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老年精神分裂症PANSS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翟媛媛 敖磊 +1 位作者 张辉 张燕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的门诊收治的45例(年龄≥65岁,病程≥2年)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组)和...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的门诊收治的45例(年龄≥65岁,病程≥2年)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组)和西安市第九医院51例老年体检人群(健康对照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化学发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PANSS量表对疾病组老年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测定,并运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甲状腺激素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疾病组患者的T3、T4水平分别为(1.66±0.43)nmol/L、(103.76±18.17)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0.41)nmol/L、(113.23±17.03)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不同性别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与TSH水平呈正相关(r=0.318,P<0.05),与T3、T4水平呈负相关(r=-0.337、-0.330,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水平偏低,但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性别差异,阴性症状与TSH呈正相关,与T3、T4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精神分裂症 甲状腺激素 PANSS评分 阳性症状评分 阴性症状评分 相关性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HTR2A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和利培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杜波 刘永桥 +6 位作者 刘飞虎 肖卫东 卢天兰 李玲芝 黄兰 宓为峰 张鸿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0-424,共5页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羟色胺2A受体(HTR2A)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关联。方法入组20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133例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接受12周帕利哌酮棕榈酸盐(50~150 mg/4周)...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羟色胺2A受体(HTR2A)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关联。方法入组20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133例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接受12周帕利哌酮棕榈酸盐(50~150 mg/4周)或利培酮长效注射针剂(25~50 mg/4周)治疗,每2周进行1次疗效和安全性的评定;68例住院患者,接受4周利培酮片(2~6 mg·d-1)治疗,每周进行1次疗效和安全性评定;以试验结束时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减分率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共选择3个多态性位点,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或直接测序,获得基因型。结果 rs7997012各基因型可能与临床疗效相关联(P<0.05),位点rs6313和rs6311的各基因型间临床疗效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位点rs6313和rs6311的各基因型与BARS、SAS评分变化及血AST、ALT升高的水平相关联(P<0.05)。结论 HTR2A基因与帕利哌酮及利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能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HTR2A基因 多态性 帕利哌酮 利培酮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特征及其与白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翟媛媛 张辉 +2 位作者 马瑾 张燕 敖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6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白蛋白(AL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疾病组,同时选取西安市友谊医院的健康体检者46名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血清促甲...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白蛋白(AL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疾病组,同时选取西安市友谊医院的健康体检者46名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甲状腺素(T 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 3)的水平,同时采用溴甲酚紫终点法检测疾病组患者的ALB水平。结果疾病组的TSH、FT 4、rT 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 3、FT 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 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和性别对疾病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指标(TSH,T 3,T 4,FT 3,FT 4,rT 3,T 3/rT 3)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疾病组患者T 3/rT 3比值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262,P=0.019)。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rT 3升高是其特征性变化,T 3/rT 3比值与ALB水平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白蛋白
下载PDF
疫情封闭式管理时大学生焦虑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陈梦 李奇光 戴尊孝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4379-4388,共10页
目的:了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下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时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的管理提供了参考。方法:2022年1月7日至17日采用问卷星,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随机发放给疫情期间处于封闭式管理模式下的陕西各大高... 目的:了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下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时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的管理提供了参考。方法:2022年1月7日至17日采用问卷星,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随机发放给疫情期间处于封闭式管理模式下的陕西各大高校学生。运用自制一般情况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651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617份。结果:疫情期间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时大学生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21.34%,其中男生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20.98%,女生为21.5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研二、有精神病史等因素影响下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p值均 < 0.05)。结论: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时应注意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可针对焦虑情绪影响因素进行早期的识别和干预,有效预防大学生焦虑情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期间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封闭式管理模式 大学生 焦虑情绪
下载PDF
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家兔坐骨神经元尼氏体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瑞辉 刘飞虎 屈红艳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26-927,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采用外科方法运用螺旋测微仪对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家兔坐骨神经挤压造模。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造模后不作...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采用外科方法运用螺旋测微仪对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家兔坐骨神经挤压造模。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造模后不作电针治疗,电针治疗组造模后进行电针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采用硫堇-伊红染色技术检测上述三组家兔坐骨神经元尼氏体的变化情况。结果:电针治疗组尼氏体变化显著强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明显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元中尼氏体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针灸疗法 坐骨神经元尼氏体/分析
下载PDF
电针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IL-1β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屈红艳 王瑞辉 刘飞虎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6-507,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伤家兔模型,然后进行电针治疗,用ABC-ELISA法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与脊髓腰膨大段中IL-1β水平。结果:电针治疗2个疗程后,在原损伤局部,模型对照组IL-1β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伤家兔模型,然后进行电针治疗,用ABC-ELISA法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与脊髓腰膨大段中IL-1β水平。结果:电针治疗2个疗程后,在原损伤局部,模型对照组IL-1β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电针治疗组IL-1β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于脊髓腰膨大段来说,电针治疗组IL-1β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应用电针治疗可以降低损伤局部IL-1β含量,这可能与电针的抗炎镇痛作用有关;而对脊髓腰膨大段IL-1β含量则有明显的升高作用,这说明电针可能通过升高脊髓组织中IL-1β含量刺激神经生长因子产生,从而促进损伤坐骨神经神经元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病理学 电针/机理
下载PDF
电针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中NGF-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飞虎 王瑞辉 屈红艳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24只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三个组,每组8只。采用外科方法运用螺旋测微仪对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家兔的坐骨神经进行挤压造模,空白对照组不作任...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24只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三个组,每组8只。采用外科方法运用螺旋测微仪对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家兔的坐骨神经进行挤压造模,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不进行电针治疗。电针治疗组造模后治疗四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上述三组家兔坐骨神经对应脊髓段的神经生长因子-信使核糖核酸(NGF-mRNA)水平。结果:电针治疗组NGF-mRNA表达水平明显强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明显增强坐骨神经损伤后NGF mRNA的表达,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使肢体功能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EA) 坐骨神经 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NGF)
下载PDF
探讨颈动脉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廖姗 李超 +6 位作者 阮骊韬 宋艳 李奇光 徐成 王重阳 穆岩 李筱笛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57-463,共7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将其危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斑块形成的253例患者,按照有无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为有病组和无病组...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将其危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斑块形成的253例患者,按照有无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为有病组和无病组两组,对其一般资料及各部位血管壁剪切应力(WSS)值分别行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及ROC曲线分析。结果有病组的年龄、血糖、收缩压、脉压差、脉压差指数、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及降三高(血糖、血脂、血压)药物的服药率均高于无病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较无病组降低。脉压差(OR=1.07,95%CI 1.00~1.13,P<0.05)和左侧颈动脉分叉处前壁(前LCCABIF)WSSa值(OR=3.85,95%CI 1.02~14.50,P<0.05)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ROC曲线分析,得出脉压差为49.5 mmHg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诊断临界点;左侧颈动脉分叉处前壁WSSa=1.985 pa为诊断是否发病的最佳临界点。结论脉压差和左侧颈动脉分叉处前壁WSSa值可以作为颈动脉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预测指标,同时当脉压差值>49.5 mmHg和(或)左侧颈动脉分叉处前壁斑块处WSSa值>1.985 pa时发病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血管壁剪切应力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和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临床疗效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宓为峰 杜波 +7 位作者 刘永桥 刘飞虎 肖卫东 卢天兰 李玲芝 黄兰 岳伟华 张鸿燕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多态性与帕利哌酮和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的关联.方法 对入组的1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给予帕利哌酮或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12...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多态性与帕利哌酮和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的关联.方法 对入组的1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给予帕利哌酮或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1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作为主要疗效评价工具,以治疗结束时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量表(CGI-S)及人际和社交能力量表(PSP)作为次要疗效评价工具;每2周进行PANSS评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受试者多药耐药基因5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应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法分析各基因型与临床疗效的关联性.结果 MDR1基因多态性与主要疗效指标PANSS减分率及有效率的关联分析中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参数检验分析显示:位点rs1045642 CC基因型携带者在阴性症状条目抽象思维障碍(Z=-2.62,P=0.009)及阳性症状条目夸大(Z=-2.84,P=0.005)有较好疗效;rs2032582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在一般病理学症状条目紧张改善较差(Z=-2.50,P=0.012);rs1202169位点A等位基因携带者在一般病理学条目主动社会回避改善较好(Z=-2.09,P=0.036);rs13233308位点CC基因型携带者在一般病理学条目罪恶观念(Z=-2.09,P=0.036)和交流缺乏自发性和主动性疗效(Z=-2.73,P=0.006)改善不佳,该位点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在紧张条目的 疗效改善较好(Z=-2.54,P=0.011).次要疗效指标分析显示,rs1045642位点C等位基因与PSP评分高度相关(Z=-2.18,P=0.029).结论 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可能并不影响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帕利哌酮和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的临床疗效,但与妄想、社交回避的改善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药耐药基因 MDR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利哌立酮 帕利哌酮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与多巴胺D_2、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10
作者 马小红 王英成 +4 位作者 李涛 黄颐 刘协和 吴斌 师建国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索多巴胺D2 受体 (DRD2 )基因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在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 (B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 )在临床主治医师诊断后 ,由研究者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3版修订本的定式检查提纲 (SCID P)对... 目的 探索多巴胺D2 受体 (DRD2 )基因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在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 (B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 )在临床主治医师诊断后 ,由研究者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3版修订本的定式检查提纲 (SCID P)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面检 ,共选择符合标准的 1 0 5例BD患者 ,并将患者的发病年龄以≤ 2 5岁为早发组 ,>2 5岁为晚发组 ;(2 )对入组患者和对照组 (1 2 8名健康人 )按常规方法提取DNA ,然后对DRD2、COMT基因定型 ;(3)各组间构成比差异用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RD2、COMT基因多态性均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但发病年龄大于 2 5岁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DRD2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36 ,P =0 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多巴胺D2受体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