节细胞、2例S100染色的增粗神经纤维,与HD患儿狭窄段染色情况(1例Calretinin染色神经节细胞、44例S100染色增粗神经纤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alretinin联合S100免疫组化染色诊断新生儿HD,灵敏度为97.83%,特异度为100.00%,与传统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较高(Kappa=0.962,P=0.038),优于单独使用S100染色(Kappa=0.886,P=0.064;灵敏度为95.65%,特异度为88.89%),但是与单独使用Calretinin染色相当(Kappa=0.962,P=0.038;灵敏度为97.83%,特异度为94.44%)。结论Calretinin联合S10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在新生儿HD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意度且优于单独使用S100染色,但并不优于单独使用Calretinin染色;进行HD病理学诊断时,应注意取材深度以及取材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retinin蛋白 S100蛋白 免疫组化染色 新生儿 先天性巨结肠
下载PDF
微创保胆取石术对小儿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强 侯丹杰 +1 位作者 张爱辉 张生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2474-2477,共4页
目的探讨在胆囊结石病儿中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的疗效及其对病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共计62例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病儿的临床资料,将3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儿纳入对照组,将30例行... 目的探讨在胆囊结石病儿中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的疗效及其对病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共计62例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病儿的临床资料,将3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儿纳入对照组,将30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的病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病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病儿手术前、术后1 d及术后3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病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儿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儿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病儿[(19.03±6.23)mL比(40.97±8.94)mL;(19.63±5.56)h比(23.06±6.03)h;(4.50±1.20)d比(6.25±1.61)d](P<0.05);术后1 d及术后3 d,观察组病儿血清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病儿及手术前(P<0.05);观察组病儿并发症总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病儿(28.1%)(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小儿胆囊结石能够减少炎性因子的表达且创伤小,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术后并发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儿童 保胆取石术
下载PDF
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63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晋楚 施伟栋 贾新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83-584,共2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肝损伤27例,脾损伤19例,胰腺损伤6例,肠管损伤8例。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发病年龄为1~13岁,致伤原因以车祸伤为主,肝脾损伤占74%,手术... 目的:探讨对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肝损伤27例,脾损伤19例,胰腺损伤6例,肠管损伤8例。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发病年龄为1~13岁,致伤原因以车祸伤为主,肝脾损伤占74%,手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41例,全部获得治愈。结论: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处理困难较多,复合伤及并发症多,根据伤情选择适宜的保守或手术治疗方法,有利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诊断 腹部损伤/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29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晋楚 施伟栋 黄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165-116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的病因,探讨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9例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治疗29例,二次胆管重建术16例,治愈28例,死亡1例。结论: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表现不典型,一旦确诊须手术... 目的:探讨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的病因,探讨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9例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治疗29例,二次胆管重建术16例,治愈28例,死亡1例。结论: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表现不典型,一旦确诊须手术,胆管内"T"管引流术是惟一治疗方法,病因与胰胆合流有关。期胆道重建术是避免胆道反复感染及影响预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诊断 胆道疾病/外科学 儿童
下载PDF
浅谈儿科护患沟通体会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瑞玉 陈明月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9Z期2069-2070,共2页
护士与患儿家属应及时交流信息,为患儿解决各种问题;责任护士与患儿接触时间多,对病情变化、药物反应、治疗上的问题等应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护士与患儿家属交谈的过程中,应使用文明用语、语言要清晰、温和、措辞准确、语调适中;交... 护士与患儿家属应及时交流信息,为患儿解决各种问题;责任护士与患儿接触时间多,对病情变化、药物反应、治疗上的问题等应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护士与患儿家属交谈的过程中,应使用文明用语、语言要清晰、温和、措辞准确、语调适中;交代护理意图要简洁、通俗易懂,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士 家属 沟通
下载PDF
芍药苷对大鼠术后肠粘连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琦 刘涛 +1 位作者 张磊 高琪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1期1293-1297,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SD大鼠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电脑抽号随机分配成4组:空白对照组(Sham组)、对照组(Control组)、透明质酸钠盐阳性对照组(hyaluronate,HA组)以及芍药苷(paeoniflorin)组,每组10只大鼠。Sha...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SD大鼠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电脑抽号随机分配成4组:空白对照组(Sham组)、对照组(Control组)、透明质酸钠盐阳性对照组(hyaluronate,HA组)以及芍药苷(paeoniflorin)组,每组10只大鼠。Sham组正常开腹后找到盲肠向外拉出然后放回;其余各组均采用盲肠摩擦+对应腹壁损伤模型进行肠粘连造模。芍药苷组术后给予芍药苷灌胃;透明质酸钠组术中腹腔放置透明质酸钠。造模成功后第10天处死所有动物,评估并比较4组大鼠形成粘连的程度及范围,进而进行粘连评分;病理学分析炎症渗出;取粘连组织进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肿瘤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TGF-β、IL-8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第10天开腹后肉眼宏观评估粘连程度及范围,与对照组比较,芍药苷组中粘连等级及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50); HE病理学分析显示芍药苷组炎症渗出显著降低; ELISA检测结果显示,芍药苷组TGF-β、IL-8低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P <0. 05);进一步Western blot定量分析检测TGF-β、IL-8的表达在芍药苷组中显著降低(P <0. 05)。结论芍药苷可显著降低术后TGF-β、IL-8的表达,较临床常用的透明质酸钠效果更显著,有望成为术后用于预防肠粘连的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连 芍药苷 透明质酸钠
下载PDF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24例诊疗分析
14
作者 魏强 吴会军 +2 位作者 施伟栋 贾新建 张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05-206,20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4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探索快速诊断、合理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4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均一期行腹腔... 目的回顾性分析24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探索快速诊断、合理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4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均一期行腹腔冲洗胆总管囊肿外引流术,3个月后行二期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0ux-Y吻合术,预后良好。结论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是小儿胆总管囊肿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胰胆合流是胆总管囊肿穿孔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术前腹腔穿刺对诊断有很大帮助,术中造影可明确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探讨CT纹理分析在结肠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温德英 丁静静 +2 位作者 杨烈 李媛 孙家瑜 《肿瘤影像学》 2021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结肠癌原发灶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纹理特征参数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单个淋巴结CT纹理特征与其是否转移的相关性,探讨CT纹理分析在结肠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 目的:通过分析结肠癌原发灶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纹理特征参数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单个淋巴结CT纹理特征与其是否转移的相关性,探讨CT纹理分析在结肠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拟行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结肠癌患者63例。患者术前1周行全腹部增强CT扫描,术后离体标本标记后送检。参照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周围神经受侵、单个淋巴结转移对患者进行分组。通过纹理分析软件提取纹理特征参数共41个。对各分组标准下的每两组纹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效能评价。结果:在63例结肠癌患者中,共标记匹配淋巴结101枚,转移淋巴结15枚,非转移淋巴结86枚。各组筛选出相关性参数:大体类型,最大强度(max intensity,P<0.05,AUC=0.717);组织学分级,高灰度行程强调(high grey level run emphasis,P<0.05,AUC=0.708);淋巴结转移,体素值和(voxel value sum,P<0.05,AUC=0.658);脉管癌栓,体积计数(volume count,P<0.05,AUC=0.717);原发灶纹理参数与结肠癌患者有无周围神经受侵无明显相关性(P>0.05);单个淋巴结转移,惯性(inertia,P<0.05,AUC=0.671)。结论:CT纹理分析对结肠癌患者术前评估病理学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且对于区域单个淋巴结性质,纹理分析相关参数可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CT 淋巴结转移 纹理分析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及治疗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4
16
作者 施琳 周伟芬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517-1519,共3页
小儿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影响孩子发育。重症肺炎患儿经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也... 小儿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影响孩子发育。重症肺炎患儿经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1]。小儿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护理风险管理是通过对护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存在或者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的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手段,主要目的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2]。本次研究通过对45重症肺炎患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研究其价值意义。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肺炎患儿 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重症 小儿肺炎 呼吸道疾病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肺癌相关基因临床研究进展
17
作者 董彦明 田应选 刘春艳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5年第11期1591-1592,共2页
关键词 肺癌相关基因 临床研究进展 5年生存率 HTERT BCL-1 恶性肿瘤 临床症状 临床疗效 功能失常
下载PDF
儿童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治分析
18
作者 宋虎伟 刘涛 +2 位作者 周祥 贾新建 魏强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乙状结肠扭转(sigmoid volvulus, SV)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乙状结肠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儿均为男患儿, 中位年龄为12岁4个月, 年龄范围为5岁8个月至15岁1个月。... 目的探讨儿童乙状结肠扭转(sigmoid volvulus, SV)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乙状结肠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儿均为男患儿, 中位年龄为12岁4个月, 年龄范围为5岁8个月至15岁1个月。通过腹部X线片、CT以及B型超声检查确诊, 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 4例行剖腹探查, 1例行腹腔镜探查转为开腹, 其中3例行单纯复位+肠壁组织活检;2例行乙状结肠部分切除+结肠造瘘术, 于术后3个月行瘘闭合术。术后随访3~57个月。结果腹痛、腹胀、呕吐为SV的主要临床表现。3例既往有便秘病史, 1例既往有肠梗阻病史。4例腹部X线片有"咖啡豆征", 2例腹部CT检查显示"漩涡征"。3例患儿有乙状结肠冗长。5例病理检查结果均提示有神经节细胞。随访1例偶有腹痛, 1例单纯复位后出现复发再手术。结论腹部X线片"咖啡豆征"及腹部CT"漩涡征"对SV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儿童SV罕见且多见于男患儿, 对于急腹症既往有长期便秘病史的患儿需警惕SV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疾病 咖啡豆征 儿童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诊治12例儿童支气管囊肿临床分析
19
作者 侯崇智 施伟栋 卞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195-1196,共2页
支气管囊肿是胚胎发育时期气管支气管树分支异常的罕见畸形,通常认为与妊娠时期肺芽细胞的异常分离发育有关。其可发于任何年龄,以小儿多见。虽为良性病变,但屡有嚢肿恶变之报道。因此一经确诊,如无手术禁忌均应外科手术治疗。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支气管原性囊肿 儿童
原文传递
PHOX2B在先天性巨结肠病理诊断中的辅助价值
20
作者 严小松 杨丽 +6 位作者 王凌燕 张鑫 胡沛臻 安会波 卞军 郝跃文 刘燕飞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27-1230,共4页
目的探讨PHOX2B在先天性巨结肠(HD)病理诊断中的辅助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直肠黏膜吸引活检标本的病例资料,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神经节细胞(GC)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分析PHOX2B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PHOX2B表达... 目的探讨PHOX2B在先天性巨结肠(HD)病理诊断中的辅助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直肠黏膜吸引活检标本的病例资料,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神经节细胞(GC)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分析PHOX2B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PHOX2B表达与未成熟GC的相关性。分析PHOX2B表达诊断HD的价值。结果61例HD中未见GC;53例非HD中,51例黏膜下层可见神经丛及GC,其中GC均成熟者占7.8%(4/51),为≥1岁儿童;GC均未成熟者占62.7%(32/51例),为<1岁婴儿;余15例部分神经丛内可见成熟的GC,其中≥1岁儿童10例,<1岁婴儿5例。61例HD中PHOX2B均为阴性。53例非HD中,51例呈簇状阳性,其中成熟的GC PHOX2B染色强弱不定,未成熟的GC呈强阳性着色。PHOX2B的表达与未成熟GC所占的比例呈正相关(r=0.823,P<0.001)。PHOX2B阴性表达诊断HD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61/61)和96.2%(51/53),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61/63)和100.0%(51/51)。结论<1岁的婴儿,GC易出现不成熟的形态学表现。PHOX2B是肠道神经节细胞灵敏且特异的标志物。当直肠黏膜吸引活检标本有足量黏膜下层时,推荐PHOX2B作为一线抗体用于HD的辅助诊断与鉴别;无黏膜下层时,不宜使用PHOX2B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黏膜吸引活检 免疫组织化学 PHOX2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