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5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焦国成
《西藏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8-21,共14页
目前,西藏农牧业整体水平不高,农牧民科技素质低是影响西藏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许多科技成果转化十分艰难,农牧民视野狭窄,许多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较差,传统农业意识较为浓厚。搞好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直接关...
目前,西藏农牧业整体水平不高,农牧民科技素质低是影响西藏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许多科技成果转化十分艰难,农牧民视野狭窄,许多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较差,传统农业意识较为浓厚。搞好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区农牧业劳动者的素质和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 是当前我区农牧区发展的紧迫课题。本文就如何搞好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做出了一些探讨。并对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提出个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
技能培训
技术推广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一年两收套复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关树森
刘国一
尼玛扎西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9-46,共8页
文章认为,利用传统耕作剩余的水、热、光资源,进行套复种试验,以一年两收套复种技术为支撑,可以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等相互依赖、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和生产技术体系,从而推动西藏农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西藏
一年两收
技术研究
种植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拉萨地区燕麦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娜
金涛
《西藏科技》
2013年第10期5-7,共3页
燕麦具有良好的抗旱、抗寒性,是西藏人工草地的主要类型.通过正交试验对西藏燕麦栽培技术研究表明:青引2号、白燕8号为适宜品种,最佳播种密度在10kg/亩~12kg/亩;氮肥是影响燕麦籽粒产量的显著因子,品种和氮肥是影响生育期的显著因子...
燕麦具有良好的抗旱、抗寒性,是西藏人工草地的主要类型.通过正交试验对西藏燕麦栽培技术研究表明:青引2号、白燕8号为适宜品种,最佳播种密度在10kg/亩~12kg/亩;氮肥是影响燕麦籽粒产量的显著因子,品种和氮肥是影响生育期的显著因子,各因子均对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籽粒产量
干草产量
正交试验
西藏拉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蝗虫起源与进化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黄复生
刘举鹏
+1 位作者
王保海
王翠玲
《西藏农业科技》
1999年第2期1-40,共40页
本文包括西藏蝗虫研究概况;西藏蝗虫的区系组成;高原的边缘效应及其蝗虫分化;一个独立的蝗虫地理区系;蝗虫的垂直分布;蝗虫的适应;蝗虫区系的起源与演替。
关键词
蝗虫
西藏高原
西藏东南部
喜马拉雅山南坡
特有种
西藏地区
区系成份
古北区
雅鲁藏布江流域
区系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飞蝗卵的发育与蝻期各龄的外部形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姚小波
王翠玲
+3 位作者
覃荣
王文峰
扎罗
谢丹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8-11,共4页
依据卵的发育分级标准,将西藏飞蝗卵的发育分为:原头期、胚转期、显节期、胚熟期。采用虞佩玉和陆近仁的方法,根据西藏飞蝗各龄蝗蝻体色、颅顶、前胸背板后缘、翅芽、体长,划分西藏飞蝗蝗蝻的5个龄期,各龄历期为:1龄8-13d,2龄10-18d,3龄...
依据卵的发育分级标准,将西藏飞蝗卵的发育分为:原头期、胚转期、显节期、胚熟期。采用虞佩玉和陆近仁的方法,根据西藏飞蝗各龄蝗蝻体色、颅顶、前胸背板后缘、翅芽、体长,划分西藏飞蝗蝗蝻的5个龄期,各龄历期为:1龄8-13d,2龄10-18d,3龄12-15d,4龄15-20d,5龄15-2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飞蝗
卵
发育
龄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中部农区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研究
被引量:
7
6
作者
金涛
尼玛扎西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2-17,共6页
为提高西藏中部农区饲草供给质量,对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进行了探讨,从一年生、多年生等多种作物类型的25个品种筛选确定箭筈豌豆甘孜333是最适宜套复种的品种和类型。为西藏高寒农区发展粮草一年两收提出了冬草夏粮的新模式,并详细研...
为提高西藏中部农区饲草供给质量,对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进行了探讨,从一年生、多年生等多种作物类型的25个品种筛选确定箭筈豌豆甘孜333是最适宜套复种的品种和类型。为西藏高寒农区发展粮草一年两收提出了冬草夏粮的新模式,并详细研究了适宜的播期、产量、刈割时期等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中部农区
一年两收
农作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探讨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亚生
蒲海生
+3 位作者
边巴卓玛
群培达娃
宋国英
张骞
《西藏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39-45,共7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支持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是为解决西藏高原及周边省区新时期“三农”问题、粮食安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重大关键技术引进再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支持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是为解决西藏高原及周边省区新时期“三农”问题、粮食安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重大关键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西藏高原
“三农”问题
农牧民增收
粮食安全
创新能力
技术引进
农牧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西藏山地农业生态系统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亚生
禹代林
+4 位作者
关卫星
小尼玛扎西
李新年
拉巴次仁
肖中新
《西藏农业科技》
2003年第1期18-30,共10页
本文是作者经多年研究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描述了西藏山地农业生态系统特征、特点以及人与生态文化关系;评价了山地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了21世纪西藏农业生态建设思路及研究课题。由此,与同行共...
本文是作者经多年研究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描述了西藏山地农业生态系统特征、特点以及人与生态文化关系;评价了山地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了21世纪西藏农业生态建设思路及研究课题。由此,与同行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生态系统
农业
探讨
西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小麦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9
作者
曾兴权
强小林
+2 位作者
韦泽秀
次珍
唐亚伟
《西藏农业科技》
2005年第4期8-14,共7页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品质有显著影响,1,2,5+10,17+18,14+15 等亚基组合通常与较好的面包烘烤品质相关联,这些亚基赋予面团很好的弹性和韧性。本文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结构与组成、对品质的影响、基因分子标记与克隆及其在...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品质有显著影响,1,2,5+10,17+18,14+15 等亚基组合通常与较好的面包烘烤品质相关联,这些亚基赋予面团很好的弹性和韧性。本文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结构与组成、对品质的影响、基因分子标记与克隆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以及西藏小麦资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旨在为西藏小麦品质改良提供理论根据。同时展望了应用新技术研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作用。提出引入优质亚基是西藏小麦品质改良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资源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进展
品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肥麦与西藏光稃野生燕麦远缘杂交研究报告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亚生
格桑次仁
+3 位作者
禹代林
欧珠
颜仕华
尼玛扎西
《西藏农业科技》
1997年第2期21-25,共5页
肥麦与西藏光稃野生燕麦不同属间的远缘杂交合成杂交种(FY—8),杂种与双亲肥麦和光稃野生燕麦等电聚电泳技术对其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杂交种和双亲遗传背景完全不同,杂交种酶带生化位点上有明显的缺失现象,这表明是因外源染色体的导入...
肥麦与西藏光稃野生燕麦不同属间的远缘杂交合成杂交种(FY—8),杂种与双亲肥麦和光稃野生燕麦等电聚电泳技术对其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杂交种和双亲遗传背景完全不同,杂交种酶带生化位点上有明显的缺失现象,这表明是因外源染色体的导入而引起的.初步研究结果证明:杂交种和双亲遗传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为此,FY—8在生产上表现出分蘖率高,越冬性能强,对黑穗病免疫,籽粒饱满,籽粒全角质,品质好,生长优势强,可能因染色体缺失,外源染色体导入形成的中间型小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麦
野生燕麦
杂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蜂业及蜂蜜特异性研究成果
被引量:
7
11
作者
扎罗
《蜜蜂杂志》
2017年第9期42-43,共2页
1地理状况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南边疆。面积120多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西藏北界昆仑山、唐古拉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相望,东南与云南省山水相连。南面与缅甸、印度、不丹、...
1地理状况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南边疆。面积120多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西藏北界昆仑山、唐古拉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相望,东南与云南省山水相连。南面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近4000km,是中国的西南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成果
西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异性
蜂蜜
蜂业
地理状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西藏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几点思考
12
作者
张亚生
关卫星
禹代林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58,11,共4页
关键词
西藏
农业综合生产力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基本建设
科技兴农战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西藏农业持续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
2
13
作者
禹代林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西藏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 用,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农业
发展
作用
西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14
作者
张亚生
宋国英
+2 位作者
边巴卓玛
群培达娃
张骞
《西藏科技》
2007年第7期8-11,共4页
本文从现阶段西藏农牧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体制等面临着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就今后农牧科技创新的途径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农牧科技
创新
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萨市生态功能区划及农业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侯亚红
《西藏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了明确拉萨市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该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指导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本文采用生态功能区划原理和方法,针对拉萨市的气候特征、环境状况、社会状况、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特点及存...
为了明确拉萨市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该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指导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本文采用生态功能区划原理和方法,针对拉萨市的气候特征、环境状况、社会状况、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特点及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将拉萨市分为了3个生态区和9个生态功能区,并为拉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区划
农业可持续发展
拉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21世纪的西藏农业科技
16
作者
王保海
《西藏农业科技》
1998年第3期7-13,共7页
本文对20世纪农业科技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阐述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主要领域、科研方向的选择,21世纪的西藏农业科技指导思想、方针、目标,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提高科技贡献率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21世纪
农业科技
西藏
全文增补中
拉萨河谷山地灌丛草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4
17
作者
罗黎鸣
武建双
+5 位作者
余成群
潘影
苗彦军
武俊喜
明升平
郭应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31,共10页
生物多样性是西藏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气候变暖和放牧干扰背景下沿海拔梯度探讨西藏拉萨河谷山地灌丛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对于该地区草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拉萨市林周县白朗村沟域的...
生物多样性是西藏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气候变暖和放牧干扰背景下沿海拔梯度探讨西藏拉萨河谷山地灌丛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对于该地区草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拉萨市林周县白朗村沟域的山地灌丛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样方法、重复样线法和Modified-Whittaker样地法3种方法进行系统调查,研究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3种不同取样方法α多样性的物种丰富度均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50m样线法效果最好。2)表征β多样性的Sorensen相似性指数和Bray-Curtis指数均随样地间海拔高差的增大而减小。3)种-面积关系的截距c、斜率z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α、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吻合一致。4)依据种-面积关系研究结果,山地灌丛草地设置100m2的样地可覆盖80%左右的植物物种。山地灌丛草地的α和β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特征,未来研究应注重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对山体气候梯度以及放牧干扰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海拔梯度
物种多样性
监测方法
山地灌丛草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个引种到西藏的燕麦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被引量:
24
18
作者
魏娜
金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922,共4页
为筛选适合西藏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燕麦新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到西藏拉萨的5个燕麦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9642-4、冀品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9642-4籽粒产量高,干草产量较低,适合在...
为筛选适合西藏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燕麦新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到西藏拉萨的5个燕麦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9642-4、冀品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9642-4籽粒产量高,干草产量较低,适合在农区种植;冀品1号干草产量位居第一,适合在半农半牧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9份西藏小麦戊聚糖含量和SDS沉淀值的分析
被引量:
4
19
作者
徐智斌
范瑞英
+2 位作者
冯波
冬梅
王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1-835,共5页
为给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采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了89份西藏小麦的戊聚糖含量及SDS沉淀值。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戊聚糖含量差异显著,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3.10%-8.95%;SDS沉淀值偏低,平均值仅为26.0 mL;地方品种的戊聚糖含量更趋于...
为给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采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了89份西藏小麦的戊聚糖含量及SDS沉淀值。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戊聚糖含量差异显著,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3.10%-8.95%;SDS沉淀值偏低,平均值仅为26.0 mL;地方品种的戊聚糖含量更趋于正态分布。戊聚糖含量和SDS沉淀值相关不显著。89份材料中,戊聚糖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藏冬4号、柳条春、洛隆小麦,以及戊聚糖含量较低的品种藏冬23号,可作为高、低戊聚糖小麦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戊聚糖
SDS沉淀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李梦寒
次仁白珍
+2 位作者
安克杰
何燕
旦巴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9-554,共6页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均带有1对随体。核型类型均为对称型2A型。染色体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染色体长度比变幅为1.60~1.91,平均臂比为1.33~1.52,不对称指数介于56.08%~58.85%之间。以核型不对称性评定参试材料进化程度,塔巴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高,夏鲁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低;核型特征聚类将8份材料分为3组。进化和聚类分析发现,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进化速度较慢,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处于较为原始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黄籽
西藏地方品种
核型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焦国成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8-21,共14页
文摘
目前,西藏农牧业整体水平不高,农牧民科技素质低是影响西藏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许多科技成果转化十分艰难,农牧民视野狭窄,许多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较差,传统农业意识较为浓厚。搞好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区农牧业劳动者的素质和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 是当前我区农牧区发展的紧迫课题。本文就如何搞好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做出了一些探讨。并对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
农牧民
技能培训
技术推广
研究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一年两收套复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关树森
刘国一
尼玛扎西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9-46,共8页
基金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
科技厅
+1 种基金
农牧厅科研资助项目"西藏一年两收套复实用技术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号:藏财企(专)字[2006]78号
文摘
文章认为,利用传统耕作剩余的水、热、光资源,进行套复种试验,以一年两收套复种技术为支撑,可以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等相互依赖、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和生产技术体系,从而推动西藏农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西藏
一年两收
技术研究
种植指数
Keywords
Tibet
double cropping
technique study
cropping index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拉萨地区燕麦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娜
金涛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西藏科技》
2013年第10期5-7,共3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文摘
燕麦具有良好的抗旱、抗寒性,是西藏人工草地的主要类型.通过正交试验对西藏燕麦栽培技术研究表明:青引2号、白燕8号为适宜品种,最佳播种密度在10kg/亩~12kg/亩;氮肥是影响燕麦籽粒产量的显著因子,品种和氮肥是影响生育期的显著因子,各因子均对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燕麦
籽粒产量
干草产量
正交试验
西藏拉萨
分类号
S512.6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蝗虫起源与进化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黄复生
刘举鹏
王保海
王翠玲
机构
中国
科学院
动物
研究所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1999年第2期1-40,共40页
文摘
本文包括西藏蝗虫研究概况;西藏蝗虫的区系组成;高原的边缘效应及其蝗虫分化;一个独立的蝗虫地理区系;蝗虫的垂直分布;蝗虫的适应;蝗虫区系的起源与演替。
关键词
蝗虫
西藏高原
西藏东南部
喜马拉雅山南坡
特有种
西藏地区
区系成份
古北区
雅鲁藏布江流域
区系分析
分类号
S43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飞蝗卵的发育与蝻期各龄的外部形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姚小波
王翠玲
覃荣
王文峰
扎罗
谢丹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8-11,共4页
文摘
依据卵的发育分级标准,将西藏飞蝗卵的发育分为:原头期、胚转期、显节期、胚熟期。采用虞佩玉和陆近仁的方法,根据西藏飞蝗各龄蝗蝻体色、颅顶、前胸背板后缘、翅芽、体长,划分西藏飞蝗蝗蝻的5个龄期,各龄历期为:1龄8-13d,2龄10-18d,3龄12-15d,4龄15-20d,5龄15-26d。
关键词
西藏飞蝗
卵
发育
龄期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中部农区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研究
被引量:
7
6
作者
金涛
尼玛扎西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西藏
自治区
农牧
科学院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2-17,共6页
文摘
为提高西藏中部农区饲草供给质量,对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进行了探讨,从一年生、多年生等多种作物类型的25个品种筛选确定箭筈豌豆甘孜333是最适宜套复种的品种和类型。为西藏高寒农区发展粮草一年两收提出了冬草夏粮的新模式,并详细研究了适宜的播期、产量、刈割时期等技术要点。
关键词
西藏
中部农区
一年两收
农作制度
分类号
S644.609.1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探讨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亚生
蒲海生
边巴卓玛
群培达娃
宋国英
张骞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沈阳师范大学人力资源
学院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39-45,共7页
文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支持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是为解决西藏高原及周边省区新时期“三农”问题、粮食安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重大关键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西藏高原
“三农”问题
农牧民增收
粮食安全
创新能力
技术引进
农牧业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西藏山地农业生态系统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亚生
禹代林
关卫星
小尼玛扎西
李新年
拉巴次仁
肖中新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西藏
加查县人民政府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03年第1期18-30,共10页
文摘
本文是作者经多年研究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描述了西藏山地农业生态系统特征、特点以及人与生态文化关系;评价了山地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了21世纪西藏农业生态建设思路及研究课题。由此,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
山地
生态系统
农业
探讨
西藏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小麦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9
作者
曾兴权
强小林
韦泽秀
次珍
唐亚伟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
学院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05年第4期8-14,共7页
文摘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品质有显著影响,1,2,5+10,17+18,14+15 等亚基组合通常与较好的面包烘烤品质相关联,这些亚基赋予面团很好的弹性和韧性。本文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结构与组成、对品质的影响、基因分子标记与克隆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以及西藏小麦资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旨在为西藏小麦品质改良提供理论根据。同时展望了应用新技术研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作用。提出引入优质亚基是西藏小麦品质改良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麦
资源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进展
品质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肥麦与西藏光稃野生燕麦远缘杂交研究报告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亚生
格桑次仁
禹代林
欧珠
颜仕华
尼玛扎西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1997年第2期21-25,共5页
文摘
肥麦与西藏光稃野生燕麦不同属间的远缘杂交合成杂交种(FY—8),杂种与双亲肥麦和光稃野生燕麦等电聚电泳技术对其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杂交种和双亲遗传背景完全不同,杂交种酶带生化位点上有明显的缺失现象,这表明是因外源染色体的导入而引起的.初步研究结果证明:杂交种和双亲遗传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为此,FY—8在生产上表现出分蘖率高,越冬性能强,对黑穗病免疫,籽粒饱满,籽粒全角质,品质好,生长优势强,可能因染色体缺失,外源染色体导入形成的中间型小麦新品种.
关键词
肥麦
野生燕麦
杂交
分类号
S512.6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蜂业及蜂蜜特异性研究成果
被引量:
7
11
作者
扎罗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蜜蜂杂志》
2017年第9期42-43,共2页
文摘
1地理状况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南边疆。面积120多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西藏北界昆仑山、唐古拉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相望,东南与云南省山水相连。南面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近4000km,是中国的西南屏障。
关键词
研究成果
西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异性
蜂蜜
蜂业
地理状况
分类号
S8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西藏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几点思考
12
作者
张亚生
关卫星
禹代林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58,11,共4页
关键词
西藏
农业综合生产力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基本建设
科技兴农战略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西藏农业持续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
2
13
作者
禹代林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文摘
本文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西藏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 用,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农业
发展
作用
西藏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14
作者
张亚生
宋国英
边巴卓玛
群培达娃
张骞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沈阳师范大学人力资源
学院
出处
《西藏科技》
2007年第7期8-11,共4页
文摘
本文从现阶段西藏农牧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体制等面临着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就今后农牧科技创新的途径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农牧科技
创新
制度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萨市生态功能区划及农业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侯亚红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38-42,共5页
文摘
为了明确拉萨市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该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指导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本文采用生态功能区划原理和方法,针对拉萨市的气候特征、环境状况、社会状况、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特点及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将拉萨市分为了3个生态区和9个生态功能区,并为拉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功能区划
农业可持续发展
拉萨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21世纪的西藏农业科技
16
作者
王保海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1998年第3期7-13,共7页
文摘
本文对20世纪农业科技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阐述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主要领域、科研方向的选择,21世纪的西藏农业科技指导思想、方针、目标,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提高科技贡献率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21世纪
农业科技
西藏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拉萨河谷山地灌丛草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4
17
作者
罗黎鸣
武建双
余成群
潘影
苗彦军
武俊喜
明升平
郭应杰
机构
中国
科学院
地理
科学
与资源
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西藏
大学
农牧
学院
西藏
大学理
学院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3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青年基金项目(4140107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3
+1 种基金
2011BAD17B05)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00309)资助
文摘
生物多样性是西藏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气候变暖和放牧干扰背景下沿海拔梯度探讨西藏拉萨河谷山地灌丛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对于该地区草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拉萨市林周县白朗村沟域的山地灌丛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样方法、重复样线法和Modified-Whittaker样地法3种方法进行系统调查,研究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3种不同取样方法α多样性的物种丰富度均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50m样线法效果最好。2)表征β多样性的Sorensen相似性指数和Bray-Curtis指数均随样地间海拔高差的增大而减小。3)种-面积关系的截距c、斜率z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α、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吻合一致。4)依据种-面积关系研究结果,山地灌丛草地设置100m2的样地可覆盖80%左右的植物物种。山地灌丛草地的α和β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特征,未来研究应注重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对山体气候梯度以及放牧干扰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关键词
西藏
海拔梯度
物种多样性
监测方法
山地灌丛草地
Keywords
Tibet
altitudinal gradient
species diversity
monitoring methods
montane shrub grassland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个引种到西藏的燕麦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被引量:
24
18
作者
魏娜
金涛
机构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922,共4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8-E-4)
文摘
为筛选适合西藏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燕麦新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到西藏拉萨的5个燕麦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9642-4、冀品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9642-4籽粒产量高,干草产量较低,适合在农区种植;冀品1号干草产量位居第一,适合在半农半牧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燕麦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Keywords
Oats
Grey relational grade analy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S512.6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0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9份西藏小麦戊聚糖含量和SDS沉淀值的分析
被引量:
4
19
作者
徐智斌
范瑞英
冯波
冬梅
王涛
机构
中国
科学院
成都生物
研究所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1-835,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文摘
为给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采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了89份西藏小麦的戊聚糖含量及SDS沉淀值。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戊聚糖含量差异显著,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3.10%-8.95%;SDS沉淀值偏低,平均值仅为26.0 mL;地方品种的戊聚糖含量更趋于正态分布。戊聚糖含量和SDS沉淀值相关不显著。89份材料中,戊聚糖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藏冬4号、柳条春、洛隆小麦,以及戊聚糖含量较低的品种藏冬23号,可作为高、低戊聚糖小麦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
关键词
小麦
戊聚糖
SDS沉淀值
Keywords
Wheat
Pentosan
SDS-sedimenta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1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李梦寒
次仁白珍
安克杰
何燕
旦巴
机构
西藏
大学
农牧
学院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9-55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292)
林芝地区农林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种植技术研究项目
西藏特色农牧资源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研究方向(XZXTCX-03)
文摘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均带有1对随体。核型类型均为对称型2A型。染色体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染色体长度比变幅为1.60~1.91,平均臂比为1.33~1.52,不对称指数介于56.08%~58.85%之间。以核型不对称性评定参试材料进化程度,塔巴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高,夏鲁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低;核型特征聚类将8份材料分为3组。进化和聚类分析发现,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进化速度较慢,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处于较为原始的地位。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黄籽
西藏地方品种
核型分析
Keywords
Yellow seed rape
Brassica rapa L.
Landraces from Tibet China
Karyotype
分类号
S565.4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
焦国成
《西藏农业科技》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藏一年两收套复种技术研究
关树森
刘国一
尼玛扎西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藏拉萨地区燕麦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魏娜
金涛
《西藏科技》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藏蝗虫起源与进化研究
黄复生
刘举鹏
王保海
王翠玲
《西藏农业科技》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西藏飞蝗卵的发育与蝻期各龄的外部形态初步研究
姚小波
王翠玲
覃荣
王文峰
扎罗
谢丹
《西藏农业科技》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西藏中部农区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研究
金涛
尼玛扎西
《西藏农业科技》
201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探讨
张亚生
蒲海生
边巴卓玛
群培达娃
宋国英
张骞
《西藏农业科技》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略论西藏山地农业生态系统
张亚生
禹代林
关卫星
小尼玛扎西
李新年
拉巴次仁
肖中新
《西藏农业科技》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西藏小麦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
曾兴权
强小林
韦泽秀
次珍
唐亚伟
《西藏农业科技》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肥麦与西藏光稃野生燕麦远缘杂交研究报告
张亚生
格桑次仁
禹代林
欧珠
颜仕华
尼玛扎西
《西藏农业科技》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西藏蜂业及蜂蜜特异性研究成果
扎罗
《蜜蜂杂志》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提高西藏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几点思考
张亚生
关卫星
禹代林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西藏农业持续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禹代林
《西藏农业科技》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张亚生
宋国英
边巴卓玛
群培达娃
张骞
《西藏科技》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拉萨市生态功能区划及农业可持续利用研究
侯亚红
《西藏农业科技》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面向21世纪的西藏农业科技
王保海
《西藏农业科技》
1998
0
全文增补中
17
拉萨河谷山地灌丛草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罗黎鸣
武建双
余成群
潘影
苗彦军
武俊喜
明升平
郭应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5个引种到西藏的燕麦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魏娜
金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89份西藏小麦戊聚糖含量和SDS沉淀值的分析
徐智斌
范瑞英
冯波
冬梅
王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的核型分析
李梦寒
次仁白珍
安克杰
何燕
旦巴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