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小微玻璃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晨 李源 +1 位作者 柴怡 冯百龄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近年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与成熟,但对于具有透光、反光特性,细节特点丰富的小微玻璃文物扫描效果不佳。本文基于线激光三维扫描技术,通过调整测试参数,结合纹理贴图技术,解决小微玻璃文物高精度三维信息... 近年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与成熟,但对于具有透光、反光特性,细节特点丰富的小微玻璃文物扫描效果不佳。本文基于线激光三维扫描技术,通过调整测试参数,结合纹理贴图技术,解决小微玻璃文物高精度三维信息采集和利用问题。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技术对透光、反光玻璃材质三维建模的有效性,明确了适用范围,并将该技术应用于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考古出土战国晚期至秦时期玻璃珠饰的三维建模与数据分析利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玻璃文物 数据利用
下载PDF
陕西西安相家巷遗址H3发掘简报 被引量:2
2
作者 韩保全(领队) 王凤娥(绘图) +4 位作者 王文渊(摄影) 张翔宇 温晓星 柴怡 韩国河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F0002,I0001,共23页
西安相家巷遗址出土秦封泥数量庞大,较多封泥出土于灰坑中,内容涵盖中央职官与地方职官类,其中H3中出土封泥数量颇丰,类别多样,这批封泥的整理研究为学界研究“三公九卿”制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实物资料,亦为研究秦汉职官体系、政区地理、... 西安相家巷遗址出土秦封泥数量庞大,较多封泥出土于灰坑中,内容涵盖中央职官与地方职官类,其中H3中出土封泥数量颇丰,类别多样,这批封泥的整理研究为学界研究“三公九卿”制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实物资料,亦为研究秦汉职官体系、政区地理、封缄制度、文字演化、书法艺术提供了可靠的一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相家巷遗址 H3 秦封泥
下载PDF
西安出土唐代墓葬壁画的分析研究
3
作者 郭瑞 冯健 +4 位作者 赵凤燕 杨文宗 夏寅 王展 朱建锋 《文物季刊》 2023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西安南郊发现了4座时代序列明显的唐代墓葬,分属初、盛、中、晚唐。墓葬中绘有精美壁画,是研究唐代不同历史时期墓葬壁画制作工艺和设色风格的珍贵实物资料。采用超景深显微分析、偏光显微分析(PLM)、拉曼光谱分析(RamanSpectra)、傅里... 西安南郊发现了4座时代序列明显的唐代墓葬,分属初、盛、中、晚唐。墓葬中绘有精美壁画,是研究唐代不同历史时期墓葬壁画制作工艺和设色风格的珍贵实物资料。采用超景深显微分析、偏光显微分析(PLM)、拉曼光谱分析(RamanSpectra)、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等多种手段,分析确定4座唐墓壁画颜料层材质相似,红色为铁红或朱砂,黄色以土黄为主,黑色为炭黑,颜料层应为矿物颜料与动物胶混合而成。制作工艺具有时期特征,初唐壁画无泥质地仗,为白灰、颜料层2层工艺,白灰层采用石灰加砂的无机“三合土”配方作为打底层;中、盛、晚唐壁画为泥质地仗、白灰层、颜料层3层工艺,以麦草泥层为地仗层、石灰层为底色层。在晚唐壁画中发现了少见的钒铅矿作为黄色颜料,是继西安理工大西汉墓壁画、盛唐韩休墓壁画外又一应用实例,表明该材料使用时间至少延续至晚唐,为该颜料的应用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次分析研究也为壁画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墓葬壁画 材质与工艺 钒铅矿
下载PDF
非完整性墓葬异地搬迁保护规程化研究
4
作者 郭瑞 李想 +3 位作者 段成刚 冯健 张翔宇 王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80,共11页
价值高、完整度好的墓葬越来越多选择整体搬迁保护。但在考古工作中,有结构缺损的非完整性但价值较高的墓葬不在少数。西安出土一座关中地区少见的、形制完整的宋金时期砖雕墓,尽管其结构局部缺损但研究价值高,是研究该时期墓葬形制、... 价值高、完整度好的墓葬越来越多选择整体搬迁保护。但在考古工作中,有结构缺损的非完整性但价值较高的墓葬不在少数。西安出土一座关中地区少见的、形制完整的宋金时期砖雕墓,尽管其结构局部缺损但研究价值高,是研究该时期墓葬形制、丧葬风俗的重要补充。为完整保留墓葬形制,兼顾再研究与展示,欲进行搬迁保护。保护前通过建立物理力学模型模拟墓室质心的偏移校正,并分析计算搬迁过程中砖壁的倾覆风险,确定了采取保留外部土圹固型、内部加固支撑的整体吊装搬迁方案;再根据理论计算出留土高度、通过模拟实验改进彩绘层隔离保护工艺,成功实现该墓葬的整体搬迁保护。本工作在文物搬迁保护中引入理论模型对缺损结构的量化评估,探究搬迁保护规程化方法,可为同类非完整性但价值较高的墓葬搬迁保护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时期 砖雕墓 非完整性 物理建模分析 外部土圹固型 搬迁保护规程化
下载PDF
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现场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健 赵凤燕 +1 位作者 李书镇 程蓓 《文博》 2013年第4期85-89,共5页
为了对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实施保护处理,通过表面观察和粉末偏光显微、剖面观察、激光显微拉曼光谱、X荧光光谱法分析发现,壁画制作方法为用砖块垒筑砖室后,先对内壁墙面打磨平整,然后刷一层白膏泥底层,再在其上用墨线起稿,最后使... 为了对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实施保护处理,通过表面观察和粉末偏光显微、剖面观察、激光显微拉曼光谱、X荧光光谱法分析发现,壁画制作方法为用砖块垒筑砖室后,先对内壁墙面打磨平整,然后刷一层白膏泥底层,再在其上用墨线起稿,最后使用伴有胶结材料的红、青、灰、黑等矿物颜料作画。颜料中使用了中国蓝(BaCuSi_3O_(10))、中国紫(BaCuSi_2O_6)和钒铅矿(Pb_5[VO_4]_3Cl)。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壁画墓所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境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和虫霉的生长繁殖,壁画的主要病害包括颜料层脱落、裂隙、划痕、起翘和微生物损害。根据前期调查,制定了现场保护方案并实施保护处理。将该壁画墓的现场保护方法应用在2008年发现的西安翠竹园壁画墓的保护工作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壁画墓 分析 现场保护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墓地出土珠饰的分析研究
6
作者 吴晨 刘松 +3 位作者 梁云 赵凤燕 李青会 王建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2-769,共8页
2017年—2018年度,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拜松市拉巴特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墓葬94座,出土了丰富的遗迹遗物。考古学初步研究表明,该墓地为公元前2世纪末到公元2世纪的一处月氏文化墓地,文化因素丰富,为古代月氏文化面... 2017年—2018年度,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拜松市拉巴特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墓葬94座,出土了丰富的遗迹遗物。考古学初步研究表明,该墓地为公元前2世纪末到公元2世纪的一处月氏文化墓地,文化因素丰富,为古代月氏文化面貌研究及北巴克特里亚地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古代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新资料。拉巴特墓地发掘中出土各类材质珠饰1 500余件,选取了其中典型人造硅酸盐质珠饰残样13件,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OM)、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激光拉曼光谱(Raman)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科技分析,确定了这些人造硅酸盐质珠饰的材质属性和部分制作工艺相关信息,结合材质和工艺特点探讨了拉巴特墓地人造硅酸盐质珠饰可能的产地。结果表明,该遗址人造硅酸盐质珠饰包括富钠费昂斯、泡碱型钠钙玻璃、植物灰型钠钙玻璃、高镁钠钙玻璃、矿物碱型钠铝玻璃、植物灰型钠铝玻璃和钾玻璃等多种材质。其中,富钠费昂斯的产地与西亚有关;已分析出的六类玻璃产地涉及西亚、地中海周边、印度、巴基斯坦、中亚等多个地区。研究表明拉巴特墓地所处区域在公元前2世纪末期到公元2世纪文化面貌丰富,与西亚、地中海、南亚等地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人群间文化互动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巴特墓地 珠饰 费昂斯 古代玻璃
下载PDF
陕西地区汉代陶质文物的科技分析研究现状综述
7
作者 胡梦玥 李秀辉 赵凤燕 《河南科技》 2023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目前陕西地区汉代陶质文物科技考古研究中的重点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已有陕西地区汉代陶制文物的胎体分析、颜料分析和制作工艺分析等研究成果进行搜集与梳理。【结果】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研究样本数量和种类少... 【目的】进一步了解目前陕西地区汉代陶质文物科技考古研究中的重点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已有陕西地区汉代陶制文物的胎体分析、颜料分析和制作工艺分析等研究成果进行搜集与梳理。【结果】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研究样本数量和种类少且不具普遍意义、分析方法不够全面、科学分析未与考古学理论相结合等问题。【结论】未来应当开展更加全面、多样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考古 陕西地区 两汉时期 陶质文物 科学研究
下载PDF
陕西西安相家巷遗址H6发掘简报
8
作者 韩保全 张翔宇(整理) +6 位作者 柴怡(整理) 周阵锋(整理) 温晓星(整理) 王凤娥(绘图) 王文渊(照相) 温晓星 韩国河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3,共18页
1997年1~3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陕西省西安市相家巷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秦封泥。其中H6出土秦封泥234枚,内容丰富,为研究秦代官职体系、政区地理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古文... 1997年1~3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陕西省西安市相家巷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秦封泥。其中H6出土秦封泥234枚,内容丰富,为研究秦代官职体系、政区地理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古文字演变、书法艺术及古代封缄工艺的珍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相家巷遗址 H6 秦封泥 秦官制
下载PDF
西安汉墓出土铜铁箭镞的中子成像分析
9
作者 赵凤燕 王艳朋 +1 位作者 武梅梅 贺林峰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7,87,共7页
汉代箭镞有多种类型,制作工艺也各不相同。本文采用中子成像和超景深显微照相技术,对西安雅荷中央广场M36西汉墓葬出土的铁铤铜镞和铁镞进行无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铜镞与铁铤采用铸接方式相连,铁铤外部推测先涂刷胶结物,后用竹木片和... 汉代箭镞有多种类型,制作工艺也各不相同。本文采用中子成像和超景深显微照相技术,对西安雅荷中央广场M36西汉墓葬出土的铁铤铜镞和铁镞进行无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铜镞与铁铤采用铸接方式相连,铁铤外部推测先涂刷胶结物,后用竹木片和细线包裹捆扎,并涂刷黑漆。铁镞与铁铤为分铸后机械连接,连接部位有竹木材料填充。铜镞保存较好,铜腐蚀物分布于镞外表面和镞内铸造孔洞周围。铁镞整体和铜镞中铁铤均腐蚀严重,其中3个箭镞几乎无铁基体残留。本文为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子成像装置在文物领域的初步尝试,为探明箭镞内部结构和腐蚀特征,首次提供了影像学依据,有助于文物价值的认知和保护修复措施的制定,并对中子技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镞 铁镞 制作工艺 无损分析 中子成像
下载PDF
陕西西安唐戴至德夫妇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昕 +2 位作者 张小丽 吴晓璇 张星(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0,F0002,共14页
2019年7月至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郭杜街道任家寨村南发掘古墓葬2座,其中编号为M1的墓葬为长斜坡墓道五天井土圹砖室墓,出土器物50件(组),其中有墓志2合,确定墓主为唐代宰相戴至德和夫人博陵崔氏合葬墓。
关键词 陕西西安 唐墓 戴至德 宰相
下载PDF
陕西西安十里铺陶棺葬汉墓发掘简报
11
作者 张全民 彭富仁(拍照) +7 位作者 许鑫涛(拍照) 刘善沂(绘图) 张颢馨(绘图) 赵娜(绘图) 李潇檬(绘图) 冯永恒 王焕 方辉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3,共14页
2018~2020年,为配合基础建设,山东大学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安北郊十里铺汉墓群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500余座,其中9座为陶棺葬,包括竖穴墓道洞室墓和竖穴土圹砖椁墓两种,形制保存相对完整,其年代为西汉早期... 2018~2020年,为配合基础建设,山东大学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安北郊十里铺汉墓群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500余座,其中9座为陶棺葬,包括竖穴墓道洞室墓和竖穴土圹砖椁墓两种,形制保存相对完整,其年代为西汉早期到东汉晚期。该批墓葬的发掘,对于了解陶棺葬在两京地区的传布、汉代婴幼儿丧葬习俗的演变和区域差异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里铺汉墓群 陶棺葬 婴幼儿葬
下载PDF
陕西西安唐会昌三年王从俭墓幢研究
12
作者 李小琴 王自力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4-195,共12页
西安月登阁村唐墓中出土一件经幢,保存情况较好,刻文清晰,由幢顶、幢身和幢座构成。幢顶结构复杂,有顶刹、伞盖、束腰和宝盖。其中,束腰四面皆雕刻佛龛,龛内刻佛像,龛门两侧刻二弟子像。幢身呈八棱柱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佛... 西安月登阁村唐墓中出土一件经幢,保存情况较好,刻文清晰,由幢顶、幢身和幢座构成。幢顶结构复杂,有顶刹、伞盖、束腰和宝盖。其中,束腰四面皆雕刻佛龛,龛内刻佛像,龛门两侧刻二弟子像。幢身呈八棱柱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题记,题记内容包括书刻者、立幢者、立幢时间、立幢目的等相关信息。该经幢是重要的文物,所刻文字也是特殊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唐代墓幢及《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提供了基础资料,也对研究唐代译经活动、经本的流行与传播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经幢的出土情况、形制及刻文内容,为相关研究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会昌三年 墓幢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下载PDF
西安新发现的两座元代墓葬壁画颜料研究
13
作者 李博 刘珈如 +4 位作者 郭宏 郭瑞 郭菲 朱连华 郭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118,共9页
西安市雁塔区集中发现了一处元代家族墓,是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两座编号为M38、M40的墓葬残留壁画,壁画残损但颜色鲜艳,基本保留了颜料层结构信息。为了解这两座元墓壁画的颜料类型,通过剖面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 西安市雁塔区集中发现了一处元代家族墓,是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两座编号为M38、M40的墓葬残留壁画,壁画残损但颜色鲜艳,基本保留了颜料层结构信息。为了解这两座元墓壁画的颜料类型,通过剖面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拉曼光谱和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壁画颜料成分开展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壁画颜料包含矿物颜料和有机染料——红色颜料有铅丹、朱砂、铁红,黑色颜料为炭黑,白色颜料为白垩,绿色颜料为石绿,蓝色颜料为石青和靛蓝;墓葬M38的壁画有白灰层,墓葬M40的壁画无白灰层。靛蓝的应用是西安地区继唐代韩休墓壁画中发现之后的又一使用实例,为靛蓝在元代作为绘画材料在壁画中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资料。研究结果也将为两处元代墓葬壁画后续的保护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墓葬壁画 颜料 靛蓝
下载PDF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三座东汉墓发掘简报
14
作者 赵兆(文/摄影) 刘尊志 +6 位作者 高一鑫(文/图) 张峻玮(文/图) 崔潇瑜(文/图) 柴怡 郭紫烨(图) 杨永岗(摄影) 王紫玉(图) 《草原文物》 2023年第2期48-62,共15页
2018年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布里村新发现的3座东汉墓进行了发掘。3座墓葬形制基本完整,虽经盗扰,但仍出土随葬品119余件(组),主要为陶器,还包括少量铁器、铜器以及若干钱币。此次发掘为研究西... 2018年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布里村新发现的3座东汉墓进行了发掘。3座墓葬形制基本完整,虽经盗扰,但仍出土随葬品119余件(组),主要为陶器,还包括少量铁器、铜器以及若干钱币。此次发掘为研究西安、咸阳地区东汉时期的丧葬习俗、社会生活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咸新区 东汉晚期 墓葬
下载PDF
考古发掘现场遗址临时性回填保护问题初探——以隋唐长安城部分遗址为例
15
作者 郭菲 吴晨 +2 位作者 赵凤燕 张全民 张群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7期32-35,共4页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遗址显露出来。2018年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保护院配合城市建设对隋唐长安城遗址局部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一些重要遗迹,以保护遗址安全为出发点,选择对遗址进行临时性回填保护。文章以隋唐长安城部分遗址...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遗址显露出来。2018年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保护院配合城市建设对隋唐长安城遗址局部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一些重要遗迹,以保护遗址安全为出发点,选择对遗址进行临时性回填保护。文章以隋唐长安城部分遗址为例,对临时性回填保护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隋唐长安城 临时性回填保护
下载PDF
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墓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铭婧 《文博》 2015年第5期96-98,64,共4页
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基是目前全国发现的第九座,也是西安发现的第四座西汉时期的壁画基经过实地勘察,该墓室壁画主要存在的病害有:片状或块状剥离;表面酥碱;出现裂缝;空鼓、起翘、脱落现象;霉变通过对壁画基进行修复处理、整体加固... 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基是目前全国发现的第九座,也是西安发现的第四座西汉时期的壁画基经过实地勘察,该墓室壁画主要存在的病害有:片状或块状剥离;表面酥碱;出现裂缝;空鼓、起翘、脱落现象;霉变通过对壁画基进行修复处理、整体加固、防水处理、回填保护和墓室内部壁画保护,使壁画墓内部结构得到了稳固地加强,将有可能脱落和开裂的砖体和彩绘部分都得到了及时有效地回贴、修补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壁画墓 壁画保护
下载PDF
唐戴至德夫妇墓壁画研究
17
作者 郭昕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9,77,共10页
唐戴至德夫妇墓所出土壁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仿木作平闇式天花,内填石榴样宝相花,其风格与同时期高品级墓葬和莫高窟顶藻井壁画相似,或与当时崇佛有关;第二类列戟图,列戟数量多于其品级所享,可能与特赐等原因有关;第三类仪卫图,仪卫... 唐戴至德夫妇墓所出土壁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仿木作平闇式天花,内填石榴样宝相花,其风格与同时期高品级墓葬和莫高窟顶藻井壁画相似,或与当时崇佛有关;第二类列戟图,列戟数量多于其品级所享,可能与特赐等原因有关;第三类仪卫图,仪卫人数超越规制,其原因可能与列戟图相同,亦或是高宗时期仪卫人数多于《开元礼》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至德 唐墓 壁画 宝相花 列戟图 仪卫图
下载PDF
陕西西安枣园村乐学路汉墓M29发掘简报
18
作者 高博 张启厚 +1 位作者 曹阳 陈怡江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8,I0001,共8页
枣园村乐学路M29为长斜坡墓道土圹砖室墓,内券砖椁。随葬品虽遭严重盗扰,但墓室内仍残留有四件硬釉陶壶、鎏金铜器以及铜车马器。该墓年代为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规模较同时期中小型汉墓明显更大,随葬的硬釉陶壶在西安地区西汉中晚期大... 枣园村乐学路M29为长斜坡墓道土圹砖室墓,内券砖椁。随葬品虽遭严重盗扰,但墓室内仍残留有四件硬釉陶壶、鎏金铜器以及铜车马器。该墓年代为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规模较同时期中小型汉墓明显更大,随葬的硬釉陶壶在西安地区西汉中晚期大型墓葬中多有出土,表明该墓主人生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M29的发现为探讨汉长安城周边高等级墓葬埋藏情况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西安 枣园村 汉墓 砖椁 硬釉陶
下载PDF
陕西西安南郊隋施睿墓发掘简报
19
作者 郑旭东 高扬 +3 位作者 黄飞翔 王自力 李文发(绘图) 赵勇(摄影)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4,F0002,共12页
2021年3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基建中发现隋施睿墓。墓葬形制保存基本完整,随葬器物丰富,为研究关中地区隋代墓葬及随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隋代 施睿墓 南朝士人 高阳原
下载PDF
陕西西安焦村蒙元墓葬发掘简报
20
作者 张全民 郭永淇(摄影) +4 位作者 吕帆 蔡涛(摄影) 张蕊侠(绘图) 郭瑞(绘图) 王喜刚(绘图)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65,F0003,共17页
2008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长安区焦村发掘了3座蒙元时期墓葬。墓葬形制较完整,出土墓志、石函、陶俑、模型明器等遗物,较为丰富。其中一座墓葬的墓主为蒙古帝国都总领傅元明,纪年为蒙哥汗四年(1254年)。墓葬位于蒙元时期奉元城... 2008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长安区焦村发掘了3座蒙元时期墓葬。墓葬形制较完整,出土墓志、石函、陶俑、模型明器等遗物,较为丰富。其中一座墓葬的墓主为蒙古帝国都总领傅元明,纪年为蒙哥汗四年(1254年)。墓葬位于蒙元时期奉元城,属于家族墓。此次发掘为关中地区蒙元早期墓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元城 蒙元墓葬 傅元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