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化视角下二本院校世界现代史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以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为例
1
作者 朱伟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世界史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校世界史教学与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畏难情绪;世界史各课程之间衔接不好;教材不合用;教师整合能力偏弱等。解决思路是:努力提高课堂质量,用生动的课堂... 世界史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校世界史教学与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畏难情绪;世界史各课程之间衔接不好;教材不合用;教师整合能力偏弱等。解决思路是:努力提高课堂质量,用生动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世界史的积极性;不断学习用新材料充实课堂;用广博的知识与新颖的方法引导学生;提高教师的学术修养与知识整合能力,尽量用新的历史研究方法来指导教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本院校 世界现代史 教学现状 改进方法
下载PDF
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关系研究——以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贠大强 王晓如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就业需要,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以历史学实践教学为例,探讨了实践教学概念、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实...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就业需要,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以历史学实践教学为例,探讨了实践教学概念、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关系,得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教育的整体,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西安城南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问题透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如 朱德军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西安城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既是古长安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今天西安中心城区在文化蕴含上的延伸。对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环境如何进行保护,是保护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 西安城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既是古长安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今天西安中心城区在文化蕴含上的延伸。对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环境如何进行保护,是保护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一区域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透视,找出制约这一地区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所在,为当地旅游发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以及随着旅游开展带来的相关文化保护规划问题作好前期准备,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历史文化 环境保护 透视
下载PDF
再论西安事变的发生与中共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天社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关键词 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 中国共产党 中央档案馆 毛泽东 档案史料 中国档案 突发事变
下载PDF
继承与发展: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再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明娟 《唐都学刊》 2006年第5期132-136,共5页
对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的认识有四种观点:属于历史学、属于地理学、是边缘学科、是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的,其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独立的综合性学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时空结合的... 对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的认识有四种观点:属于历史学、属于地理学、是边缘学科、是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的,其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独立的综合性学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时空结合的理念和人地关系的研究切入点。因此,历史地理学在思维方法、研究手段、思维理念等方面与历史学和地理学都不相同。当然,历史地理学能否成为独立的综合学科,还取决于其研究成果和研究实力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学科属性 独立学科
下载PDF
史地研究的力作 经世致用的典范——《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评介
6
作者 耿占军 潘明娟 《唐都学刊》 2007年第3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西安 史地研究 经世致用 力作 评介 古都风貌 汉唐时期
下载PDF
西安历史文化的特质
7
作者 刘宝才 王美凤 《唐都学刊》 2011年第1期79-81,共3页
西安历史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文明首创精神、智慧深邃的长治久安之计及不断发展的开放包容气度。要把西安建设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既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有形遗产,又要着力透过有形遗产去揭示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两者相... 西安历史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文明首创精神、智慧深邃的长治久安之计及不断发展的开放包容气度。要把西安建设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既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有形遗产,又要着力透过有形遗产去揭示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两者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文明首创 长治久安 开放包容
下载PDF
历史时期城市体系研究的新思路——评潘明娟博士新著《周秦时期关中城市体系研究》
8
作者 陈正奇 《唐都学刊》 2010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城市体系 关中地区 博士 人民出版社 历史 课题成果 2009年
下载PDF
中晚唐中原藩镇“防秋”问题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德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8,共7页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叛的现实需要,大量征调西北边兵驰援中原战场,使得关中地区兵力空虚;而此时处于极盛时期的吐蕃王朝勾结边境诸胡趁势内侵,京师的安全形势极为严峻。随后,唐中央为弥补关中军力不足的难题,从地方大量征调军队进行...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叛的现实需要,大量征调西北边兵驰援中原战场,使得关中地区兵力空虚;而此时处于极盛时期的吐蕃王朝勾结边境诸胡趁势内侵,京师的安全形势极为严峻。随后,唐中央为弥补关中军力不足的难题,从地方大量征调军队进行防秋。本文以明确的史料记述为依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防秋"兵力的来源、"防秋"兵力的规模进行动态考察,并探讨中原藩镇在"防秋"中的价值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藩镇 防秋 来源 规模 价值与局限
下载PDF
“一国两制”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正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63-66,72,共5页
"一国两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把"一国两制"纳入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探索其历史渊源、社会背景,以及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进而... "一国两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把"一国两制"纳入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探索其历史渊源、社会背景,以及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进而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历史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殷人治殷 胡汉分治 一国两制 邓小平理论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培训策略浅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明娟 陈正奇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7-100,共4页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培训的培训目的是培养学习型、研究型的历史教师。因此,对于培训策略的思考与研究是完全必要的。通过对西安地区中学历史教师培训期望的调查,辅以对西安地区的文化背景、经济基础、教育资源、通讯及网络条件、受训...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培训的培训目的是培养学习型、研究型的历史教师。因此,对于培训策略的思考与研究是完全必要的。通过对西安地区中学历史教师培训期望的调查,辅以对西安地区的文化背景、经济基础、教育资源、通讯及网络条件、受训者的适应性和西安市政府对中学历史教师的希望以及培训者本身所具备的条件的分析,在现代教育理论下,我们提出“一个中心,两个课堂,多种模式”的培训策略。这种培训策略是以受训教师个性化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为中心、在理论培训课堂上采用多种模式进行培训教学,使受训教师能够迅速把所得知识和理论内化为实际能力,应用于教学实践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培训策略 一个中心 两个课堂 多种模式
下载PDF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64
12
作者 王晓如 贠大强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是当代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传统专业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产生的社会问题背景下,当代高等教育研究者对其颇为注目的问题域。本文以西安文理学院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例,从第二课堂概...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是当代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传统专业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产生的社会问题背景下,当代高等教育研究者对其颇为注目的问题域。本文以西安文理学院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例,从第二课堂概念、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以及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构成教育的整体,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课堂教学 历史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后现代思潮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明娟 杨文秀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3-26,共4页
后现代思潮对历史研究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后现代思潮给历史研究带来的危机主要是叙述危机,即历史论证和知识论证的危机。它对历史学的功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后现代思潮也给历史研究带来别样的视野,从而为史学实践开拓了更大的可能性。
关键词 后现代思潮 历史研究 叙述危机 反思
下载PDF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网络化保护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淑娟 王晓如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0-12,共3页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网络化保护,搭建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宣传展示平台,加大互联网传播力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研究本课题的宗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以VC++6.0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一个具有收录数据...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网络化保护,搭建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宣传展示平台,加大互联网传播力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研究本课题的宗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以VC++6.0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一个具有收录数据、修改数据、数据资料可视化、数据转换、数据共享等功能的管理系统,以实现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管理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据库
下载PDF
中晚唐直隶州制度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德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7,共6页
中唐以后,随着藩镇设置的普遍化,地方三级制逐渐取代两级制并成为行政的主体,而国家两级制的残余形态——直隶州则成为地方行政的"孤岛"。通过对唐代地方体制的演变、直隶州的产生、直隶州的内涵、直隶州刺史的来源、直隶州... 中唐以后,随着藩镇设置的普遍化,地方三级制逐渐取代两级制并成为行政的主体,而国家两级制的残余形态——直隶州则成为地方行政的"孤岛"。通过对唐代地方体制的演变、直隶州的产生、直隶州的内涵、直隶州刺史的来源、直隶州设置目的等相关问题的探讨,可发现唐代直隶州设置的初衷是为了确保中央对若干战略区域的有效控制。由于中央对此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加上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中晚唐直隶州制度没能成为遏制藩镇势力膨胀的重要工具,却为五代、北宋消弭割据隐患提供了直接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 直隶州 制度
下载PDF
庙会文化与西安鼓乐传承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如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9-62,共4页
西安鼓乐在历史传承中,民俗活动表现突出的庙会鼓乐活动是不可忽视的传承途径。源远流长的庙会文化生活,为西安鼓乐增添了传承的活力,增加了鼓乐艺人习乐的动力,成为西安鼓乐主要的表演场所、展示才艺、助兴表演的地方。庙会文化活动对... 西安鼓乐在历史传承中,民俗活动表现突出的庙会鼓乐活动是不可忽视的传承途径。源远流长的庙会文化生活,为西安鼓乐增添了传承的活力,增加了鼓乐艺人习乐的动力,成为西安鼓乐主要的表演场所、展示才艺、助兴表演的地方。庙会文化活动对西安鼓乐传承起了重要作用。研究庙会文化,对于探讨西安鼓乐获得生存和继续传承的活力,推进西安鼓乐的研究等,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会文化 西安鼓乐 传承 意义
下载PDF
关于西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喜霞 《唐都学刊》 2010年第6期104-107,共4页
通过对西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发现,西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表现形态为:经济收入低,生活形态简单;他们已经呈现出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工作地点,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评价相对较高;同时他们的成分相对比较复杂,表现在... 通过对西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发现,西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表现形态为:经济收入低,生活形态简单;他们已经呈现出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工作地点,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评价相对较高;同时他们的成分相对比较复杂,表现在民族类别多,来源地区域分散,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居住和交往习惯,他们以生活和工作为核心交往对象,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向。他们对西安市经济情况较为熟悉,也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和权益维护的必要性,他们希望能够在西安获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调查研究
下载PDF
西安地区宗教文化资源优势及其开发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俊侠 《唐都学刊》 2005年第3期67-70,共4页
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宗教文化资源占绝对优势,集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为一体,其中的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大兴善寺、青龙寺、兴教寺、大小清真寺、北堂(天主教堂)、八仙... 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宗教文化资源占绝对优势,集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为一体,其中的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大兴善寺、青龙寺、兴教寺、大小清真寺、北堂(天主教堂)、八仙庵、楼观台、法门寺等宗教人文景观,以其等级高、历史悠久,不仅在中国宗教史上,而且在世界宗教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并进行有节有序的开发,对推动西安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宗教文化 旅游 资源优势 开发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如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第21期151-152,共2页
从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环境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三个方面探讨网络环境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寻求濒危状况突出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保护方式,为政府在有关方... 从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环境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三个方面探讨网络环境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寻求濒危状况突出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保护方式,为政府在有关方面决策提供思路,更好地保存一些可能消失或正在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华文化永久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西安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下载PDF
西安鼓乐生存环境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如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5-39,共5页
西安鼓乐(长安古乐)是脱胎于唐代燕乐并多方面继承唐宋音乐传统,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元明清历代音乐艺术及各地民间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至今仍存活在我国民间的以成套乐器再现千年古乐曲的传统音乐形式。作为历史悠久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鼓乐(长安古乐)是脱胎于唐代燕乐并多方面继承唐宋音乐传统,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元明清历代音乐艺术及各地民间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至今仍存活在我国民间的以成套乐器再现千年古乐曲的传统音乐形式。作为历史悠久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安鼓乐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与其历史以来生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从西安鼓乐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音乐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西安鼓乐生存环境,对于消费时代语境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所面临的新的现实问题,从理论研究与现实保护的视域继续传承西安鼓乐,以期实现西安鼓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生存 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