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出血与脑梗塞红白细胞流变学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海琴 向丽 +2 位作者 闫喜荣 张桂莲 施圣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40-242,共3页
以核孔滤筛法测定了脑梗塞(CI)和脑出血(CH)各50例患者的红、白细胞滤过指数(IF),发现Q组、CH组和对照组间红细胞的IF无显著性差异,而白细胞的IF则差异十分显著。这种变化在CH组比CI组更明显(P<0.01),故认为这种改变与白... 以核孔滤筛法测定了脑梗塞(CI)和脑出血(CH)各50例患者的红、白细胞滤过指数(IF),发现Q组、CH组和对照组间红细胞的IF无显著性差异,而白细胞的IF则差异十分显著。这种变化在CH组比CI组更明显(P<0.01),故认为这种改变与白细胞被活化有关,其结果造成患者微循环功能和脑组织的严重损伤,且在CH比CI更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可解释急性期CH的临床症状比CI严重,且死亡率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塞 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 白细胞
下载PDF
300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治疗方法探讨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启岗 吴海琴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6期2685-268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微创血肿抽吸和液化引流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微创血肿抽吸和液化引流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用Glasgow结果评分(GOS)对疗效进行评定,对照组优良率为53.3%,治疗组优良率为73.3%,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在第7天达到高峰(P<0.05);治疗组在第7、1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术治疗重高症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能有效地提高近期疗效,其作用机制的发挥可能与显著降低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高症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术 Glasgow结果评分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颞肌外感受性抑制试验对慢性头痛的鉴别价值
3
作者 贾天成 施圣光 +1 位作者 乔锡鸿 景慧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92-193,共2页
按Schonen方法使用肌电图对55例已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的慢性头痛病人及12例正常人进行3种不同频率的电刺激,观察颞肌最大收缩干扰相于电刺激的潜伏期后出现的两个静息期ES1和ES2,显示2Hz刺激条件下肌收缩性... 按Schonen方法使用肌电图对55例已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的慢性头痛病人及12例正常人进行3种不同频率的电刺激,观察颞肌最大收缩干扰相于电刺激的潜伏期后出现的两个静息期ES1和ES2,显示2Hz刺激条件下肌收缩性头痛组ES2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和偏头痛组(P<0.01)。本文认为此试验对肌收缩性头痛和偏头痛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肌电图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用脑室内测压法观察和评估甘露醇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赵英贤 张巧俊 +1 位作者 施圣光 贾天成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237-237,239,共2页
用脑室内测压法观察和评估甘露醇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效果赵英贤,张巧俊,施圣光,贾天成(西安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710004)目前甘露醇仍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降低颅压的主要药物。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已有明确的结论... 用脑室内测压法观察和评估甘露醇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效果赵英贤,张巧俊,施圣光,贾天成(西安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710004)目前甘露醇仍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降低颅压的主要药物。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已有明确的结论[1]。本文使用颅内压监测方法对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药物疗法 甘露醇 颅内压监测
下载PDF
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在优质护理中的实施研究
5
作者 宋玉红 王晓娟 +3 位作者 马晓灵 杨新利 赵菊凤 樊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3期557-558,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必要性及意义。方法通过具体实施"医护全程诊疗模式",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600例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将医护全程诊疗模式治疗下的患者对医护... 目的探讨"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必要性及意义。方法通过具体实施"医护全程诊疗模式",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600例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将医护全程诊疗模式治疗下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与传统治疗模式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与做统计,并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医护全程诊疗模式"一方面强化了"我的医师和我的护士"的概念,加强了医师、护士、患者三者之间的沟通,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加强了患者的安全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另一方面,"医护全程诊疗模式"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并督促医护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结论 "医护全程诊疗模式"通过合理的医护搭配,对病患实行全程责任制诊疗护理工作,能有效改善传统护理工作的不足。经过半年来的实践效果来看,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的"医护全程诊疗模式",是一项先进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全程诊疗模式 优质护理服务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