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学理论的传统继承与当代转向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红旭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8-143,192,共7页
现代性是生成社会学的历史现实和思想土壤,社会学也正是在现代性铺展的时空坐标里"反思性监控"民族国家构成的"地球村庄"。社会学传统思想史上先后形成三种研究进路:孔德、涂尔干开创的实证主义,韦伯开创的人文主... 现代性是生成社会学的历史现实和思想土壤,社会学也正是在现代性铺展的时空坐标里"反思性监控"民族国家构成的"地球村庄"。社会学传统思想史上先后形成三种研究进路:孔德、涂尔干开创的实证主义,韦伯开创的人文主义和马克思开创的批判主义。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福柯权力的谱系学,甚至布希亚、利奥塔代表的后现代主义,都是在整合中书写自我,解构中建构自我。网络共享与文明冲突同在,风险社会与地球扁平化共行的当代社会场域,社会学理论中既有种族、性别的元素,也有后殖民主义的思潮,融合了多元化思维的社会学想象力继承着经典的本体论,发展了传统的认识论,超越了凝固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现代性 范式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下载PDF
灵性、文化与本土化:国内外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概略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红旭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18-24,共7页
差异性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趣点,也是社会工作开展专业服务的前提条件。不同族群/种族以客观存在的生物学差异为基础,更多表征为社会意义上的不同。该文以文化敏感性为基点,重点考察国外社会工作领域关于灵性/宗教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 差异性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趣点,也是社会工作开展专业服务的前提条件。不同族群/种族以客观存在的生物学差异为基础,更多表征为社会意义上的不同。该文以文化敏感性为基点,重点考察国外社会工作领域关于灵性/宗教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的文化能力、专业价值观本土化三个方面的研究。在揭示英文世界的族群/种族社会工作研究现状的同时,简略观照中文文献的同名研究,以期为我们推进民族社会工作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性 文化 本土化 民族社会工作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灾害社会学的研究脉络与主要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红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38,共11页
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关注灾害事实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国家、社会与灾民倾注于救灾的实践。灾害因人的因素而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围绕灾害和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古今中外皆有关注。梳理国内外关于灾害的社会学研究,顺着灾害研究... 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关注灾害事实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国家、社会与灾民倾注于救灾的实践。灾害因人的因素而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围绕灾害和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古今中外皆有关注。梳理国内外关于灾害的社会学研究,顺着灾害研究的理路,我们思考了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学 脉络 议题
下载PDF
西藏社工站建设的援藏实践与互动机制研究——以山南市N区为例
4
作者 达鹏宇 刘红旭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6,153,共13页
对口援藏是中央治藏方略的具体体现,社工机构对口援藏建设社工站是“智力援助”的新实践。湖南省D社工机构在参与西藏山南市N区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过程中,将支援地成熟的实践经验横向带动到受援地,扩大服务广度的同时也扩大了跨机构合... 对口援藏是中央治藏方略的具体体现,社工机构对口援藏建设社工站是“智力援助”的新实践。湖南省D社工机构在参与西藏山南市N区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过程中,将支援地成熟的实践经验横向带动到受援地,扩大服务广度的同时也扩大了跨机构合作的深度。在参与式合作的政社互动逻辑下,来自援助方的社工机构与受援方政府、受援地社工机构间形成了以共同利益为核心驱动的“行动共同体”,从而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领域“造血式帮扶”的合作共赢,有力促进了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了受援地基层治理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援藏 社工站 社会组织
下载PDF
西藏城市社区治理公众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红旭 《西藏发展论坛》 2022年第2期50-57,共8页
治藏首在稳藏,稳藏旨在固边。维持社会稳定,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始终占据着西藏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治理不同于管理的众多因素中,社会参与具有标志性意义。政府主导的西藏社会稳定和发展进步,依靠社区居民、惠及社区居民,... 治藏首在稳藏,稳藏旨在固边。维持社会稳定,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始终占据着西藏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治理不同于管理的众多因素中,社会参与具有标志性意义。政府主导的西藏社会稳定和发展进步,依靠社区居民、惠及社区居民,就要由社区居民来评判。以西藏城市社区治理的公众满意度为主要问题,笔者抽取了拉萨、山南、日喀则三市的城市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基于299份有效样本获得了西藏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众满意度状况。研究发现,西藏城市社区居民对公共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的满意度分居前三,就业和公共交通的满意度殿后。政府效能感呈现出变化的情况,既有问卷设计本身的原因,也反映出被访者对公共行政不确定的态度。社区治理的重心所在,则社区居民的正向反馈所指,由此标示了社区治理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社会稳定 城市社区治理 公众满意度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的社会学逻辑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红旭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129,共8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富有中国文化中“命运”的神秘色彩,蕴含了终极关怀和天下大同的价值旨归,也隐含着积极主动打造共同体以应对不确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富有中国文化中“命运”的神秘色彩,蕴含了终极关怀和天下大同的价值旨归,也隐含着积极主动打造共同体以应对不确定世界的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及体认是现代化生产方式产生以来从生产到观念的社会组织形态不断嬗变和持续积淀的结果。现代化生产方式以高效率、可测量、可控制等优势,奠定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也宣告生产共同体的诞生。从生产共同体到生活共同体,伴随着世界的扁平化过程,呼唤求同存异的生活集体意识。复杂社会中,从衣食住行到生活格调,再到网络加持的消费社会,随时随地展现出社会共同体的必要性。风险的全球化让休戚与共的关系显而易见,更是在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迫使人们先后走进命运共同体。从以生产方式为内核的生产共同体到由生活观念导向的生活共同体,科学大行其道引爆了多彩的生活;从社会分工促成的社会共同体到风险弥散催生的命运共同体,多样性个体、多极化社会在命运共济中走向一体性的世界。科学与人性共同主宰的人类共同体,由此串联成一条由此及彼的逻辑线条,互动影响又共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产共同体 生活共同体 社会共同体 社会学逻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