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音乐学院一九九○年度教师优秀论文奖 评奖办法
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81-81,共1页
1990年即将过去,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有必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发扬优点寻找差距。我院科研工作,在党委关怀、主管院长的指导以及音研所、科研科、各系、处、室的共同努力下,1990年度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有不少项目获得了省教委支持资助;有... 1990年即将过去,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有必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发扬优点寻找差距。我院科研工作,在党委关怀、主管院长的指导以及音研所、科研科、各系、处、室的共同努力下,1990年度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有不少项目获得了省教委支持资助;有些项目是跨年度的,但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们的投资不少、费时经年的“长安古乐”研究,即将收获阶段性成果——出版国内第一部《长安古乐谱》,具有较高的学术、资料价值,国内第一部省级音乐文物图录及释文——《陕西出土音乐文物图录》已经杀青出版,也是古代乐史、器乐史和文化史方面重要收获;这还都是集体成果,其它个人著述完成或正在写作中的也很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图录 西安音乐学院 评奖办法 省教委 一九 展望未来 资料价值 还都 改革开放路线 评奖范围
下载PDF
中国音乐考古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建军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2-28,共7页
按照我们目前的认识,中国音乐考古学似可分为四个分支学科,即古乐器学、古乐谱学、古乐图像学和古乐铭刻学。但因迄今好象并没有见到考古发掘的古乐谱资料,又因目前的古乐谱学主要是对少量传世品和现存民间乐种中的谱式进行研究,所以本... 按照我们目前的认识,中国音乐考古学似可分为四个分支学科,即古乐器学、古乐谱学、古乐图像学和古乐铭刻学。但因迄今好象并没有见到考古发掘的古乐谱资料,又因目前的古乐谱学主要是对少量传世品和现存民间乐种中的谱式进行研究,所以本文在回顾中国音乐考古学研究的历史过程时,暂不把古乐谱学这一内容包括进去。另外,按理应把对出土铜鼓方面的研究纳入古乐器学当中,但因铜鼓研究的历史也比较长,涉及各方面问题比较复杂,且铜鼓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似已形成一种专门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本文在叙述时也未涉及。有关这些,还祈读者签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石学 音乐考古学 古乐图像学 古乐铭刻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著录 断代 考释 测音
下载PDF
唐朝三代帝王对盛唐音乐繁荣的贡献与历史局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西林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8-24,共7页
盛唐之音曾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发展的顶峰。盛唐音乐的繁荣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国势兴盛、经济昌明在音乐文化艺术领域的积极收获,同时也与唐王朝三代最高统治者个人的多才多艺,特别是其对音乐文化艺术的特殊偏爱... 盛唐之音曾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发展的顶峰。盛唐音乐的繁荣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国势兴盛、经济昌明在音乐文化艺术领域的积极收获,同时也与唐王朝三代最高统治者个人的多才多艺,特别是其对音乐文化艺术的特殊偏爱和倡导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唐太宗为盛唐音乐的开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武则天对盛唐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唐玄宗时代将盛唐音乐推向了辉煌的顶峰。盛唐音乐文化在繁荣的同时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李世民 武则天 李隆基 音乐文化 音乐主张 乐舞
下载PDF
米尔斯坦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兼评几位著名小提琴家
4
作者 李武华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1-52,共2页
为了使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更加纯净透明, 20世纪 40年代中,世界著名小提琴艺术家 N·米尔斯坦在旋律与和声中率先采用纯律音阶。这是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革新,从此以后交响乐演奏艺术才真正进入到一个高层次的艺术境界,米尔斯坦... 为了使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更加纯净透明, 20世纪 40年代中,世界著名小提琴艺术家 N·米尔斯坦在旋律与和声中率先采用纯律音阶。这是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革新,从此以后交响乐演奏艺术才真正进入到一个高层次的艺术境界,米尔斯坦也因此在音乐史上取得了一个倍受尊崇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史 纯律 交响乐队 小提琴艺术 和声 音阶 旋律 地位 革新 意义
下载PDF
两周铜镈综论 被引量:10
5
作者 方建军 《东南文化》 CSSCI 1994年第1期28-35,共8页
在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两周考古中,出土了一种铜制击奏钟体体鸣乐器,即通常所谓的镈。镈虽然是钟体乐器,但它的形制与同属钟体乐器的两周时期的甬钟或钮钟相比是有区别的。迄今发现的两周镈都是平口,而不象甬钟或钮钟为凹口... 在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两周考古中,出土了一种铜制击奏钟体体鸣乐器,即通常所谓的镈。镈虽然是钟体乐器,但它的形制与同属钟体乐器的两周时期的甬钟或钮钟相比是有区别的。迄今发现的两周镈都是平口,而不象甬钟或钮钟为凹口,是它们之间很明显的一个区别。 古代文献一般用“钟”来注释镈,但缺乏具体的形制描述。例如:镈如钟而大。(《周礼·镈师》郑玄注) 镈如钟而大。(《仪礼·大射仪》与郑玄注)。镈,大钟錞于之属。(《说文解字》第十四上)。 镈,小钟也(《国语·晋语七》韦昭注)核之以考古发现,两周镈的器形大、小均有。郑玄等人仅注镈形的一种,是不全面的。 总的看来,两周镈在形制上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平口,二是有钮。掌握这两个主要特征就可以从钟类乐器里分辨出镈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早期 考古发现 中原地区 兽面纹 《说文解字》 形制特征 哈佛燕京学社 眉县 乐器 长江流域
下载PDF
论音乐作品的观念层次及其美学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罗艺峰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1-79,共9页
引言 近代以来的学术思想中,关于某些现象或事物的“层”的发现和研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成就,它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对一般美学。
关键词 美学意义 观念层次 音乐作品 学术思想 艺术学 音乐美学 主观世界 “层” 近代以来 或事物
原文传递
中国上古时代的钮钟 被引量:3
7
作者 方建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对中国出土的东周至汉代铜制击奏钟体体鸣乐器钮钟的形制、类型和音阶构成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钮钟 体鸣乐器 形制 类型 音阶
下载PDF
简论中国北方的戏曲道情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慧雯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63-65,共3页
"道情"作为边教科仪音乐,早在唐朝初年即已出现,后由游方道士带入民间,逐渐发展成为世俗化的艺术形式,且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南北迥然有别的音乐体系,其中尤以北方的曲牌体戏曲道情最为著名,它是"道情"... "道情"作为边教科仪音乐,早在唐朝初年即已出现,后由游方道士带入民间,逐渐发展成为世俗化的艺术形式,且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南北迥然有别的音乐体系,其中尤以北方的曲牌体戏曲道情最为著名,它是"道情"与民歌、梆子腔系戏曲相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音乐 道情 戏曲道情
下载PDF
有关民族乐团音律改革的几点认识
9
作者 李武华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2-64,共3页
我国的传统音律为“民间纯律”,故民族乐团无论从旋律上,还是和声上本应很好,但由于乐器改革的原因,使部分弹拨乐器变为十二平均律;又由于人为地全盘向西乐学习,使一些乐器演奏转变为五度相生律,因此,在合奏时各声部的旋律音高不齐,和... 我国的传统音律为“民间纯律”,故民族乐团无论从旋律上,还是和声上本应很好,但由于乐器改革的原因,使部分弹拨乐器变为十二平均律;又由于人为地全盘向西乐学习,使一些乐器演奏转变为五度相生律,因此,在合奏时各声部的旋律音高不齐,和声不协和。通过多演奏一些民间传统曲目,启用“微升fa、微降si”,可以回忆、恢复传统的民间纯律感,以使民乐合奏的音响协和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团 合奏 纯律 和声 旋律 五度相生律 声部 乐学 传统 学习
下载PDF
持之有故 言之成理 施之可行──王光耀《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读后感
10
作者 夏滟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王光耀 视唱练耳 教学理论 教学研究
下载PDF
国际音律变革考察的新发现——兼评小提琴大师伊扎依
11
作者 李武华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4-65,共2页
笔者在所著《国际乐坛的革新与我国的现状》第72页”几点思考及存疑” 中,将小提家米尔斯坦定为最早应用纯律音阶者。此后笔者又在DVD光盘 《小提琴的艺术》中发现他的老师伊扎依早在1912年就已应用纯律音阶来 演奏。
关键词 《国际乐坛的革新与我国的现状》 米尔斯坦 纯律音阶 伊扎依 小提琴演奏 国际音律改革
下载PDF
中国出土古代乐器资料的计算机管理
12
作者 方建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68-69,共2页
本文介绍了《金石之乐──中国出土古代乐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软件的开发构思和该系统的各种功能,并对使用方法做了一定的说明。
关键词 中国出土古代乐器 计算机管理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数理音律的发展
13
作者 朱恩宽 李武华 冯德民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68-73,共6页
中国古代数理音律形成和发展有四个阶段:均钟之律、三分损益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古人以音乐实践为基础,以数理原理为依据,发明了沿用至今的各种成熟的律制,为人类音律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均钟之律 三分损益律 纯律 十二平均律
下载PDF
河南出土殷商编铙初论 被引量:15
14
作者 方建军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7-76,145-146,共12页
铙是商周考古中所发现的一种铜制钟体体鸣击奏乐器,它在我国南、北方都有一定数量出土。在南方,铙主要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北方。
关键词 河南地区 墓葬 出土 殷墟文化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原地区 殷墟青铜器 商周考古 二里头文化 青铜时代
原文传递
先秦文字所反映的十二律名称 被引量:4
15
作者 方建军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6-79,共4页
先秦文字里面,反映了一些十二律名称。这些有关律名的文字,有的是典籍中的少量记载,有的直接标(刻、铸、书写)在了出土乐器(如钟、磬、律管等)上面,有的则见于随葬的竹简文字之中。这类材料,对于探讨十二律名的发展形成过程很有帮助。
关键词 先秦文字 十二律 出土乐器 竹简文 律管 典籍 曾侯乙墓 旋律乐器 郑祖襄 《殷周金文集成》
原文传递
先商和商代埙的类型与音列 被引量:14
16
作者 方建军 《中国音乐学》 1988年第4期120-130,共11页
埙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不少地区都出土过一些埙的实物,这使我们有可能借助于考古材料来探索埙的发源和演变的历史,并通过对埙的测音,初步了解埙的音阶构成。本文就是想在这些方面做一初浅尝试,对新石器... 埙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不少地区都出土过一些埙的实物,这使我们有可能借助于考古材料来探索埙的发源和演变的历史,并通过对埙的测音,初步了解埙的音阶构成。本文就是想在这些方面做一初浅尝试,对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代的埙试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商 音列 吹奏乐器 新石器 考古材料 测音 音阶 考古研究所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论东周秦汉铜钲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建军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7-99,共13页
一、钲的名称 考古发现的东周秦汉铜钲,是一种铜制击奏钟体体鸣乐器。这种乐器,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代的不同地域,都有一些不大一样的名称。 东周时期的钲,现知带自名的大约有三例,如无者俞钲、冉钲和徐(音央白)尹钲即是。后二例分... 一、钲的名称 考古发现的东周秦汉铜钲,是一种铜制击奏钟体体鸣乐器。这种乐器,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代的不同地域,都有一些不大一样的名称。 东周时期的钲,现知带自名的大约有三例,如无者俞钲、冉钲和徐(音央白)尹钲即是。后二例分别自名为钲铖和征(成土)(城)。无者俞钲的自名由两个字构成,因铭文残泐而不可全识。据郭沫若考释,其自名的第一字从金从三黾,古音与丁、征俱近。看来,无者俞钲的自名可能也是钲铖之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秦汉 考古发现 体鸣乐器 郭沫若 东周时期 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地域 古音 战国晚期 春秋晚期
原文传递
关于几件先商埙的再商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建军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前些时,我曾写过一篇有关先商和商代埙的小文(见《中国音乐学》1988年4期),最近看到吴钊同志就我那篇小文发表了一则商讨意见(见《中国音乐学》1990年3期)。
关键词 中国音乐学 先商 1990年 大墩子 河姆渡 陶响器 内部结构 制造工艺 分类体系 型式研究
原文传递
浅谈中国戏曲声腔名称由来
19
作者 陈慧雯 《文史知识》 1997年第11期46-50,共5页
声腔,即腔调,人声唱出来的曲调,戏曲里的歌曲。戏曲音乐里指某一地区形成具有浓厚地方性色彩有共同的音乐特征的曲调群,它们有一定的渊源与派生关系。
关键词 戏曲声腔 戏曲音乐 音乐特征 名称 亲缘关系 戏曲史 弋阳腔 地理方位 剧种 命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