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及物种多样性
1
作者 彭波涌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及物种多样性,2013—2020年,采取分区直数法对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监测,分析了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共记录到226种鸟类,... 为进一步了解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及物种多样性,2013—2020年,采取分区直数法对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监测,分析了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共记录到226种鸟类,其中雀形目鸟类物种数量最多;鸟类的种类及个体数量逐渐增加。保护区鸟类组成以水鸟为主。该保护区作为重要的冬候鸟迁徙通道,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变化显著。夏季鸟类种类和数量少,多样性高;冬季鸟类种类和数量多,多样性低。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也存在明显变化。夏季,不同生境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树林>芦苇丛>泥滩>湖泊;冬季则为树林>泥滩>芦苇丛>湖泊。研究区域内捕鱼、放牧等干扰鸟类栖息和觅食的情况较为严重,建议进一步加强鸟类保护工作。本研究对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的监测、保护管理和栖息地修复等工作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 物种多样性 季节 生境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琪 邓文静 +9 位作者 李家兴 曾伟坤 何木盈 谢志辉 张娜 雷有为 彭波涌 阳俭 周国华 莫小阳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76-283,共8页
为了解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及受威胁因素,于2016—2018年选取保护区内典型生境,设置10条样线开展实地调查,记录样线内环境因子、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及威胁因子。结果显示:共记录两栖动物14种,隶属1目5科8属... 为了解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及受威胁因素,于2016—2018年选取保护区内典型生境,设置10条样线开展实地调查,记录样线内环境因子、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及威胁因子。结果显示:共记录两栖动物14种,隶属1目5科8属,占湖南省已记录68种两栖动物的20.59%;区系组成多为东洋界种类,其中,东洋界华中区、华南区共有种9种,占64.29%;东洋界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共有种4种,占28.57%;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经过计算分析,记录到的两栖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4454和0.6491,Pielou均匀度为0.1494。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月份两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及相对多度与环境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多种人为干扰因素对该地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具有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人为干扰 调查
下载PDF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纪录种—大天鹅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波涌 阳俭 +3 位作者 曾伟坤 何木盈 潘丹 张志强 《湖南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72-73,82,共3页
2016年12月9日与2017年3月7日,作者分别2次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半边湖湖面观测到2只大天鹅个体。经查阅历史文献,确认大天鹅为西洞庭湖鸟类新纪录种,同时也是近10年来湖南洞庭湖区首次在野外观测到大天鹅的越冬个体。
关键词 大天鹅 新纪录种 冬候鸟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湖泊洲滩湿地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以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彭玲莉 亢丹 +3 位作者 鄢郭馨 杨凌帆 曾伟坤 雷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30,159,共9页
【目的】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西洞庭湖洲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探索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而为今后西洞庭湖湿地恢复工程提供指导。【方法】于2015年冬季通过收割法和生物量模型对杨树种植区域... 【目的】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西洞庭湖洲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探索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而为今后西洞庭湖湿地恢复工程提供指导。【方法】于2015年冬季通过收割法和生物量模型对杨树种植区域、退林还湿区域、天然洲滩这3个区域间的土壤含水率、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差异及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土壤含水率与物种丰富度差异显著;天然洲滩土壤含水率最高,退林还湿区最低,杨树种植区和退林还湿区物种丰富度高于天然洲滩。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植被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杨树林种植区的植物地上生物量高于天然洲滩,而退林还湿区与天然洲滩无差异;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现出天然洲滩区最高、杨树林种植区最低的规律。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率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物种丰富度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结论】利用和恢复工程对洲滩湿地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存在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洲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存在影响;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对于修复退化湿地及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后续退林还湿工程开展可考虑人为增加土壤含水率以及移植苔草等优势物种等人工辅助措施,以促进退林还湿区域向天然洲滩湿地的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含水率 西洞庭湖 退林还湿工程
下载PDF
“西洞庭湖模式”对创新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小平 梅碧球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西洞庭湖模式"是一种对自然保护区相对集中行使行政执法权的自然保护区新型管理模式,具有政府授权、综合管理、统一执法、部门监管的特点,厘清了自然保护区与相关部门、乡镇政府的职责,降低了保护管理成本,提高了保护成效。... "西洞庭湖模式"是一种对自然保护区相对集中行使行政执法权的自然保护区新型管理模式,具有政府授权、综合管理、统一执法、部门监管的特点,厘清了自然保护区与相关部门、乡镇政府的职责,降低了保护管理成本,提高了保护成效。西洞庭湖模式为现阶段开展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所有权与监管权分离、统一经营管理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提供了经验和路径。以"西洞庭湖模式"为思路,以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变迁为基础,从4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 相对统一执法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下载PDF
西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松林 梅碧球 +2 位作者 张纪祥 彭波涌 彭平波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8年第2期16-19,共4页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内陆湖泊芦苇沼泽型湿地,湿地生态系统多样化,蕴含丰富的生物资源。西洞庭湖保护区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从生物多样性现状入手,剖析威胁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措施。通...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内陆湖泊芦苇沼泽型湿地,湿地生态系统多样化,蕴含丰富的生物资源。西洞庭湖保护区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从生物多样性现状入手,剖析威胁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措施。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西洞庭湖保护区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成效显著,其以法治区、综合管理与执法方面的探索与经验为同行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对策
下载PDF
三峡大坝运行前后西洞庭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变化 被引量:27
7
作者 朱轶 吕偲 +5 位作者 胡慧建 王忠锁 贾亦飞 何木盈 黄小军 雷光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4-852,共9页
鱼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鱼类的群落结构动态直接反映湿地生境及外部驱动力的变化.三峡大坝运行后,长江中游江湖水文情势发生了变化,西洞庭湖地处洞庭湖西部,是受此变化影响最为直接的区域之一.为监测西洞庭湖鱼类群落结构... 鱼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鱼类的群落结构动态直接反映湿地生境及外部驱动力的变化.三峡大坝运行后,长江中游江湖水文情势发生了变化,西洞庭湖地处洞庭湖西部,是受此变化影响最为直接的区域之一.为监测西洞庭湖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分析其变化原因,于2002年9月-2003年8月和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西洞庭湖进行了两次鱼类群落调查.共鉴定到鱼类7目17科91种,其中鲤形目最多,为58种,占总种数的63.7%.两次调查结果显示,三峡大坝运行后西洞庭湖鱼类物种数由85种下降到66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由5.00和1.11下降为4.14和1.00,鱼类个体小型化趋势明显.两次调查物种数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均为底层、定居性、杂食性鱼类,且其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而肉食性鱼类、中上层鱼类、半洄游性鱼类和产粘性卵、沉性卵鱼类个体数量占比均有减小的趋势,其中中上层鱼类变化有显著性差异.三峡大坝运行后10年间,西洞庭湖鱼类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表明,西洞庭湖鱼类生境丧失、捕捞胁迫,加剧了一些特定类群的生存压力,并反映于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 鱼类 群落结构 三峡大坝 生境丧失 过度捕捞
下载PDF
西洞庭湖湿地环境保护策略分析
8
作者 黄云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2期309-310,313,共3页
西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一片湿地区,具有净化环境、解决水资源问题、渔业发展等多种作用,能够有效维系洞庭湖的生态平衡。但是由于过于利用和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多种问题,西洞庭湖湿地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不... 西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一片湿地区,具有净化环境、解决水资源问题、渔业发展等多种作用,能够有效维系洞庭湖的生态平衡。但是由于过于利用和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多种问题,西洞庭湖湿地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不利于洞庭湖和社会的资源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维护西洞庭湖湿地的环境,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并且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保护西洞庭湖湿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 湿地环境保护 策略分析
下载PDF
西洞庭湖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对环境因子及水文情势差异的响应 被引量:16
9
作者 郭凯迪 张晓波 +4 位作者 刘培中 雷光春 吕偲 曾喜凡 曾伟坤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36-1748,共13页
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力和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特别是水文情势决定.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大型通江湖泊,近年来受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影响,水文节律与水质等环境因子发生改变,导致沉水植物出现衰退现象,急需开展... 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力和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特别是水文情势决定.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大型通江湖泊,近年来受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影响,水文节律与水质等环境因子发生改变,导致沉水植物出现衰退现象,急需开展科学恢复,因此有必要对洞庭湖沉水植物深入研究.本研究选取西洞庭湖为研究区域,于2018年和2019年夏季调查了12处典型生境、98个样点的沉水植物与水深、透明度等11个环境因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冗余分析方法对沉水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比年际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洞庭湖沉水植物主要在水深较浅、水质更优、水体更为稳定的半阻隔子湖和自由连通的湖湾区分布,在河道及水位波动较大的区域分布较少,有、无沉水植物分布样点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环境因子为水深、透明度、底泥总磷和pH;2)在有沉水植物分布的样点,沉水植物生物量与pH、水深和水体总磷呈显著相关关系;3)自然连通的季节性淹没湖泊沉水植物生物量在2018年高于2019年,可能与2019年58月沉水植物关键生长期出现的涨水过程有关,持续的高水位对沉水植物的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维持自然水文节律、湖泊生境异质性与自由连通性、健康的水质等是恢复西洞庭沉水植物的关键,建议在水深低于3 m、营养盐浓度适中、流速及风浪较小的湖湾区或半阻隔湖泊开展沉水植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 沉水植物 分布格局 环境因子 水文情势
下载PDF
西洞庭湖天然和人工改造湿地中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与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食性差异
10
作者 谭文卓 李斌 +6 位作者 王玉玉 肖雅渝 陆修远 杨梨萍 雷光春 蔡教慧 何木盈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栖息地退化和外来物种入侵都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威胁因素,因此,量化不同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下外来入侵生物和本土生物的食性组成差异,对于明确种间竞争强度,制定适合的管理对策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比较了长... 栖息地退化和外来物种入侵都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威胁因素,因此,量化不同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下外来入侵生物和本土生物的食性组成差异,对于明确种间竞争强度,制定适合的管理对策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比较了长江中下游西洞庭湖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不同的天然湿地和人工改造湿地中的入侵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与本土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食性组成及差异.2017年8月8-18日在西洞庭湖区不同人类干扰强度的栖息地中采集了两种消费者和5种潜在食物来源样品,共计91个.测定碳氮稳定同位素含量后,使用贝叶斯混合模型,估算不同食物来源对消费者的贡献.研究发现:在两种栖息地中克氏原螯虾与日本沼虾食性均有重叠,且在改造湿地中重叠度更大.与克氏原螯虾相比,日本沼虾消费更多的动物性食物.与天然湿地相比,在改造湿地中由于克氏原螯虾数量更多,与本土种竞争食物资源,克氏原螯虾和日本沼虾δ^(13) C比值都显著升高,食性组成均发生了变化,植物性食物来源比重增加.由于食性改变,在改造湿地中仅日本沼虾δ^(15) N比值显著下降,克氏原螯虾在两种栖息地中δ^(15) N比值无显著变化.本研究证明,随着人类干扰强度增大,受干扰湿地中外来入侵生物对本土生物的影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混合模型 稳定同位素 生物入侵 营养关系 西洞庭湖
下载PDF
西洞庭湖银鱼资源及动态变化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平波 谢志辉 +5 位作者 曾益波 何木盈 曾伟坤 徐清明 曾庆文 王忠锁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69-73,共5页
为掌握西洞庭湖银鱼资源变化,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18年、2019年对西洞庭湖银鱼资源开展调查,共记录到4种银鱼,分别是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长江银鱼和大银鱼。研究表明,西洞庭湖银鱼在物种资源数量上为太湖短吻银鱼>寡... 为掌握西洞庭湖银鱼资源变化,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18年、2019年对西洞庭湖银鱼资源开展调查,共记录到4种银鱼,分别是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长江银鱼和大银鱼。研究表明,西洞庭湖银鱼在物种资源数量上为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长江银鱼>大银鱼;在年际变化上,2018-2019年银鱼资源量大于2006-2007年银鱼资源量,并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9年较2006年减少42.18%左右,并且在2018-2019年调查中未记录到大银鱼。4个季度中夏季银鱼数量最多,春季、秋季次之,冬季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 银鱼资源 动态变化
下载PDF
西洞庭湖越冬黑鹳种群动态及行为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益波 彭波涌 +5 位作者 刘鹏 钟丽琴 李跃飞 谢弦攸 解朝华 丁浩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3-789,共7页
为掌握西洞庭湖越冬黑鹳(Ciconia nigra)的种群数量、空间分布、生活习性及影响因子,给洞庭湖黑鹳监测及保护提供依据。对湖南西洞庭湖2015—2019年越冬黑鹳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洞庭湖越冬黑鹳种群数量在48只左右,保持相... 为掌握西洞庭湖越冬黑鹳(Ciconia nigra)的种群数量、空间分布、生活习性及影响因子,给洞庭湖黑鹳监测及保护提供依据。对湖南西洞庭湖2015—2019年越冬黑鹳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洞庭湖越冬黑鹳种群数量在48只左右,保持相对稳定;种群结构以成鸟为主。越冬期黑鹳全部栖息在自然保护区内部的浅滩生境,成群聚集;半边湖是黑鹳的主要栖息地点。觅食地最适水深为10—30 cm。夜栖在觅食地附近的芦苇丛中。2019年越冬期黑鹳主要行为活动以休息和觅食为主。食物以鱼类和螺类为主。气温影响黑鹳的活动频率。分析表明,越冬期黑鹳受到气候、水文、食物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干扰,应注意加强保护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 黑鹳 种群数量 行为
下载PDF
西洞庭湖越冬水鸟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益波 彭波涌 +5 位作者 彭平波 阳俭 何木盈 曾伟坤 刘鹏 谢志辉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37-46,共10页
采用定点监测的方法,对西洞庭湖越冬水鸟多样性及空间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3—2020年保护区内越冬水鸟数量在明显增多,其中食沉水植物鸟类增加是主要原因。这表明通过实行生态修复工程,西洞庭湖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每年10月—1... 采用定点监测的方法,对西洞庭湖越冬水鸟多样性及空间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3—2020年保护区内越冬水鸟数量在明显增多,其中食沉水植物鸟类增加是主要原因。这表明通过实行生态修复工程,西洞庭湖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每年10月—12月西洞庭湖水鸟数量增多,为进入水鸟越冬期阶段,1月—3月随着水鸟数量下降,为结束水鸟越冬期阶段。保护区冬季越冬水鸟栖息分布与鸟类食物呈正相关,食物资源越多,鸟类多样性越高,同时人为干扰能明显降低栖息地鸟类多样性。水位动态变化能通过影响栖息地面积,植物生长状况,从而对水鸟栖息地分布变化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多样性 空间分布 西洞庭湖
下载PDF
简析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14
作者 周国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2期318-319,322,共3页
湿地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中一个十分受欢迎的旅游热点。西洞庭湖作为我国著名的湿地湖泊,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湿地资源旅游景点之一。只是随着上世纪围湖移民、湖州造林、开垦放牧等多种不当行为,导致西洞庭... 湿地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中一个十分受欢迎的旅游热点。西洞庭湖作为我国著名的湿地湖泊,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湿地资源旅游景点之一。只是随着上世纪围湖移民、湖州造林、开垦放牧等多种不当行为,导致西洞庭湖反而成为了过度开垦的重灾区。本文在此背景下,重新阐述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湿地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水生系统
下载PDF
洞庭湖洲滩土壤种子库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明珠 靳朝 +2 位作者 雷光春 阳俭 雷霆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5-753,共9页
由于三峡大坝及上游水库群的运行,长江中下游水域水文节律随之发生了改变,导致洞庭湖枯水期提前,进而影响洞庭湖洲滩植被及其土壤种子库的分布格局.本研究在洞庭湖4个自然保护区内选取共11个典型洲滩湿地,沿由水到陆方向根据植被类型将... 由于三峡大坝及上游水库群的运行,长江中下游水域水文节律随之发生了改变,导致洞庭湖枯水期提前,进而影响洞庭湖洲滩植被及其土壤种子库的分布格局.本研究在洞庭湖4个自然保护区内选取共11个典型洲滩湿地,沿由水到陆方向根据植被类型将洲滩分为泥沙洲滩、泥沙—湖草洲滩过渡带、湖草洲滩、湖草—南荻洲滩过渡带、南荻洲滩5种洲滩类型.通过样带—样方法调查和采样,并结合湿润和水淹两种条件下的土壤种子库萌发实验,分析了土壤水分变化对洲滩种子库萌发特征的影响及土壤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①土壤含水量沿水到陆方向由泥沙洲滩向南荻洲滩递减;②不同类型洲滩土壤种子库密度没有显著差异;③温室萌发实验中,水淹条件下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和种子库密度显著降低,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和种子库密度较高;④地表植被物种丰富度高于土壤种子库,泥沙洲滩土壤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物种组成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最低.此外,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南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等只在地表植被中存在,而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通泉草(Mazus japonicus)等只在种子库中存在.结果表明,在进行湿地植被恢复时,不能仅依靠种子库移植技术,还要考虑湖区季节性的水位变化以及个别物种的特异性,配合有针对性的水文调控机制及相关的人工措施恢复其原有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物种多样性 地表植被 洞庭湖 洲滩湿地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探索湿地系统动植物生态保护的提升方法
16
作者 曾庆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2期286-287,290,共3页
湿地生态系统,指地球上介于水、陆两种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本类系统之动植物资源与物种丰富,其主要的特征之一乃生物的多样性。而且,这一系统亦较为脆弱。近年我国此类系统的相关生态保护状况比较严峻,动植物的生态被破坏,其... 湿地生态系统,指地球上介于水、陆两种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本类系统之动植物资源与物种丰富,其主要的特征之一乃生物的多样性。而且,这一系统亦较为脆弱。近年我国此类系统的相关生态保护状况比较严峻,动植物的生态被破坏,其系统面临着城建、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等几大威胁。笔者在此主要分析了此系统动植物生态保护之情况,并针对该系统动植物生态保护的提升方法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系统 动植物保护 主要问题 措施探讨
下载PDF
湿地系统动植物生态保护的提升方法探索
17
作者 何木盈 蔡教慧 +1 位作者 徐清明 周国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1期284-285,共2页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是介于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资源的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特征也十分突出。同时,湿地生态系统又是比较脆弱的,亟需保护的。本文主要针对湿地系...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是介于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资源的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特征也十分突出。同时,湿地生态系统又是比较脆弱的,亟需保护的。本文主要针对湿地系统动植物生态保护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结合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实际情况和理念等,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提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系统 动植物保护 主要问题 保护措施
下载PDF
湿地生态保护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18
作者 邹长贵 《数字化用户》 2020年第33期166-168,共3页
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与此同时,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湿地生态系统是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湿地的分析,可明确湿地能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丰富... 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与此同时,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湿地生态系统是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湿地的分析,可明确湿地能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资源。因而,加强对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视,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湿地生态保护尚存在些许问题,制约着湿地生态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总结湿地生态保护的价值。其次,分析湿地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再次,研究湿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最后,提出湿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洞庭湖大气氮湿沉降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超明 万献军 +2 位作者 曾伟坤 王强 张颖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7-1146,共10页
为研究洞庭湖大气氮素湿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于2016年1—12月对洞庭湖不同生态区的4个监测点的湿沉降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采桑湖(CSH)、断港头(DGT)、蒋家嘴(JJZ)3个监测点的全年大气氮湿沉降量分别为49.9、38.7和90.9 kg... 为研究洞庭湖大气氮素湿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于2016年1—12月对洞庭湖不同生态区的4个监测点的湿沉降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采桑湖(CSH)、断港头(DGT)、蒋家嘴(JJZ)3个监测点的全年大气氮湿沉降量分别为49.9、38.7和90.9 kg·hm^(-2),其中NO_3^--N沉降量分别占30.3%、25.8%和33.1%,NH_4^+-N沉降量分别占32.9%、41.7%和51.1%,DON沉降量分别占36.8%、32.5%和15.9%;沅江(YJ)监测点7—12月的大气氮湿沉降量为19.0 kg·hm^(-2),NO_3^--N、NH_4^+-N和DON分别占62.2%、25.1%和12.7%,除YJ监测点外,其他各监测点NH_4^+-N沉降量高于NO_3^--N沉降量.湿沉降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而湿沉降浓度与降雨量呈负相关;在CSH、DGT和JJZ监测点,湿沉降量均在春季最高,分别占全年总沉降量的54.4%、60.2%和49.7%,JJZ监测点在各个季节的总氮沉降量均高于CSH和JJZ监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大气氮沉降 不同生态区 湿沉降
原文传递
典型灰霾期间PM_(2.5)演化的多重分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毅 刘春琼 +3 位作者 郑凯莉 谢志辉 彭立平 史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3,共7页
为探索成都市PM_(2.5)污染物的空间来源及其演化机制,该文首先应用后向轨迹模型对灰霾期间抵达成都市的大气气团进行模拟,结果显示灰霾期间本地气团对成都市PM_(2.5)污染物的贡献远超过中远距离的外来气团,占比高达90%以上,局地空间内... 为探索成都市PM_(2.5)污染物的空间来源及其演化机制,该文首先应用后向轨迹模型对灰霾期间抵达成都市的大气气团进行模拟,结果显示灰霾期间本地气团对成都市PM_(2.5)污染物的贡献远超过中远距离的外来气团,占比高达90%以上,局地空间内处于一种静稳状态。其次应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对灰霾期间PM_(2.5)的浓度序列进行多重分形分析,研究表明成都市灰霾期间PM_(2.5)浓度具有多重分形特征。最后运用相位随机替代法与随机重构法,对静稳条件下导致PM_(2.5)浓度多重分形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霾期间,长期持续性在PM_(2.5)演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认为此次灰霾期间PM_(2.5)演化的长期持续性是其主要的内在动力机制,此时成都市大气空间内各局部空间PM_(2.5)浓度在多种要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发展为一种相互同步的、均衡的平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轨迹 多重分形 PM2.5 长期持续性 尖峰胖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