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断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1
作者 魏涛 刘富强 +8 位作者 王侃 冯大伟 王志坤 黄晓燕 杨晓莉 田颖 李学文 王宗超 石践 《中国医药》 2022年第10期1463-1467,共5页
目的探讨间断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CABG,以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的患者,其中74例采用间断皮肤小切口... 目的探讨间断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CABG,以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的患者,其中74例采用间断皮肤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2例采用传统全程切开皮肤获取大隐静脉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大隐静脉修补点数、冠状动脉和大隐静脉桥吻合口数、大隐静脉桥长度、下肢切口长度、大隐静脉桥获取时间、下肢切口关闭时间、下肢操作总时间、术后下肢切口评价指标、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比例和术后1~3年大隐静脉桥血管吻合口通畅率。结果2组患者大隐静脉修补点数、冠状动脉和大隐静脉桥吻合口数、大隐静脉桥长度、下肢操作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下肢切口长度和下肢切口关闭时间短于对照组[(15.4±2.6)cm比(43.4±7.0)cm、(7.7±1.3)min比(27.0±4.6)min],而大隐静脉桥获取时间长于对照组[(45.3±9.9)min比(27.4±5.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切口疼痛评分、麻木比例低于对照组[(3.1±1.5)分比(3.8±1.5)分、27.0%(20/74)比57.7%(3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患者术后下肢切口发生肿胀、皮下淤血、需要二期清创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组术后1~3年大隐静脉桥血管吻合口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结论间断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应用于CABG操作方便,不增加大隐静脉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大隐静脉桥血管中远期通畅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移植物 大隐静脉 小切口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