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容整形外科的心理因素与医疗失误 被引量:2
1
作者 柳大烈 鲁开化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55-56,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及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日益广泛。由于人们的心理因素及手术效果评定观点不同,有些病人术后感到锦上添花,而有些病人感到失望或认为弄巧成拙,术后出现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医疗纠纷或医疗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 随着生活水平及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日益广泛。由于人们的心理因素及手术效果评定观点不同,有些病人术后感到锦上添花,而有些病人感到失望或认为弄巧成拙,术后出现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医疗纠纷或医疗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医生的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误 美容整形外科 医疗纠纷 心理因素 美容手术 畸形程度 美容整形手术 医疗水平 病人心理状态 生活水平
下载PDF
下睑美容整形术有关诊断与术式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鲁开化 艾玉峰 杨晋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5年第3期129-131,167-168,共5页
本文将下睑美容整形手术从诊断上区分为下睑眼轮匝肌肥厚、下睑皮肤松弛、真正的下眼袋形成三类。由于诊断的不同,在手术方法上也应有所区别,作者介绍了下眼袋手术的经验与体会,特别是防止睑外翻的具体措施,并对下睑眼袋手术切口以及眶... 本文将下睑美容整形手术从诊断上区分为下睑眼轮匝肌肥厚、下睑皮肤松弛、真正的下眼袋形成三类。由于诊断的不同,在手术方法上也应有所区别,作者介绍了下眼袋手术的经验与体会,特别是防止睑外翻的具体措施,并对下睑眼袋手术切口以及眶隔脂肪切除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眼睑 美容整形手术
下载PDF
皮瓣在修复颈部烧伤后瘢痕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贾赤宇 曾开平 陈璧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5-35,共1页
颈部皮肤松弛,烧伤早期若处理不当,或后期功能锻炼不够,很易引起瘢痕挛缩,严重者可引起颈胸粘连,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对机体血管解剖的不断深入了解,皮瓣的应用日益广泛。我科1987年以来,利用各种皮瓣修复烧伤后颈部瘢... 颈部皮肤松弛,烧伤早期若处理不当,或后期功能锻炼不够,很易引起瘢痕挛缩,严重者可引起颈胸粘连,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对机体血管解剖的不断深入了解,皮瓣的应用日益广泛。我科1987年以来,利用各种皮瓣修复烧伤后颈部瘢痕11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烧伤 皮瓣修复
下载PDF
乳晕切口胸大肌后间隙隆乳纤维包膜挛缩的成因及防治 被引量:17
4
作者 马显杰 鲁开化 +1 位作者 艾玉峰 韩岩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9年第5期225-226,共2页
阐明应用充注式假体,经乳晕切口,胸大肌后间隙隆乳术纤维包膜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回顾我科自1992年12 月至1995 年6 月共行充注式假体、乳晕切口、胸大肌后间隙隆乳术130 例。结果:发生纤维包膜挛缩12 例。结论:认... 阐明应用充注式假体,经乳晕切口,胸大肌后间隙隆乳术纤维包膜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回顾我科自1992年12 月至1995 年6 月共行充注式假体、乳晕切口、胸大肌后间隙隆乳术130 例。结果:发生纤维包膜挛缩12 例。结论:认为术后血肿是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的首要原因,所以术中操作要轻柔,减少出血和术后引流十分必要。其次剥离腔隙不充分是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的重要条件。第三早期按摩对预防包膜挛缩是有益的。如形成包膜挛缩则需行手术切除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乳术 包膜挛缩 纤维包膜挛缩 防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周围神经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曹景敏 鲁开化 +3 位作者 周智 雷永红 马显杰 刘建波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0年第6期287-288,共2页
目的 观察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周围神经的影响。方法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稀释后 ,以 16号针头注射到兔坐骨神经外膜内及其周围。注射量为 0 .5~ 1.0ml,观察兔趾展反射、神经动作电位及电传导速度。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周围形成... 目的 观察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周围神经的影响。方法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稀释后 ,以 16号针头注射到兔坐骨神经外膜内及其周围。注射量为 0 .5~ 1.0ml,观察兔趾展反射、神经动作电位及电传导速度。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周围形成透亮薄层包膜。兔双侧趾展反射正常 ,双侧坐骨神经肉眼观察色泽、粗细均无差别 ,神经电生理检查动作电位及电传导速度也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坐骨神经
下载PDF
扩张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4
6
作者 马显杰 鲁开化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6年第2期72-73,共2页
扩张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710032)马显杰,鲁开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自1976年问世以来,倍受整形外科医师青睐。对过去一些难治性疾患如:瘢痕秃发、面颈部瘢痕、器官(眼睑、鼻、耳再造... 扩张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710032)马显杰,鲁开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自1976年问世以来,倍受整形外科医师青睐。对过去一些难治性疾患如:瘢痕秃发、面颈部瘢痕、器官(眼睑、鼻、耳再造)等,较常规方法显示出了无以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术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扩张器外露防治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贺竹宁 马显杰 鲁开化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8年第6期327-328,共2页
自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发明以来,过去一些难治性疾患如瘢痕性秃发、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等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由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一项新技术,且其疗程比较长,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1~4],而扩张器外露是较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 自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发明以来,过去一些难治性疾患如瘢痕性秃发、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等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由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一项新技术,且其疗程比较长,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1~4],而扩张器外露是较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扩张器外露防治中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器外露 防治 皮肤软组织扩张 护理
下载PDF
组织扩张术的扩张方法及展望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江 鲁开化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6年第2期57-58,共2页
组织扩张术的扩张方法及展望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710032)李江,鲁开化自1976年皮肤扩张术诞生以来,扩张器的注水扩张方式不断翻新,方法达10种之多。本文就当前常见的7种扩张法及其特点作简要概括,... 组织扩张术的扩张方法及展望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710032)李江,鲁开化自1976年皮肤扩张术诞生以来,扩张器的注水扩张方式不断翻新,方法达10种之多。本文就当前常见的7种扩张法及其特点作简要概括,并就扩张方法的发展方向发表一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扩张术 皮肤扩张术 整形外科学
下载PDF
扩张后皮瓣的转移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树忠 鲁开化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6年第2期62-63,共2页
扩张后皮瓣的转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710032)郭树忠,鲁开化在扩张过程中患者不论在经济和时间上还是精神上均有一定的付出。因此,扩张获得“额外”组织来之不易,每平方厘米扩张组织部十分宝贵。扩张组织... 扩张后皮瓣的转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710032)郭树忠,鲁开化在扩张过程中患者不论在经济和时间上还是精神上均有一定的付出。因此,扩张获得“额外”组织来之不易,每平方厘米扩张组织部十分宝贵。扩张组织能否充分有效的利用,不仅关系到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术 手术后 皮瓣转
下载PDF
血管化组织瓣的研究
10
作者 展望 鲁开化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将知名血管或含知名血管的筋膜、大网膜等组织移植于皮下组织中,或将游离皮片移植于含有丰富血运的筋膜、大网膜组织上使其血管再生,作为预制的轴型皮瓣进行带蒂转移或吻合血管移植,称为血管植入预构皮瓣或血管化皮瓣。
关键词 皮瓣 血管化 移植术 研究
下载PDF
用皮肤扩张术治疗血管瘤及斑痣24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柳大烈 鲁开化 +1 位作者 艾玉峰 马显杰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5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皮肤扩张术治疗血管瘤及斑痣24例,其中以面颈部较多。用周围正常皮肤进行扩张,得到额外皮肤,切除血管瘤或斑痣,修复其创面。面部皮缺损8cm×5cm大小者可以一次性修复,较大缺损者进行扩张皮瓣加植皮的方法修复。术后皮... 皮肤扩张术治疗血管瘤及斑痣24例,其中以面颈部较多。用周围正常皮肤进行扩张,得到额外皮肤,切除血管瘤或斑痣,修复其创面。面部皮缺损8cm×5cm大小者可以一次性修复,较大缺损者进行扩张皮瓣加植皮的方法修复。术后皮肤在色泽、质地、外形上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术 血管瘤 斑痣
全文增补中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 熊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9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诱导成骨 成骨细胞 骨基质 软骨组织 软骨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间充质细胞 细胞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马显杰 鲁开化 艾玉峰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2-24,82,共3页
我们报告了应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轴型皮瓣修复颏胸粘连12例的经验与体会。阐述了这一皮瓣的应用解剖,术中注意事项,并提出了本皮瓣与颈肱皮瓣的区别及其优点。
关键词 颈横动脉颈段 皮瓣 颏胸粘连
原文传递
轴型皮瓣供区预扩张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鲁开化 艾玉峰 +2 位作者 刘春利 柳大烈 郭树忠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5-236,254,共2页
自国产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研制成功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已日趋普及,但尚未见用子轴型皮瓣供区预扩张的专题报道,现将我科在这方面的工作简要介绍如下。对轴型皮瓣供区预扩张的主要目的在于:①进一步强化供区血供,经扩张... 自国产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研制成功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已日趋普及,但尚未见用子轴型皮瓣供区预扩张的专题报道,现将我科在这方面的工作简要介绍如下。对轴型皮瓣供区预扩张的主要目的在于:①进一步强化供区血供,经扩张后皮瓣内的血管管经增粗,数量明显增加,效果优于一般延迟术;②皮肤面积明显增加,既可满足受区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供区 扩张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国产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用于面颈部的修复(附80例报告)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锦辉 艾玉峰 鲁开化 《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65-67,共3页
报道应用国产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获得额外皮肤,用以修复面颈部瘢痕80例,其中烧伤瘢痕70例,外伤性纹身5例,斑痣5例。修复面积为6×3.5~12×13cm。有33例同时埋入2~4个扩张器。72例获得优良效果;8例差。有24例发生38次并发症,其... 报道应用国产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获得额外皮肤,用以修复面颈部瘢痕80例,其中烧伤瘢痕70例,外伤性纹身5例,斑痣5例。修复面积为6×3.5~12×13cm。有33例同时埋入2~4个扩张器。72例获得优良效果;8例差。有24例发生38次并发症,其中16例经及时处理,治疗效果未受影响,8例失败。文章讨论了并发症的原因及手术体会。随访41例,未发现皮瓣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扩张器 皮瓣 修复 烧伤
原文传递
动脉化静脉皮瓣坏死原因的探讨及皮瓣改造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春利 鲁开化 +1 位作者 吴宛堃 林海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3-177,共5页
应用微循环显微镜活体观察动脉化静脉皮瓣,发现术后早期皮瓣微血管绝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原因与静脉短路循环,高压高氧动脉血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微血栓形成等有关。72小时后微血管灌流明显改善,根据皮肤扩张器能增加组织血管密度,... 应用微循环显微镜活体观察动脉化静脉皮瓣,发现术后早期皮瓣微血管绝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原因与静脉短路循环,高压高氧动脉血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微血栓形成等有关。72小时后微血管灌流明显改善,根据皮肤扩张器能增加组织血管密度,以及静脉内皮细胞对动脉血流需逐渐适应的特点,对皮瓣进行改造后,其成活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化 皮瓣 微循环
原文传递
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岩 殷奇 鲁开化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1-292,共2页
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韩岩,殷奇,鲁开化小腿胫前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贴骨瘢痕处理起来较为困难,如不能良好的覆盖创面则会影响深部组织的进一步处理。以往采用的方法常费时费力或要牺牲主要的血管。... 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韩岩,殷奇,鲁开化小腿胫前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贴骨瘢痕处理起来较为困难,如不能良好的覆盖创面则会影响深部组织的进一步处理。以往采用的方法常费时费力或要牺牲主要的血管。近来我们采用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显杰 鲁开化 艾玉峰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4-55,共2页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马显杰,鲁开化,艾玉峰我科自1990年1月~1993年3月,应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岛状皮瓣修复烧伤后颠胸粘连1l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3~38岁。病史最长13年,最短1年。应用皮...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马显杰,鲁开化,艾玉峰我科自1990年1月~1993年3月,应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岛状皮瓣修复烧伤后颠胸粘连1l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3~38岁。病史最长13年,最短1年。应用皮瓣最大面积15cm×l6cm,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颈部 烧伤 疤痕 外科皮瓣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不同性质骨骼肌复合材料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丛国辉 鲁开化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实验选用静脉-骨骼肌、静脉-变性骨胳肌、静脉-骨骼肌-雪旺氏细胞、静脉-变性骨骼肌-雪旺氏细胞四种复合材料桥接兔3.0cm长腓总神经缺损。术后24周进行展趾功能、电生理、组织学及HRP示踪等检查。实验发现各组均有再生... 实验选用静脉-骨骼肌、静脉-变性骨胳肌、静脉-骨骼肌-雪旺氏细胞、静脉-变性骨骼肌-雪旺氏细胞四种复合材料桥接兔3.0cm长腓总神经缺损。术后24周进行展趾功能、电生理、组织学及HRP示踪等检查。实验发现各组均有再生神经纤维通过缺损,再生神经纤维生长于肌基底膜管内,变性后的骨骼肌基底膜管能够为再生轴突提供有效的通道,更有利于轴突的生长。而游离骨骼肌变性慢,仍有部分肌纤维夹杂在再生神经小束间成活。虽然在静脉与骨骼肌复合材料中加入雪旺氏细胞可以改善桥接效果,但不理想。而静脉-变性骨骼肌-雪旺氏细胞复合移植的效果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复合移植 移植
原文传递
非神经材料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岩 鲁开化 《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3期130-132,共3页
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自体神经移植虽是较有效的方法,但供区有限,长度和直径难以与受区相符,可遗留供区感觉障碍等缺点。因此,不少学者试图寻找非神经材料修复神经缺损。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一、发展过... 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自体神经移植虽是较有效的方法,但供区有限,长度和直径难以与受区相符,可遗留供区感觉障碍等缺点。因此,不少学者试图寻找非神经材料修复神经缺损。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一、发展过程 非神经材料桥接周围神经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Gluck(1880)和Vanlair(1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缺损 非神经材料 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