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强锐 方江平 《西藏科技》 2022年第4期76-80,共5页
西藏必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地方经济,因此生态经济是西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西藏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劣势,进而论证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西藏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推进西藏生态文... 西藏必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地方经济,因此生态经济是西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西藏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劣势,进而论证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西藏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推进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推动当地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系统 西藏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西藏红杉径向生长对气温和降水波动的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德水 卢杰 +1 位作者 张萌 张新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9,共9页
[目的]基于色季拉山地区特有树种西藏红杉年轮样芯,研究西藏红杉径向生长对气温和降水量的波动响应。[方法]利用树木年代学的方法,结合TASP-Win及ARSTAN程序建立标准年表,采用Pearson及bootstrap的计算方式将年轮宽度指数与1961—2020... [目的]基于色季拉山地区特有树种西藏红杉年轮样芯,研究西藏红杉径向生长对气温和降水量的波动响应。[方法]利用树木年代学的方法,结合TASP-Win及ARSTAN程序建立标准年表,采用Pearson及bootstrap的计算方式将年轮宽度指数与1961—2020年气温及降水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径向生长在气温波动前后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气温波动前西藏红杉与前一年8月,当年1月及6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P<0.05),与前一年9—10月及12月平均降水呈正相关,与前一年8月降水呈负相关,与1月至12月的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气温发生波动后,与当年3—12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前一年8月及当年6月降水为显著正相关。[结论]藏东南地区的气候条件极为特殊,气候的波动导致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是限制西藏红杉径向生长的主要原因,在非生长季,气温短暂的变化对树木径向生长同样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红杉 树木年轮 气候波动 色季拉山
下载PDF
氮沉降对我国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综述)
3
作者 盛基峰 李垚 +2 位作者 于美佳 韩艳英 叶彦辉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64-67,共4页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变化驱动因素,如气候变暖和氮沉积,将通过对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改变陆地碳循环。当下,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向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氮含量显著...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变化驱动因素,如气候变暖和氮沉积,将通过对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改变陆地碳循环。当下,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向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氮含量显著增加,对土壤呼吸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影响结果不尽相同。将近年来氮沉降对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氮素添加对土壤呼吸影响的不确定性,综合来看,氮沉降对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主要有3种——促进、抑制和无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可为草地生态系统氮沉降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土壤呼吸
下载PDF
氮磷添加对高寒草地土壤养分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盛基峰 李垚 +2 位作者 于美佳 韩艳英 叶彦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02-2309,共8页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其养分条件决定了植物生长状况及生产力的大小。氮和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和主要限制因子,氮磷增加会改变土壤性质,影响土壤中的氮、磷含量,从而对土壤地上植物生长造成影响。为评估氮磷添加对草地...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其养分条件决定了植物生长状况及生产力的大小。氮和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和主要限制因子,氮磷增加会改变土壤性质,影响土壤中的氮、磷含量,从而对土壤地上植物生长造成影响。为评估氮磷添加对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及为高寒草地如何应对氮磷沉降提供科学依据,在藏东南色季拉山高寒草地开展氮磷添加试验,共设置对照(CK,不添加)、氮添加(N,15 kg·hm^(-2)·a^(-1))、磷添加(P,75 kg·hm^(-2)·a^(-1))、氮磷混合添加(NP:15 kg·hm^(-2)·a^(-1)N;75 kg·hm^(-2)·a^(-1)P)等4个施肥处理,施肥1年后采集土壤样品在实验室进行相关指标测定。试验结果表明,N、P和NP处理均显著促进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P<0.05)。其中,NP添加对有机碳影响最大,增加了50.86%;N添加下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达到最大增幅,分别增加了59.14%、47.58%、333.85%和59.68%;NP添加下显著促进全磷含量(P<0.05),增加了19.41%,表明NP添加对土壤养分含量有积极影响,且影响较大。不同处理均显著促进蔗糖酶、葡萄糖苷酶和脲酶活性(P<0.05),N和NP添加对蔗糖酶和葡萄糖苷酶影响较大,增幅在53.08%—92.63%之间,P添加下脲酶活性增幅最大,达到140.7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效养分与土壤酶活性之间显著相关,pH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呈显著相关(P<0.05)。结果表明,NP添加对土壤碳氮相关养分和酶活性影响较大,均呈现显著促进作用,且养分和酶活性之间呈现交互影响。NP添加通过提高土壤酶活性,加快土壤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从而使土壤养分含量增加。N添加对土壤氮相关养分影响较大,表明施氮可缓解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氮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肥 碳氮循环酶 土壤养分 高寒草地 色季拉山
下载PDF
藏东南察隅县针阔混交林乔木树种种群结构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迪 任毅华 杨守志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5,共7页
以藏东南察隅县车因沟天然针阔混交林为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对群落进行调查,从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与生存分析等方面来研究各乔木种群的结构特征,以揭示当地天然针阔混交林的生存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群落中乔木树种主要为察隅... 以藏东南察隅县车因沟天然针阔混交林为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对群落进行调查,从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与生存分析等方面来研究各乔木种群的结构特征,以揭示当地天然针阔混交林的生存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群落中乔木树种主要为察隅冷杉240株、华山松222株、糙皮桦97株,其中,3个种群1~4径级个体数依次占各种群总数量的78%、66%与88%,之后随着径级的增大,各种群数量均呈无规律波动,并缺失较多中大径级林木。2)静态生命表显示,察隅冷杉与糙皮桦的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即不同龄级间的存活率相似;华山松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说明该种群幼龄阶段存活率较低。3个种群死亡率与消失率曲线均呈现无规律的波浪状态,种群发展状况差。生存分析表明,3个种群均从中龄级开始衰退,龄级结构相对不稳定。建议应进一步加强生境保护,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促进群落内种群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级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针阔混交林
下载PDF
青稞与燕麦蛋白质及β-葡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彤 周晨霓 +2 位作者 栗涛 刘昌胜 王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95-100,共6页
青稞与燕麦中蛋白质及β-葡聚糖的提取工艺主要有碱法、酶法、复合法,本文主要对碱法、酶法以及物理方法辅助其他提取方法进行论述。综合得出,虽然碱法适合提取植物蛋白质,但由于其高浓度碱会使植物蛋白产生反应,使其营养物质变性,进而... 青稞与燕麦中蛋白质及β-葡聚糖的提取工艺主要有碱法、酶法、复合法,本文主要对碱法、酶法以及物理方法辅助其他提取方法进行论述。综合得出,虽然碱法适合提取植物蛋白质,但由于其高浓度碱会使植物蛋白产生反应,使其营养物质变性,进而产生不利于肾脏功能的有毒物质。相对于碱法,酶法反应条件温和且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但其成本较高。此外,在上述提取工艺过程中加入物理法进行辅助不仅可以降低提取成本,而且可显著提升植物蛋白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燕麦 蛋白质 Β-葡聚糖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火干扰因素对藏南地区高山松径向生长及气候响应特征的影响
7
作者 于德水 卢杰 +3 位作者 江村扎西 王新靓 杨琳 田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578-8586,共9页
森林火灾在二十一世纪内的发生频率逐步升高。大量研究发现森林火灾与树木生长之间存在有紧密的相关性。因此探究森林火灾对于树木生长的影响,分析火灾的不同强度对于树木径向生长是否有着显著的差异,将对于评估森林保护指标有着重要的... 森林火灾在二十一世纪内的发生频率逐步升高。大量研究发现森林火灾与树木生长之间存在有紧密的相关性。因此探究森林火灾对于树木生长的影响,分析火灾的不同强度对于树木径向生长是否有着显著的差异,将对于评估森林保护指标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实验基于树木年轮学的研究方法,探究西藏林芝市本日山及九五六两场森林火灾对高山松径向生长的影响,分析在火灾前后高山松径向生长与气温及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基于林芝市比日山及九五六两个火烧区域,建立了受轻度火影响和受中度火影响的高山松样地。利用树木年代学的方法,对年轮宽度指数与1961—2020年气温及降水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同时结合火灾的发生时间,将时间序列划分为:1961—2006年火灾前和2007—2021年火灾后。结果显示,轻度火影响的高山松径向生长对气温和降水敏感,特别是在3—8月最高气温上呈现出显著性的增加。中度火影响的高山松径向生长则显著降低。火灾干扰明显抑制了高山松的径向生长,特别是火因子在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干扰上对其径向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受到轻度火影响的高山松径向生长在短期内有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但长期并不显著;而中度火影响的树木径向生长则在短期内不明显下降,但长期显著。受到轻度火影响的高山松中,其径向生长与最低气温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且使得高山松对外界环境的响应更为敏感,而中度火影响的高山松则并未表现出这种显著的响应状态。因此对于在高海拔地区而言,森林火灾对于树木径向生长有着显著的干扰的同时也提升树木与外界环境的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径向生长 树木年轮学 火因子
下载PDF
森林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迪 任毅华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2期189-193,共5页
结构特征是森林群落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群落中相对固定的结构反映了群落对环境的适应、动态和机能,研究群落结构是了解森林物种基本组成及动态变化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对群落结构的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分类归纳,森林... 结构特征是森林群落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群落中相对固定的结构反映了群落对环境的适应、动态和机能,研究群落结构是了解森林物种基本组成及动态变化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对群落结构的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分类归纳,森林群落结构主要包括非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两个基本类型,且点格局分析是空间格局的主要研究方法。查阅文献发现:森林群落结构的研究内容目前多基于物种组成,分析物种的多度、区系、垂直、径级结构、空间格局等,而结合气候、水分、土壤等多因子的综合性研究相对薄弱。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数量及功能质量的拓展建设也必不可少,这可为后期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空间结构特征 非空间结构特征
下载PDF
土壤硒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吴长龙 周晨霓 王彤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96-104,共9页
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食物链是人体摄入硒元素的唯一途径。土壤―作物系统是整条食物链的基础,硒在土壤―作物系统的积累转化直接影响人类膳食硒摄入量,而土壤有效硒含量是决定这一动态过程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全面分析土壤硒... 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食物链是人体摄入硒元素的唯一途径。土壤―作物系统是整条食物链的基础,硒在土壤―作物系统的积累转化直接影响人类膳食硒摄入量,而土壤有效硒含量是决定这一动态过程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全面分析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硒生物强化效果以至于改善人体硒营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针对土壤硒有效性影响的单因素研究较多,缺乏多因素的全面整合。本文基于当前国内外关于土壤―作物系统中硒元素迁移转化的相关研究,在阐述土壤有效性硒的组分、形态及其功能基础上,分别从土壤理化性质、农艺管理措施、气候条件3个方面综述了对土壤硒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升硒生物强化效率及深入研究土壤硒有效性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形态 有效性
下载PDF
小麦农艺硒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彤 周晨霓 吴长龙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87-92,107,共7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食物链是人体膳食硒摄入的主要途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仍然以主粮摄入为主,因此硒强化主粮作物是提高人体膳食硒摄入和改善人体硒营养水平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开展农作物硒生物强化研究,本文系统概述了我国小... 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食物链是人体膳食硒摄入的主要途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仍然以主粮摄入为主,因此硒强化主粮作物是提高人体膳食硒摄入和改善人体硒营养水平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开展农作物硒生物强化研究,本文系统概述了我国小麦硒农艺生物强化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外源硒添加是麦类作物农艺强化的主要手段,外源添加硒的类型、浓度、施硒时间和微生物调控是影响麦类作物硒强化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国内富硒小麦及产业发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落后于实践,相关经济研究成果更少,尚没有形成规模化和产业链,但极具发展前景。今后应在不超过籽粒硒强化目标值的前提下,优化麦类作物农艺硒强化措施,并在富硒小麦遗传育种、富硒小麦加工等环节加大投入,促进富硒小麦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硒 小麦 农艺强化
下载PDF
遮荫处理对反瓣虾脊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鹏英 杨婵 +3 位作者 张清舒 周帅 杨依康 罗建 《高原农业》 2022年第6期585-592,共8页
以野外收集并定植于塑料花盆中的反瓣虾脊兰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林芝自然温度下,使用分光光度计(DR-6000)测定其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响应曲线利用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测定。研究了不同光强对其叶绿... 以野外收集并定植于塑料花盆中的反瓣虾脊兰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林芝自然温度下,使用分光光度计(DR-6000)测定其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响应曲线利用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测定。研究了不同光强对其叶绿素a、b,叶绿素总量[Chlb(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响应曲线的影响,研究表明:4个光强条件下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以及叶绿素总量[Chlb(a+b)]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中光”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条件;“低光”、“中光”和“高光”的Fo(初始荧光)、Fm(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说明对照组的植株的光合生理功能较弱;快速光响应曲线测试发现随PAR增加4个光强条件下的电子传递速率(rETR)均迅速升高,最大电子传输效率(rETRmax)、半饱和光强(Ik)和初始斜率(α)均表现出“低光”>“中光”>“高光”>对照组的趋势,说明光化学效率最高的是“低光”条件;4个光强条件下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最高的均是“低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瓣虾脊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照条件 光化学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