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障大学生《秦绣》课程教学创新——以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满越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第9期30-32,共3页
陕西秦绣是中国传统刺绣的一大分支,其生产得益于明清时期纳纱绣的发展以及20世纪50年代特殊历史时期推行的生产合作社,到了20世纪,陕西秦绣已经发展成熟,成为北方刺绣重要的一脉,但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陕西秦绣传承日渐衰落,如何培养... 陕西秦绣是中国传统刺绣的一大分支,其生产得益于明清时期纳纱绣的发展以及20世纪50年代特殊历史时期推行的生产合作社,到了20世纪,陕西秦绣已经发展成熟,成为北方刺绣重要的一脉,但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陕西秦绣传承日渐衰落,如何培养和提高传承人的艺术素养,丰富陕西秦绣的艺术底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陕西秦绣的产业发展,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拓宽传承路径,针对听障生特点,尝试秦绣创新教学实践,探索运用智慧教学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手语授课+课件呈现+人工智能”三位一体的融合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以培养创新人才为追求,突破听障生的听力障碍,使其深入理解陕西秦绣工艺相关专业知识,以期能更好地帮助听障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精准服务,探索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大学生特殊教育实践教学转型、改革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秦绣 听障大学生 教学方法 非遗传承 就业
下载PDF
掌握手艺立足社会 持之以恒放飞梦想——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2
作者 秦东 《现代特殊教育》 2018年第22期3-5,43,共4页
对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倒推式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解读与培养经验的总结,厘清了特殊教育艺术教育的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特殊教育艺术人才培养的定位,形成了"教授进课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进课堂,非物... 对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倒推式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解读与培养经验的总结,厘清了特殊教育艺术教育的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特殊教育艺术人才培养的定位,形成了"教授进课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进课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优秀外教进课堂"的教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艺术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特色
下载PDF
李黎艺术作品鉴赏
3
作者 李黎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4期121-121,共1页
下载PDF
残疾人高等美术教育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4
作者 姚嘉瑞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第1期89-90,共2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扩充学生的理论储备,后者提升学生的实践认知,通过特殊的方法实现“知”与“识”的双向呼应,进而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这正是特殊高等美术教育艺术理论课程与艺术创作教学的辩证关系。新时期,党的十九大要求“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扩充学生的理论储备,后者提升学生的实践认知,通过特殊的方法实现“知”与“识”的双向呼应,进而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这正是特殊高等美术教育艺术理论课程与艺术创作教学的辩证关系。新时期,党的十九大要求“办好特殊教育”,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与时俱进进行调整和推陈出新,优化听力残疾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以实现特殊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高等美术 艺术理论 教学模式 创新发展
下载PDF
适应听障大学生职业需求的高等美术教育模式
5
作者 姚嘉瑞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自人类诞生以来,残疾人就是我们社会家庭的一部分。作为特殊高等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满足听障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研究学生本体特征、优化美术教育模式、提升美术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扎实掌握美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熟练运用... 自人类诞生以来,残疾人就是我们社会家庭的一部分。作为特殊高等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满足听障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研究学生本体特征、优化美术教育模式、提升美术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扎实掌握美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熟练运用美术技能,不但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更能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融入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成结构 差异性 教育属性 教学特色 认知性 程序性
下载PDF
李黎作品
6
作者 李黎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7期151-151,共1页
下载PDF
《“一往无前”系列之三》
7
作者 李黎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5期1-1,共1页
下载PDF
抚育残缺 成就大美——对特殊高等美术教育旧物改造工艺课程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嘉瑞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8-50,共3页
特殊高等美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专业实训等均为满足残疾人大学生特殊的学习与就业需求。"旧物改造工艺"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赋予残旧破败的物品第二次生命,使其焕发艺术光芒... 特殊高等美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专业实训等均为满足残疾人大学生特殊的学习与就业需求。"旧物改造工艺"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赋予残旧破败的物品第二次生命,使其焕发艺术光芒。这个过程与特殊教育工作培养残疾学生,使其走上日新月异的发展道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研究"旧物改造工艺"课程的模式既是促进教学升级的支撑,更是完善残疾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高等美术 旧物改造 工艺创作 课程升级
原文传递
特殊高等美术教育中的手语现状分析
9
作者 姚嘉瑞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1-43,共3页
高等美术教育在注重程序性知识实践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应加强认知理论的陈述生知识传授。在此背景之下,特殊高等美术教育对师生手语的无障碍沟通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代表性沟通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高等美术教育在注重程序性知识实践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应加强认知理论的陈述生知识传授。在此背景之下,特殊高等美术教育对师生手语的无障碍沟通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代表性沟通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特殊高等美术教育工作者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当提高自身手语水平,规范学生手语交流,从而为聋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与就业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高等美术 听障 手语 互动
原文传递
论彩陶纹饰与书法艺术的潜在渊源
10
作者 李黎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2-67,共6页
作为华夏大地上最早期的特色本土艺术——彩陶艺术,它的彩陶纹饰对后世的中华艺术文化影响深远.无论其物质材料、线性用笔还是字符达意的抽象需求,都使书法在书画同源中产生了剥离的基础,形成了我国象形文字一直为主线的文化系统,与西... 作为华夏大地上最早期的特色本土艺术——彩陶艺术,它的彩陶纹饰对后世的中华艺术文化影响深远.无论其物质材料、线性用笔还是字符达意的抽象需求,都使书法在书画同源中产生了剥离的基础,形成了我国象形文字一直为主线的文化系统,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系统走上不同道路,也因此在文字形态上发展出特有的书法艺术,成为了两种文字体系在以后的发展中艺术与文化形式的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陶纹饰 书法艺术 字符达意 线性用笔
原文传递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延安时期解放区的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活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嘉瑞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延安时期又称陕北十三年,始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抵达吴起,止于1948年5月中共中央迁驻西柏坡。期间,以鲁迅艺术学院师生为核心的美术工作者积极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致力于宣传画创作,报刊设计与书... 延安时期又称陕北十三年,始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抵达吴起,止于1948年5月中共中央迁驻西柏坡。期间,以鲁迅艺术学院师生为核心的美术工作者积极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致力于宣传画创作,报刊设计与书籍装帧,徽章设计和边币印制,会场布置与产品包装等一系列艺术活动的开展,创造了"中国气派,民族形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人民政权艺术风采,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新中国文化建设工作的前进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人民群众 鲁艺 艺术设计 工艺美术
原文传递
艺术的民族性与全球化——“2016年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麦秆画礼品创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嘉瑞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4-76,共3页
在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其融民族性与全球化始终是从业者关注的焦点。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为"2016年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进行国礼创研,对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麦秆画进行艺术改造,作品受到了国际友人的... 在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其融民族性与全球化始终是从业者关注的焦点。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为"2016年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进行国礼创研,对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麦秆画进行艺术改造,作品受到了国际友人的广泛赞誉。艺术的全球化包容在艺术的民族性中,民族艺术的术规律与融合机制,在世界范围内提升受众的数量和比例,从而更好地彰显民族艺术的特色与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奥会 麦秆画 民族性 多元化 全球化
原文传递
鲁艺星火 百年沧桑——吴劳的视觉传达与展示设计艺术思想研究
13
作者 姚嘉瑞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6-101,共6页
目的: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活动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设计艺术工作者,在聚焦沃渣、力群、张仃、王琦、古元等热点对象的研究背景下,开展针对吴劳的视觉传达与展示设计艺术横向拓展研究。方法:“陕北十三年”的战乱与动... 目的: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活动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设计艺术工作者,在聚焦沃渣、力群、张仃、王琦、古元等热点对象的研究背景下,开展针对吴劳的视觉传达与展示设计艺术横向拓展研究。方法:“陕北十三年”的战乱与动荡导致吴劳的诸多艺术原作或毁于侵略者的炮火,或流离失散于民间,针对保存至今的视觉传达作品与展示设计资料,通过图像学分析的途径梳理其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结果:除《吴劳文集》,以及吴劳去世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个别学者的悼念文稿之外,形成了完善的关于吴劳的视觉传达与展示设计艺术思想的研究成果。结论:吴劳投身鲁迅艺术学院,参加抗日战争,服务解放战争,直至献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在服务国家不同历史阶段需求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其艺术思想呈现出由为人民服务向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转型与升华特征,亦从侧面反映出了新中国设计艺术的一代先贤们从意气风发的青少年发展成为功勋艺术家的共性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劳 延安鲁艺 视觉传达 展示设计 艺术思想
原文传递
西风东渐和而不同——高等美术院校《西方美术史》公共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14
作者 姚嘉瑞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2016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确立“文化自信”的发展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因此,高等美术院校《西方美术史》公共课程需要在“梳理西方艺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强化“中西方艺术的比较分析”... 2016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确立“文化自信”的发展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因此,高等美术院校《西方美术史》公共课程需要在“梳理西方艺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强化“中西方艺术的比较分析”,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善于挖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经典的人文观念,艺术思想和道德规范的能力,同时具备借古开今,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时代风采和永恒魅力的职业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高等教育 西方美术史 公共课程 教学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