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动脉急慢性闭塞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希全 凌宝存 +3 位作者 潘晓琳 朱伟 董戈 郭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局部溶栓,血栓碎吸,经皮血管成形(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r angioplasty,PTA)和内支架置入,联合治疗急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周围动脉阻塞接受了介入治疗共259例。急性动脉血栓性闭塞58例,... 目的:探讨血管内局部溶栓,血栓碎吸,经皮血管成形(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r angioplasty,PTA)和内支架置入,联合治疗急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周围动脉阻塞接受了介入治疗共259例。急性动脉血栓性闭塞58例,局部溶栓+血栓碎吸;动脉狭窄合并急性血栓闭塞61例,局部溶栓+PTA;慢性动脉狭窄阻塞140例,局部溶栓+PTA+内支架置入。结果:全组总的介入治疗成功率98.8%(256/259)。局部溶栓+血栓碎吸成功率100%(58/58),血管完全开通91.4%(53/58),部分开通8.6%(5/58)。局部溶栓+PTA治疗成功率85.2%(52/61),9例辅以内支架置入治疗获得成功;PTA+内支架置入治疗成功率97.8%(137/140)。并发症发生率7.7%(20/259),局部溶栓+血栓碎吸8.6%(5/58),局部溶栓+PTA14.8%(9/61),PTA+内支架置入4.2%(6/140)。结论:经皮经腔综合介入治疗周围动脉急慢性闭塞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恰当选用局部溶栓、血栓碎吸、PTA和内支架置入技术并个体化有机地组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成功率和疗效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局部溶栓 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疾病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希全 凌宝存 +4 位作者 朱伟 潘晓琳 董戈 郭锋 袁磊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9年第5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5月至2008年5月,161例周围动脉硬化性阻塞接受了局部溶栓+PTA+内支架置入。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8.14%(158/161),53例髂动脉和25例锁骨下动脉,内支架置...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5月至2008年5月,161例周围动脉硬化性阻塞接受了局部溶栓+PTA+内支架置入。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8.14%(158/161),53例髂动脉和25例锁骨下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后随访时间>21个月,无一例临床症状复发;45例股浅动脉中、上2/3段阻塞,29例股浅动脉下1/3段和腘动脉阻塞,内支架置入治疗后随访时间>12个月,血流仍保持通畅分别为91.11%(41/45)和79 31%(23/29);9例肱动脉阻塞,支架置入治疗后随访时间超过3年,支架腔内血流均保持通畅。结论经皮经腔内支架置入治疗周围动脉急慢性闭塞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首选充分的局部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PTA和内支架置入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