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无氧耐力与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关联(英文)
1
作者 俞红良 张瑞萍 刘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4期196-198,共3页
背景:国内外对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人体运动能力关联性的研究较多。但是,实验对象(如种族差异)、方法、条件控制不同,所得的结论并不一致。人体800m跑运动能力的高低能较好地反映人体的速度耐力素质。目的:探讨人体... 背景:国内外对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人体运动能力关联性的研究较多。但是,实验对象(如种族差异)、方法、条件控制不同,所得的结论并不一致。人体800m跑运动能力的高低能较好地反映人体的速度耐力素质。目的:探讨人体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速度耐力之间的关联性。设计: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体育进修学院科研所体能中心。对象:于2004-06/07选择解放军体育学院(现改为解放军体育进修学院)健康汉族男性40名,年龄(21±2)岁,运动史基本相同,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史。方法: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3mL,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检测受试者基因型;采用YSI1500型乳酸分析仪测定安静状态、800m跑后血乳酸浓度,记录800m跑成绩。并对成绩进行逐步聚类分析,将受试者分为高速度耐力组和低速度耐力组。主要观察指标: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型测定、800m跑成绩测定、血乳酸浓度测定。结果:纳入受试对象4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型有3种:II型(490bp)、DD型(190bp)、ID型(190,490bp)。②将800m跑成绩按升序分为3类:分别为前18名,中间21名,最后1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类别间距离差异的概率均为0.000,聚类效果较好,将第一类归为高速度耐力组18名,第二、三类归为低速度耐力组22名。③高速度耐力组和低速度耐力组组间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3种基因型组人群800m跑后血乳酸浓度较安静状态时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II型基因分别为(14.93±2.46),(2.17±0.56)mmol/L;ID型基因分别为(14.86±1.54),(2.41±0.70)mmol/L;DD型基因分别为(14.13±1.51),(1.99±0.27)mmol/L,P<0.01];但无论是安静状态、800m跑后,还是800m跑后与安静状态差值,各基因型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体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速度耐力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二肽酶A 多态现象 遗传 身体耐力
下载PDF
人体体能快速恢复装置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梁静群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评价"人体体能快速恢复装置"对促进官兵大强度军事训练后体能恢复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受试对象为96名官兵,随机分为试验组(运动后即刻使用该装置)和对照组(运动后不使用该装置)各48人,2组在进行大强度运... 目的评价"人体体能快速恢复装置"对促进官兵大强度军事训练后体能恢复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受试对象为96名官兵,随机分为试验组(运动后即刻使用该装置)和对照组(运动后不使用该装置)各48人,2组在进行大强度运动后同时检测以人体体征为主的指标。结果在30 min内试验组心率〔(76.4±10.0)次/min〕、血压〔(124.7±6.8/78.1±5.9)mmHg〕、呼吸频率〔(3.5±0.5)次/10 s〕、主观体力感觉(7.5±0.5)完全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而对照组相对应指标〔(88.9±8.2)次/min,(128.9±9.6/71.4±11.7)mmHg,(4.1±0.3)次/10 s,(8.7±0.5)〕未能恢复,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体体能快速恢复装置对于大强度运动后的体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能 运动强度 生理指标 主观体力感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