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数据六轴外固定架与内固定在矫正胫骨畸形中的应用
1
作者 许兆辰 陈永程 +2 位作者 张保刚 张萌 乔锋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数据六轴外固定架与内固定矫正胫骨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胫骨畸形矫正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选择分为内固定组30例,外固定架组30例。内固定组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83... 目的探讨基于CT数据六轴外固定架与内固定矫正胫骨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胫骨畸形矫正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选择分为内固定组30例,外固定架组30例。内固定组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83±7.73)岁。外固定架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1.17±8.4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截骨处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的影像学测量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6.97±1.69)个月。与内固定组比较,外固定架组的切口长度更短(P<0.05),截骨处愈合时间较长(P<0.05);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机械轴偏移(mechanical axis deviation,MAD)、股胫角(femoro tibial angle,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胫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tibial angle,LDTA)、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关节线相交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双下肢长度差(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FTA、MPTA、LDTA、LDFA、JL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的MAD、LLD小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内固定组术后的MAD、FTA、MPTA、LDTA、JL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术后的MAD、FTA、MPTA、LDTA、JLCA、L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与内固定矫正胫骨畸形具有相同临床疗效,但外固定架矫正畸形具有切口较小、创伤小、精确性高、可术后多次调整等优点,对于合并LLD者尤为适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畸形 外固定架 内固定 截骨矫形
下载PDF
基于CT数据六轴数字化骨科外固定架在膝关节复杂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学 乔锋 刘曙光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数据六轴数字化骨科外固定架(Q spatial frame,QSF)在膝关节复杂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西安市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8例膝关节复杂畸形患者资料,其中男2例(2膝),女6例(8膝);年龄1... 目的探讨基于CT数据六轴数字化骨科外固定架(Q spatial frame,QSF)在膝关节复杂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西安市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8例膝关节复杂畸形患者资料,其中男2例(2膝),女6例(8膝);年龄18~57岁,平均(47.10±12.47)岁。采用自主研制的QSF进行矫形固定,在畸形处截骨,然后用六轴外固定架固定远近端骨段。术后双下肢CT检查,利用配套的软件计算获得连接杆的调节处方。术后1周根据“数字化外固定架处方”对外固定架6根连接杆的长度进行调整,缓慢矫正下肢力线,待截骨处骨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通过分析术后下肢力线矫正情况、截骨处骨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美国膝关节协会(the American knee society,AK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Tegner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7个月,平均(9.56±1.06)个月。均未出现伤口感染、神经损伤、截骨处骨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6例经1次处方调节就获得良好力线,2例经第2次微调后获得良好力线。术后(13.00±2.31)周截骨处达到骨性愈合,畸形未复发。带架期间关节活动度均轻度受限,去除外固定4周后关节ROM恢复到术前。术前伴有膝关节疼痛不适,术后3个月AKS评分与Tegner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畸形较大、多平面的畸形,六轴外固定架可以在不改变构型的情况下进行六轴自由度矫正,基于CT数据六轴数字化骨科外固定架具有精度更高、操作更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畸形 截骨矫形 外固定架
下载PDF
陶瓷骨打压植骨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安明 史国号 +4 位作者 刘德玉 欧国峰 王国柱 肖斌 郝阳泉 《西部医学》 2020年第12期1778-1783,共6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人工陶瓷骨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保头髋疗法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方向。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西安市红会医院收治的7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Ⅰ...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人工陶瓷骨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保头髋疗法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方向。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西安市红会医院收治的7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组织工程化人工陶瓷骨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打压植骨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陶瓷骨打压植骨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部疼痛VAS评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①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髋部疼痛VAS评分:术前两组髋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③影像学结果:术后6、12个月,观察组髋部X线、CT及MRI检查可见植入的陶瓷骨及新生骨长入倾向,且影像学资料未见股骨头坏死进一步进展;而对照组可见植入的陶瓷骨但未见明显新生骨长入,虽然影像学资料未显示股骨头坏死进一步进展,但MRI可见股骨头内T2高信号。结论陶瓷骨打压植骨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可以有效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症状,延缓股骨头塌陷时间,为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保头疗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打压植骨 富血小板血浆 疗效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关节痹痛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甜甜 袁捷 +6 位作者 陈杰 韩祖成 刘冬玲 王敏 于鹏龙 魏蜀君 王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151-155,176,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治疗关节痹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治疗关节痹痛的处方并建立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层次聚...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治疗关节痹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治疗关节痹痛的处方并建立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对筛选的393首处方进行分析,得出近现代百名中医大家治疗关节痹痛的常用药物有当归、桂枝、牛膝、白芍、甘草、威灵仙、黄芪、秦艽、桑寄生、防己,处方药物味多为苦、甘、辛,性温,归肝、脾、肾经。高频药物组合(药对)包括黄芪-当归、当归-桂枝、当归-白芍、白芍-桂枝、甘草-桂枝、黄芪-桂枝、牛膝-当归、川芎-当归、威灵仙-桑寄生、鸡血藤-当归等。新处方包括熟地黄-爵床、厚朴-淡竹叶、牛蒡子-白芍、茜草-杏仁、木通-鹿茸等。结论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基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近现代百名中医大家治疗关节痹痛遵循“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法则,体现了从正气不足,风、寒、湿三气夹杂来诊治关节痹痛的学术思想,符合中医标本兼治的用药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用药分析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下载PDF
空心钉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中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郑世成 任敬 +1 位作者 巩四海 郭炳华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935-193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患者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DFNF患者8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A组患者给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B组患者给予THA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 目的探讨中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患者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DFNF患者8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A组患者给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B组患者给予THA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长和术后住院时长明显短于B组,术后失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B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术和THA在治疗中老年DFNF患者时均有各自的优势,前者可以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长,减少术中出血情况,后者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故而建议治疗方案的选择宜参考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择优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空心钉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高凝状态与NF-κB通路活化的关系及防己黄芪汤治疗作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郭炳华 宋联进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1年第5期752-754,共3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高凝状态与核因子-κB(NF-κB)通路活化的关系及防己黄芪汤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关节组,并按照随机数法将研究患者分为治疗组(n=42)、常规组(n=42)...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高凝状态与核因子-κB(NF-κB)通路活化的关系及防己黄芪汤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关节组,并按照随机数法将研究患者分为治疗组(n=42)、常规组(n=42)。随后检测本研究患者血清NF-κB信号通路指标(P50、P65、IκBα)水平以及凝血指标(aPTT、PT、TT、Fbg)变化。另外选择32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血清NF-κB信号通路指标水平与凝血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OA症状分级量化表、KOA严重程度指数(LequesneMG)、生活质量量表(SF-36)的评分情况。结果关节组aPTT、PT、T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bg、P50、P65、IκB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TT均明显升高,Fbg、P50、P65、IκB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高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分级量化、LequesneMG评分均明显降低,SF-36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低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能够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高凝状态,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同时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症状与严重程度,进而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核因子-ΚB 高凝状态 防己黄芪汤
下载PDF
退行性骨关节病诊疗创新倒悬牵引养生床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童兴 汪兵 +3 位作者 齐亮 王敏 黄小强 童嘉龙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7期45-48,共4页
目的:设计研制倒悬牵引养生床,以实现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创新治疗,并分析其在临床退行性骨关节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倒悬牵引养生床由床体和动力系统两部分组成,依据中医骨科复位理论,实现患者不同角度的"倒立"状态。选取4... 目的:设计研制倒悬牵引养生床,以实现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创新治疗,并分析其在临床退行性骨关节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倒悬牵引养生床由床体和动力系统两部分组成,依据中医骨科复位理论,实现患者不同角度的"倒立"状态。选取47例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语言等级量表(VRS)分级评估值,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倒悬牵引养生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VRS评估值以及对诊疗过程和诊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设计完成倒悬牵引养生床的样品研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RS评估值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6,t=3.676;P<0.05),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68,t=0.401;P>0.05)。观察组患者对诊疗过程和诊疗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5,t=2.302;P<0.05)。结论:倒悬牵引养生床能有效地减轻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对诊疗服务质量的认可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主诉疼痛分级 身体倒立 满意度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任敬 贾斌 +3 位作者 郑世成 许兆晨 王敏 贺金龙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966-968,1030,共4页
目的:探究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炎症应激指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肱骨干骨折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交锁髓内钉... 目的:探究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炎症应激指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肱骨干骨折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均行12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各时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应激指标水平和P物质(SP)、前列腺素E 2(PGE 2)、神经肽Y(NPY)等疼痛应激指标水平,并采用NEER和HS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肩、肘关节恢复情况,统计两组骨折端对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手术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1、3、7天,观察组的TNF-α、IL-1β以及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SP、PGE 2、NPY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骨折端对位优良率分别为90.00%和6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周的NE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两组的NEE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12、24周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机体炎症应激水平,骨折端对位效果较好,并发症轻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炎症应激指标 骨愈合
下载PDF
专科护理干预在外科门诊尺桡骨双骨折康复效果中的应用
9
作者 贺静 辛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86-189,共4页
探讨将专科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尺桡骨双骨折的作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骨外科纳入尺桡骨双骨折共7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均予以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手段,试验组予以一般护理联合专... 探讨将专科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尺桡骨双骨折的作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骨外科纳入尺桡骨双骨折共7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均予以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手段,试验组予以一般护理联合专科护理措施。对所有患者臂功能、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臂功能升高,肿胀程度、疼痛评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项臂功能较高,肿胀程度、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针对外科门诊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予以专科护理干预能促前臂肢体功能恢复,对缓解疼痛与肿胀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干预 门诊 尺桡骨双骨折
下载PDF
角度可调式截骨导向器在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曙光 乔锋 +4 位作者 黄小强 张保刚 贺金龙 巩四海 齐亮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6-881,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角度可调式截骨导向器在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术中实现快速精准截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14例(17膝)行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治疗的膝关... 目的探讨新型角度可调式截骨导向器在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术中实现快速精准截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14例(17膝)行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治疗的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41.4±16.4)岁(范围:18~56岁)。体重指数(23.5±3.5)kg/m^2(范围:18.1~28.9 kg/m^2)。术前利用Solidworks软件行精确术前测量,计算旋转角度和旋转半径;术中均在自主设计的角度可调式截骨导向器辅助下行导针置入,根据测量参数调节导向器,将导向器与骨面贴紧,顺导针孔钻入导针,透视确认导针的位置良好,即完成导针的置入;在导针引导下进行截骨后使用Tomofix接骨板固定。记录导针放至满意位置所需置入次数、时间和透视次数,矫形后皮质与皮质、截骨面与截骨面的对合情况,截骨块计划厚度与实际最大厚度,截骨块上下面的面积,股骨远端后方角,力线的矫正情况等;应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Tegner评分等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手术前后测量指标和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所有病例导针均置入满意位置,前2枚导针一次置入即成功的10膝,经1次调整达满意的5膝,2次调整的2膝。导针置入所需时间平均为82.4 s(范围:51~125 s),平均透视1.5次(范围:1~5次)。截骨块上、下面的面积分别为(5.52±0.52)cm2、(5.36±0.49)cm^2;术前计划测得截骨块厚度(11.3±1.9)mm,实际截取的厚度为(8.1±1.7)mm。股骨远端后方角术前为(85.2±2.6)°,术后为(85.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1,P>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随访,AKSS、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值均<0.05),力线矫正均在目标范围内。其中3膝发生合页点断裂,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未发生内固定断裂、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新型角度可调式截骨导向器可以快速准确的按术前计划置入导针,术中无需透视力线、可以保证皮质与皮质、截骨面与截骨面的良好对合,不会造成矢状面畸形,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治疗结果 膝外翻 股骨远端闭合截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