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的雉鹑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少初 次仁 《野生动物》 1993年第2期18-21,8,共5页
雉鹑Tetraophusis obscurus是我国的特产珍禽,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分布区域狭窄。以往有关雏鹑的报道资料很少。同时,大多限于四川地区,西藏材料尤其缺乏。本文报道了作者长期在西藏的野外观察,对雉鹑在西藏的地理分布、种群密度、生... 雉鹑Tetraophusis obscurus是我国的特产珍禽,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分布区域狭窄。以往有关雏鹑的报道资料很少。同时,大多限于四川地区,西藏材料尤其缺乏。本文报道了作者长期在西藏的野外观察,对雉鹑在西藏的地理分布、种群密度、生态、以及该种的濒危程度进行了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鹑 西藏 生物学 生态学 保护
下载PDF
我国蜘蛛两新种(蛛形纲:蜘蛛目)
2
作者 刘少初 王家福 彭贤锦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362-364,共3页
本文记述了采自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的三角网蛛Hyptiotes xinlongensis sp.nov.及西藏牦牛坡的牦牛蝇狼Philaeus maoniuensis sp.nov.两新种,并绘制了生殖器结构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和西藏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蜘蛛目 三角网蛛属 蝇狼属
下载PDF
转板藻叶绿体运动的向光反应
3
作者 拉多 王隆华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2年第4期299-300,共2页
光敏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材料和设备上的困难,至今还没有比较理想的实验可供高等院校学生们操作。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发现转板藻叶绿体转向运动的光反应较为理想,特此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转板藻 叶绿体运动 向光反应
下载PDF
蚕豆脱壁花粉的萌发和胚囊分离的研究
4
作者 王隆华 张雪 +1 位作者 管和 拉多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S2期29-35,共7页
蚕豆成熟花粉在含有20%蔗糖、100ppm硼酸的培养基中,在25℃下,40分钟后萌发率达60%左右,而脱去外壁时的花粉,在上述条件下不能萌发。若含2.0%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pH5.8),培养30分钟后萌发率可达7.4%,加入2,4—D2mg·L^(-1)时,... 蚕豆成熟花粉在含有20%蔗糖、100ppm硼酸的培养基中,在25℃下,40分钟后萌发率达60%左右,而脱去外壁时的花粉,在上述条件下不能萌发。若含2.0%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pH5.8),培养30分钟后萌发率可达7.4%,加入2,4—D2mg·L^(-1)时,萌发率达到9.8%左右。脱壁花粉萌发率明显低于未处理的花粉,表明花粉外壁的存在对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2,4—D对萌发有促进作用。蚕豆胚珠在含4%果胶酶、1.5%半纤维素酶、1%葡聚糖硫酸钾、1%CaCl_2和10%甘露醇的培养液中(pH5.7),30℃下保温12小时胚囊得率约20.3%。先用脱壁剂振荡处理除去珠被角质层,再用上述培养基培养8小时可得胚囊37.8%。用染色法和酶法证明胚囊具有活性。表明除去角质层可缩短酶解时间,并提高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脱壁 萌发 胚囊分离 蚕豆
下载PDF
西藏蒿属六种植物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抑菌效果 被引量:11
5
作者 沈灵犀 扎西次仁 +2 位作者 耿宇鹏 钟扬 南蓬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80,共8页
采用GC-MS技术,对采自西藏的6种蒿属植物藏白蒿(Artemisia.younghusbandii J.R.Drumm.ex Pam P.)、香叶蒿(A.rutifolia Steph.ex Spreng.)、亚东蒿(A.yadongensis Ling et Y.B.Ling)、冻原白蒿(A.stracheyi Hook.f.et Thoms.ex C.B.C1ar... 采用GC-MS技术,对采自西藏的6种蒿属植物藏白蒿(Artemisia.younghusbandii J.R.Drumm.ex Pam P.)、香叶蒿(A.rutifolia Steph.ex Spreng.)、亚东蒿(A.yadongensis Ling et Y.B.Ling)、冻原白蒿(A.stracheyi Hook.f.et Thoms.ex C.B.C1arke)和未能定种的A.sp-拉萨、A.sp-亚东,进行花、叶、茎等不同部位的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出69种化合物.利用微量稀释法测定6种蒿属植物的精油及精油的10种主要化学成分标准化合物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粪链球菌(Enterococcus faccali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 forman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寻找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菌剂和农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对西藏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属 精油 GC-MS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