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胡敏 王文亮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及死亡率均较高,其中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较少见,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2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xAg和HBsAg,结果发现17例...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及死亡率均较高,其中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较少见,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2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xAg和HBsAg,结果发现17例(85%)均呈HBV特异性抗原阳性反应,其中HBxAg阳性检出率甚高(80%)。提示,HBV感染与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密切相关;HBV的X基因可能在细胞癌变中起重要作用;HBxAg的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抗原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90在白血病细胞K562巨噬细胞样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哲 黄高昇 +1 位作者 张永清 孙玉静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0-361,共2页
目的 复制hexamethylenebisacetamide(HMBA)诱导白血病细胞K5 6 2向巨噬细胞样分化的模型 ,检测热休克蛋白 70、90 (HSP70 ,HSP90 )在这一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HMBA诱导K5 6 2细胞并通过联苯胺、萘酚AS D氯醋酸酯酶及吉姆萨... 目的 复制hexamethylenebisacetamide(HMBA)诱导白血病细胞K5 6 2向巨噬细胞样分化的模型 ,检测热休克蛋白 70、90 (HSP70 ,HSP90 )在这一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HMBA诱导K5 6 2细胞并通过联苯胺、萘酚AS D氯醋酸酯酶及吉姆萨 瑞氏染色、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证实其分化方向 ,并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K5 6 2细胞分化前后HSP70、HSP90的表达变化。结果 成功地复制了这一模型 ,并检测到HSP70、HSP90蛋白在K5 6 2细胞向巨噬细胞样分化后表达增高。结论 HSP70、HSP90可能在K5 6 2细胞向巨噬细胞样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巨噬细胞样分化 HMBA K562细胞 热休克蛋白70 热休克蛋白90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抗HFRS病毒McAb制剂对动物的致敏、毒性和血管刺激性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小平 徐志凯 +4 位作者 王海涛 尹文 晏培松 阎岩 吴兴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53-54,共2页
抗HFRS病毒McAb制剂对动物的致敏、毒性和血管刺激性实验薛小平,徐志凯,王海涛,尹文,晏培松,阎岩,吴兴安(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抗HFRS病毒McAb制剂对动物的致敏、毒性和血管刺激性实验薛小平,徐志凯,王海涛,尹文,晏培松,阎岩,吴兴安(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迄今尚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出血热病毒 单克隆抗体 致敏 毒性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颊粘膜上皮良性和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连君 金岩 司晓辉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63-164,174,共3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颊粘膜上皮良性和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颊粘膜上皮细胞恶变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EGFR在正常颊粘膜上皮、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GF...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颊粘膜上皮良性和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颊粘膜上皮细胞恶变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EGFR在正常颊粘膜上皮、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GFR在恶性病变和部分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颊粘膜上皮和良性病变。结论:EGFR与颊粘膜上皮恶变具有相关性。部分癌旁组织因有恶变倾向,EGFR也呈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粘膜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EGFR
下载PDF
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丙型肝炎病毒C_(33c)抗原及HBxAg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春杰 王文亮 王泊沄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5-79,共5页
作者应用抗HCVNS3区C33c抗原2B6株单克隆抗体和抗HBxAg多克隆抗体,采用ABC法对102例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HC)组织进行了HCV及HBV抗原定位研究。HCVC3。抗原及HBxAg在PHC中的阳性检出... 作者应用抗HCVNS3区C33c抗原2B6株单克隆抗体和抗HBxAg多克隆抗体,采用ABC法对102例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HC)组织进行了HCV及HBV抗原定位研究。HCVC3。抗原及HBxAg在PHC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1.4%及74.5%,C33c抗原或HBxAg阳性占所检病例94.1%,相同病例二者同时阳性为61.8%。102例PHC中50例有癌旁肝组织,其C33c抗原和HBx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2%和92%。HCVC33c抗原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浆内,胞核未见阳性信号。C33c抗原阳性细胞在PHC中呈散在、局灶分布为主,在癌旁肝组织呈弥漫分布为主。本文结果提示HCV感染在PHC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
下载PDF
用PCR技术对原发性肝癌4号染色体标记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明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7-19,共3页
应用聚合酶键反应扩增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45例原发性肝癌第4号染色体长臂10个微小卫星多态性基因标记,以探讨等位基因变化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等位基因的杂合型丢失存在于45例中的12例肿瘤组织,10个基... 应用聚合酶键反应扩增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45例原发性肝癌第4号染色体长臂10个微小卫星多态性基因标记,以探讨等位基因变化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等位基因的杂合型丢失存在于45例中的12例肿瘤组织,10个基因标志中7个出现杂合型丢失,但丢失的频率较低,占杂合型的31—12.9%.结果表明,第4号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改变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但特征性不明显,提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可能是一个多基因变化、多步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癌 聚合酶链反应 染色体
下载PDF
乳腺癌p53蛋白过度表达和雌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明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0-83,共4页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的状态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32例中p53蛋白阳性18例,阳性率56.3%,18例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者阳性13例(72.2%)3而14例...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的状态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32例中p53蛋白阳性18例,阳性率56.3%,18例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者阳性13例(72.2%)3而14例无转移者阳性5例(35.7%)二组阳性率差异显著(PMO.05)。32例中雌激素受体阳性17例,18例伴转移者阳性8例(44.4%);14例无转移者阳性9例(64.3%)。结果表明,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结合雌激素受体的检查,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一个有价值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抑制基因 P53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提高非放射性标记核酸分子杂交敏感性的研讨
8
作者 王伯云 彭玮丹 +1 位作者 吴人亮 李玉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2-33,共2页
提高非放射性标记核酸分子杂交敏感性的研讨王伯云,彭玮丹,吴人亮,李玉松(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非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应用于分子杂交技术,已受到重视,正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推广,在临床检测中已用于... 提高非放射性标记核酸分子杂交敏感性的研讨王伯云,彭玮丹,吴人亮,李玉松(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非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应用于分子杂交技术,已受到重视,正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推广,在临床检测中已用于一些疾病的诊断,称多基因诊断。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分子杂交 非放射性标记 非同位素标记 核酸探针 光敏生物素 斑点杂交 地高辛标记 基因诊断 医学领域 玉松
下载PDF
肝细胞角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付勇 刘彦仿 苏勤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主要由细胞角蛋白构成的中间丝系统对维持肝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完整具有重要作用。在胚胎肝发生过程中细胞角蛋白表型可以发生转化 ,然而在乙型肝炎及肝硬变、肝损伤等肝脏疾病 ,尤其是肝脏肿瘤中 ,肝细胞细胞角蛋白表达也出现很大的异... 主要由细胞角蛋白构成的中间丝系统对维持肝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完整具有重要作用。在胚胎肝发生过程中细胞角蛋白表型可以发生转化 ,然而在乙型肝炎及肝硬变、肝损伤等肝脏疾病 ,尤其是肝脏肿瘤中 ,肝细胞细胞角蛋白表达也出现很大的异质性 ,表明肝脏细胞中所含的细胞角蛋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因此细胞角蛋白作为细胞标志物 ,其表达的异常改变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细胞 生物学标记 肝细胞 肝疾病 诊断 肝肿瘤
下载PDF
颌骨软骨肉瘤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及意义
10
作者 司晓辉 杨连君 刘正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分析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 (cdk4 )在颌骨软骨肉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ABC法检测cyclinD1和cdk4在 2 0例颌骨软骨肉瘤、8例骨软骨瘤和 4例软骨瘤的表达。结果 软骨肉瘤cyclinD1和cdk4阳性表达率... 目的 分析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 (cdk4 )在颌骨软骨肉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ABC法检测cyclinD1和cdk4在 2 0例颌骨软骨肉瘤、8例骨软骨瘤和 4例软骨瘤的表达。结果 软骨肉瘤cyclinD1和cdk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0 % (14 /2 0 )和 6 5 % (13/2 0 ) ,二者的阳性表达存在正相关 (rs=0 .5 2 6 ,P <0 .0 5 ) ;而它们在骨软骨瘤的阳性表达率均为 12 .5 % (1/8) ,在软骨瘤无表达 ,与软骨肉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yclinD1和cdk4在颌骨软骨肉瘤过表达且与其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软骨肉瘤 CYCLIN D1 CDK4 细胞周期素依赖激素 免疫组化
下载PDF
2型腺伴随病毒生物安全性的初步形态学观察
11
作者 张桐 王文亮 +2 位作者 候云德 杨新科 王伯云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用野生型AAV-2感染宿主293细胞后对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采用AAVCap基因探针检测了感染细胞标本中的野生型AAVDNA;采用携带β-半乳糖苷酶基因,而不含AAVrep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重组AAV作对照,感染293细胞后检测细胞内β-半乳糖... 用野生型AAV-2感染宿主293细胞后对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采用AAVCap基因探针检测了感染细胞标本中的野生型AAVDNA;采用携带β-半乳糖苷酶基因,而不含AAVrep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重组AAV作对照,感染293细胞后检测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表达产物,同时对细胞作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野生型AAV-2感染宿主细胞后24~48h,多数细胞胞体收缩、变形,部分细胞死亡、脱落,用Cap基因探针从病变的293细胞基因组DNA中检测到了野生AAVDNA;而被重组AAV感染的293细胞表达了β-半乳糖苷酶,而未出现细胞病变,本结果提示野生型AAV对敏感宿主细胞可表现出毒性作用,其原因可能与rep产物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伴随病毒 形态学 293细胞 安全性 载体
下载PDF
肿瘤发生机制探析及“干细胞错位理论”的提出
12
作者 王瑞安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1期6-7,共2页
长久以来,肿瘤的发生被认为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基因突变论(Somatic mutation theory, SMT)。然而,这一学说目前已陷入泥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新的学说如组织结构场理论(Tissue organization field theory,TOFT... 长久以来,肿瘤的发生被认为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基因突变论(Somatic mutation theory, SMT)。然而,这一学说目前已陷入泥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新的学说如组织结构场理论(Tissue organization field theory,TOFT)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准确的说,目前正在经历一场肿瘤理论的危机。虽然每天都有大量的肿瘤研究的论文发表,但我们并不知道,肿瘤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为什么转移等。可以预见的是,在10年之内,科学界将会对肿瘤有完全不同的认识,肿瘤的基本理论将会被彻底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发生机制 干细胞 错位 基因突变 组织结构 论文发表 突变论
下载PDF
穿刺组织的微波快速碳蜡制片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新生 眭翔 王伯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2,共2页
穿刺组织的微波快速碳蜡制片法朱新生,眭翔,王伯云(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学教研室,北京100071)我们试用了微波辐射技术将穿刺组织(小块组织)进行了快速碳蜡包埋制... 穿刺组织的微波快速碳蜡制片法朱新生,眭翔,王伯云(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学教研室,北京100071)我们试用了微波辐射技术将穿刺组织(小块组织)进行了快速碳蜡包埋制片和HE染色.初步取得了较满意的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组织 碳蜡 眭翔 组织切片 浸蜡 石蜡切片 朱新 苏木精染液 细胞内酶 冰冻切片
下载PDF
肝癌细胞内表达抗肝癌单链抗体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利军 胡川闽 +2 位作者 张素珍 孙志伟 刘彦仿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60-163,共4页
为研究抗肝癌单链抗体(scFV)基因在肝癌细胞内表达对肝癌细胞的作用,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把含抗人肝癌scFV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中。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RNAdotblot杂交分析scFV基因在HCC细胞中的表达。光... 为研究抗肝癌单链抗体(scFV)基因在肝癌细胞内表达对肝癌细胞的作用,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把含抗人肝癌scFV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中。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RNAdotblot杂交分析scFV基因在HCC细胞中的表达。光镜及电镜技术观察转染细胞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抗人肝癌scFV在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中稳定有效表达。流式细胞测定出现亚G1期死亡细胞峰;光镜下表现为细胞疏松,胞浆空泡变性,瘤巨细胞增多。电镜分析表现为细胞表面微绒毛显著减少,线粒体及内质网空泡变性,细胞死亡明显。提示:肝癌细胞内表达抗肝癌scFV对肝癌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内抗体 基因治疗 单链抗体
下载PDF
抗肝癌人源化单链抗体融合肿瘤坏死因子α的导向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志伟 刘彦仿 +4 位作者 袁清安 俞炜源 黄翠芬 马兰花 于继云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获得有临床应用潜力的人源化抗肝癌基因工程双功能抗体。方法:将鼠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HAb25的人源化单链抗体(hscFv25)基因与人TNF(基因偶连构建抗肝癌双功能抗体(hscFv25-TNFα),亚克隆入原核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 4T-1... 目的:获得有临床应用潜力的人源化抗肝癌基因工程双功能抗体。方法:将鼠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HAb25的人源化单链抗体(hscFv25)基因与人TNF(基因偶连构建抗肝癌双功能抗体(hscFv25-TNFα),亚克隆入原核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 4T-1中,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对肝癌SMMC-7721细胞涂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测定纯化后的基因重组双功能抗体蛋白活性。MTT实验测定hscFv25-TNFα对靶细胞SMMC-7721杀伤活性。荷肝癌(SMMC-7721)裸鼠体内的初步抑瘤实验检测hscFv25-TNFα的导向治疗效果。结果:hscFv25-TNFα具有与亲本抗体HAb25相同的抗原结合特异性。1h预处理的MTT实验显示,hscFv25-TNFα对靶细胞SMMC-7721具有明确的杀伤作用,其IC50值为7.1mg/L,且该杀伤作用可被亲本抗体HAb25所封闭,表明hscFv25-TNFα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抗体hscFv25介导的选择性杀伤作用。hscFv25-TNFα对荷肝癌裸鼠体内直径3.0mm左右的肿瘤具有明确的导向杀伤作用,有效率达到3/3,1/3完全缓解,强于TNFα对照组,该组有效者只有2/3,同时无完全缓解。结论:hscFv25-TNFα是具有一定临床应用潜力的抗肝癌双功能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抗体 双特异性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阿霉素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晓东 王文亮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凋亡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凋亡分子机理打下基础。方法用抗癌药阿霉素诱导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CC-9204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结果研究发现,0.5μg/ml放线菌素D可明...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凋亡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凋亡分子机理打下基础。方法用抗癌药阿霉素诱导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CC-9204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结果研究发现,0.5μg/ml放线菌素D可明显抑制20μmol/L阿霉素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20μmol/L阿霉素作用肝癌细胞3小时,换培养液继续培养12小时后,肝癌细胞DNA结构断裂,电泳呈梯状带型。肝癌细胞形态学改变出现膜小泡和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细胞特征。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出现典型的凋亡峰,凋亡细胞占72.1%。用20μmol/L阿霉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后,细胞周期G1期、S期和G2期分别为75.9%,24.1%和0%,肝癌细胞活细胞率为35.5%。结论用抗癌药阿霉素成功地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CC-9204肝癌细胞发生凋亡,该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肝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凋亡 阿霉素 模型
原文传递
肝硬变内HBVDNA及其五种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文亮 张晓东 +1 位作者 韩慧霞 朱新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17,T000,共5页
取225例人肝硬变活检组织石蜡切片,检测了HBVDNA及其5种抗原。分别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HBxAg、pre-S_1和pre-S_2抗原;用PAP法检测HBsAg和HBcAg;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BVDNA;用免... 取225例人肝硬变活检组织石蜡切片,检测了HBVDNA及其5种抗原。分别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HBxAg、pre-S_1和pre-S_2抗原;用PAP法检测HBsAg和HBcAg;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BVDNA;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双标记方法检测HBVDNA和HBsAg、HBxAg或HBcAg。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HBsAg为70.0%(128/183例),pre-S_1抗原为64.4%(85/132例)、pre-S_2抗原为61.4%(81/132例),HBxAg为75.3%(113/150例),HBcAg为22.4%(39/174例),HBVDNA为62.4%(58/93例)。双标阳性检出率HBVDNA和HBsAg为37.3%(19/51例),HBVDNA和HBx-Ag为86.3%(44/51例),HBVDNA和HBcAg为39.2%(20/51例)。HBVDNA和HBV5种抗原阳性病例中80%以上均伴有肝细胞不典型增生。这一结果表明,在我国肝硬变的发生发展与HBV慢性感染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乙型肝炎 抗原 DNA 免疫组织化学 杂交
原文传递
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诱向因子及其mRNA的生后发育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明华 任峰 邱鹏新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2-276,339,共5页
本文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诱向因子(RGNTF)单抗对生后不同龄大鼠视系统的RGNTF进行免疫组化定位、定量。结果发现:在0—1天龄组,大鼠上丘浅,深部的神经细胞及视膜神经节细胞(RGC)呈强阳性,其RGNTF含量分别为88%,100%和100%;在5—6天龄... 本文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诱向因子(RGNTF)单抗对生后不同龄大鼠视系统的RGNTF进行免疫组化定位、定量。结果发现:在0—1天龄组,大鼠上丘浅,深部的神经细胞及视膜神经节细胞(RGC)呈强阳性,其RGNTF含量分别为88%,100%和100%;在5—6天龄组,其RGNTF含量明显减少,至50%,30%和80%等;随年龄增第RGNTF含量渐减至0%(2年)。用^(32)P标合成RGNTF N-末端7个氨基酸序列的特异性DNA探针作原位杂交。其结果显示:只有0—1天龄组,大鼠上丘浅、深部神经细胞内有强杂交反应,表示大量RGNTF mRNA的存在;而RGC则无杂交反应。结论:初生大鼠的RGC是依赖上丘神经细胞供应RGNTF;其自然死亡可能与上丘的RGNTF大量减产,减少供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NTF 视觉系统
原文传递
人肝细胞肝癌与正常肝组织内C/EBP的分布及其mRNA丰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砺新 隋延仿 +4 位作者 顾健人 李岱宗 王文亮 刘彦仿 张荣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8-150,T030,共3页
以兔抗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Protein,C/EBP)多肽抗体,用ABC法对18例人正常肝组织、5例新生儿肝组织及79例肝细胞肝癌(其中40例带有癌旁肝组织)中C/EBP进行免疫... 以兔抗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Protein,C/EBP)多肽抗体,用ABC法对18例人正常肝组织、5例新生儿肝组织及79例肝细胞肝癌(其中40例带有癌旁肝组织)中C/EBP进行免疫组化定位,同时运用C/EBPcDNA探针对3例人正常肝组织、1例新生儿肝组织、10例肝细胞肝癌(其中8例含配对的癌旁肝组织)进行Northern杂交分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EBP弥漫分布于分化成熟的肝细胞浆及肝细胞核中(胞浆含量更丰富),在肝癌分化差(或分化低)的组织细胞中含量低或检测不到,并和癌的分级存在一定相关性。所有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也呈阳性。C/EBPmRNA丰度(表达量)和免疫组化结果基本相符。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C/EBP在维持肝细胞分化状态中担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杂交 MRNA
原文传递
γ-干扰素样物质在肾上腺皮质腺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青 宋建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72-374,共3页
为了检测γ-干扰素(IFN-γ)是否在人肾上腺组织和肾上腺皮质腺肿瘤中有表达,我们对包括瘤旁肾上腺组织1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7例;皮质腺癌7例的组织标本,用抗大鼠IFN-γ单克隆抗体DB-1做为一抗,采用ABC法做... 为了检测γ-干扰素(IFN-γ)是否在人肾上腺组织和肾上腺皮质腺肿瘤中有表达,我们对包括瘤旁肾上腺组织1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7例;皮质腺癌7例的组织标本,用抗大鼠IFN-γ单克隆抗体DB-1做为一抗,采用ABC法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物可在100%(7/7例)肾上腺皮质腺癌,47%(8/17例)皮质腺瘤细胞内和30%腺癌(2/7例)和腺瘤(5/17例)组织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检出,瘤旁肾上腺组织内未见阳性反应细胞。结论:(1)IFN-γ的存在与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分化有关,分化越低,IFN-γ的阳性率越高。(2)肾上腺皮质肿瘤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具有IFN-γ受体或能产生IFN-γ。另外,在肿瘤组织内还发现一些树突状IFN-γ阳性细胞,其存在意义尚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干扰素 肾上腺肿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