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分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飞 刘凯军 +1 位作者 肖嘉文 王晶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4期558-559,共2页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lumbar facet joint syndrome,LFJS)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疾病[1]。其治疗方案较多,但其疗效不一[2-3],多数起效缓慢,效果持续时间较短。近年来,我科采用椎间孔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LFJS,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lumbar facet joint syndrome,LFJS)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疾病[1]。其治疗方案较多,但其疗效不一[2-3],多数起效缓慢,效果持续时间较短。近年来,我科采用椎间孔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LFJS,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体外冲击波 椎间孔注射
下载PDF
不同侧髂骨截骨方式对股骨远端C3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辉 崔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7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侧髂骨截骨方式对股骨远端C3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就诊收治的52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术中植骨时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不同侧髂骨截骨方式对股骨远端C3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就诊收治的52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术中植骨时对照组采取同侧髂骨截骨方式,观察组采取对侧髂骨截骨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时间,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患侧膝关节主动伸直至10°以及主动屈曲至120°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0.77%vs 53.85%.χ^(2)=4.282,P=0.039);两组患者取骨区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侧髂骨取骨与同侧取骨相比,对侧取骨有利于股骨远端C3型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截骨术 膝关节 康复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杨辉 杨金峰 +6 位作者 崔文军 王道明 李越敏 刘凯军 崔波 屈刘璐 巩团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6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规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5—2018-04收治的183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术前、术后有无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结果术前38.25%患者发生DVT,而术后升高至5...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规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5—2018-04收治的183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术前、术后有无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结果术前38.25%患者发生DVT,而术后升高至56.83%,均以远端血栓形成为主。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患者骨折到入院时间长(P=0.024)为术前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患有高血压(P=0.009)为术前DVT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手术持续时间较长是术后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VT发生率不低,但发生严重肺栓塞的概率并不高;老年患者确诊后应尽快进行预防血栓的治疗;术中尽量控制手术时间,以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老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