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案——详案——活案”的三联可循环课程教案设计模式——以西安翻译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卓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第2期22-23,25,共3页
在"向应用型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西安翻译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课程为例,结合实际,具体探讨了课程教案的三联可循环设计模式:以教学团队讨论形成的简案(程序性教案)为基础,铺陈完善为详案(双主型教案),再修订... 在"向应用型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西安翻译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课程为例,结合实际,具体探讨了课程教案的三联可循环设计模式:以教学团队讨论形成的简案(程序性教案)为基础,铺陈完善为详案(双主型教案),再修订更新为活案(反思式教案),并在活案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启动新一轮的教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案设计 简案详案 活案
下载PDF
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改革中坚定文化自信--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
2
作者 刘婷 《西安翻译学院论坛》 2020年第1期10-13,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坚定文化自信的最好方式是践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出有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教育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坚定文化自信的最好方式是践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出有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化自信无疑能为改革提供一套基础性的指导思想。因此需要广大教师从课堂出发,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本文从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出发,结合自己所讲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以及日常教学,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多媒体结合”的角度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解决方案,即授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实践和应用环节,使课堂教学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地方高校创意写作课程“特色化”路径分析——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
3
作者 南博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74-175,共2页
创意写作作为舶来课程,自2006年进入上海大学以来,便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形成京沪名校领航,东部锐意革新,西部摸索前进的态势。然而,由于中国高校的本土化差异及办学特色的不同,对于由西方引进的创意写课程如何更好契合高校教学实际,必... 创意写作作为舶来课程,自2006年进入上海大学以来,便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形成京沪名校领航,东部锐意革新,西部摸索前进的态势。然而,由于中国高校的本土化差异及办学特色的不同,对于由西方引进的创意写课程如何更好契合高校教学实际,必须进行深入探讨。论文在分析创意写作在中国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明确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的关系,并结合西安翻译学院的教学实际,试图探索创意写作课程在地方院校的'特色化'路径,希望为中文系写作课程的改革带来些许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特色化 传统写作 文化产业
下载PDF
出版社新媒体营销的思考——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梁燕 王鹏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4,共3页
图书营销是出版行业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功能与地位不断攀升。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将原本依托书店、馆配、地推等的传统图书营销活动带入线上,低成本、多样化、强互动、精准性的营销选择推动了图书出版发行领域的全面升... 图书营销是出版行业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功能与地位不断攀升。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将原本依托书店、馆配、地推等的传统图书营销活动带入线上,低成本、多样化、强互动、精准性的营销选择推动了图书出版发行领域的全面升级。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国内极具历史底蕴的文学出版机构,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转变文学传播理念,积极探索新媒体蓝海,为其他出版机构的新媒体营销提供了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营销 新媒体营销 网络直播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PDF
西安地铁广告传播的优化策略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敏静 《新闻传播》 2021年第5期60-62,共3页
随着地下交通日益发达,地铁在充当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充当了交流的工具。商业文化也随之蔓延至地下,地铁广告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本文对西安地铁广告传播现状进行调研,了解了西安地铁广告的发展现状,针对西安地铁广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地下交通日益发达,地铁在充当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充当了交流的工具。商业文化也随之蔓延至地下,地铁广告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本文对西安地铁广告传播现状进行调研,了解了西安地铁广告的发展现状,针对西安地铁广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地铁广告要想在大数据时代实现快速发展,必须精准定位,整合各类传播媒介;创新传播方式,以城市文化内涵作为创意着力点,强化广告的创新性与地域性,同时创新营销方式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地铁广告 传播策略
下载PDF
茶文化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小兹 《福建茶叶》 2018年第4期236-236,共1页
完善的文化资源整合与应用,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背景。因此,在整个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资源要素,还是相应的教学理念,其都需要在客观背景下,通过内涵上的具体丰富和全面融合,从而实现整个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 完善的文化资源整合与应用,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背景。因此,在整个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资源要素,还是相应的教学理念,其都需要在客观背景下,通过内涵上的具体丰富和全面融合,从而实现整个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本文拟从当前整个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认知入手,结合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理解,从而探究茶文化视角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视角 汉语言文学 教学机制 体系优化
下载PDF
论“敬之体”及其文学史意义
7
作者 吴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9-176,共8页
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昂扬奔放,又带有明显的"颂歌"调子,是"十七年"文学中最具时代特色的代表作,被称为"敬之体"。这种诗体往往不用比喻或者象征去设定作品主题,直接歌颂具有强烈号召性和情感内容的政治对... 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昂扬奔放,又带有明显的"颂歌"调子,是"十七年"文学中最具时代特色的代表作,被称为"敬之体"。这种诗体往往不用比喻或者象征去设定作品主题,直接歌颂具有强烈号召性和情感内容的政治对象,"小我"与"大我"近乎重合。抛开对它的褒贬,这种诗体的文学史意义就在于应和成功了的革命对一种新的美学理想的期待,为那个"颂歌"时代找到了一种恰切的艺术方式,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国家话语。不过,由于贺敬之的诗歌被充分"本质化"了,缺少"情绪上、心理上的焦躁不安、困惑和痛苦",缺少论者们可以发现的与体制游离的"缝隙",没有与革命史诗冲突的个人声音,在后革命时期的学界受到了冷遇。但贺敬之的文体建构及其美学特色是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最终完成,是这个时代美学理想的完美凝结物,它以自己的模式实现了这个时代的美学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之体” 贺敬之 政治抒情诗 “红色抒情”
下载PDF
西安回坊话单字调的声学及发声分析
8
作者 李斌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1-66,共6页
以两男两女为例,分析了西安回坊话的单字调,得出以下研究结果:第一,在调值上,西安回坊话单字调,每度之间相差3.3个半音。阴平调是中降调,记为31;阳平调是高升调,记为24;上声调是高降调,记为51;去声调是高平调;记为44。第二,在开商模式方... 以两男两女为例,分析了西安回坊话的单字调,得出以下研究结果:第一,在调值上,西安回坊话单字调,每度之间相差3.3个半音。阴平调是中降调,记为31;阳平调是高升调,记为24;上声调是高降调,记为51;去声调是高平调;记为44。第二,在开商模式方面,西安回坊话的阴平调是降,阳平调是平,上声调是降,去声调是平。第三,在速度商模式方面,西安回坊话的阴平调是降,阳平调是升降,上声调是平,去声调是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回坊话 单字调 声学分析 发声模式
下载PDF
唐代渼陂文学作品研究
9
作者 韩琛 陈默 孔令通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渼陂是唐代长安地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渼陂以其秀美的景观吸引着一大批文人士子前来观光游览,而历代文人士子则在渼陂留下众多优美的诗文篇章。在陕西省政府大力开发渼陂旅游文化景区的大背景下,本文将唐代渼陂文学作品作为本文的研... 渼陂是唐代长安地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渼陂以其秀美的景观吸引着一大批文人士子前来观光游览,而历代文人士子则在渼陂留下众多优美的诗文篇章。在陕西省政府大力开发渼陂旅游文化景区的大背景下,本文将唐代渼陂文学作品作为本文的研究目标,并试图以上述文本为基础,勾勒出唐代渼陂文学作品的思想脉络。本文主要运用陈寅恪先生"了解之同情"的史学研究方法,尽量站在古人的处境分析文本中蕴藏的思想内容;在上述基础之上,本文还试图将渼陂文学作品和渼陂的时代兴衰、唐代文学思潮联系在一起,最终抽绎出一条唐代渼陂文学作品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渼陂 唐代 文学作品 思想
下载PDF
从《烈日灼心》看文学改编影视的策略与优势
10
作者 赵力子 《西部广播电视》 2020年第23期144-146,共3页
从电影出现之后,文学与电影便开始了百年之久的竞争与融合的历程。诸多文学改编的优秀影视作品不仅为文学创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素材。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影片《烈日灼心》为例,对其改编中的策略进行分析... 从电影出现之后,文学与电影便开始了百年之久的竞争与融合的历程。诸多文学改编的优秀影视作品不仅为文学创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素材。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影片《烈日灼心》为例,对其改编中的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对文学与电影改编之间所形成的良性互动的思考,以期能为相关研究领域与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改编 《烈日灼心》 传播优势
下载PDF
论“问题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意义
11
作者 余庆功 《新西部》 2019年第23期96-97,共2页
文章介绍了“问题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原由,分析了“问题小说”的典型代表及其思想特点。探析了“问题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社会意义:其“五四”时期出现后就注重“写实”的手法,强烈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启蒙主义思想,表... 文章介绍了“问题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原由,分析了“问题小说”的典型代表及其思想特点。探析了“问题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社会意义:其“五四”时期出现后就注重“写实”的手法,强烈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启蒙主义思想,表现和思考社会的、人生的普遍性问题,乃至民主革命等的创作主张及其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被一直继承并不断发展延续了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中国 “问题小说” 地位意义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发展方向探析
12
作者 马战鹏 《品位·经典》 2023年第24期70-72,共3页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学开始越来越多被人们关注,由此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冲击,快节奏的生活让学生对于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进程不断减缓。因此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对于当前存在的...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学开始越来越多被人们关注,由此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冲击,快节奏的生活让学生对于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进程不断减缓。因此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对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概况,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新媒体 网络文学
下载PDF
“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思路探索
13
作者 王敏静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6期57-60,共4页
本文以“四全媒体”为框架,构建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模式。从思政目标、思政内容、思政方式以及思政效果几个方面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思政融入方式进行探索。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课程内容,借助“专... 本文以“四全媒体”为框架,构建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模式。从思政目标、思政内容、思政方式以及思政效果几个方面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思政融入方式进行探索。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课程内容,借助“专业知识+思政元素”,促成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并延伸到课后阅读与专业实习等各个环节中。在教学方式上,善用传播技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媒体实践、综合沟通能力的培养,突出技能与行业的对接。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育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全媒体” 新闻采访与写作 课程思政 新闻传播人才
下载PDF
美食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14
作者 庄杰 《中国食品》 2024年第8期149-151,共3页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媒介,在推广和传播美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电视行业全台栏目化变革,推动了电视纪录片的产生;90年代,国内电视行业全面发展,为了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纪录片也朝着多样化、专业化、纪实化的方向...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媒介,在推广和传播美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电视行业全台栏目化变革,推动了电视纪录片的产生;90年代,国内电视行业全面发展,为了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纪录片也朝着多样化、专业化、纪实化的方向转变。美食类电视节目《天天饮食》的出现,为美食纪录片登上国内电视舞台奠定了基础。以2000年为转折点,电视事业开始走上产业化道路,电视纪录片的播出形式也转向频道化。以2004年《千秋川菜》等纪录片的播放为代表,美食纪录片正式登上了中国纪录片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美食纪录片 电视舞台 影像媒介 中国纪录片 产业化道路 电视事业 美食文化
下载PDF
文化差异下唐安仁坊遗址馆沉浸式体验的传播变局
15
作者 张歆若 《传媒论坛》 2024年第20期81-84,共4页
西安唐安仁坊遗址馆是以唐代安仁坊宅邸遗址为核心的展示区,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大众深度了解唐朝的市井生活。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结合现场观察和游客访谈,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众在体验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反应和行为模式。研究发现,文化... 西安唐安仁坊遗址馆是以唐代安仁坊宅邸遗址为核心的展示区,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大众深度了解唐朝的市井生活。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结合现场观察和游客访谈,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众在体验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反应和行为模式。研究发现,文化差异显著影响了大众的游览导向、体验质量和消费倾向,包括对唐朝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建议其优化沉浸式体验,增强其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文化遗产的全球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跨文化传播 沉浸式体验 唐安仁坊遗址馆
下载PDF
19世纪法国文坛上的中国名片——三部太平天国题材作品的文本比较研究
16
作者 李家宝 桑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0,共8页
19世纪,伴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开放,中法文化之间的交流渠道逐渐畅通,法国文坛上的中国题材作品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朱迪特·戈蒂埃的《皇龙》、儒勒·凡尔纳的《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保尔·克洛岱尔的《第七日的... 19世纪,伴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开放,中法文化之间的交流渠道逐渐畅通,法国文坛上的中国题材作品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朱迪特·戈蒂埃的《皇龙》、儒勒·凡尔纳的《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保尔·克洛岱尔的《第七日的休息》就先后以太平天国运动为背景,将国家危机、政治冲突、宗教殖民等要素熔铸其中,在暴力与文明、革新与守旧、宗教与政治的冲突中逐步构建出一个日薄西山、风雨飘摇的中华帝国形象。三位作家从各自不同的审美旨趣与政治立场出发,通过对法国社会上已有的中国素材进行创造性的选取与编排,使这个与时代背景及国际政局息息相关的末日帝国形象跃然纸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故事 中华帝国形象 太平天国题材作品 朱迪特·戈蒂埃 儒勒·凡尔纳 保尔·克洛岱尔
下载PDF
鲁迅葬礼上的挽歌
17
作者 张学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6,100,共7页
在鲁迅葬礼中,唱挽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救国会安排部署下,冼星海等几位左翼音乐人创作了三首(不计《安息歌》)挽歌,在葬礼中为大家深情传唱,突出了在送葬中广大民众对鲁迅的哀悼、怀念之情和抗日、爱国的强烈呼声,体现了葬礼本... 在鲁迅葬礼中,唱挽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救国会安排部署下,冼星海等几位左翼音乐人创作了三首(不计《安息歌》)挽歌,在葬礼中为大家深情传唱,突出了在送葬中广大民众对鲁迅的哀悼、怀念之情和抗日、爱国的强烈呼声,体现了葬礼本身的“群众运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葬礼 挽歌 群众运动性
下载PDF
从流水线到文化工业:概念辨析、现实形态与逻辑思考
18
作者 张金柱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8期88-90,共3页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推动之下,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文化创造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在对流水线及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概念辨析和简要评述的前提下,对当下中外文学创作和文化创造诸领域的工业流水线现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定性...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推动之下,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文化创造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在对流水线及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概念辨析和简要评述的前提下,对当下中外文学创作和文化创造诸领域的工业流水线现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定性分析,进而结合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的文化流水线现象提出了理性观察与逻辑思考,以为当下文化与传媒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 文化工业 文化创造 法兰克福学派
下载PDF
城市形象的视觉符号建构——基于美食题材纪录片的考察
19
作者 李心洁 《东南传播》 2024年第7期130-133,共4页
借助纪录片来建构视觉符号,是城市以主观视角参与并展示自身形象的一种实践和形式。而美食题材纪录片中呈现的美食符号,是城市内在美食文化与媒介联合互动的实践呈现,通过美食题材纪录片对城市形象的视觉符号建构,达到塑造与传播城市形... 借助纪录片来建构视觉符号,是城市以主观视角参与并展示自身形象的一种实践和形式。而美食题材纪录片中呈现的美食符号,是城市内在美食文化与媒介联合互动的实践呈现,通过美食题材纪录片对城市形象的视觉符号建构,达到塑造与传播城市形象的目的。纪录片能够从视觉符号、表达修辞和文化传承三个方面,细描、阐释和整合城市形象。融合了视听表达、人文历史、价值观念等的纪录片,在塑造与传播城市形象时,兼具了融通多元文化、建构多样视觉符号、阐释多种形象表达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视觉符号 建构 美食题材纪录片
下载PDF
山西祁县渠氏家族文化内涵探析
20
作者 朱慧慧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0-83,共4页
山西祁县渠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极具文化底蕴的儒商巨族,一代代族人在家族教育、经商治家、公共空间建设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构成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就族人个体而言,能够修身立范;就家族来说,能够齐家治家;就社会而论,能够统一整合,长期积淀,... 山西祁县渠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极具文化底蕴的儒商巨族,一代代族人在家族教育、经商治家、公共空间建设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构成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就族人个体而言,能够修身立范;就家族来说,能够齐家治家;就社会而论,能够统一整合,长期积淀,形成了重要的地域文化景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下,渠氏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凸显,在家风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氏家族 文化底蕴 家风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