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公众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与支持减缓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基于全球调查数据和与美国比较视角 被引量:19
1
作者 常跟应 黄夫朋 +1 位作者 李曼 李国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81-1487,共7页
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影响个人和家庭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支持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等。基于5次全球调查数据和与美国的对比,分析了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减缓气候变化支付意愿和对气候政策的支持。分析表明中国大部分公众听说过... 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影响个人和家庭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支持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等。基于5次全球调查数据和与美国的对比,分析了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减缓气候变化支付意愿和对气候政策的支持。分析表明中国大部分公众听说过气候变化,认为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但对气候变化深层原因了解不够;大部分公众认为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发生、降水和水资源、食物种类等带来了很大不利影响,进而担忧气候变化,认为气候变化问题很严重;大部分公众认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应该立即采取行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接受较高的能源价格、保护森林、取消政府对私家车的补贴、提高机动车的能效等。最后讨论了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气候变化认知 支持气候政策 问卷调查 中美对比
下载PDF
陇中和鲁西南乡村居民对当地气候变化感知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常跟应 李曼 黄夫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8-714,共7页
基于问卷调查、气温和降水资料等气象资料以及农业灾害资料,分析甘肃省会宁县和山东省单县乡村居民对当地气候变化感知情况,探讨影响感知的因素。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在大部分情况下正确感知到气候变化,但感知及其影响因素较复杂。... 基于问卷调查、气温和降水资料等气象资料以及农业灾害资料,分析甘肃省会宁县和山东省单县乡村居民对当地气候变化感知情况,探讨影响感知的因素。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在大部分情况下正确感知到气候变化,但感知及其影响因素较复杂。气候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是制约人们感知的最重要的要素,决定了感知的总体特征;感知也受相较调查时间而言较为显著的气候变化情况发生时间远近、极端天气事件和更长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虽然是非主流的,但其影响也可能是决定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地气候变化 感知 乡村居民 会宁县和单县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会宁剖面黄土粒度记录的MIS3阶段气候变化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翟新伟 李富强 吴松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3-780,共8页
深海氧同位素第三阶段(MIS3)是末次冰期中的一段特殊时期,通过对会宁黄土剖面粒度变化特征的研究分析恢复重建了会宁MIS3阶段古气候。会宁剖面记录了较明显的5次降温事件——Heinrich事件(H2:23.22~23.51ka,H3:30.52~31.1... 深海氧同位素第三阶段(MIS3)是末次冰期中的一段特殊时期,通过对会宁黄土剖面粒度变化特征的研究分析恢复重建了会宁MIS3阶段古气候。会宁剖面记录了较明显的5次降温事件——Heinrich事件(H2:23.22~23.51ka,H3:30.52~31.19ka,H4:38.3~39.93ka,H5:43.67—44.82ka,H6:63.54~64.41ka),其中的MIS3阶段根据粒度特征分为3a(46.36~55.48ka)较为温湿。3b(30.04~46.36ka)干冷,3e(24.47~30.04ka)温湿三个阶段,具明显的D一0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宁 黄土 MIS3 粒度 HEINRICH事件
下载PDF
暖温带幼林树轮宽度气候变化响应分析——以山东蒙山黑松树轮气候研究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峰 喻树龙 袁玉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5,共9页
根据采自山东蒙山地区两组幼龄黑松树木年轮样本,研制出单点和区域树轮宽度年表,分析了蒙山黑松树轮宽度年表的统计参数和径向生长的气候限制因子,并尝试重建相关密切的气候因子,探讨蒙山黑松径向生长与大范围气候变化的关联。研究... 根据采自山东蒙山地区两组幼龄黑松树木年轮样本,研制出单点和区域树轮宽度年表,分析了蒙山黑松树轮宽度年表的统计参数和径向生长的气候限制因子,并尝试重建相关密切的气候因子,探讨蒙山黑松径向生长与大范围气候变化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1)蒙山黑松树轮宽度年表的统计参数都比较高,说明蒙山黑松树轮宽窄变化包含有较多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2)蒙山黑松径向生长变化与当年4-9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当年5-7月异常高温也对蒙山黑松径向生长变化产生显著抑制。通过黑松树轮宽度年表对4-9月降水量的模拟重建结果表明蒙山黑松具有较大树轮气候研究潜力。(3)蒙山黑松树轮宽度生长与太平洋大范围气候波动存在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山 黑松 树轮宽度 气候响应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克鲁克湖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正构烷烃分子记录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素萍 贾国东 +1 位作者 赵艳 饶志国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7-1104,共8页
对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内的克鲁克湖钻孔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进行了详细定量分析。根据正构烷烃P_(aq)指数和叶蜡烷烃平均链长(ACL_(27~33))等参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湖区过去12k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在9ka... 对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内的克鲁克湖钻孔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进行了详细定量分析。根据正构烷烃P_(aq)指数和叶蜡烷烃平均链长(ACL_(27~33))等参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湖区过去12k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在9kaB.P.之前的早全新世气候干旱,9~6kaB.P.是整个全新世相对最湿的阶段,6kaB.P.之后气候又逐渐趋向于干旱,但干旱程度要弱于早全新世。这一全新世气候变化样式与受西风影响的亚洲内陆干旱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样式基本一致,但与同一钻孔沉积物中CaCO_3含量和孢粉A/C值所重建的古气候变化过程存在一定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6kaB.P.以后的重建结果。我们推测,6kaB.P.后,禾本科植物在湖盆周围植被中的比例显著增加可能是导致上述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本工作表明,在古环境重建中,采用多指标相,互相验证,互相补充,会有利于获得更准确、更详细的古植被及古气候变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克鲁克湖 正构烷烃 全新世 古气候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潘燕辉 张辉 马金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6,60,共3页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强,水资源正经历着巨大的改变,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就显的尤为重要。选择西部干旱区内陆河黑河的中游为研究区,分别运用主观、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中各...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强,水资源正经历着巨大的改变,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就显的尤为重要。选择西部干旱区内陆河黑河的中游为研究区,分别运用主观、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中各因素对黑河水资源影响的权重。组合权重评价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研究区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其累计权重达66.63%,大于气候变化影响权重33.37%;人类活动因素中人口占主导作用,权重为17.67%;气候变化因素中年降水量是主要因素,权重为2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黑河流域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遥感ET与潜在ET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甘南草原区域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春雨 董晓峰 刘英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199,207,共7页
使用MODIS数据及相关气象数据,采用能量平衡方程,对甘南草原区域2000年、2009年7月份日均遥感ET进行了反演,同时采用修正的Penman-Monteith模型模拟了该区域的日均潜在ET,并根据西北干旱区55年的气温变化,分析该区域的遥感ET和潜在ET的... 使用MODIS数据及相关气象数据,采用能量平衡方程,对甘南草原区域2000年、2009年7月份日均遥感ET进行了反演,同时采用修正的Penman-Monteith模型模拟了该区域的日均潜在ET,并根据西北干旱区55年的气温变化,分析该区域的遥感ET和潜在ET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2000年的遥感ET为0.9816~8.208 1 mm,平均5.514 1 mm.2009年的遥感ET为1.647 2~7.653 7 mm,平均5.565 0 mm;而2009年潜在ET为1.6789~8.2487 mm,平均6.1581 mm,总体上遥感ET比潜在ET低.然而,在合作、洮河及铁坝乡附近,遥感ET比潜在ET高,说明研究区存在"蒸发悖反"现象,这与西北干旱区气温一直呈增长趋势有关.其中,1965年、1982年、1995年的气温比1957-1998年的平均气温分别增加了6.70%,11.69%,7.70%,尤其是2010年比1957-1998年的平均气温增加了57.56%,达到了5.77?C,表明近期气温迅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ET 潜在ET 气候变化 西北干旱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阿尼玛卿山祁连圆柏年龄结构与林线动态分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芬 高琳琳 +2 位作者 苏军德 邓洋 勾晓华 《地球环境学报》 2012年第3期881-888,共8页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但不同的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如何响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选取阿尼玛卿山区三个坡面(YYC\HBS\HHB)以及林线处的祁连圆柏,利用树轮生态学方法来研究树木更新以及林...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但不同的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如何响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选取阿尼玛卿山区三个坡面(YYC\HBS\HHB)以及林线处的祁连圆柏,利用树轮生态学方法来研究树木更新以及林线动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坡面以及各坡面的上限圆柏的年龄结构以及林线动态分析发现:自14世纪末期开始,YYC坡面树木便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15世纪末期以来HBS坡面树木开始更新;HHB坡面从18世纪末期开始才有树木更新;YYC坡面树木更新出现了1550-1650年和1800-1900年两个高峰期;HBS坡面和HHB坡面的树木更新只有1800—1900年一个高峰期;三个坡面上限圆柏的更新都只有一个高峰期:1800—1900年。近百年没有显著的更新是由于没有采集小树,因此本文没有讨论近百年的树木更新。树木平均年龄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减小,表明近200年来树木的更新和林线向高海拔迁移在本研究区体现很明显。树木年龄更新变化通过与重建的中国温度(Yang et al,2002)和北半球温度(D'Arrigo et al,2006)对比发现,阿尼玛卿山树木更新变化与升温关系密切,这表明温度可能是研究区树木更新的一个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树木年轮 年龄结构 林线动态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初步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晖 刘秀铭 +4 位作者 郭雪莲 刘植 马明明 吕镔 李平原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2期13-19,共7页
2007年IPCC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过去50 a观测到的地球平均温度升高很可能(90%以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其中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地质气候记录证明,早在人类排放能够影响大气以前的CO2浓度变化均不同程... 2007年IPCC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过去50 a观测到的地球平均温度升高很可能(90%以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其中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地质气候记录证明,早在人类排放能够影响大气以前的CO2浓度变化均不同程度地滞后于气温变化.地质时期CO2浓度的波动是跟随气候变化而变化,是被大气温度驱动的结果,而非相反的CO2驱动温度变化.将现在全球变暖完全归因于人类排放CO2的增加,无法解释1940—1978年的降温事件.通过更长尺度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现在气候是处于全新世变干变冷的大趋势之中,即使现在全球略有变暖,也只是处于变干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将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片面夸大归因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而忽略了自然因素的贡献,其依据显得缺乏科学说服力,其做法不免有些令人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 CO2
下载PDF
火山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平原 刘秀铭 +4 位作者 刘植 赵国永 马明明 吕镔 郭晖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1期83-88,共6页
火山活动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向大气圈排放大量的火山灰、水蒸气和SO2等气体,尤其是SO2能在平流层中形成气溶胶,并停留很长时间,减少太阳对地表的辐射量,影响局地或全球气候.地质历史记录表明,火山活动... 火山活动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向大气圈排放大量的火山灰、水蒸气和SO2等气体,尤其是SO2能在平流层中形成气溶胶,并停留很长时间,减少太阳对地表的辐射量,影响局地或全球气候.地质历史记录表明,火山活动与气候冷期有密切的联系,现代观测和模拟资料也显示火山活动后的一年至几年内,火山周围地区甚至全球产生不同程度的降温.现有研究表明,在火山喷发的活跃时期,火山气体喷发物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程度可能超过CO2等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火山活动 不确定因素
下载PDF
中国中世纪暖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秀玲 刘秀铭 +4 位作者 李志忠 姜修洋 雷国良 朱芸 靳建辉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1期21-28,共8页
对中世纪暖期(MWP)的时空分异和区域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关系到对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驱动力的正确认识,也有助于客观地解析20世纪气候变化增暖的历史地位.本研究对中国疆域内各个地区MWP的一些成果进行梳理和再思考,表明MWP在中国疆域... 对中世纪暖期(MWP)的时空分异和区域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关系到对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驱动力的正确认识,也有助于客观地解析20世纪气候变化增暖的历史地位.本研究对中国疆域内各个地区MWP的一些成果进行梳理和再思考,表明MWP在中国疆域内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同地区MWP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中国中东部地区在800—1300 AD存在明显温暖期,各种地质记录和文献记载都有较明显反映;虽然西北部MWP表现不很明显,但是众多石笋、湖泊沉积和风沙沉积也记录了500—1500 AD间呈现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青藏高原各地MWP的表现差异明显,其中800—1100 AD暖期是高原东北部最暖的时期,而南部和西部最暖期分别出现于1150—1400 AD和1250—1500 AD.太阳辐射变化和火山活动可能是形成MWP的基本原因,而中国三大自然区下垫面条件的复杂多样性造成MWP发生过程和表现形式的时空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暖期 气候 中国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大趋势与次级波动 被引量:2
12
作者 靳建辉 刘秀铭 +3 位作者 赵国永 祝淑雅 陈斐然 叶桂萍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1期40-46,共7页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近百年升温约0.74℃,并将气候变化归因于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然而该报告中的多处结论引起了国际社会对IPCC报告的广泛质疑.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升温贡献有多大?人为过程与自然过程对全球...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近百年升温约0.74℃,并将气候变化归因于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然而该报告中的多处结论引起了国际社会对IPCC报告的广泛质疑.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升温贡献有多大?人为过程与自然过程对全球变暖分别贡献多少?IPCC评估报告中过去百年0.74℃的变化是否为变冷总趋势中的次级波动?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梳理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显示,第四纪以来的地球气候波动主要受控于太阳辐射变化周期,各个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既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也同时存在次一级的波动.在全新世晚期气候变冷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千年—百年尺度上同样存在一系列周期性和次级波动,且波动范围在0.5~6℃之间变化.IPCC报告中百年气候变暖的合理解释是全球变冷趋势下的次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大趋势 次级波动 IPCC报告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减灾政策需更加关注妇女
13
作者 丁文广 《中国减灾》 2012年第09X期14-15,共2页
妇女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各种灾害中所受的影响的特殊性遗切需要政策层面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妇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立法及政策保障妇女参与气候变化应对意义重大。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自然资源管理 生态破坏 政策层面 村委会选举 中所 参政能力 作物病虫害 居住区域 农民饮用水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环境变化及人地关系学术研讨会暨李吉均院士八十华诞庆祝会
1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I0001-I0006,共6页
2012年10月9-10日,“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环境变化及人地关系”学术研讨会暨李吉均院士八十华诞庆祝会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研讨会由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资源环境学院和南京... 2012年10月9-10日,“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环境变化及人地关系”学术研讨会暨李吉均院士八十华诞庆祝会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研讨会由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资源环境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秦大河院士、姚檀栋院士等78名李吉均院士的学生和中国科学院寒旱所、青藏高原研究所、青海盐湖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球环境所、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等研究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气候环境变化 学术研讨会 人地关系 院士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丽江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年内客流量变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7
15
作者 曹伟宏 何元庆 +3 位作者 李宗省 王淑新 王春凤 常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59-1464,共6页
利用丽江1954-2009年的气候资料,对丽江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划分出其等级和旅游适宜期年内分布;结合2006-2010年丽江海外旅游、国内旅游的客流量月指数,在对气候舒适度及特殊影响因素赋值的基础上,采用OLS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利用丽江1954-2009年的气候资料,对丽江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划分出其等级和旅游适宜期年内分布;结合2006-2010年丽江海外旅游、国内旅游的客流量月指数,在对气候舒适度及特殊影响因素赋值的基础上,采用OLS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气候舒适度与旅游地年内客流量变化有密切关系。海外客流量年内变化分2个时段,在10月-次年4月干季,受气候舒适度影响极其显著,此外还受新年、圣诞假期的影响,海外客流量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1.31%;在5-9月雨季则呈现较均匀分布状态,平均月指数为8.33%。国内游客客流量变化全年主要受气候舒适度影响,同时还受7、8月暑假及"十一"黄金周影响,客流量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客流量变化 相关性分析 丽江
下载PDF
树轮气候学中分异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琳琳 勾晓华 +2 位作者 邓洋 张芬 方克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3-460,共8页
树轮气候学研究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20世纪后半期以来,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树轮-气候响应关系不稳定、树木生长趋势分异等现象(divergence phe-nomenon).分异现象的发现,对传统树轮重建方法和结果... 树轮气候学研究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20世纪后半期以来,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树轮-气候响应关系不稳定、树木生长趋势分异等现象(divergence phe-nomenon).分异现象的发现,对传统树轮重建方法和结果提出了挑战,同时对研究全球碳循环、碳储量估测也有重要影响.分析和总结前人的工作发现,目前关于分异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中低纬度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亚洲高海拔地区.对分异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还存在较大争议,针对分异现象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集中在去趋势方法、气象数据选择、校准期选择以及样本的选择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气候 分异现象 分异问题 生长分异 重建
下载PDF
靖远黄土—古土壤色度变化特征分析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48
17
作者 石培宏 杨太保 +1 位作者 田庆春 王建永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3,共9页
对黄土高原西北缘厚层黄土剖面色度指标研究后发现,在磁化率指标不能很好地记录气候变化及土壤发育的情况下,色度指标的引入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古气候重建上的缺陷.在靖远地区,红度a~*主要受土壤中赤铁矿质量分数变化的影响,随赤铁矿... 对黄土高原西北缘厚层黄土剖面色度指标研究后发现,在磁化率指标不能很好地记录气候变化及土壤发育的情况下,色度指标的引入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古气候重建上的缺陷.在靖远地区,红度a~*主要受土壤中赤铁矿质量分数变化的影响,随赤铁矿的增加而增大,同磁化率联合使用可以反映土壤发育程度,较好地解释气候的变化过程.黄度b~*受到针铁矿质量分数的影响,此外还可能受到黄铁矿、沼铁矿,褐铁矿等铁矿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降水量的变化情况.与a~*一同分析,可以反映土壤发育时期的水热条件.亮度L~*主要受土壤中w(TOC),w(CaCO_3)变化的影响,随w(TOC)的增加而减小,而随w(CaCO_3)的增加而增大.此外在CIELAB颜色系统中a~*的增大会显著地使L~*变小,L~*主要反映了土壤发育时期的降水状况以及植被发育程度.在靖远地区,只有综合考虑色度、磁化率、粒度、w(CaCO_3),w(TOC)才能够合理、可靠地重建气候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色度 靖远
下载PDF
洮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常斌 杨林山 +1 位作者 杨文瑾 王帅兵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8-855,共8页
系统收集和整理1970s后期至2000s洮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水文气象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综合利用指数、转移矩阵、动态度、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结果表明,过去30 a,洮河流域总体表现为林、草面积减少... 系统收集和整理1970s后期至2000s洮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水文气象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综合利用指数、转移矩阵、动态度、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结果表明,过去30 a,洮河流域总体表现为林、草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提升。驱动因子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表明,洮河流域LULCC受"区域经济+农耕因素+城镇化和气候"3个主成分大类的交互影响和驱动;基于此构建的LULCC多元回归驱动模式,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精度良好,能够反映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气候对LULCC的驱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驱动机制 洮河流域
下载PDF
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近50年来气温 降水 径流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常斌 李文艳 +2 位作者 王雄师 杨文瑾 杨致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2,共6页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分析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气温、降水及出山径流序列变化特征,并初步讨论了降水、径流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气温在20世纪60-70年代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80年代气温开始波动升高,...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分析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气温、降水及出山径流序列变化特征,并初步讨论了降水、径流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气温在20世纪60-70年代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80年代气温开始波动升高,气温显著升高则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来.研究区山区年降水量大于平原的,各站年降水量均呈现平、枯、丰交替的特点,总体上呈微弱增加趋势,增幅不显著.出山径流量在年代尺度上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洪水和丰乐两条河流的年出山径流量存在突变点,位于1960前后.2000年前后,三河径流量微弱上扬后,继续开始减少趋势,讨赖河稍迟于其余2条较小的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出山径流 Mann-Kendall方法 黑河流域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巩杰 谢余初 +1 位作者 贾珍珍 钱大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0-397,404,共9页
总结了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研究及其环境效应、驱动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未来黑河流域土地变化科学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总结了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研究及其环境效应、驱动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未来黑河流域土地变化科学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多尺度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自然与人文因素与驱动机制辨析;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的水--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变化与环境效应;流域人与自然耦合系统高效管理与调控途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变化 多尺度时空过程 自然与人文因素 人与自然耦合系统 黑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