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应对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子龙 何君 +3 位作者 梁晓明 齐永 何坤 谭映军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梳理某战区总医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早期应对策略,为军队医院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战区总医院疫情发生后的研判、应对及管理、质控等措施进行系统梳理。结果通过精准研判情况、提出... 目的梳理某战区总医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早期应对策略,为军队医院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战区总医院疫情发生后的研判、应对及管理、质控等措施进行系统梳理。结果通过精准研判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强化督导落实、加强质控管理、科研临床并重等一系列早期应对策略,医院较好地完成前期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结论军队医院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提早研判情况、果断采取措施并严格落实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区总医院 新冠肺炎疫情 早期应对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静 滕晓华 +5 位作者 向健威 刘宇 张佳兴 姜峰 张汀琼 杜进兵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手术技巧、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4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脑...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手术技巧、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4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脑室穿刺治疗的30例中,8例恢复良好,12例中残或重残,4例植物状态生存,6例死亡;开颅手术治疗的20例中,3例恢复良好,5例中残或重残,5例植物状态生存,7例死亡;脑干穿刺治疗的4例中,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生存1例。结论根据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干出血 显微手术 手术指征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过渡病区在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中的实践和作用
3
作者 梁晓明 邓波荣 +1 位作者 金程 童晓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2-506,共5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持续,武汉市各大医院投入主要力量抗击疫情,加上患者间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风险,非COVID-19患者的救治受到挑战。根据COVID-19的特性,我院针对性地设立了过渡病区,强制执行COVID-19筛查排除程序,...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持续,武汉市各大医院投入主要力量抗击疫情,加上患者间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风险,非COVID-19患者的救治受到挑战。根据COVID-19的特性,我院针对性地设立了过渡病区,强制执行COVID-19筛查排除程序,科学制定、顺畅运行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和流程,使非COVID-19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确保了医疗安全及护理质量,有效避免了COVID-19在医院非隔离区的传播,在疫情暴发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病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医院感染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之旸 何君 +3 位作者 程杨阳 徐金玲 向光大 乐岭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4-660,共7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的主要临床特征及转归,并与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方法:采取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于2020年1月1日至2月26日在中部战区总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的88例住院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的主要临床特征及转归,并与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方法:采取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于2020年1月1日至2月26日在中部战区总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的88例住院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各44例。收集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院内治疗方案和疾病转归等相关信息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临床症状多样,主要为发热(75.0%)、咳嗽(75.0%)、乏力(52.3%)等。与非糖尿病组相比较,糖尿病组入院时收缩压偏高[131.50(120.00, 140.75)对125.00(120.00,131.75)mmHg,1 mmHg=0.133 kPa, P=0.021]、血氧饱和度偏低[96.00%(94.25%,97.00%)对97.00%(95.00%,98.00%), P=0.038];糖尿病组既往多合并高血压及慢性肾病;糖尿病组空腹血糖[7.64(6.12,15.43)对5.62(5.25,6.50)mmol/L, P<0.01]、白细胞介素6(IL-6)[19.85(6.50,43.38)对10.80(3.03,20.90)pg/ml, P=0.046]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病程中糖尿病组更容易出现继发感染(27.3%对9.1%, P=0.027)、ARDS(22.7%对4.5%, P=0.013)和休克(4.5%对0%, P<0.01);治疗上更多给予机械通气治疗(20.5%对4.5%, P=0.024);更易进展为危重型(20.5%对4.5%, P=0.024),进展为重症状态的时间更短[3(1.75, 5.25)对6(3.00, 12.00)天, P=0.019];重症状态的持续时间更长[26.5(15.00, 31.50)对9(8.00, 13.00)天, P=0.026]。 结论:感染新冠肺炎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多样;多合并高血压、慢性肾病等疾病;炎症反应更明显;COVID-19并发症多,更容易短时间进展为持续重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糖尿病 2型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弥漫性脑缺血家兔脑自主调节功能损伤模型的监测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昊澄 杨旭 +3 位作者 赵双琳 白泽霖 秦明新 许佳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08-413,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构建弥漫性脑缺血家兔脑自主调节(CAR)功能损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实验选用新西兰大白兔20只(脑缺血组10只, 控制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构建模型, 控制组采用同样手术过程, 但两侧颈...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构建弥漫性脑缺血家兔脑自主调节(CAR)功能损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实验选用新西兰大白兔20只(脑缺血组10只, 控制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构建模型, 控制组采用同样手术过程, 但两侧颈总动脉不进行闭塞。术后分别有创采集脑室内颅内压(ICP)与股动脉动脉压(ABP), 离线处理并建立压力反应性指数(PRx)。比较两组PRx以验证该模型模拟脑缺血CAR功能损伤的可行性。结果弥漫性脑缺血家兔脑自主调节功能损伤模型验证脑缺血组和控制组的PRx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构建的弥漫性脑缺血家兔脑自主调节功能损伤模型的方法可行且相对简单, 对于早期脑缺血CAR损伤的研究可提供一个有效的监测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动物模型 脑自主调节 压力反应性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