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鹏 徐劲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0期14-16,共3页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九四医院2008年8月~2013年6月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91例,分析并比较VAP在年龄、性别、呼吸机使用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管切开情况、意识状态等因素间...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九四医院2008年8月~2013年6月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91例,分析并比较VAP在年龄、性别、呼吸机使用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管切开情况、意识状态等因素间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发生VAP的患者共17例,发生率为8.9%.②VAP发生率在年龄(≥60岁、<60岁)[13.2%(10/76)、6.1%(7/115)]、呼吸机使用时间(≥7d、<7 d)[14.5% (9/62)、6.2% (8/12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18.8%(3/16)、8.0%(14/175)]等因素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发生率在性别、气管切开、意识状态等因素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年龄≥60岁(OR =2.218)、呼吸机使用时间≥7d(OR=6.326)、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5.575)与VAP发生相关(P<0.05).结论 呼吸机治疗时间、年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情况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 预防防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呼吸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卜维霞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1期241-241,共1页
目的:探讨呼吸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危险性,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 目的:探讨呼吸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危险性,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护理 职业暴露 对策
下载PDF
呼吸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3
作者 卜维霞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2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危险性,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 目的:探讨呼吸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危险性,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护理 职业暴露 对策
下载PDF
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劲松 黄国明 +3 位作者 夏国际 丁仲如 涂小文 乔怀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将70例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A组32例,为中重度SA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B组38例,为普通高血压患者)。比较A、B两组高血压的特点,包括两组患者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的比较,两...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将70例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A组32例,为中重度SA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B组38例,为普通高血压患者)。比较A、B两组高血压的特点,包括两组患者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的比较,两组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对降压药物反应的比较;比较A、B两组病人不同时段(晨起、睡前)的血压。结果:与B组相比A组的舒张压高更为突出[(111.4±11.3)mm Hg vs(98.1±8.1)mm Hg,P<0.01)],A组患者中高血压发病年龄较普通高血压更为年轻[(44.3±6.9)岁vs(49.3±7.8)岁,P<0.01)]。A组难治性明显多于B组(18.75%vs 5.26%,P<0.01)。A组晨起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睡前增高[(178.8±13.2)mm Hg vs(165.1±10.3)mm Hg,(115.2±8.7)mm Hg vs(108.1±7.8)mm Hg;P均<0.01)],而B组两时间段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显著差异[(169.1±10.1)mm Hg vs(167.9±9.7)mm Hg,(97.1±9.5)mm Hg vs(98.9±8.6)mm Hg;P均>0.05)]。结论:SAS并高血压患者多以舒张压增高为主,晨起血压较入睡血压高更为明显,高血压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且多为难治性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运动对睡眠呼吸暂停模型大鼠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春华 徐劲松 +2 位作者 李国印 陈艳华 吴迪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0-22,30,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睡眠呼吸暂停模型SD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3月龄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睡眠呼吸暂停组、运动睡眠呼吸暂停组、运动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间歇性缺氧、多平台水... 目的探讨运动对睡眠呼吸暂停模型SD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3月龄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睡眠呼吸暂停组、运动睡眠呼吸暂停组、运动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间歇性缺氧、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构建睡眠呼吸暂停动物模型,采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进行干预,实验时间8周。实验终点测量大鼠有创动脉压,取血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各组间有创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睡眠呼吸暂停组有创动脉压高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睡眠呼吸暂停组有创动脉压低于睡眠呼吸暂停组(P<0.05),高于运动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运动组和空白对照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浆肾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睡眠呼吸暂停组高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睡眠呼吸暂停组血浆肾素水平低于睡眠呼吸暂停组(P<0.05),高于运动对照组(P<0.05),也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运动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管紧张素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睡眠呼吸暂停组显著高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睡眠呼吸暂停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低于睡眠呼吸暂停组(P<0.05),高于其余2组,两两比较显示和运动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醛固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睡眠呼吸暂停组高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能抑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模型大鼠的血压升高,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运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茶多酚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6
作者 李露 吕佳倩 +4 位作者 江承佳 陈家俊 李文娟 张妍淞 姚于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83-288,共6页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的主要死因之一,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逐年上升。大量实验证明茶多酚在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脂、心肌保护、血管保护、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保护作用方面均有较...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的主要死因之一,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逐年上升。大量实验证明茶多酚在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脂、心肌保护、血管保护、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保护作用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对近年来茶多酚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述了其心血管防护作用及机理,分析了我国茶多酚的研究现状,并对茶多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茶多酚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检测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廖晚珍 夏国际 +3 位作者 彭卫华 胡雪飞 孙爱娣 余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6-457,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临床分布、基因类型、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用Microscan-Autoscan-4微生物分析系统和K-B法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2-巯基丙... 目的了解我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临床分布、基因类型、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用Microscan-Autoscan-4微生物分析系统和K-B法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用针对碳青霉烯酶4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确定基因型。对扩增的DNA测序并通过网上比对以确定其编码酶基因的类型。结果耐亚胺培南的9株鲍曼不动杆菌金属酶表型筛选均为阴性,IMP、VIM、OXA-24基因引物PCR扩增也均为阴性;4株携带OXA-23基因,经测序和网上比对与OXA-23标准株完全相同。结论携带OXA-23基因是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主要因素。产OXA-23型酶比非产OXA-23型酶的菌株多重耐药性更严重,治疗更棘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金属-β-内酰胺酶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抗肿瘤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宁佳鸣 张妍淞 +4 位作者 姚于飞 王喆 李露 陈家俊 李文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0-184,共5页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的抗肿瘤作用,研究EGCG对抗肿瘤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ADR)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S180小鼠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DR组、EGCG...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的抗肿瘤作用,研究EGCG对抗肿瘤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ADR)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S180小鼠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DR组、EGCG组、EGCG+ADR组。分离肿瘤与心肌组织,分别测定组织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 SOD)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GCG和ADR能显著增加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且ADR+EGCG作用更强。与ADR组相比,EGCG+ADR可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ADR引起的LDH和CK活性的增加。同时,EGCG+ADR中可显著增加心肌组织的抗氧化酶Mn SOD活性,减少ROS的生成,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结论:EGCG具有抗肿瘤作用,且与ADR合用可显著增强ADR抗肿瘤作用。同时可通过提高线粒体的抗氧化防御、削弱氧化应激、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对ADR所致心肌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阿霉素 活性氧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下载PDF
D-二聚体阴性的COPD合并肺栓塞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新龙 徐劲松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9期105-106,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存在肺栓塞的易发因素。肺栓塞的诊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师对忽然发生且无法解释的胸痛、呼吸困难、气短以及随之出现咯血的患者是否有足够的警惕,然而 COPD 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存在肺栓塞的易发因素。肺栓塞的诊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师对忽然发生且无法解释的胸痛、呼吸困难、气短以及随之出现咯血的患者是否有足够的警惕,然而 COPD 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大部分都被认为是原发病急性加重、合并感染所致,肺栓塞容易被漏诊。笔者将收治的1例 D-二聚体阴性的 COPD 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栓塞 D-二聚体阴性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时期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兰静 李秋根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病原菌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江西省人民医院2010-2011年呼吸科收治的9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行痰液细菌培养,有痰培养结果患者于稳定期行痰液细...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病原菌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江西省人民医院2010-2011年呼吸科收治的9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行痰液细菌培养,有痰培养结果患者于稳定期行痰液细菌培养。以痰中病原菌浓度≥107cfu/ml作为诊断C0PD病原菌感染的标准。结果急性加重期合格痰标本301份,痰标本合格率30.6%,检出104株菌≥107cfu/ml,痰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4.6%;G-杆菌占70.2%(73株),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25株)、铜绿假单胞菌(24株)、嗜血杆菌(11株)多见;G+球菌占17.3%(18株),以肺炎链球菌(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为主;真菌占12.5%(13株),曲霉菌7株,念珠菌6株;稳定期合格痰标本264份,检出29株菌≥107cfu/ml,痰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1.0%;G-杆菌占69.0%(2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最高,真菌占20.7%(6株),G+球菌占10.3%(3株)。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痰培养阳性结果相同22株(22例患者),其中9例支气管扩张,7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2例合并骨折,4例无基础疾病。结论AECOPD住院患者痰标本合格率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急性加重期痰培养阳性率低,非细菌感染因素导致的COPD病情加重不容忽视;稳定期痰培养结果阳性率更低,且多为合并有支气管扩张、2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及长期卧床患者,细菌定植在普通COPD患者急性发作中的作用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稳定期 痰液细菌培养
下载PDF
基于FMEA方法的持续改进模式对降低动脉采血并发症的作用
11
作者 郭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933-934,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的持续改进模式应用于临床管理中,降低动脉采血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动脉采血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8月~2015年8月于常规模式下行动脉采血的60例患者...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的持续改进模式应用于临床管理中,降低动脉采血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动脉采血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8月~2015年8月于常规模式下行动脉采血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基于FMEA方法的持续改进模式下行动脉采血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临床操作均由我院50名护理人员实施。运用风险优先指数评分(RPN)对两组患者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估,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性情况以及采血规范考核评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RP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性以及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方法的持续改进模式应用于临床管理中,可有效降低动脉采血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动脉采血 并发症 风险系数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不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兰静 蔡珍珍 +1 位作者 夏国际 姚于飞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不合并CAP的差异。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曾有多次急性加重住院史的COPD患者共141例,其中既有不合并CAP又有合并CAP的急性加重住院史的COPD患者(A组)共40例,仅有合并CAP的急...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不合并CAP的差异。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曾有多次急性加重住院史的COPD患者共141例,其中既有不合并CAP又有合并CAP的急性加重住院史的COPD患者(A组)共40例,仅有合并CAP的急性加重住院史的COPD患者(B组)共38例、仅有不合并CAP的急性加重住院史的COPD患者(C组)共63例,比较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等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比较A组患者在合并/不合并CAP的急性加重情况下的入院时临床症状及血液相关炎性指标,追踪此次起病前12个月急性住院次数及出院后12个月急性住院次数情况。结果 A组患者年龄、吸烟率、COPD-GOLD分级、呼吸困难指数、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B、C组,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B、C组,配合或需要长期家庭氧疗及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多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B、C组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患者在合并CAP急性加重时,咳嗽、咳痰、发热等比例及血液相关炎性指标均不同程度较不合并CAP急性加重时高;不合并CAP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出院后12个月急性住院次数较合并CAP的COPD明显增多(P <0. 05);两种情况下的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12个月住院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IL-17水平是COPD合并CAP的独立临床预测因子。结论既有不合并CAP又有合并CAP的急性加重住院史的COPD(A组)患者的肺功能差,病情重,需要家庭氧疗及药物支持力度更大,生活质量差; COPD患者合并CAP时症状多、炎性指标水平高,但治愈后12个月内再次住院风险较不合并CAP的AECOPD时相对更小;出院后12个月住院次数、N、IL-17水平有助于从AECOPD患者中筛选出合并CA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