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儿童融合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实施路径——对新时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思考
1
作者 马多秀 《中小学德育》 2024年第8期14-18,共5页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融合发展教育是新时期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城乡儿童融合发展教育中,理解是基础、平等是关键、提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内生力是重心。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教师的有力引导、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合理的班级...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融合发展教育是新时期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城乡儿童融合发展教育中,理解是基础、平等是关键、提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内生力是重心。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教师的有力引导、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合理的班级编排,以及为城乡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实践机会,使其与城市儿童在共在共生中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接纳,实现健康成长和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发展教育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理念与路径
下载PDF
想象在道德教育中何以可为——道德想象研究的透视与反思
2
作者 李佳乐 杨一鸣 马多秀 《中小学德育》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想象作为建构内在意义世界的活动,成为道德教育中追求完整生命个体德性成长的重要方式。道德哲学史上已有学者探讨想象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并逐渐衍生出“道德想象”概念,这一发现使道德教育目标转向更关注理想与现实统一、道德教... 想象作为建构内在意义世界的活动,成为道德教育中追求完整生命个体德性成长的重要方式。道德哲学史上已有学者探讨想象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并逐渐衍生出“道德想象”概念,这一发现使道德教育目标转向更关注理想与现实统一、道德教育过程转向更关注认知与情感统一、道德教育功能转向更关注自我与他者的统一。基于已有研究发现,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三个维度,总体研究正在从分裂走向整合、从认知走向情感、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同时面临着对道德主体不够重视等困境。因此,想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需要从目标角度、过程角度、方法角度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 道德教育 道德想象 情感 实践
下载PDF
优化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学习体验与评价的实践探索——以陕西省C高校为例
3
作者 刘新娟 马多秀 赵亮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7期74-80,共7页
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生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教育素养、教学技能和专业精神方面起关键作用,是师范生未来开启教师职业生涯必经之路。本文调查了陕西省C高校357名师范生对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的认知程度、学习的态度以及教学评价。结果表明... 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生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教育素养、教学技能和专业精神方面起关键作用,是师范生未来开启教师职业生涯必经之路。本文调查了陕西省C高校357名师范生对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的认知程度、学习的态度以及教学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师范生对课程的学习相当重视,学习体验满意度较高,对课程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较为满意,期待多元化的教、学、评方式。高校应加强相关课程基本资源建设,多元化评价教学效果;教师应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师范生应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成长为“四有好老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师范生 课程认知 课程评价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教育情怀的质性分析
4
作者 马多秀 崔宇玮 +1 位作者 李佳乐 白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4,124,共7页
乡村教育振兴依靠乡村教师,但是乡村教师“留不住”问题一直是困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通过对15位“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具有品德属性,驱动乡村教师个体自觉自愿地投身乡村教育是个体品德... 乡村教育振兴依靠乡村教师,但是乡村教师“留不住”问题一直是困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通过对15位“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具有品德属性,驱动乡村教师个体自觉自愿地投身乡村教育是个体品德修养的展现。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乡村教师教育情怀的表征框架,包括知、情、意、行4种成分,确证教育情怀是一种客观实在。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情怀是当前破解乡村教师“留不住”难题的关键,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选拔有乡村从教意愿的优秀人才进入乡村教师队伍、加强对乡村教师的乡村理解教育以及给予乡村教师物质和精神层面全方位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育情怀 质性分析
下载PDF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5
作者 孙营 文军萍 《文教资料》 2024年第3期133-135,168,共4页
劳动教育课程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学生德行培养、智慧增长、体魄锻炼、情操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面临课程意识淡薄、课程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资源短缺、课程体系不健全等诸多现实困境。本文从目... 劳动教育课程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学生德行培养、智慧增长、体魄锻炼、情操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面临课程意识淡薄、课程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资源短缺、课程体系不健全等诸多现实困境。本文从目标认知、队伍建设、资源配置、体系构建多方面提出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课程实施 优化路径
下载PDF
“耕读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惠鑫鑫 《文教资料》 2023年第7期170-173,共4页
“耕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精粹。本文研究耕读文化的“耕”从而引出劳动教育来追溯古代耕读的由来,再联系乡村,将耕读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从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出发化耕为劳、化读为育,“耕”与... “耕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精粹。本文研究耕读文化的“耕”从而引出劳动教育来追溯古代耕读的由来,再联系乡村,将耕读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从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出发化耕为劳、化读为育,“耕”与“读”相结合,探索耕读文化服务于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现路径,为落实劳动教育、构建乡村特色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乡村的文化繁荣发挥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文化 乡村学校 劳动教育课程 价值与路径
下载PDF
教育类研究生与导师的交往模式建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7
作者 张金萍 郑益乐 《教师教育论坛》 2023年第5期30-36,共7页
教育学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与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促进教育学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借助扎根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全国8所师范类院校的16位在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访谈资料进行三级... 教育学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与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促进教育学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借助扎根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全国8所师范类院校的16位在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归纳出影响教育学研究生导生交往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导师的教学内容、方式、态度、期愿,以及相对应的学生求学的内容、途径、态度与方向,并且外部环境影响着师生双方的关系发展方向,据此构建了理想的有助于教育学研究生导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导生交往关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导生交往模式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情感滋养德性德育抵达心灵--朱小蔓情感性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8
作者 崔宇玮 马多秀 王雅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6-80,124,共6页
朱小蔓是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是成就斐然、个性鲜明的教育学家,其情感性道德教育思想散发着人文的淡雅魅力。她认为情绪情感是道德发展的重要表征,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相滋相长、互促共生,情感是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 朱小蔓是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是成就斐然、个性鲜明的教育学家,其情感性道德教育思想散发着人文的淡雅魅力。她认为情绪情感是道德发展的重要表征,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相滋相长、互促共生,情感是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诉诸情感,德育会更好抵达学生心灵深处。因此,为了培养内在饱满、精神发育的完整的人,要注意增强人的情感体验,播种依恋感、同情心、羞耻感等根基性种子,创设无形温暖可升华的情感场,促进和发展人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道德教育 情感性道德教育
下载PDF
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的实证研究——基于小学中高学段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
9
作者 王瑾 张改焕 +1 位作者 江敏锐 马多秀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第20期7-11,共5页
小学中高学段学生家长面临着孩子生命成长的关键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家长提供专业、科学的育儿策略,对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对13个省份1193名小学中高学段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小学中高学段学生家长对家庭教... 小学中高学段学生家长面临着孩子生命成长的关键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家长提供专业、科学的育儿策略,对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对13个省份1193名小学中高学段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小学中高学段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认知不足、不同结构类型的家庭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不同、家长缺乏专业的指导服务、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的需求不同。提升小学中高学段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需要政府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社区支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学校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长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家长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需求 小学中高学段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教师自我认同的结构性困境与纾解
10
作者 黄晓茜 程良宏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8,共8页
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国战略推进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须纾解乡村教师自我认同的结构性困境,帮助他们能动嵌入乡村社会,安心从教。这需要引导教师以自反性建构与主体重塑缓释城乡结构张力... 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国战略推进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须纾解乡村教师自我认同的结构性困境,帮助他们能动嵌入乡村社会,安心从教。这需要引导教师以自反性建构与主体重塑缓释城乡结构张力的挤压,以“教育家精神”为价值锚定冲破反向标签的藩篱。同时,相关部门多方联动,协同政策组合及制度赋权增能,促进乡村教师厚植嵌入乡土的价值信念和专业认同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社会变迁 自我认同 结构性困境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课后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11
作者 马多秀 崔宇玮 李健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8期75-79,共5页
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实施课后服务中存在教师工作负担明显加重、课后服务内容相对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课后服务经费入不敷出、学生健康和交通隐患等问题。通过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开展家长培训活动、... 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实施课后服务中存在教师工作负担明显加重、课后服务内容相对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课后服务经费入不敷出、学生健康和交通隐患等问题。通过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开展家长培训活动、统筹县域内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使用、组织课后服务工作经验交流,解决乡村小规模学校课后服务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乡村小规模学校 “双减”政策
下载PDF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赋权增能的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笑予 祁占勇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78,共5页
“双减”政策蕴含着减负降压和提质增效的双重目的。“双减”政策强化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和教师的主体责任,对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增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风险,亟需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为教师赋权增能。建构... “双减”政策蕴含着减负降压和提质增效的双重目的。“双减”政策强化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和教师的主体责任,对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增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风险,亟需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为教师赋权增能。建构“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师赋权增能理论模型,对明晰新时代教师的权能结构和实践方向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师赋权增能理论模型包含赋权和增能两个维度,赋权路径重在赋予和保障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专业发展权、参与决策权和教育惩戒权,增能要点重在提升教师的作业治理、课后服务、家校社协同育人和信息技术运用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师发展 赋权 增能
下载PDF
社会认知理论视域下乡镇初中生学习志向的影响因素调查与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军萍 郭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7-92,共6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防止返贫是长期目标之一,而改善乡村的精神贫困现状和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受基层学校、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自身观念和行为的制约,乡镇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志向不足...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防止返贫是长期目标之一,而改善乡村的精神贫困现状和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受基层学校、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自身观念和行为的制约,乡镇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志向不足、学习意志薄弱等问题。采用问卷法对乡镇初中生学习志向现状展开调查发现,其学习志向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初中生。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乡镇初中生学习志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其学习志向具有显著影响。未来需采取如下措施以共同提升乡镇初中生学习志向: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以保障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投入,优化职业生涯教育以提升乡镇初中生职业竞争力,多元主体协同助力以增强乡镇初中生学业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理论 乡镇初中生 学习志向 家庭教育投入 学业获得感
下载PDF
社会情感能力的价值及培育策略——基于CNKI2010—2021年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济清 马多秀 +1 位作者 崔宇玮 江敏锐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第10期65-69,共5页
社会情感能力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核心能力,影响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近十年来,社会情感能力研究逐渐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社会情感能力对不同群体发挥着不同的价值。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学生的关系体,减... 社会情感能力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核心能力,影响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近十年来,社会情感能力研究逐渐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社会情感能力对不同群体发挥着不同的价值。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学生的关系体,减少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的发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提升其共情能力,实现育人育己;有助于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的依恋感与安全感,提升其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参与度。社会情感能力研究在本土化、跨学科研究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的空间,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挖掘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能力 价值研究 培育策略
下载PDF
教学改革的演变逻辑、基本遵循与现实进路——基于《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的分析
15
作者 李佳乐 马多秀 +1 位作者 郭耀扬 白银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第9期73-78,共6页
教学是落实教育理念的基本方式。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基于时代发展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其在前三份报告的基础上演变出一条越来越关怀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并以团结合作为... 教学是落实教育理念的基本方式。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基于时代发展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其在前三份报告的基础上演变出一条越来越关怀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并以团结合作为基本原则从教学主体、教学关系、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四方面指出教学改革的基本遵循。在此基础上,积极回应当前的现实问题择取科学有效的改革路径:构建教学三角,以应对教学主体缺失问题;提倡关怀对话,以应对教学关系割裂问题;坚持核心素养,以应对教学目标适切问题;推动团结合作,以应对教学方法局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三角 关怀互惠 真实适切 团结合作
下载PDF
小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Nvivo 12 Plus的质性分析
16
作者 崔宇玮 李济清 +1 位作者 江敏锐 马多秀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第34期76-80,共5页
睡眠质量关系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利用NVivo 12软件对来自陕西宝鸡、山东临沂、四川眉山52位小学生睡眠质量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小学生睡眠时长不足且睡眠质量不佳问题较为突出,个体微系统、家庭微系统、学校微系... 睡眠质量关系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利用NVivo 12软件对来自陕西宝鸡、山东临沂、四川眉山52位小学生睡眠质量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小学生睡眠时长不足且睡眠质量不佳问题较为突出,个体微系统、家庭微系统、学校微系统及社会微系统交织影响小学生的睡眠质量。基于此,各方要协同创设温洽的生活环境,个体要自塑于心,提高抗压悦纳、情感表达及环境适应力;家长要重塑家庭教育观,关注孩子情感需求;学校要充分释放学生能量,发挥重要他人陪伴力量,共同提升小学生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睡眠质量 NVivo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优师专项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培育的困境及破解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多秀 江敏锐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55,共7页
优师专项师范生是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的乡村教师,他们承载着乡村教育振兴的特殊使命与责任。乡村教育情怀是指优师专项师范生关切乡村社会、乡村教育和乡村儿童,具有高度的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并会在履职尽责中努力实现自我生... 优师专项师范生是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的乡村教师,他们承载着乡村教育振兴的特殊使命与责任。乡村教育情怀是指优师专项师范生关切乡村社会、乡村教育和乡村儿童,具有高度的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并会在履职尽责中努力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这是优师专项师范生扎根乡村学校和奉献乡村教育的情感基础。但是,目前师范院校培育优师专项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中面临着观念困境、课程困境和实践困境。笔者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优师专项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培育的破解路径,包括增强“优师计划”政策学习和坚持正向教育价值引导,制定专门人才培养方案和突出优师专项师范生乡村理解教育,以及构建“U-G-S”协同育人机制和增强乡村学校实践教学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师计划 师范生 乡村教育情怀 培育路径
原文传递
学生自我悦纳感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
18
作者 崔宇玮 马多秀 +1 位作者 李济清 江敏锐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69,共7页
自我悦纳感是一种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孕育的正向积极情感。自我悦纳感的生发离不开个体生理、心理及社会基础的共同作用,良好的自我悦纳感是对自我及他人生命的呵护及负责,可滋养个体的自尊心及自信心,维持健康常态化。伴随个体的发展,个... 自我悦纳感是一种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孕育的正向积极情感。自我悦纳感的生发离不开个体生理、心理及社会基础的共同作用,良好的自我悦纳感是对自我及他人生命的呵护及负责,可滋养个体的自尊心及自信心,维持健康常态化。伴随个体的发展,个体自身应提高自我意识,平衡反应标尺;家庭的稳固可提供保护兜底线;良好同伴及师生关系的构建可形成强大的外部支持系统;社会方面要坚持价值引导,加强舆论监控,多方协同促进学生自我悦纳感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悦纳 自我悦纳感 教育意蕴
原文传递
数字鸿沟背景下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19
作者 唐轶凡 文军萍 《时代人物》 2024年第29期0128-0130,共3页
提高乡村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经之路,对提高我国总体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数字鸿沟的“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三个层面。由此提出构建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优化路径:搭建信息资... 提高乡村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经之路,对提高我国总体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数字鸿沟的“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三个层面。由此提出构建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优化路径: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缩小城乡学校教育差距;优化乡村教师成长制度,塑造教师专业信息素养;擢升乡村教师素养意识,强化信息实践应用能力,以期弥合数字鸿沟,实现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乡村教师 信息素养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元宇宙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金萍 郑益乐 《教育探索》 2022年第11期12-15,共4页
元宇宙是一项潜力巨大的视觉沉浸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元宇宙将会是一项具有颠覆性的教育革命。元宇宙可以有效地规避课堂沉默现象、外界渗透现象、课堂时空限制。在元宇宙课堂中,通过个性化互动模式、重新定义身份、重构学习时空等方式,... 元宇宙是一项潜力巨大的视觉沉浸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元宇宙将会是一项具有颠覆性的教育革命。元宇宙可以有效地规避课堂沉默现象、外界渗透现象、课堂时空限制。在元宇宙课堂中,通过个性化互动模式、重新定义身份、重构学习时空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元宇宙+教育背景下,要提供配套技术设施,开设伦理教育课堂,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保证沉浸体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教学效果 学生角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