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潘红帅 王子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4期3385-3387,339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及试验组,每组62例。常规...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及试验组,每组6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在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咽鼓管功能、听力情况,术后比较两组患者鼓膜愈合、干耳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咽鼓管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试验组患者咽鼓管功能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气导和骨导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试验组患者气导和骨导听阈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鼓膜愈合率、干耳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耳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能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咽鼓管功能及听力情况,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鼻咽癌 放疗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
下载PDF
儿童单侧聋植入人工耳蜗术后听觉功能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雪梅 陈佳慧 +5 位作者 张睿 吴琼 樊孟耘 史文迪 楼高忠 张青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6-441,共6页
单侧耳聋会导致儿童的言语识别率下降、语言发育迟缓、空间定位能力减退,对儿童的生活及学习产生多种不良影响。人工耳蜗植入可帮助患儿重建双耳听力,术后系统的听觉功能测评对临床医生掌握患儿听觉恢复情况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单侧聋... 单侧耳聋会导致儿童的言语识别率下降、语言发育迟缓、空间定位能力减退,对儿童的生活及学习产生多种不良影响。人工耳蜗植入可帮助患儿重建双耳听力,术后系统的听觉功能测评对临床医生掌握患儿听觉恢复情况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单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多种常用的听觉功能测评方法,总结归纳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单侧聋 耳蜗植入 听觉感知
原文传递
噪声对小鼠耳蜗外侧壁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亚菲 王洁 +1 位作者 朱庆春 邱建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噪声性聋小鼠耳蜗外侧壁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Cx26)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Balb/c小鼠49只随机分为噪声组(29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前两组小鼠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BR),随后噪声组小鼠给予高强度噪声(115dB SPL,6小时/天,... 目的观察噪声性聋小鼠耳蜗外侧壁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Cx26)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Balb/c小鼠49只随机分为噪声组(29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前两组小鼠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BR),随后噪声组小鼠给予高强度噪声(115dB SPL,6小时/天,共2天12小时)暴露,并在噪声暴露后0和7天分别检测ABR。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噪声暴露后4小时,每组取2只小鼠做耳蜗冰冻切片,18只小鼠提取耳蜗外侧壁总RNA。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小鼠耳蜗外侧壁Cx26蛋白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缝隙连接蛋白转运相关蛋白———β微管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耳蜗外侧壁Cx26编码基因GJB2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小鼠耳蜗螺旋韧带可见Cx26棕黄色阳性颗粒,血管纹处未见阳性表达;噪声组小鼠耳蜗外侧壁Cx26免疫组化染色较对照组减弱;Cx26编码基因GJB2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β微管蛋白排列稀疏紊乱,呈条索状排列,但未见明显浓集或断裂。结论噪声可下调小鼠耳蜗外侧壁Cx26的表达,Cx26可能参与了噪声性聋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耳蜗 CONNEXIN26 微管蛋白 小鼠
下载PDF
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对OSAHS患儿发音特征及血液中PCT、GMP-140、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4
作者 王子寒 潘红帅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19-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发音特征及血液中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T淋巴细胞亚群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 目的探讨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发音特征及血液中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T淋巴细胞亚群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的OSAHS患儿43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个月时检测患儿发音特征及血清中PCT、GMP-140、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同时检测患儿的睡眠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3个月患儿发/a/时最长发音时间明显延长,第二共振峰明显增强(F=43.07、39.65,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3个月患儿发/i/时最长发音时间明显延长,第四共振峰明显增强(F=21.43、44.25,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3个月患儿血液中PCT、GMP-140、CD8^(+)水平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降低(F=29.67~112.86,P<0.05),血液中CD3^(+)、CD4^(+)、CD4^(+)/CD8^(+)水平及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水平、魁北克睡眠问卷评分明显升高(F=12.15~234.11,P<0.05)。结论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能够使OSAHS患儿发/a/、/i/时最长发音时间明显延长,发音特征明显改善,同时可降低患儿炎症反应,改善睡眠质量,并对恢复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切除术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言语参数测量 降钙素原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T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下载PDF
诊治性鼓窦插管术诊治顽固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张全安 张青 +2 位作者 樊孟耘 周灯香 侯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5-750,共6页
目的为解决顽固性中耳炎的诊治难题,研究一种“诊治性鼓窦插管术”。观察、评价临床診治效果。方法设计经乳突表面骨皮质向鼓窦钻骨孔,并向鼓窦插入冲水(气)试验导管,根据动态观察鼓膜不同部位相应活动情况,诊断中耳内通风引流通道病变... 目的为解决顽固性中耳炎的诊治难题,研究一种“诊治性鼓窦插管术”。观察、评价临床診治效果。方法设计经乳突表面骨皮质向鼓窦钻骨孔,并向鼓窦插入冲水(气)试验导管,根据动态观察鼓膜不同部位相应活动情况,诊断中耳内通风引流通道病变阻塞部位、程度、性质等病变细节,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法。对鼓膜完整的顽固性中耳炎94耳行此术。评估诊治效果。结果94耳较准确地诊断出其中耳腔系统病变细节;经鼓窦插管彻底冲出了中耳腔系统的炎性积液62耳;对32耳内通风引流通道被顽固性病变阻塞者行变通完璧式乳突手术和定点病变根除术;术后1-6个月复查听力学检测和颞骨CT扫描,结果显示:80耳(85.1%)听力有不同程度改善;中耳负压由平均-184daPa被平衡恢复到平均-68daPa;74耳(89.2%)中耳腔系统恢复充气。结论诊治性鼓窦插管术对鼓膜完整的顽固性中耳炎具有良好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的诊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中耳炎 诊治性鼓窦插管术 冲水试验 内通风引流阻塞
下载PDF
大鼠耳蜗胶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纯化
6
作者 孙菲 周柯 +4 位作者 田克勇 常会敏 王洁 邱建华 查定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耳蜗胶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耳蜗胶质细胞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离出生后3天的新生大鼠(18只,36耳)耳蜗轴组织,通过组织酶消化及阿糖胞苷补充法、组织酶消化及免疫磁珠分选法、组织块培养及细... 目的探讨大鼠耳蜗胶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耳蜗胶质细胞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离出生后3天的新生大鼠(18只,36耳)耳蜗轴组织,通过组织酶消化及阿糖胞苷补充法、组织酶消化及免疫磁珠分选法、组织块培养及细胞冷喷注法三种方法(各2只,4耳,均重复三次)进行耳蜗胶质细胞分离、培养和纯化,通过细胞计数、CCK-8检测以及胶质细胞标记物免疫荧光染色计算细胞的产量、活性及纯度。结果组织块培养及细胞冷喷注法获得的耳蜗胶质细胞的产量尽管最低,但其细胞活性最高并优于其它两种方法,且细胞纯度较高,接近组织酶消化及免疫磁珠分选法。结论蜗轴组织块培养及细胞冷喷注法获得的耳蜗胶质细胞活性良好且细胞纯度较高,操作简便且成本低,可作为一种便捷的耳蜗胶质细胞体外培养和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胶质细胞 螺旋神经节 培养 纯化
下载PDF
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单一或多重过敏原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洁 常换换 +2 位作者 魏苗 陈福权 邱建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646-1650,共5页
目的:评估标准化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接受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进行SLIT 2年的患儿。按变应原种类分为单一尘螨过敏组(61例)和尘螨合并其他过敏组(113例)。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症... 目的:评估标准化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接受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进行SLIT 2年的患儿。按变应原种类分为单一尘螨过敏组(61例)和尘螨合并其他过敏组(113例)。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和炎症因子检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治疗前和治疗2年后患儿的症状评分:单一尘螨过敏组为(11.27±1.46)分和(3.48±1.50)分;尘螨合并其他过敏组为(11.54±1.50)分和(3.59±1.56)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症状评分,单一尘螨过敏组为(7.68±3.23)分,尘螨合并其他过敏组为(8.14±2.56)分,组间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2组患儿治疗前后药物评分:单一尘螨过敏组为(1.67±0.43)分和(0.52±0.40)分,尘螨合并其他过敏组为(1.64±0.44)分和(0.55±0.41)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药物评分单一尘螨过敏组为(1.16±0.61)分,尘螨合并其他过敏组为(1.28±0.55)分,组间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血清特异性IgG4均有增高(P<0.01)。(4)免疫治疗后降低了IL4、IL17α的高表达;升高了IL2、TGF-β1的低表达(P<0.05)。结论:尘螨SLIT可以明显改善单一尘螨过敏和尘螨合并其他过敏患儿的鼻部症状,减少对症药物的使用,且2组疗效相当。尘螨SLIT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单一尘螨过敏的患儿,也可以用于治疗尘螨合并其他过敏的患儿。尘螨血清特异性IgG4升高可以作为免疫治疗有效的预测指标。免疫治疗后可以恢复Thl/Th2/Th17和Tre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卡那霉素致聋豚鼠耳蜗电极植入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韩鹏 张睿 +5 位作者 高滢 张艳 牛晓蓉 陈耔辰 张青 许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2期2214-2217,2253,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电极的插入对耳蜗功能的影响,为研究人工耳蜗植入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方法:取听力正常的豚鼠8只,4只注射卡那霉素联合呋塞米致聋,为致聋组;4只仅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对两组动物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及耳声发射(DPO...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电极的插入对耳蜗功能的影响,为研究人工耳蜗植入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方法:取听力正常的豚鼠8只,4只注射卡那霉素联合呋塞米致聋,为致聋组;4只仅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对两组动物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及耳声发射(DPOAE)检查后,将耳蜗电极植入左侧耳蜗。结果:致聋组术侧4个频率段ABR阈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术后24 h、48 h、72 h时间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侧ABR阈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32 kHz频率的三个时间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3个频率无显著性差异。此外,致聋组与对照组术侧耳ABR阈移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致聋组术前5个频率的DPOAE无法引出,术后DPOAE仍无法引出;对照组术前DPOAE均可引出,术后术侧的DPOAE均无法引出。术后72 h可见电极周围有组织包绕,固定良好,局部未见明显炎症反应。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卡那霉素致聋的豚鼠耳蜗电极植入模型,可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颞骨病理改变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人工耳蜗 电极植入 豚鼠 卡那霉素
原文传递
儿童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测方法及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灯香 陈耔辰 +5 位作者 何珍 张玉忠 魏馨雨 赵欢娣 樊孟耘 张青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4-658,共5页
1 儿童VEMPs概论人类内耳迷路在妊娠17~19周时达到其成年大小,并且在出生时就在结构上很好地区分了前庭末端器官,包括半规管和耳石器官(球囊和椭圆囊)。临床上,通过冷热试验评估前庭眼反射在出生24~120 h的新生儿中效果较差,但在出生后... 1 儿童VEMPs概论人类内耳迷路在妊娠17~19周时达到其成年大小,并且在出生时就在结构上很好地区分了前庭末端器官,包括半规管和耳石器官(球囊和椭圆囊)。临床上,通过冷热试验评估前庭眼反射在出生24~120 h的新生儿中效果较差,但在出生后2个月时即可恢复正常,并在出生后的前2年中进一步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前庭功能障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耳石器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气导和骨导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研究
10
作者 周灯香 韩思雨 +7 位作者 程冰菲 陈耔辰 赵欢娣 张玉忠 张睿 杨军 张青 樊孟耘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06-710,共5页
目的:记录学龄前正常儿童气导声刺激和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引出情况和各项参数指标,为我国学龄前儿童cVEMP检测提供正常参考。方法:选取44例(88耳)3~7岁正常健康儿童,按照年龄分为3~4岁组(17例34耳)和5~7岁... 目的:记录学龄前正常儿童气导声刺激和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引出情况和各项参数指标,为我国学龄前儿童cVEMP检测提供正常参考。方法:选取44例(88耳)3~7岁正常健康儿童,按照年龄分为3~4岁组(17例34耳)和5~7岁组(27例54耳),分别行气导声刺激诱发的cVEMP(ACS-cVEMP)和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cVEMP(BCV-cVEMP)检测,记录引出率及波形参数,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4例(88耳)正常儿童ACS-cVEMP和BCV-cVEMP引出率分别为96.59%(85/88)和97.73%(8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岁组与5~7岁组的ACS-cVEMP引出率分别为94.12%(32/34)和98.15%(53/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岁组与5~7岁组BCV-cVEMP引出率分别为94.12%(32/34)和100.00%(5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5~7岁组相比,3~4岁组ACS-cVEMP的p1、n1潜伏期较短(P<0.05),振幅较高(P<0.05),其余参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年龄组间BCV-cVEMP的引出率、p1潜伏期、n1潜伏期等各参数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学龄前儿童可引出ACS-cVEMP和BCV-cVEMP,cVEMP是一种可行的儿童前庭功能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气导声刺激 骨导振动刺激
原文传递
儿童乳突-颞下迷路外面神经减压术8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党攀红 张睿 +2 位作者 胡春燕 王洁 樊孟耘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 探讨儿童颞骨骨折性面神经麻痹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面神经减压术的疗效。方法 8例颞骨骨折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别在病情出现的1个月内,行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面神经减压术,部分同期行听骨链重建术,随访1~2年,评估听力及面神经功... 目的 探讨儿童颞骨骨折性面神经麻痹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面神经减压术的疗效。方法 8例颞骨骨折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别在病情出现的1个月内,行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面神经减压术,部分同期行听骨链重建术,随访1~2年,评估听力及面神经功能(H-B)程度。结果 术前H-BⅤ级7例、Ⅳ级1例,术后恢复Ⅰ级5例、Ⅱ级3例;术前2例听力分别为中度、重度传导性耳聋,术后分别恢复至正常、轻度传导性耳聋;术前1例听力正常,术后听力无损伤;余5例术前听力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结论 外伤后1个月内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面神经减压术,可同时获得面神经功能及听力的满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骨折 面神经麻痹 减压术 儿童 面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不同炎症分期先天性梨状窝瘘45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晶 张睿 +3 位作者 赵媛 李炀 樊孟耘 赵昱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24-29,共6页
目的 观察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不同炎症分期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术后治愈标准判断。方法 将近3年来收治的45例先天性梨状窝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特点将其分为炎症早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不同炎症分期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术后治愈标准判断。方法 将近3年来收治的45例先天性梨状窝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特点将其分为炎症早期、脓肿期和静止期,观察低温等离子内瘘口消融封闭术后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3年,治愈33例(占比73.3%),其中17例患儿完成二次内镜下探查,内瘘口均一次性闭合且术后B超检查未见异常;16例患儿未接受二次手术探查,仅B超随访,未见异常;好转11例(占比24.4%),均未接受二次内镜手术探查,术后B超随访可见微管残留,但随访半年以上无临床症状发作;未愈1例(占比2.3%),该例完成内镜探查,内瘘口已封闭,B超复查示微管残留,术后7个月患侧颈部再次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反复,仍在随访中。炎症早期患儿4例,术后短期内出现颈部脓肿2例,切开排脓后痊愈;脓肿期患儿15例,术后随访期间未再出现颈部感染;炎症静止期患儿26例,术后7个月患侧颈部再次肿胀1例,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术后声音嘶哑1例(静止期),随访1个月恢复,其余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炎症静止期和急性感染期的先天性梨状窝瘘,疗效确切,安全微创,推荐作为初治先天性梨状窝瘘方法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梨状窝瘘 内镜 低温等离子 不同炎症分期
原文传递
新生儿咽旁间隙卡梅现象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晶 张睿 +2 位作者 赵媛 李炀 赵昱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5-59,共5页
目的学习和掌握新生儿咽旁间隙卡梅现象(KM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总结1例新生儿咽旁间隙KMP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先期治疗采用泼尼松和普萘洛尔联合口服效果不佳,后改用博来霉素、地塞米松混合... 目的学习和掌握新生儿咽旁间隙卡梅现象(KM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总结1例新生儿咽旁间隙KMP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先期治疗采用泼尼松和普萘洛尔联合口服效果不佳,后改用博来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瘤体内灌注,分二期完成治疗,间隔1个月,瘤体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随访2年,患儿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出现及后遗症发生。结论KMP是一种对婴幼儿危害较大的罕见疾病,发生于咽旁间隙尤为少见,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治疗措施。病例提示对于难以手术切除和全身用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梅现象 新生儿 咽旁间隙 博来霉素 地塞米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