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师范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荣 王学良 +1 位作者 张志宝 吴谦 《中国校医》 2004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 了解西安市师范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 ,以指导该人群开展健康教育。 方法  对 2所师范学校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对认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师范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掌握较好 ,不歧视艾滋病人或感染... 目的 了解西安市师范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 ,以指导该人群开展健康教育。 方法  对 2所师范学校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对认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师范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掌握较好 ,不歧视艾滋病人或感染者 ,渴望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但是对艾滋病一般知识和非传播途径知识有较多的错误认识 ,存在恐惧心理。 结论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以学校为主体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 ,纠正学生对艾滋病的错误认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师范学生 艾滋病 认知状况 健康教育 卫生教育
下载PDF
关于西安市高校“两课”及中学政治课的调查与思考
2
作者 杨宗德 刘尔宁 +1 位作者 安宝仁 冀德荣 《唐都学刊》 1996年第4期2-7,共6页
提要高校“两课”和中学政治课作为德育主渠道,如何深化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目前教育理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对西安市高校“两课”及中学政治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 提要高校“两课”和中学政治课作为德育主渠道,如何深化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目前教育理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对西安市高校“两课”及中学政治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高校 马列主义理论课 思想品德课 中学政治课 基本情况 思考对策
下载PDF
西安市举办小学自制教具展览
3
作者 王崇旭 王瑛 《教学仪器与实验》 1994年第X1期41-41,共1页
西安市举办小学自制教具展览王崇旭,王瑛(西安市教委710003)1993年年西安市教委举办了小学自制教具展览。参加展出的教具共1128件(由今年全市制作的342545个教具中选出),包括自然、语文、数学、音乐、美术、... 西安市举办小学自制教具展览王崇旭,王瑛(西安市教委710003)1993年年西安市教委举办了小学自制教具展览。参加展出的教具共1128件(由今年全市制作的342545个教具中选出),包括自然、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有仪器、标本、模型、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教具 王瑛 小学教育 科学实用 边角废料 勤俭办学 教师责任 微机软件 东北师范大学 师范学生
下载PDF
前无古人的宏伟壮举——西安市“两基”工作纪实
4
《陕西教育(教学)》 1997年第11期13-14,共2页
1996年12月7日,陕西省西安市以第13个区县——户县通过省政府“两基”检查验收为标志,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两基”的地区,并在西北地区的省会城市中率先完成了“两基’实施任务。 当副省长范肖海同志将书有“艰辛十年树起教育丰碑,惠泽... 1996年12月7日,陕西省西安市以第13个区县——户县通过省政府“两基”检查验收为标志,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两基”的地区,并在西北地区的省会城市中率先完成了“两基’实施任务。 当副省长范肖海同志将书有“艰辛十年树起教育丰碑,惠泽万代成就四化伟业”大字的火红锦旗奖给市人民政府时,全场群情激昂,掌声雷动,鞭炮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基” 西安市 “普九”工作 工作纪实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两基”工作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西北地区 教育发展 市政府
下载PDF
对西部地区特教资源配置重组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兰继军 崔江红 《现代特殊教育》 2002年第5期4-5,共2页
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的盲聋学校里,出现了招生困难的问题,这既与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有关,也与城市中这类残疾儿童人数相对减少有关.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原有的教育资源布局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有限的资源被人为地分割开... 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的盲聋学校里,出现了招生困难的问题,这既与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有关,也与城市中这类残疾儿童人数相对减少有关.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原有的教育资源布局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有限的资源被人为地分割开来,造成布点过多,重复建设,办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特教 资源配置 重组 特殊教育 中国
下载PDF
关键在于构件一套新的教育理念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2年第1期F002-F002,1,共2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思维训练 教育理念
下载PDF
现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夏彬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9年第9期7-9,共3页
关键词 现代课堂教学 素质教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应试教育 教师 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氛围 教育方针
下载PDF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初探
8
作者 封五昌 朱东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5-47,20,共4页
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过多次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一直感到有几个问题解决不了。一是无法去检验自己的实际教学效果,有时自己认为教得还可以,但期终考试成绩不太理想。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 问题解决 目标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初探 实施目标 期终考试
下载PDF
浅谈校园文化和学校教育
9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1990年第4期15-17,共3页
校园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校园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经历波折,重新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校园文化被作为重要的课题提出,无疑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教育 社会文化 教育功能 学生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高度重视 人类文化 教育方针 校园建设
下载PDF
初中语文教学课型解说
10
作者 贾玲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学生 实践课 初中语文教学 课型 结合教学 解说 语文实践 强调 大纲 提高教学质量
下载PDF
建议国家成立考试委员会
11
作者 高其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0-40,共1页
为了克服招工招干中的弊端,使中央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建议国家成立考试委员会。考试委员会的主要责任是按照国家政策要求,专门负责各部门的招工招干考试。根据世界经济发展信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研究制订各级各类人员上岗的基本条... 为了克服招工招干中的弊端,使中央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建议国家成立考试委员会。考试委员会的主要责任是按照国家政策要求,专门负责各部门的招工招干考试。根据世界经济发展信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研究制订各级各类人员上岗的基本条件和要求;研究并组织对各级各类在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晋级的考试考核工作。为了确保它能真正成为贯彻执行中央政策的监督机构,该机构应有相对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委员会 人才智力市场
下载PDF
关于德育效果的考证
12
作者 许建国 《少年儿童研究》 1995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于德育效果的考证许建国我们的德育取得了可以说是十分明显的效果。就一个省、一个市、一所学校来说,有时甚至取得了辉煌的效果。教育行政部门也好,学校也好,都可以拿出大量的事例,写出体现教育效果的经验与报告。特别是近年来,... 关于德育效果的考证许建国我们的德育取得了可以说是十分明显的效果。就一个省、一个市、一所学校来说,有时甚至取得了辉煌的效果。教育行政部门也好,学校也好,都可以拿出大量的事例,写出体现教育效果的经验与报告。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提出德育为首,德育的力度、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效果 初中生 高中生 中小学生 德育工作 西安市 教育效果 德育效益 优秀率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差生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在’95五十城市中学德育研讨会上的发言
13
作者 许建国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5年第11期4-6,共3页
二、形成差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宏观分析 形成差生问题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我们确定一个前提,即从宏观角度,从教育主导的方位,从教育内部出发,我们可不可以说.产生差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教育思想的偏差,... 二、形成差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宏观分析 形成差生问题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我们确定一个前提,即从宏观角度,从教育主导的方位,从教育内部出发,我们可不可以说.产生差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教育思想的偏差,二是教育感情的冷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生问题 研究与思考 中学德育 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思想 应试教育 研讨会 教学计划 素质教 全面发展
下载PDF
差生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在’95五十城市中学德育研讨会上的发言
14
作者 许建国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5年第10期8-10,共3页
今天我想谈谈差生问题。一说到差生,人们习惯于认为是指学习差的学生,其实,德育与智育是不分离的。首先,智育是德育的基础,德育的确定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程度这个基础。其次,智育又是德育的延伸,道德对于中学生来讲,总是要在求知方面表现... 今天我想谈谈差生问题。一说到差生,人们习惯于认为是指学习差的学生,其实,德育与智育是不分离的。首先,智育是德育的基础,德育的确定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程度这个基础。其次,智育又是德育的延伸,道德对于中学生来讲,总是要在求知方面表现出来。中学生应该以“为祖国昌盛而学习”为己任,摒弃荒废学业、不思进取的不道德现象和行为。 于是,我们研究德育,是不是还应该注意对智育的研究。实践证明,差生,或者说后进生已经成为智育方面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德育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什么是差生,怎样对待差生,解决差生问题的出路何在,为什么差生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生问题 研究与思考 中学德育 教学过程 行政权力 学校 研讨会 课堂教学 课后辅导 教育质量
下载PDF
变法维新志士宋伯鲁
15
作者 封五昌 《陕西教育(教学)》 1999年第3期41-42,共2页
在距今100年前的“百日维新”运动中,有一位被梁启超评价为“屡奏定国是,废八股,劾奸党,言诸新政最多”的变法维新志士,他就是陕籍学者宋伯鲁。 宋伯鲁(1853-1932),字子钝,号芝栋,
关键词 变法维新 康有为 梁启超 光绪帝 百日维新 保国会 甲午战争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维新派 维新运动
下载PDF
维新派爱国教育家——刘光(艹贲)
16
作者 封五昌 《陕西教育(教学)》 1999年第1期40-41,共2页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刘光蕡在陕西响应,积极推行其主张,时有“南康(康有为)北刘(刘光蕡)”之说。 刘光蕡(1843—1903年),字焕唐,号古愚,陕西咸阳马庄镇天阁村人。刘光蕡幼年失去双亲。
关键词 爱国教育 维新派 康有为 味经书院 教育救国思想 梁启超 《马关条约》 清政府 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实践活动
下载PDF
1993年全国中考试题述评
17
作者 赵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994年第3期2-5,共4页
与高考命题相比较,中考命题自然是“小儿科”的行当了。长期以来,中考命题虽说是“有纲可依”,但实际上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命题队伍大多是临时搭成的班子,仓促上阵,考完散伙。近一两年来,有的地方搞考试制度改革试验,将中考命题... 与高考命题相比较,中考命题自然是“小儿科”的行当了。长期以来,中考命题虽说是“有纲可依”,但实际上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命题队伍大多是临时搭成的班子,仓促上阵,考完散伙。近一两年来,有的地方搞考试制度改革试验,将中考命题权下放给学校,“校自为战”现象已有所闻。在这种背景下,中考命题的研究往往被忽视;即使进行了一些研究,也是分散的、浅层次的、工作总结型的,散见于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的研究文章,没有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然而,中考命题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命题 中考试题 教学大纲 标准化考试 现代文阅读试题 指挥棒 中学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 基础工具 1993年
下载PDF
布衣安贫的李二曲
18
作者 封五昌 《陕西教育(教学)》 1999年第7期41-42,共2页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时代的激烈变动,推动了思想、学术、文化的前进,涌现出了许多足以代表这一时代思潮的著名学者,杰出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李颙就是其中的一位。“是时,(河北)...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时代的激烈变动,推动了思想、学术、文化的前进,涌现出了许多足以代表这一时代思潮的著名学者,杰出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李颙就是其中的一位。“是时,(河北)容城孙奇逢之学盛于北,(浙江)余姚黄宗羲之学盛于南,与(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二曲 宋明理学 孙奇逢 明末清初 黄宗羲 时代思潮 李因笃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陕西教育
下载PDF
抗战中诞生的夏声戏校
19
作者 封五昌 《陕西教育(教学)》 1999年第10期39-39,共1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古城西安一时成了各地流亡人士汇集的中心,其中许多著名的文艺界人士多聚于此,他们纷纷搭班演出,加强了以戏剧形式宣传抗日的声势。 时有长安人封至模,酷爱京剧艺术,早在20年代初在北京求学期间,即参加了齐如山、梅兰芳... 抗日战争爆发后,古城西安一时成了各地流亡人士汇集的中心,其中许多著名的文艺界人士多聚于此,他们纷纷搭班演出,加强了以戏剧形式宣传抗日的声势。 时有长安人封至模,酷爱京剧艺术,早在20年代初在北京求学期间,即参加了齐如山、梅兰芳组织的国剧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校 京剧艺术 梅兰芳 戏剧形式 国民党政府 评剧院 战争爆发 20年代 抗日战争 文艺界人士
下载PDF
著名爱国政治家王鼎
20
作者 封五昌 《陕西教育(教学)》 1999年第8期39-40,共2页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朝中出现了一位怵惕外患、坚决站在抵抗派一边、力主反对外来侵略、最后为保荐林则徐、反对议和投降而“尸谏”道光帝的老臣,他就是清代著名爱国政治家王鼎。 王鼎(1768 1842),字定九,号省崖,陕西蒲城县内达仁巷人...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朝中出现了一位怵惕外患、坚决站在抵抗派一边、力主反对外来侵略、最后为保荐林则徐、反对议和投降而“尸谏”道光帝的老臣,他就是清代著名爱国政治家王鼎。 王鼎(1768 1842),字定九,号省崖,陕西蒲城县内达仁巷人。王鼎家境比较贫寒。他从小发愤读书,立志要凭自己的学识显名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道光帝 政治家 清政府 外来侵略 第一次鸦片战争 宋明理学 穆彰阿 效力赎罪 军机大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