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迪 武彩绵 +1 位作者 王兰 岳媛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对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认知行为干预以及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对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认知行为干预以及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饮食健康、运动合理、定期复查以及按医嘱服药等治疗依从性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同时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患者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坎地沙坦酯联合胺碘酮转复老年高血压并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欣 权晓慧 +2 位作者 马春艳 孟祥云 朱永宏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胺碘酮转复老年高血压并持续性房颤的效果。方法7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坎地沙坦酯加胺碘酮)35例及胺碘酮组(单用胺碘酮)40例。在积极控制血压的同时,2组均给予胺碘酮0.2g,每日3次...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胺碘酮转复老年高血压并持续性房颤的效果。方法7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坎地沙坦酯加胺碘酮)35例及胺碘酮组(单用胺碘酮)40例。在积极控制血压的同时,2组均给予胺碘酮0.2g,每日3次;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酯4~8mg/d,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各有1例退出研究。联合用药组的转复率为67.6%(23/34),胺碘酮组转复率为43.6%(1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转复时间较胺碘酮组明显缩短[(9.2±2.1)dvs(11.6±2.1)d](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联合胺碘酮可提高老年高血压并持续性房颤的转复率,缩短转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酯 胺碘酮 高血压 房颤 持续性 老年人
下载PDF
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岳媛 张洁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679-1680,共2页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收的CHF合并房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各52例。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收的CHF合并房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各52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LVEF、HR、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LVEF、HR、LVEDD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个月,研究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CHF合并房颤患者的心功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心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房颤 心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岳媛 张迪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473-1474,共2页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8.1至2019.12收治的160例心肌梗死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8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8.1至2019.12收治的160例心肌梗死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8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护理前在SAS、SDS上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SAS、SDS相比,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治疗前研究对象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上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对象护理前在hs-CRP、IL-6上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hs-CRP、IL-6相比,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给予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后,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提升生活质量,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常规护理 炎性因子 细节管理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的变化
5
作者 马欣 权晓慧 +2 位作者 朱永宏 刘秀敏 马春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961-963,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其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评价血浆BNP水平与UAP和NSTEMI的关系,观察心肌缺血改...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其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评价血浆BNP水平与UAP和NSTEMI的关系,观察心肌缺血改善后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住院ACS患者154例。其中NSTEMI组29例,UAP组12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12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测定其血浆BNP水平,对154例ACS患者行择期PCI术后的BN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NSTE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NSTEMI组高于UAP组(P〈0.05);UA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154例ACS患者在PCI术后12-24h内BN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降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NSTEMI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UAP患者,UA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心肌缺血是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BNP水平增高可以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血浆BNP含量明显降低,可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对临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利钠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