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就诊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海 马晓华 +3 位作者 吕娜 刘小星 边巴次仁 宋春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0-415,共6页
目的了解西藏阿里地区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所致疾病慢性化进展的现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2 043名藏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BsAg阳性率以及乙型肝炎慢性化进展致肝硬化... 目的了解西藏阿里地区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所致疾病慢性化进展的现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2 043名藏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BsAg阳性率以及乙型肝炎慢性化进展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阿里地区乙型肝炎进展致不良肝病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阿里地区藏族人群总体HBsAg阳性率为18.01%(368/2 043),其中男性HBsAg阳性率为17.13%(185/1 080),女性为19.0%(183/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5);农牧民HBsAg阳性率为23.26%(217/933),高于城镇居民的13.60%(151/1 110)(χ2=31.91,P<0.05)。HBsAg阳性人群中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细胞癌分别占64.13%(236例)、16.58%(61例)、10.60%(39例)及8.70%(32例)。40~49岁为肝硬化代偿期发病高峰,50~59岁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及原发性肝癌发病高峰。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患者母亲HBsAg阳性、对乙型肝炎不了解、饮酒、生活习惯不规律、未规律治疗是阿里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及原发性肝癌等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均P<0.05,均OR>1)。结论阿里地区藏族人群中HBsAg阳性率高,慢性化进展迅速,不良肝病结局发生率高。应进一步加强预防干预,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及随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阿里地区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肝癌 慢性化进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21年西藏阿里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南琳 邹远妩 +1 位作者 史二丽 曾令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0-308,共9页
目的了解阿里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慢性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阿里地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共纳入606名研究对象,慢性病患病率为39.93%,其中风湿性... 目的了解阿里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慢性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阿里地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共纳入606名研究对象,慢性病患病率为39.93%,其中风湿性关节炎患病率最高,为14.03%。不同民族、年龄、教育程度、人员类别、职业、家庭生活水平、业余体育锻炼、燃料类型和自我健康评价间,居民慢性病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50岁及以上居民患慢性病的风险是30岁以下居民的2.656倍(95%CI:1.439~4.901);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居民患慢性病的风险是大学及以上居民的3.528倍(95%CI:1.519~8.197);家务人员可降低慢性病的患病风险(OR=0.365,95%CI:0.161~0.828);自我健康评价差者患慢性病的风险是自我健康评价好者的5.814倍(95%CI:3.243~10.423);近1年体质量增加2.5 kg以上可增加慢性病的患病风险(OR=2.029,95%CI:1.226~3.358)。结论阿里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健康评价差且有体质量增加倾向的老年人群。开展个性化的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阿里地区 高海拔地区 患病率 行为生活方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藏族人群血液有形成分与生化指标参考范围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继兴 嘎热多吉 +1 位作者 次仁措姆 达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2-443,共2页
关键词 藏族人群 血液有形成分 生化指标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9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发病形式及临床特点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任宝娣 张俊莉 +2 位作者 于勇 王文涛 王明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99-101,105,共4页
目的调查西藏阿里地区高寒游牧民族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形式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现场调查,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关节症状等资料,进行血沉、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结果本组共纳入97例患者,... 目的调查西藏阿里地区高寒游牧民族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形式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现场调查,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关节症状等资料,进行血沉、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结果本组共纳入97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55,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6.3±13.4)岁,高峰在40~49岁,男性发病年龄为(51.3±12.8)岁,高峰在50~59岁;男、女患者中,体质量指数(BMI)24~<28 kg/m 2者占比分别为10.5%、6.8%;关节症状中,关节肿胀13例,关节压痛72例,关节活动受限61例;膝关节X线片以Ⅲ~Ⅳ级改变为主,占56.7%;内侧胫股关节异常发生率为64.9%,外侧胫股关节异常发生率为3.1%,髌股关节异常发生率为4.1%;因本病而停止家务劳动及放牧者占4.1%,明显减轻工作量者占9.3%,劳动量持续减少一半以上者占7.2%。结论西藏阿里地区康乐小区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且女性发病年龄显著早于男性,BMI对膝骨关节炎患病率无明显影响,膝关节X线片显示膝关节内侧胫股关节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外侧胫股关节及髌股关节,疾病对部分患者的生活造成明显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临床特点 关节肿胀 关节压痛 关节活动受限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560例藏族人群血脂水平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敏 次仁措姆 《西藏医药》 2010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原不同生活饮食习惯对藏族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牧区藏族、及牧区汉族人群进行TC、TG、HDI-C、IDI-C四项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牧区藏族不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无显著性,而牧区藏族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城市藏族及牧区... 目的观察高原不同生活饮食习惯对藏族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牧区藏族、及牧区汉族人群进行TC、TG、HDI-C、IDI-C四项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牧区藏族不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无显著性,而牧区藏族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城市藏族及牧区汉族。结论饮食习惯的改变,是影响血脂水平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血脂 调查
下载PDF
阿里地区人群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6
作者 李耀妮 李建 +2 位作者 青松 明琼桑姆 刘小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4期3703-3704,3708,共3页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群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2 384例健康人,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使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群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2 384例健康人,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使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统计人群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分布特征。结果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群TC平均水平为4.96mmol/L,TG平均水平为1.56mmol/L,HDL-C平均水平为1.24mmol/L,LDL-C平均水平为3.31mmol/L。TC、TG、LDL-C、HDL-C男性平均水平分别为5.08、1.79、3.48、1.21mmol/L;女性平均水平分别为4.78、1.27、3.18、1.29mmol/L。阿里地区血脂异常主要以TC为主,男性5.08mmol/L,高于女性的4.78mmol/L。血脂异常在阿里地区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男性年轻化趋势明显,女性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血脂异常与年龄、性别和所在地区有关,建议各地区可根据分布特点进行广泛医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调整饮食结构,纠正饮食习惯,开展针对性的干预预防和控制高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固醇 血脂水平 血脂异常
下载PDF
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地区脑卒中临床特征:附103例分析
7
作者 贺中正 李瑞乾 +3 位作者 刘志勇 龙乾发 岳树源 杨彦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863,共5页
目的总结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地区脑卒中临床特征,并筛查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脑卒中患者(包括出血性卒中71例和缺血性卒中32例)临床资料,对比出血性卒中与缺血... 目的总结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地区脑卒中临床特征,并筛查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脑卒中患者(包括出血性卒中71例和缺血性卒中32例)临床资料,对比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低于缺血性卒中[(57.48±10.81)岁对(64.03±10.96)岁;t=2.836,P=0.006],入院时收缩压[(171.92±28.95)mm Hg对(141.81±23.24)mm Hg;t=5.174,P=0.000]和舒张压[(107.58±18.76)mm Hg对(93.44±14.94)mm Hg;t=3.757,P=0.000]、血红蛋白[(189.54±28.12)g/L对(165.35±25.42)g/L;t=4.111,P=0.000]以及总胆固醇[(4.60±0.88)mmol/L对(4.04±0.82)mmol/L;t=3.118,P=0.002]高于缺血性卒中。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收缩压升高(OR=1.048,95%CI:1.024~1.073;P=0.000)和血红蛋白升高(OR=1.043,95%CI:1.015~1.072;P=0.002)是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地区脑卒中以出血性卒中为主,入院时收缩压和血红蛋白较高的患者更易发生出血性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高海拔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阿里极高海拔地区藏族居民血液学指标特点及慢性高原病现况 被引量:1
8
作者 邹远妩 袁志敏 +5 位作者 刘小星 兰隆辉 次仁拉姆 宋春燕 史二丽 曾令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5-900,共6页
目的通过对阿里极高海拔(海拔5000 m以上)地区藏族居民进行体检并分析结果,阐明该人群血液学指标特点及慢性高原病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样本,选择250名藏族居民进行血常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测查。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pO)... 目的通过对阿里极高海拔(海拔5000 m以上)地区藏族居民进行体检并分析结果,阐明该人群血液学指标特点及慢性高原病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样本,选择250名藏族居民进行血常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测查。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pO)判断是否为慢性高原病。结果海拔5200 m地区藏族居民红细胞(RBC)、Hb、红细胞压积(HCT)均高于我国正常生理参考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位于参考值上限。男性藏族居民RBC、Hb、HCT、MCHC均高于女性,PLT低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V、MCH、WBC在藏族居民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该海拔地区居民SpO约为正常值的85%,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藏族居民SpO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无统计学差异;该海拔地区慢性高原病患病率高达16.4%,且重体力劳动者患病率明显高于轻体力劳动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海拔缺氧环境引起当地居民血液RBC数量、Hb及SpO等指标变化,慢性高原病患病率明显增高。劳动强度是高海拔地区慢性高原病的患病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高海拔 藏族居民 慢性高原病 红细胞 血红蛋白
下载PDF
高原地区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处理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宏伟 丁丽景 +3 位作者 周艳杰 赵子军 丁会峰 罗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患者手术全身麻醉管理方法,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全身麻醉下手术的76例高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8例,比较2组患者入室时(T0)、气管插管后(T1)、切皮后30 min(...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患者手术全身麻醉管理方法,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全身麻醉下手术的76例高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8例,比较2组患者入室时(T0)、气管插管后(T1)、切皮后30 min(T2)、拔管后30 min(T3)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及血气指标[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碱剩余(BE)、血氧饱和度(SaO2)],记录患者术中出入量及术中发生肺水肿及苏醒延迟的例数。结果术中血流动力学观察组比对照组波动小;观察组比对照组的血气指标得到纠正较快,观察组比对照组输液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观察组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通气策略,目标导向液体管理患者呼吸循环指标,可确保高原地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缺氧 手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CT引导下微创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联合尿激酶治疗极高海拔地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涛 焦晓波 +3 位作者 德吉卓嘎 次旦扎西 贡桑明久 王文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8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联合尿激酶治疗极高海拔地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在CT引导下行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联合尿激酶治疗的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效...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联合尿激酶治疗极高海拔地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在CT引导下行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联合尿激酶治疗的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术后5 d血肿体积平均减少率为53.6%。术后随访1个月,死亡率为16.67%,术后GOS评分(4.0±0.4)分显著高于术前的(2.0±0.3)分(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创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联合尿激酶治疗HICH具有定位准确、血肿清除率高等优点,利于患者脑组织功能的恢复,可以作为极高海拔地区治疗HICH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穿刺 极高海拔地区 高血压脑出血 尿激酶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海拔地区临床应用109例分析
11
作者 白显树 嘎尔玛元旦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3092-3092,共1页
关键词 高海拔 心脏病/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股骨干骨折行切复内固定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吴涛 焦晓波 +3 位作者 德吉卓嘎 次旦扎西 贡桑明久 王文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4期9-11,共3页
目的评估高海拔地区股骨干骨折切复内固定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干骨折行切复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显性失血量,并... 目的评估高海拔地区股骨干骨折切复内固定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干骨折行切复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显性失血量,并分析影响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因素。结果患者术后5 d的HGB、HCT、RBC水平均低于术前及术后1、3、7 d。患者总失血量为(1 452.5±180.9)mL,隐性失血量为(1 036.8±142.3)mL,显性失血量为(453.6±97.6)mL。隐性失血比例明显高于显性失血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明显多于<50岁患者(P<0.05);BMI≥25 kg/m2患者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明显多于BMI<25 kg/m2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干下1/3处骨折患者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明显多于股骨干上1/3处及中段骨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2.0 h患者的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明显多于手术时间<2.0 h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明显多于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性失血是高海拔地区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要失血方式,年龄、BMI、骨折部位、手术时间、糖尿病、高血压是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股骨干骨折 失血量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在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原勇 刘俊杰 郑建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457-1458,148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利尿、常规应用洋地黄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利尿、常规应用洋地黄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14d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疗效、洋地黄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早晚期最大血流速比值(E/A)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9%)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P<0.05);治疗组无明显洋地黄不良反应;EF、E/A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可以减少各种心律失常及洋地黄中毒事件的发生,值得在高原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药物疗法 黄芪注射液/治疗应用 钾镁天冬氨酸/治疗应用 高海拔
下载PDF
高高原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武军 赵海 +1 位作者 王明亮 贡桑明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研究海拔4500m的高高原地区低氧条件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胆囊结石患,随机分为LC组(42例)和OC组(46例),分别分析两组患者术... 目的:研究海拔4500m的高高原地区低氧条件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胆囊结石患,随机分为LC组(42例)和OC组(46例),分别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5天肝功能(ALT、AST、ALP、TBIL)及炎症因子(CRP、IL-6、IL-8)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ALT、AST、TBIL均比本组术前升高,而ALP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第5天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1天、第5天两组间的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本组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第5天LC组炎症因子仍高于本组术前(P<0.05),OC组炎症因子已恢复至本组术前水平(P>0.05),LC组与OC组间,术后第1天及第5天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与OC都会使患者肝功能下降,并使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但对炎症因子的影响LC比OC影响更大。但LC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对腹壁的创伤小,利于恢复,高高原地区亦可以推广相应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肝功能 炎症因子 高高原地区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高原地区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原勇 扎珍 刘俊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4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高原地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两组均观察14 d。...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高原地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两组均观察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高原地区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值得在高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高原地区伤口愈合的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多吉 《西藏医药》 2005年第4期16-16,共1页
目的观察西藏高海拔地区手术切口及外伤伤口愈合的基本特征。方法对海拔4700米的措勤县人民医院所收治的86例急性阑尾炎及外伤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海拔约60米地区的手术切口愈合进行对比。结果阿里地区措勤县患者... 目的观察西藏高海拔地区手术切口及外伤伤口愈合的基本特征。方法对海拔4700米的措勤县人民医院所收治的86例急性阑尾炎及外伤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海拔约60米地区的手术切口愈合进行对比。结果阿里地区措勤县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结论可能与高海拔地区干躁寒冷、缺氧和紫外线强烈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外伤 手术 切口愈合 伤口愈合 高原地区 高海拔地区 手术切口愈合 手术切口感染率 外伤患者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HERP系统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应用分析
17
作者 王金丽 《知识经济》 2021年第21期82-83,共2页
在信息化时代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期间使用HERP系统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本文介绍医院预算管理现状与HERP管理系统的优势,分析HERP系统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医院 HERP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
下载PDF
重度胡蜂螫伤并发脓毒症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18
作者 伏添 栾正刚 张耀腾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0-1055,共6页
目的 从重度胡蜂螫伤患者临床早期易获取的各项指标及常用评分系统中筛选脓毒症的早期危险因素,构建脓毒症早期预测评分模型并提前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三二〇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 目的 从重度胡蜂螫伤患者临床早期易获取的各项指标及常用评分系统中筛选脓毒症的早期危险因素,构建脓毒症早期预测评分模型并提前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三二〇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时间超过72 h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09例重度胡蜂螫伤患者临床资料,以发生脓毒症作为预后观察指标,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筛选出的指标是否为重度胡蜂蛰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早期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最小加权法构建预测评分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测该预测评分模型的效能。结果 重度胡蜂螫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素有年龄、蜇伤数目、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7,95%CI:1.023~1.199,P=0.012)、蜇伤数目(OR=1.630,95%CI:1.018~1.175,P=0.006)的增加、CRP(OR=1.057,95%CI:1.022~1.093,P=0.001)是重度胡蜂螫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构建的早期预测评分模型,将脓毒症风险分为低危(0~2分)、中危(3~5分)、高危(>5分),三类重度胡蜂蛰伤患者的脓毒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预测评分模型对重度胡蜂螫伤患者并发脓毒症具有优秀的预测能力(AUC=0.954,95%CI:0.916~0.989)。结论 构建的预测评分模型对重度胡蜂蛰伤患者并发脓毒症具有早期预测及评估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危险分层有助于提前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脓毒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胡蜂蛰伤 脓毒症 危险因素 早期预测模型
下载PDF
初入高原患者手术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宏伟 丁丽景 +4 位作者 丁会峰 周艳杰 李凤茹 赵子军 罗珍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8期2782-2785,共4页
目的研究初次进入高原的患者手术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此类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初入高原手术的患者100例,第1次来高原1周内为A组(n=30)、2周内为B组(n=35)、3周内C组(n=23)、4周内为D组(n=12),观察患者麻醉前、麻醉... 目的研究初次进入高原的患者手术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此类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初入高原手术的患者100例,第1次来高原1周内为A组(n=30)、2周内为B组(n=35)、3周内C组(n=23)、4周内为D组(n=12),观察患者麻醉前、麻醉中、术后24 h后麻醉恢复期血压(BP)、脉搏(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观察患者麻醉中肺水肿发生率,麻醉恢复期肺水肿、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与D组麻醉前BP、HR、SpO_2比较,A组BP、HR升高明显,SpO_2下降明显,B、C、D组呈逐渐递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患者麻醉中和麻醉恢复期BP、HR比较,A组的颇动大,B、C、D组呈逐渐递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患者麻醉中和麻醉恢复期的肺水肿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A组较高,B、C、D组呈逐渐递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进入高原的患者手术麻醉处理和平原患者不能等同,有其特殊性,通过行之有效的麻醉管理手段,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麻醉 手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戈 蔡瑜 +3 位作者 贾媛媛 李武军 于照祥 张青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64-369,共6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塞来昔布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知网、万方、维普和Pub Med数据库,搜集塞来昔布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2月10日。在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 目的:系统性评价塞来昔布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知网、万方、维普和Pub Med数据库,搜集塞来昔布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2月10日。在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结果显示塞来昔布联合化疗组治疗有效率[RR=1.42,95%CI(1.21~1.68),P<0.001]、疾病控制率[RR=1.15,95%CI(1.04~1.27),P<0.001]、生活质量改善状况[RR=1.61,95%CI(1.32~1.95),P<0.001]均优于常规化疗组,并且可降低恶心呕吐[RR=0.81,95%CI(0.69~0.96),P=0.014]、血小板减少[RR=0.78,95%CI(0.64~0.96),P=0.017]事件的发生率,但两组在贫血、白细胞减少、腹泻、手足综合征、外周神经炎等事件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塞来昔布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在晚期胃癌治疗方面的疗效更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环氧化酶2抑制剂 胃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