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背静脉的分布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晋宝 秦月琴 +2 位作者 程心恒 范冷艳 依苏 《解剖学报》 CAS 1983年第3期242-248,337,共8页
作者解剖了200个成人足标本,观察了足背静脉的分布。1.在足背诸静脉中,大隐静脉是足背皮肤和足趾(特别是[足母]趾和第二趾)静脉回流的主干。其口径粗大,位置固定,极少变异。小隐静脉在足背的变异多而口径小,在足背皮肤和足趾的静脉回流... 作者解剖了200个成人足标本,观察了足背静脉的分布。1.在足背诸静脉中,大隐静脉是足背皮肤和足趾(特别是[足母]趾和第二趾)静脉回流的主干。其口径粗大,位置固定,极少变异。小隐静脉在足背的变异多而口径小,在足背皮肤和足趾的静脉回流中,处于次要地位。足背浅静脉为分布于皮下组织浅层中的静脉支,其口径通常细小,与大、小隐静脉、足背静脉弓及跖背静脉间常存在吻合,可成为大、小隐静脉间的侧支循环途径。2.足背深静脉有二条,与足背动脉伴行。主要接受足背深部的静脉属支,表面覆盖着足背深筋膜。静脉主干与浅静脉间的吻合少,对足背皮肤及足趾的血液引流所起的作用不大。位于第一跖骨间隙基底部的穿通支,为连接足背深静脉与足背静脉弓的主要途径。3.足背静脉弓以单弓形式出现最多,占93%,呈现双弓的6%,典型静脉弓缺乏的仅见1%。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恒延续于大隐静脉,而其外侧端则变化较多。其中主流续于小隐静脉外踝前支的较多,续于足背外侧缘静脉者次之。即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端指向外踝前缘的较多见。4.各个跖背静脉均以注入足背静脉弓的最多,通常均位于相应的跖骨间隙内,其近端常稍偏向内侧,但显著向内侧偏移的较少。其中第一跖背静脉转向内侧,越过[足母]长伸肌腱与[足母]趾胫侧趾背静脉汇合的占10.50%。5.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的瓣膜均向近侧开放。足背静脉弓的外侧部无瓣膜存在。但足背静脉弓的内侧部,在第一跖骨间隙基底部穿通支的外侧,常有瓣膜存在,显示第一跖背静脉的血液主要是回流入大隐静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静脉 外侧部 外侧端 小隐静脉 瓣膜 浅静脉 足背动脉 大隐静脉 静脉回流 背深静脉
下载PDF
P16蛋白表达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尚福 李俸媛 +8 位作者 石砚 李甘地 杜斌 刘红 刘卫平 陈列 荣熙 张贤良 杨光华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54-257,共4页
为探索P16蛋白表达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关系,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4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LN)和6例脾脏标本中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RHLN和脾的淋巴小结周... 为探索P16蛋白表达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关系,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4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LN)和6例脾脏标本中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RHLN和脾的淋巴小结周围和窦周围的淋巴细胞部分呈P16蛋白阳性表达,NHL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7.8%(17/45),其中低度恶性组为66.7%(10/15),中度恶性组为37.5%(6/16),高度恶性组为7.1%(1/14),NHL的低度与高度恶性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P16蛋白可能是NHL预后判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何杰金氏 淋巴瘤 P16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