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循环障碍引起内毒素休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鑫杰 王梦杰 +1 位作者 唐浩杰 宋丹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2期186-190,194,共6页
微循环障碍是内毒素休克(ES)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其相关机制研究涉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信号通路异常激活、黏附分子异常表达等方面。在微循环病变发展过程中,脂多糖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可以激活白细胞等炎症细胞,引发炎症级联反应,导... 微循环障碍是内毒素休克(ES)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其相关机制研究涉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信号通路异常激活、黏附分子异常表达等方面。在微循环病变发展过程中,脂多糖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可以激活白细胞等炎症细胞,引发炎症级联反应,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早期或晚期ES均与循环和血流动力学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微循环障碍引起E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E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微循环障碍 信号通路 黏附分子 螃蟹甲
下载PDF
高原肺水肿的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2
作者 唐浩杰 王梦杰 +2 位作者 赵鑫杰 郎艳玲 宋丹 《西藏医药》 2023年第6期157-159,共3页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一种在高原特殊环境下发生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其致死率高、起病急,一直以来困扰着内地前往西藏工作、旅游、登山探险、军队驻扎的人群。西藏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往来人口最密集的高原,...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一种在高原特殊环境下发生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其致死率高、起病急,一直以来困扰着内地前往西藏工作、旅游、登山探险、军队驻扎的人群。西藏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往来人口最密集的高原,其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绵长的边境线,是我国经济开发和国防安全的重要地区。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可靠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因此明确高原肺水肿的药物防治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高原肺水肿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药物治疗 预防
下载PDF
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抗缺氧作用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孔秀梅 姜一 +3 位作者 徐姣姣 纪娇 满广纳 赵勤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473-2483,共11页
目的筛选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的最佳配伍比例,联合体内、外实验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抗缺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进行分组,通过Na2S2O4法、H2O2法及物理缺氧法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对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配伍比例进行... 目的筛选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的最佳配伍比例,联合体内、外实验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抗缺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进行分组,通过Na2S2O4法、H2O2法及物理缺氧法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对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配伍比例进行初步筛选;将80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麻花秦艽-红景天不同配伍比例组(2∶8,3∶7,4∶6,5∶5,6∶4,7∶3,8∶2),每组8只。预先灌胃给药15 d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常压缺氧试验,记录各组小鼠生存时间并检测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麻花秦艽-红景天4∶6组及麻花秦艽-红景天3∶7组小鼠肺组织中的炎性细胞因子、MDA含量及SOD活力;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对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通过qPCR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体外实验研究发现,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具有较好的抗缺氧活性;体内实验结果显示,4∶6及3∶7配伍比例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肺组织中NF-κB、IL-6及IL-1β及MDA含量,升高IL-10含量及SOD活力,且以麻花秦艽-红景天3∶7组疗效最佳;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的潜在活性成分可能为熊果酸、齐墩果酸、没食子乙酸乙酯等,核心靶点有SRC、PIK3CA、MAPK3等,其抗缺氧作用信号通路主要为PI3K-Akt、HIF-1等。qPCR结果显示,麻花秦艽-红景天可升高缺氧小鼠肺组织中的PI3K、Akt、mTOR及p62表达。分子对接验证显示核心靶点SRC、PIK3CA及p62与潜在活性成分齐墩果酸、山奈酚、没食子乙酸乙酯、槲皮素的结合活性较好。结论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具有抗缺氧活性,其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及调控自噬发挥抗缺氧作用,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秦艽-红景天 抗缺氧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自噬
原文传递
基于psb A-trn H序列的秦艽分子鉴定及其药效分析
4
作者 姜钊 张景瑜 +4 位作者 张卫花 孔秀梅 姜一 冀旭 赵勤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秦艽相近相似混伪品较多,且药效差异显著,为准确区分西北地区秦艽混伪品及药效,试验利用psb Atrn H基因作为条形码鉴定5种来自西藏、四川、青海地区相近秦艽的药材,基因测序后,在GenBank数据库中通过序列比对选取药材同源序列,利用MEGA ... 秦艽相近相似混伪品较多,且药效差异显著,为准确区分西北地区秦艽混伪品及药效,试验利用psb Atrn H基因作为条形码鉴定5种来自西藏、四川、青海地区相近秦艽的药材,基因测序后,在GenBank数据库中通过序列比对选取药材同源序列,利用MEGA 7.0软件计算双参数(K2P)遗传距离,并基于邻近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物种系统发育关系;另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试验样本龙胆苦苷含量及DPPH清除率,评估不同地区药材龙胆苦苷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结合K2P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关系和psb A-trn H基因相似性确定试验样品中3种为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icaulis),另外2种分别为麻花秦艽(G. straminea)和黄管秦艽(G.officinalis)。所有样品龙胆苦苷含量在8.56%~12.76%,其中大小表现为黄管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DPPH清除率范围为66.49%~90.68%,其中麻花秦艽>黄管秦艽,而3个不同地区的粗茎秦艽DPPH清除率差异较大。综上,psb A-trn H基因序列在秦艽植物鉴定和系统分类研究上十分有效,不同地区试验样品中龙胆苦苷含量均较高,抗氧化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PSBA-TRNH 分子鉴定 龙胆苦苷 DPPH清除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