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多孔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剑 桑国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59-63,共5页
详细介绍了金属多孔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与性能特点,并对其在节能门窗、建筑防火板材、钢结构和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金属多孔材料 建筑节能 防火板材 钢结构
下载PDF
基于生态视角下的建筑业创新问题模拟研究
2
作者 宁文泽 金维兴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7-111,共5页
目前关于建筑行业创新投入、技术扩散、对建筑产业整体收益、产业集中度的影响难以用实际数据分析,因而从个体企业行为角度出发,根据多智能体理论,使用多主体仿真平台(Netlogo)建模平台,建立我国建筑业的交易行为互动流程,模拟运行建筑... 目前关于建筑行业创新投入、技术扩散、对建筑产业整体收益、产业集中度的影响难以用实际数据分析,因而从个体企业行为角度出发,根据多智能体理论,使用多主体仿真平台(Netlogo)建模平台,建立我国建筑业的交易行为互动流程,模拟运行建筑产业创新行为,观察并分析论证创新使产业集中度产生波动,创新企业数量与产业收益是U型关系,技术扩散速度对产业收益有极大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产业模拟 创新 技术扩散 产业集中度
下载PDF
评标准则对建筑业利润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多智能体仿真
3
作者 宁文泽 金维兴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28,共4页
目前关于低价中标对建筑业的影响存在积极与负面两方面的看法,一方认为建筑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作出"最低价抢标"的抉择,因而产生质量纠纷、影响企业发展的后果。一方认为发达国家多在实践中采用低价中标方式,所有采用过的评... 目前关于低价中标对建筑业的影响存在积极与负面两方面的看法,一方认为建筑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作出"最低价抢标"的抉择,因而产生质量纠纷、影响企业发展的后果。一方认为发达国家多在实践中采用低价中标方式,所有采用过的评标办法在实施中总会出现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弊端,实施最低价中标评标办法较之其它办法更有利于实现真正的竞标。理论各持一词。因而研究从个体企业行为角度出发,根据多智能体理论,使用Netlogo建模平台,建立中国建筑业的交易行为互动流程,模拟运行建筑产业创新行为,通过建筑业的虚拟仿真竞争互动,观察并分析论证了建筑业不同评标准则对产业收益存在不同的影响,低价中标方法损害产业收益,而偏好创新中标方法有利于产业收益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产业模拟 企业行为 行为层次
下载PDF
村镇建筑技术的社会化进程任重而道远——赴四川绵竹抗震救灾随感
4
作者 雷振东 周铁钢 《建筑与文化》 2008年第6期13-15,共3页
2008年5月17日至26目,我有幸作为建设部专家之一被派赴四川绵竹抗震救灾,期间排查性鉴定了城区30万平方米建筑的震损情况,考察了11个镇区的震后实态,深入走访了多个典型村庄的震后格局。10天的阅历,凝炼为八个字——震憾、感动、... 2008年5月17日至26目,我有幸作为建设部专家之一被派赴四川绵竹抗震救灾,期间排查性鉴定了城区30万平方米建筑的震损情况,考察了11个镇区的震后实态,深入走访了多个典型村庄的震后格局。10天的阅历,凝炼为八个字——震憾、感动、洗礼和反思,深焙成我人生的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救灾 建筑技术 绵竹 四川 社会化 进程 村镇 建设部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多相界面磷循环转化微生物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廷林 柴蓓蓓 +1 位作者 邱二生 朱维晃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年第1期61-70,共10页
以汾河水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灭菌与非灭菌对比方法,通过水体-沉积物体系"好氧-厌氧-投加还原剂"的对比连续模拟实验,研究了微生物在水体-沉积物多相界面磷循环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好氧状态下沉积物中磷不发... 以汾河水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灭菌与非灭菌对比方法,通过水体-沉积物体系"好氧-厌氧-投加还原剂"的对比连续模拟实验,研究了微生物在水体-沉积物多相界面磷循环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好氧状态下沉积物中磷不发生明显释放;厌氧状态下,微生物以硫酸根为电子受体的生命活动引起周围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进而导致沉积物中磷和可溶性铁显著释放.在没有微生物的反应器内,只有当添加强还原剂使其氧化还原电位降至与前者同等水平时才发生明显释放.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变化分析表明,铁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在微生物作用下更容易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多相界面 磷释放 沉积物
下载PDF
空间结构耦合模态控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乾瑛 王社良 朱军强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6-282,共7页
智能结构以主动元件为传感器和驱动器,根据结构的动态响应和控制要求,自适应地改变结构的动态性能,实现结构特性的自调节功能,以增强结构适应于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中常用的模态空间控制方法,就是将系统方程转化... 智能结构以主动元件为传感器和驱动器,根据结构的动态响应和控制要求,自适应地改变结构的动态性能,实现结构特性的自调节功能,以增强结构适应于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中常用的模态空间控制方法,就是将系统方程转化到模态坐标下,从而得到内部解耦的以模态坐标表示的方程组,然后根据一定的控制方法,计算出模态控制力,实现实时控制。该方法计算简单,效率高,能满足实时控制的需要。本文根据一个三层智能结构主动控制实验,介绍了耦合模态控制理论及实现方法,设计并阐述了压电主元杆件的工作原理,根据Riccati方程得到了主元杆件的最优布置。通过对实验数据运用五点滑动平均平滑法进行处理分析及频谱分析可以看到,智能结构通过主动控制,对相应的控制模态位移及加速度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对应的模态阻尼系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 模态控制 压电堆
下载PDF
Texaco气化炉炉渣基本特性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59
7
作者 尹洪峰 汤云 +1 位作者 任耘 张军战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3,共4页
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Texaco气化炉炉渣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岩相结构和显微结构;并利用气化炉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墙体材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sialon粉体,结果表明:1)T... 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Texaco气化炉炉渣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岩相结构和显微结构;并利用气化炉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墙体材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sialon粉体,结果表明:1)Texaco煤气化炉炉渣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CaO和残余碳,其中含有很高的玻璃相和不定形物质;2)气化炉渣为多孔结构,残余碳多为海绵状多孔结构,不定形玻璃相较为致密;3)当气化炉渣磨细粉添加量达到70%时经烧成可制得MU7.5以上墙体材料,烧成试样体积密度较低,可望保温隔热;4)利用气化炉渣为主要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氮化可合成主要成分为Ca-α-sialon和β-sialon的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炉渣 组成 显微结构 墙体材料 赛隆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尚建丽 王争军 +2 位作者 李乔明 武强 晁强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94,共3页
以相变石蜡为芯材,廉价的聚脲和聚氨酯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单层和双层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TG分析仪分别对所制备的单层壁材微胶囊和双层壁材微胶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同条件下制备的单层壁材微... 以相变石蜡为芯材,廉价的聚脲和聚氨酯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单层和双层壁材微胶囊相变材料,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TG分析仪分别对所制备的单层壁材微胶囊和双层壁材微胶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同条件下制备的单层壁材微胶囊相比,双层壁材微胶囊在合成过程中反应充分、产率较高,在室温环境下相变温度为19.02℃,且保持了较高的相变潜热(79.9J/g),适合于建筑用相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相变石蜡 界面聚合 双层壁材
下载PDF
水源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及其释放特征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廷林 延霜 +1 位作者 柴蓓蓓 刘虹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7-612,共6页
采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方法(SMT),分析测定了西安市汤峪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及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对该分级测定结果与间隙水水质及沉积物其他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为1,... 采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方法(SMT),分析测定了西安市汤峪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及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对该分级测定结果与间隙水水质及沉积物其他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为1,215.03~1,592.83,μg/g;铁铝结合态磷(Fe/Al-P)平均值为241.34,μg/g,其余形态磷中,钙结合态磷(Ca-P)为711.98,μg/g,有机磷(OP)为301.54,μg/g.相关性分析方面,Fe/Al-P含量与间隙水中TOC浓度显著相关.环境变化会导致Fe/Al-P释放进入水体,当氧化还原条件降低时,结合态的磷会由于2价铁的溶出而释放到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是水库富营养化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库 沉积物 理化性质 磷形态
下载PDF
不同粒径级砂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8
10
作者 苏立君 张宜健 王铁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89-1294,共6页
渗透性是砂土的重要工程性质之一,影响砂土渗透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土体密实程度、土颗粒自身特性、流体性质等,其中孔隙率与颗粒粒径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以往基于混合粒径的天然砂土的研究很难分别对这两个因素进行独立的研究。基于... 渗透性是砂土的重要工程性质之一,影响砂土渗透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土体密实程度、土颗粒自身特性、流体性质等,其中孔隙率与颗粒粒径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以往基于混合粒径的天然砂土的研究很难分别对这两个因素进行独立的研究。基于此,首先开展了单一粒径级砂土的常水头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同一粒径级砂土渗透系数随孔隙率的变化和同一孔隙率下不同粒径级砂土渗透系数随均值粒径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渗透系数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均值粒径二次方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其中均值粒径的影响较大,其变化能导致渗透系数量级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粒径混合砂土的渗透试验,讨论了曲率系数、不均匀系数等级配参数对渗透性的影响,从而将单一粒径级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天然砂土,最终拟合出渗透系数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经验公式,以便工程实践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均值粒径 孔隙率 渗透系数
下载PDF
高岩温对衬砌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廷树 张弟 +1 位作者 王艳 程磊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5-329,共5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高岩温、低湿度施工环境,研究了高岩温对单掺粉煤灰和双掺粉煤灰与矿粉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混凝土试样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从微观角度探讨了不同养护温度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 通过实验室模拟高岩温、低湿度施工环境,研究了高岩温对单掺粉煤灰和双掺粉煤灰与矿粉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混凝土试样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从微观角度探讨了不同养护温度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温、低湿养护制度下获得的水化产物分布不均匀,水分蒸发过快,导致了混凝土内部结构疏松;单掺粉煤灰和双掺粉煤灰与矿粉的C30衬砌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养护温度低于80℃时,双掺粉煤灰与矿粉的混凝土电通量值低于单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当养护温度达到80℃时,前者大于后者;养护温度升高增大了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抗碳化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逐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岩温湿度 矿物掺合料 衬砌混凝土 氯离子渗透性
下载PDF
聚丙烯酸树脂增韧碱激发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亚超 徐勇 +1 位作者 张耀君 徐德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3-406,共4页
由于碱激发硅灰粉煤灰复配地质聚合物的韧性较差,本文利用聚丙烯酸树脂TC-200对其进行增韧及表征。结果表明,TC-200最佳掺量为1 wt%时,试样的抗压抗折强度同时增大,压折比减小,韧性显著提高。结合XRD、SEM分析和Griffith理论证实了TC-20... 由于碱激发硅灰粉煤灰复配地质聚合物的韧性较差,本文利用聚丙烯酸树脂TC-200对其进行增韧及表征。结果表明,TC-200最佳掺量为1 wt%时,试样的抗压抗折强度同时增大,压折比减小,韧性显著提高。结合XRD、SEM分析和Griffith理论证实了TC-200可改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内部的裂缝表面能,从而达到增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 压折比 增韧 Griffith理论
下载PDF
搅拌站废水对不同掺合料配制的C80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何廷树 李小玲 +2 位作者 王福川 朱卫华 白锋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388,共5页
研究了搅拌站废水对无硅灰A型掺合料(粉煤灰+矿粉)和有硅灰B型掺合料(粉煤灰+硅灰)配制的C80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废水、自来水及两种掺合料拌制的7 d龄期硬化水泥净浆体的XRD分析,探讨了废水对不同掺合料配制的C8... 研究了搅拌站废水对无硅灰A型掺合料(粉煤灰+矿粉)和有硅灰B型掺合料(粉煤灰+硅灰)配制的C80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废水、自来水及两种掺合料拌制的7 d龄期硬化水泥净浆体的XRD分析,探讨了废水对不同掺合料配制的C80高强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对于无硅灰A型掺合料配制的C80高强混凝土,由于废水的缓凝作用,故掺入废水会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对于有硅灰的B型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由于硅灰早期火山灰活性高,而搅拌站废水中Ca(OH)2含量高,有助于硅灰早期的二次水化反应进行,故掺入废水会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使用废水对C80高强混凝土后期强度影响不大,且由于废水中Ca(OH)2含量较高,有助于掺合料后期二次水化反应进行,故废水配制的C80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还略高于自来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站废水 矿物掺合料 高强混凝土 抗压强度
下载PDF
碱激发硅灰-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亚超 张耀君 徐德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在碱激发粉煤灰矿物聚合物的基础上,研究了在粉煤灰中掺入适量硅灰形成碱激发硅灰-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当碱激发剂Na2S iO3.9H2O用量20wt%,硅灰掺量10wt%时,碱激发硅灰-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在室温养护下抗压强度达到... 本文在碱激发粉煤灰矿物聚合物的基础上,研究了在粉煤灰中掺入适量硅灰形成碱激发硅灰-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当碱激发剂Na2S iO3.9H2O用量20wt%,硅灰掺量10wt%时,碱激发硅灰-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在室温养护下抗压强度达到58.83 MPa,较不掺硅灰的矿物聚合物强度提高了72%。X衍射分析表明,形成的矿物聚合物为无定形矿物相,SEM微观形貌分析表明,掺入硅灰后,矿物聚合物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其强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 粉煤灰 抗压强度 矿物聚合物
下载PDF
国际水泥工业CO_2排放计算及减排措施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金禾 李辉 +2 位作者 云斯宁 魏洪恩 徐德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全面分析了国际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区域水泥工业中CO2排放状况,介绍了以生命周期评价法和动态体系法为代表的CO2排放估算方法和国外各主要水泥工业大国CO2减排措施,为合理评估我国水泥工业CO2排放状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泥工业 CO2排放 全球变暖 能耗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处理给水厂排泥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廷林 乐文健 +3 位作者 何文杰 郭宁 李战朋 汤建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以天津杨柳青水厂排泥水为处理对象,利用高效固液分离技术进行处理规模为2.04~5.44m3/h的中试研究,确定了在管式反应器与静态混合器不同混合反应条件下的工艺控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处理给水厂排泥水是切实可行的... 以天津杨柳青水厂排泥水为处理对象,利用高效固液分离技术进行处理规模为2.04~5.44m3/h的中试研究,确定了在管式反应器与静态混合器不同混合反应条件下的工艺控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处理给水厂排泥水是切实可行的,系统连续运行的稳定性高,稳定运行时的出水浊度一般低于5NTU。进水SS在300mg/L时,确定的适宜工艺控制参数为:PAC投量6~11mg/L,PAM投量0.97~1.22mg/L,机械搅拌转速为8~12r/min,最大上升流速可达65~70cm/min;前置混合条件采用静态混合器-管式反应器时的处理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固液分离技术 给水厂排泥水 控制参数 污泥浓缩
下载PDF
结团絮凝工艺处理水厂排泥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廷林 郭宁 +3 位作者 何文杰 李战朋 汤建新 张刚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4,共4页
以水厂的铁盐排泥水为处理对象,采用结团絮凝工艺进行了规模为1.3~5.4 m3/h的动态试验研究,优化了处理工艺的控制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静态混合器进行混合反应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混合装置;当进水SS为103~1 154 mg/L时,适宜的PAC、P... 以水厂的铁盐排泥水为处理对象,采用结团絮凝工艺进行了规模为1.3~5.4 m3/h的动态试验研究,优化了处理工艺的控制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静态混合器进行混合反应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混合装置;当进水SS为103~1 154 mg/L时,适宜的PAC、PAM[分子质量为(1~1.2)×104ku)]投加量分别为(5.1~15.3)、(0.3~2.7)mg/L,最佳搅拌转速为10 r/m in,水流上升流速为30~80 cm/m in。在该试验条件下,沉淀池出水浊度<5 NTU、污泥含水率<97%、污泥颗粒沉速>10 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泥水 铁盐 结团絮凝 静态混合器 上升流速
下载PDF
原料体系对Ti_3SiC_2合成过程中相组成和显微结构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蝴蝶 尹洪峰 +1 位作者 陈盼军 卢琳琳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分别以粉末钛粉、硅粉、石墨和钛粉、碳化硅、石墨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Ti3SiC2材料,借助XRD和SEM手段研究了原料体系和烧成温度对试样相组成、致密化程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烧结机理。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钛... 分别以粉末钛粉、硅粉、石墨和钛粉、碳化硅、石墨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Ti3SiC2材料,借助XRD和SEM手段研究了原料体系和烧成温度对试样相组成、致密化程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烧结机理。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钛粉-硅粉-石墨体系较钛粉-碳化硅-石墨体系合成出的Ti3SiC2块体材料纯度更高;(2)钛粉-硅粉-石墨体系在烧结温度低于1300℃时,主要以Ti5Si3、TiC和残余的硅粉、石墨反应生成Ti3SiC2,在烧结温度为1300~1600℃时,主要以形成的液相Ti-Si(L)与TiC反应生成了Ti3SiC2;钛粉-碳化硅-石墨体系在1485℃液相出现之后,颗粒经历重排和溶解再析出的过程,在液相中生成Ti3SiC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热压烧结 相组成 显微结构 反应机理
下载PDF
有机高分子对高岭土-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礼才 张耀君 +1 位作者 徐德龙 王亚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5-67,共3页
以高岭土及矿渣为原料,硅酸钠为激发剂,制备高岭土-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分别采用聚羧酸、聚丙烯酸乳液两种有机高分子对其进行强化韧化。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掺入0.5wt%的聚羧酸或聚丙烯酸乳液都能对高岭土-矿渣基地质聚合物起到强化增韧作... 以高岭土及矿渣为原料,硅酸钠为激发剂,制备高岭土-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分别采用聚羧酸、聚丙烯酸乳液两种有机高分子对其进行强化韧化。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掺入0.5wt%的聚羧酸或聚丙烯酸乳液都能对高岭土-矿渣基地质聚合物起到强化增韧作用。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高岭土-矿渣基地质聚合物主要以结构致密的无定形物质的形式存在,有机增韧剂的掺入对高岭土-矿渣基地质聚合物的矿物相组成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矿渣 有机高分子 地质聚合物 增韧
下载PDF
梁家山隧道病害成因综合勘察分析与处治措施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赖金星 张骞 董自超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7-31,共5页
针对运营隧道病害现状,采用地质踏勘、裂缝测绘、激光隧道断面仪观测方法对该隧道病害成因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截水沟径流水下渗软化土层,沟内水沿裂缝下渗加重基底土层软化,导致截水沟沉降拉裂破坏;坡积层错动或沉降引起隧道左... 针对运营隧道病害现状,采用地质踏勘、裂缝测绘、激光隧道断面仪观测方法对该隧道病害成因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截水沟径流水下渗软化土层,沟内水沿裂缝下渗加重基底土层软化,导致截水沟沉降拉裂破坏;坡积层错动或沉降引起隧道左侧边坡、路面裂缝;明洞回填土含水率急剧增加、强度丧失,导致衬砌向左、门墙向外变形;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坡积土路基沿土石交界面下错动,导致进口明洞衬砌、路面开裂。依据病害成因,提出采用截水沟改造、路面裂缝嵌补、封闭废弃的截水沟和接长明洞等处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勘察 病害 处治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