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内毒素联合激素建立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的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13
1
作者 苏强 孙天胜 +3 位作者 王秋良 马舟涌 余兆仲 陈晓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08-2111,共4页
目的: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制备ANFH动物模型的方法,但都存在建立时间长、成功率低、动物死亡率高的问题。实验旨在建立安全、有效的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方法:实验于2006-05/2007-08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 目的: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制备ANFH动物模型的方法,但都存在建立时间长、成功率低、动物死亡率高的问题。实验旨在建立安全、有效的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方法:实验于2006-05/2007-08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及分组:健康成年日本大白兔3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3.0±0.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即内毒素100,50,20μg/kg组,每组10只。②实验过程:3组于兔耳缘静脉分别静推内毒素100,50,20μg/kg,1/d,共2次。3组都于第2次注射完内毒素后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20mg/kg,1次/d,共3次。③实验评估:分别于注射完后2,4,6周时观察股骨头X射线片、MRI、病理组织以及造模动物死亡情况。结果:30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结果:4周后经摄片、MRI、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后,3组所有存活兔子的股骨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坏死。②X射线观察:4周后,3组X射线片大多可见股骨头密度不均一。③MRI观察:4周后,3组MRI可见典型的股骨头坏死表现,T2WI出现不均匀高信号,股骨头出现斑点状、硬化透明区等表现。④病理组织学观察:4周后,3组病理组织切片出现骨小梁稀疏变细,结构紊乱,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明显减少,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有的融合成泡状等表现。⑤死亡率:3组的死亡率分别为70%,50%,20%。结论:小剂量(20μg/kg)内毒素联合激素4周可以成功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而且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股骨头坏死 内毒素类 甲泼尼龙 组织构建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3
2
作者 郝刚 孙天胜 +1 位作者 李绍光 王慧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9期7237-7241,共5页
背景:近年来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脊柱载荷"评分系统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国内外已有报道肯定了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各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目的:观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 背景:近年来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脊柱载荷"评分系统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国内外已有报道肯定了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各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目的:观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5/2010-10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8例,均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28.9个月;末次随访平均相对后凸畸形Cobb角9.0°,平均矫正丢失6.3°。A、B、C型骨折末次随访平均矫正丢失分别为6.4°,5.7°,7.4°;脊柱载荷评分≤6分末次随访平均矫正丢失5.7°,脊柱载荷评分≥7分末次随访平均矫正丢失7.5°;胸腰段骨折(T11-L2)和下位腰椎骨折(L3-L5)末次随访平均矫正丢失分别为6.3°,6.5°。11例(30%)矫正丢失大于10°,平均11.5°(10.1°-16.3°),其中A型骨折组4例,B型组4例,C型组3例;脊柱载荷评分≤6分组5例,在脊柱载荷评分≥7分组6例;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提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够有效地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不受限于AO骨折分型及脊柱载荷评分,对于治疗胸腰段骨折和下腰椎骨折,疗效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脊柱载荷系统 AO骨折分型
下载PDF
兔自体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后经皮注射修复骨缺损 被引量:8
3
作者 马舟涌 李放 +4 位作者 雷伟 陈晓斌 常玉立 苏强 余兆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45-2249,共5页
目的:探索兔自体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后的脂肪干细胞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纤维蛋白胶(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Fibringlue,BMP-2/FG)经皮移植到骨缺损后体内成骨能力的差异。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11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 目的:探索兔自体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后的脂肪干细胞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纤维蛋白胶(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Fibringlue,BMP-2/FG)经皮移植到骨缺损后体内成骨能力的差异。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11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2.0~2.5kg,雌雄不限,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制作新西兰大白兔桡骨中段15mm骨缺损模型35侧,随机分为5组,每组7侧:未诱导细胞组、诱导细胞组、未诱导细胞+BMP-2/FG组、诱导细胞+BMP-2/FG组、空白对照组。未诱导细胞组、诱导细胞组直接用生理盐水重悬未诱导脂肪干细胞和经成骨诱导的脂肪干细胞,未诱导细胞+BMP-2/FG、诱导细胞+BMP-2/FG组分别用含20g/L骨形态发生蛋白-2、5g/L纤维蛋白原的生理盐水重悬未诱导和经成骨诱导的脂肪干细胞。③实验评估:X射线片观察各组骨缺损修复情况,并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①12周时,未诱导细胞+BMP-2/FG组、诱导细胞+BMP-2/FG组在骨缺损区新生骨的数量明显优于未诱导细胞组、诱导细胞组(P均〈0.05)。②术后4周X射线显示,未诱导细胞+BMP-2/FG组、诱导细胞+BMP-2/FG组阻射密度值高于其他组(P均〈0.05),未诱导细胞组与诱导细胞组无差别。术后8,12周时,诱导细胞组高于未诱导细胞组,未诱导细胞+BMP-2/FG、诱导细胞+BMP-2/FG组均高于其他组,诱导细胞+BMP-2/FG组高于未诱导细胞+BMP-2/FG组(P均〈0.05)。③生物力学检测显示,未诱导细胞+BMP-2/FG组、诱导细胞+BMP-2/FG组桡骨标本的四点弯曲断裂载荷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并且诱导细胞+BMP-2/FG组高于未诱导细胞+BMP-2/FG组(P均〈0.05)。未诱导细胞组与诱导细胞组无差别。结论:成骨诱导脂肪干细胞及联合BMP-2/FG移植后8周和12周时具有更强的成骨能力,可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 细胞培养 细胞移植 经皮注射 纤维蛋白胶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中椎动脉定位的相关解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姜恒 单建林 +3 位作者 郭光金 余汇洋 张天飞 左艳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中椎动脉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2 2具 (4 4侧 )经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 ,分别在C2 ~T1各椎间水平测量两侧颈长肌内缘间距及颈长肌内缘与椎动脉的内缘的水平距离 ,观察钩椎关节的增生特点及其前后部增生的差异...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中椎动脉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2 2具 (4 4侧 )经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 ,分别在C2 ~T1各椎间水平测量两侧颈长肌内缘间距及颈长肌内缘与椎动脉的内缘的水平距离 ,观察钩椎关节的增生特点及其前后部增生的差异和对椎动脉的影响。结果 C2 ~T1各椎间水平颈长肌间距为 6 1~ 15 1mm ,颈长肌与椎动脉内缘的水平距离为 7 2~ 9 6mm ,钩椎关节增生前部远重于后部 ,呈现以前部为主横向增生的特点 ,60岁以上标本中钩椎增生遮蔽椎动脉者 13侧 (81 5 % ) ,其中部分遮蔽 8侧 (61 5 % ) ,完全遮蔽 5侧 (3 8 5 % )。结论 颈前路手术中对椎动脉的定位应联合应用钩椎关节和颈长肌等标志 ,尤其应重视钩椎关节增生造成的形态改变对定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动脉 钩椎关节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骨髓细胞CD271、CD133、CD34的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周俊 朱兵 +3 位作者 杜海燕 孙天胜 张长虹 杨连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本研究检测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和CD34的表达,分析细胞表达CD271与CD133及CD133与CD34的相关性。根据不同设计组合用CD45-PerCP、CD271-PITC、CD133-PE和CD34-FITC标记骨髓细胞,获得细胞后以FSC、SSC和CD45反复对细胞群进行定位和筛... 本研究检测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和CD34的表达,分析细胞表达CD271与CD133及CD133与CD34的相关性。根据不同设计组合用CD45-PerCP、CD271-PITC、CD133-PE和CD34-FITC标记骨髓细胞,获得细胞后以FSC、SSC和CD45反复对细胞群进行定位和筛选,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上述表达。结果表明,骨髓细胞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为0.16%、0.20%和0.43%,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后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0.49%、0.47%和1.07%;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共表达率为0.02%,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的CD271+CD133+的共表达率为0.03%。90%CD133+细胞表达CD34,40%CD34+细胞表达CD133。结论:建立的三色荧光联合检测方法可作为检测骨髓中CD271+,CD133+和CD34+细胞的方法。CD271阳性细胞与CD133和/或CD34阳性细胞是不同的细胞群,CD271可能在评价和指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分析 CD271 CD133
下载PDF
治疗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周俊 朱兵 +2 位作者 杜海燕 孙天胜 杨连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7460-7464,共5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技术在移植治疗中非常关键。目的:应用Cobe Spectra6.1骨髓处理程序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观察性实验,于2005-11/2007-11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完成。材料:骨...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技术在移植治疗中非常关键。目的:应用Cobe Spectra6.1骨髓处理程序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观察性实验,于2005-11/2007-11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完成。材料:骨髓来自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方法:应用COBE Spectra血液成分单采系统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程序,在已建立的运行参数条件下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分离前后进行白细胞分类、细胞计数检测、流式细胞分析CD34、CD133和CD271的表达,计算有核细胞回收率、单个核细胞回收率;统计方法分析CD271+和CD133+表达与细胞形态学分类的相关性。结果:①骨髓分离后,有核细胞、单个核细胞明显高于分离前(P均<0.01),回收率分别为26.6%、40.0%。②分离的细胞产品中,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为0.63%、0.51%和1.17%,回收率则依次为72.8%、61.6%和67.6%。③相关分析显示,分离前后CD271+表达率均与类单核样细胞数目相关(P均<0.01);分离后CD34+表达率与类单核样细胞和类淋巴样细胞数目均相关(P均<0.01)。④偏相关分析显示,CD271与类单核样细胞相关(P均<0.01),CD34与类淋巴样细胞相关(P均<0.01)。结论:应用Cobe Spectra6.1骨髓处理程序分离骨髓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可以根据治疗需求选择分离类单核样细胞或类淋巴样细胞,有效提高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处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离 CD271
下载PDF
72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神经功能缺失与伤后椎管狭窄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任大江 李放 +4 位作者 孙天胜 张志成 关凯 赵广民 单建林 《脊柱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脊髓损伤程度与相应椎管狭窄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998年6月~2004年3月间收治的72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脊髓功能按照Frankel分级进行评定,使用透明毫米尺对患者CT片椎管正中矢状... 目的:研究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脊髓损伤程度与相应椎管狭窄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998年6月~2004年3月间收治的72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脊髓功能按照Frankel分级进行评定,使用透明毫米尺对患者CT片椎管正中矢状径进行测量以此代表椎管面积,分别计算T11、T12、L1、L2四个节段两者的相关系数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T1、T12、L1、L2节段两者问相关系数分别为:O.3348、0.8457、0.6691、0.3336。提示T12水平两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在L1、L2节段两者的相关性较低。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在T12、L1椎管狭窄和脊髓功能损伤之间具有直线相关关系(P〈O.001),而在T11、L2两个节段不能认为椎管狭窄和脊髓功能损伤间具有直线相关关系(P〉0.5,0.10〈P〈0.20)。结论:脊髓的损伤程度与椎管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测量患者胸腰段爆裂骨折CT扫描图像中椎管占位面积的大小可以作为神经损伤程度的一个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椎管狭窄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长期实验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孙天胜 任继鑫 +3 位作者 吴军 史建国 戴刚 胥少汀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嗅鞘细胞在大鼠完全损伤脊髓内长期存活和修复作用的研究以及嗅鞘细胞移植治疗人类脊髓损伤的观察。方法: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实验室用新生Wistar大鼠嗅球做嗅鞘细胞原代纯化培养,大量增殖后植入完全损伤的大鼠脊髓内... 目的:嗅鞘细胞在大鼠完全损伤脊髓内长期存活和修复作用的研究以及嗅鞘细胞移植治疗人类脊髓损伤的观察。方法: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实验室用新生Wistar大鼠嗅球做嗅鞘细胞原代纯化培养,大量增殖后植入完全损伤的大鼠脊髓内,同时设立注入DMEM培养液和单纯椎板切除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2,4,8,16和24周进行动物神经功能评定BBB评分();术后24周取损伤段及其邻近脊髓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嗜银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了解脊髓再生情况;同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oechst标记的嗅鞘细胞在体内存活情况。选择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2003-06/12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嗅鞘细胞移植,术后随访。结果:①手术后4周,嗅鞘细胞移植组,DMEM注射组开始有运动功能恢复,嗅鞘细胞移植组运动功能好于DMEM注射组(P<0.01);在各个时间段BBB分值嗅鞘细胞移植组均高于DMEM注射组(P<0.01)。②苏木精-伊红及嗜银染色显示,嗅鞘细胞移植组,DMEM注射组脊髓损伤区及其近端都有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嗅鞘细胞移植组数量多于DMEM注射组P<0.01),但都少于相应节段的对照组P<0.01)。③((24周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Hoechst标记的嗅鞘细胞仍存在于OEG移植组脊髓损伤段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神经再生
下载PDF
尿流动力学分析在胸腰段脊髓损伤诊断和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智 张立仁 +1 位作者 赫平 刘树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34-35,共2页
目的:通过胸腰段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合临床神经体征探究其诊断和评估的价值。方法:检查于2001-05/2002-11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完成。纳入同期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13例胸腰段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的住院患者。对13例患... 目的:通过胸腰段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合临床神经体征探究其诊断和评估的价值。方法:检查于2001-05/2002-11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完成。纳入同期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13例胸腰段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的住院患者。对13例患者进行包括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顺应性、逼尿肌外扩约肌协调、逼尿肌反射等方面尿流动力学检查,并采用感觉平面、双下肢肌力、会阴反射、排尿状况、临床诊断定位等临床神经体征对比,对不同部位和程度的神经损伤会引起下尿道尿流动力学指标相应的不同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1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3例患者受损的脊髓、圆锥、马尾神经的具体部位不同,临床查体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也不同。②每例患者临床神经系统检查与尿流动力学检查资料相比较,所得出的有关神经损伤部位的判断基本一致。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在临床应用时可作为判断脊髓损伤部位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诊断 膀胱 神经原性 尿动力学
下载PDF
髋臼缺损翻修中所用移植材料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文辉 张学敏 +1 位作者 王继芳 时述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49-1554,共6页
背景:髋臼翻修中所用的移植物材料是影响假体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异体冻干骨是较常选用的移植材料。但使用固体颗粒材料修补骨缺损时宿主骨与移植骨之间的缝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缝隙可削弱移植骨与宿主骨间的整合过程。使用骨水... 背景:髋臼翻修中所用的移植物材料是影响假体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异体冻干骨是较常选用的移植材料。但使用固体颗粒材料修补骨缺损时宿主骨与移植骨之间的缝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缝隙可削弱移植骨与宿主骨间的整合过程。使用骨水泥材料可以填补这些缝隙,并且达到快速、完全的固定。但是使用骨水泥代替异体冻干骨颗粒填补假体置入后的空隙对于假体和材料自身应力的影响尚无文献报道。目的:采用有限元法比较分析骨水泥和冻干异体骨颗粒联合三翼翻修假体修复髋臼后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而了解选用不同移植材料对三翼髋臼假体稳定性的潜在影响。方法:建立三翼翻修假体及缺损髋臼的有限元模型,翻修假体置入后,缺损部的空隙分别使用骨水泥和冻干异体颗粒骨两种材料填充。于2158N和426N髋关节力作用下,观察移植物自身应力及其对翻修假体应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在不同髋关节力下三翼髋臼假体金属壳两侧界面的应力变化规律相同,假体所受的最大应力取决于髋关节力的大小和方向。翼部应力的分布规律均是由翼的边缘向翼根部逐渐增大,至翼根与球壳连接处为最大。使用不同移植材料对假体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影响,但骨水泥所受的各种应力大于冻干骨颗粒的应力。故从材料的稳定及其对假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方面来看,采用冻干骨颗粒移植修补髋臼缺损要优于骨水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翻修 三翼假体 移植 移植材料 有限元分析 数字化骨科技术
下载PDF
股骨偏心距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功能及相关生物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汤宇 孙天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133-135,共3页
目的:在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术中,软组织平衡不足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股骨偏心距的恢复和重建对髋关节软组织张力的平衡非常重要,为此就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偏心距或软组织平衡的相关研究做以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目的:在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术中,软组织平衡不足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股骨偏心距的恢复和重建对髋关节软组织张力的平衡非常重要,为此就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偏心距或软组织平衡的相关研究做以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75-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offset,arthroplasty(orreplacement),softtissuebalanc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后与股骨偏心距或软组织平衡研究有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类文章,排除综述类文章及未提供摘要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6篇相关文献,3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50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36篇文献中,10篇涉及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的生物力学原理,16篇涉及偏心距对假体微动及磨损的影响,12篇涉及偏心距调整的方法,22篇涉及重建股骨偏心距的注意事项,16篇涉及股骨偏心距对假体设计的影响和要求。本文选用符合纳入标准的16篇文献。资料综合:在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术中,软组织平衡不足也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由于髋关节本身的解剖特点,外展肌必须维持一定张力才能保持髋关节在站立及步态过程中的稳定。而股骨偏心距直接影响了外展肌张力的变化。偏心距不足可能影响假体稳定性,增加术后假体磨损;增加的偏心距由于加大了外展肌力臂,而减小了髋臼压力,最终减少了髋臼聚乙烯磨损;但是过大的偏心距使应力传导不均,微动增加,导致松动、骨溶解增加等并发症,因此对全髋关节置换或翻修术应充分重视偏心距的恢复。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精确恢复股骨偏心距的长度,可以增加外展肌张力,提高稳定性,加大假体活动范围,减少聚乙烯磨损和无菌性松动,从而提高假体的使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 髋假体 生物力学 综述文献
下载PDF
PLIF和TLIF两种腰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测试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广志 相子民 +1 位作者 马青嵩 曲银娥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椎间融合方式,即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术后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选取15具新鲜家猪腰椎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标本,模拟临床手术方式行PLIF、TLIF,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上测试其生物... 目的:比较两种椎间融合方式,即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术后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选取15具新鲜家猪腰椎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标本,模拟临床手术方式行PLIF、TLIF,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上测试其生物力学特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LIF组和TLIF组的前屈后伸方向的抗弯强度明显增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轴向应力没有统计学差异,而相应的抗扭转强度则有所减弱,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间,TLIF组的抗扭转强度强于PLIF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PLIF、TLIF术后,腰椎的稳定性均有所下降。在屈伸、旋转运动状况下,PLIF组和TLIF组稳定性减弱,但在左右侧弯、轴向刚度的变化上,与正常对照组差别不大。TLIF组抗扭转强度强于PLIF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融合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伴膝内翻的膝骨性关节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大江 李放 +4 位作者 崔赓 王全贵 张志成 吴长青 徐娟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5期423-424,共2页
目的对比改良Giebel钢板与骑缝钉内固定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成人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比1999年8月~2003年8月以来接受胫骨高位截骨的32例37膝,骑缝钉内固定25膝,Giebel内固定12膝。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无1例... 目的对比改良Giebel钢板与骑缝钉内固定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成人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比1999年8月~2003年8月以来接受胫骨高位截骨的32例37膝,骑缝钉内固定25膝,Giebel内固定12膝。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无1例不愈合,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种内固定方法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HSS评分增加值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均具有满意的疗效。改良Giebel钢板还允许肢体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畸形 胫骨高位截骨 内固定 改良Giebel钢板 骑缝钉
下载PDF
经皮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中元 李放 +1 位作者 李进珍 任大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699-2702,共4页
背景:合适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是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模型制备方法。目的:采用C形臂辅助下经皮纤维环穿刺法制备兔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定新西兰大白兔L2/3和L3/4椎间盘作为穿刺干... 背景:合适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是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模型制备方法。目的:采用C形臂辅助下经皮纤维环穿刺法制备兔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定新西兰大白兔L2/3和L3/4椎间盘作为穿刺干预椎间盘,L1/2和L5/6椎间盘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C形臂辅助下经皮穿刺法干预椎间盘。于术后2,4,8,12周各选择2只兔麻醉后拍摄兔腰椎核磁共振影像,处死动物采集椎间盘,进行椎间盘髓核蛋白多糖测定。核磁共振检查观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二甲基亚甲蓝染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髓核中蛋白多糖含量变化。结果与结论:术后4周穿刺干预椎间盘髓核区域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及髓核内蛋白多糖含量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均下降(P<0.05),其后两者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结果证实,C形臂X射线机辅助下经皮纤维环穿刺法可用于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纤维环穿刺 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微生物培养结果对THA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二期翻修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剑峰 李干 +10 位作者 陈晓斌 孙天胜 张建政 卢雨欣 侯景明 包先国 焦佼 刘佳 相子民 陈杨葭 郭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2-1267,共6页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对二期翻修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48例行二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对二期翻修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48例行二期翻修术治疗的THA术后慢性PJI(共48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一期清创手术时取出假体并置入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待感染控制后应用骨水泥型假体进行二期翻修,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疗效评估指标为控制感染耗时、感染复发率、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常规X线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阳性(culture positive,CP)35例,培养性阴性(culture negative,CN)13例。一期清创术后所有患者的感染均得到控制,CN组控制感染耗时较CP组长[(119.3±30.1)d vs.(98.4±25.9)d,P=0.03];二期翻修术后门诊随访9-49个月(平均29.6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疼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但CN组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CP组[(2.8±1.6)分vs.(1.8±1.2)分,P=0.03]。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低于CP组[(79.1±9.1)分vs.(85.6±7.1)分,P=0.01],术后优良率也明显较CP组低(53.8%vs.85.7%,P=0.04)。CN组和CP组各有2例复发,但两组感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vs.5.7%,P=0.62)。结论:采用二期翻修术可有效控制THA术后的慢性PJI,但CN患者的翻修术疗效明显较CP患者差。推测提高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并针对性应用敏感抗生素可能对改善PJI翻修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微生物 二期翻修术 培养阴性
下载PDF
锁骨中段骨折修复:重建钢板前置与上置的生物力学差异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3期8646-8650,共5页
背景:锁骨位置表浅,受到外界的应力极易发生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式,但钢板放置的最佳位置尚无统一观点。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锁骨中段斜行骨折前置位和上置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数据,以寻找更加有效的... 背景:锁骨位置表浅,受到外界的应力极易发生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式,但钢板放置的最佳位置尚无统一观点。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锁骨中段斜行骨折前置位和上置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数据,以寻找更加有效的钢板放置位置。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接受体检的健康群体中随机选择6名健康男性进行研究,均予以锁骨螺旋CT扫描,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锁骨中段骨折重建钢板上置位和前置位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不同的工况,对相关生物力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压缩工况下,前置位和上置位各生物力学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顺时针扭转和弯曲时,前置位最大应力显著大于上置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骨折块最大综合位移比较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逆时针扭转工况下,逆时针扭转和弯曲时,二者各指标数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如果在弯曲工况条件下,位移方面两种位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骨折断端应力和内固定应力方面,前置位均显著大于上置位,具有更明显的应力集中效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提示利用重建钢板前置与上置内固定修复锁骨中段骨折会出现一定的生物力学差异,其中,采用重建钢板前置内固定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内固定器 应力 生物力学 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锁骨中段骨折 重建钢板前置 重建钢板上置
下载PDF
梅花髓内针与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比较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树清 胥少汀 +3 位作者 李健民 李京生 马秀生 郎国兴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6期412-422,共11页
目的 比较梅花髓内针与带锁髓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以明确手术适应证。方法  1994年 1月~ 1999年 6月 ,采用梅花髓内针与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 138例 ,其中新鲜骨折 6 8例 ,陈旧骨折 70例。比较二组 ,髓内针固定方... 目的 比较梅花髓内针与带锁髓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以明确手术适应证。方法  1994年 1月~ 1999年 6月 ,采用梅花髓内针与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 138例 ,其中新鲜骨折 6 8例 ,陈旧骨折 70例。比较二组 ,髓内针固定方法 ,石膏固定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 ,肢体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 12~ 18个月。 6 8例新鲜骨折均愈合 ,梅花针组 42例平均 6个月 ,内锁针 2 6例平均 5个月 ;肢体及膝关节功能 ,梅花针组 42例中 38例 ,术后 2~ 5个月恢复正常 ,带锁髓内针组 2 6例 1个月全部恢复正常。陈旧骨折 :70例平均随访 15个月 ,骨折愈合时间 ,梅花针组 5 0例为平均 6 . 5个月 ,带锁髓针组 2 0例为 6个月 ;肢体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梅花针组 :有成角畸形 >10°者占 2 0 % ,肢体缩短 >1cm占 80 % ,膝关节活动 <70°,占 40 %。带锁针组 :有成角畸形 >10°者 5 0 % ,肢体短缩 >1cm占 15 % ,膝关节活动 <70°,占 2 0 %。结论 ①股骨狭窄段以上稳定骨折使用梅花针及带锁髓针治疗二者均无差异。②股骨狭窄段不稳及中下 1/ 3骨折者 ,带锁针固定优于梅花针 ,但梅花针通过附加固定、植骨亦可取得满意结果。③陈旧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固定针优于梅花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带锁髓内针 梅花髓内针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半球形髋臼假体与带翼髋臼假体的有限元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文辉 张学敏 +1 位作者 王继芳 时述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8期9423-9428,共6页
人们针对髋臼翻修假体进行了多种设计以提高它的使用寿命。关于经常用于翻修手术中的半球形超大髋臼假体的研究已有很多,而一种新型三翼翻修假体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比分析上述两种假体,并对带翼假体的设计做出适当评... 人们针对髋臼翻修假体进行了多种设计以提高它的使用寿命。关于经常用于翻修手术中的半球形超大髋臼假体的研究已有很多,而一种新型三翼翻修假体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比分析上述两种假体,并对带翼假体的设计做出适当评价。建立半球形髋臼假体和三翼髋臼假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公式计算在缺损髋臼翻修后,不同翻修假体在正常步态周期内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不同关节力的作用下半球形髋臼假体与三翼假体的应力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只是后者在三翼与球壳连接的翼跟部存在应力集中带。而翼间夹角为15°的三翼髋臼假体所受应力要明显小于翼间夹角30°的三翼髋臼假体和半球形髋臼假体(P<0.05)。结果提示,带翼髋臼假体与半球形假体置入后所受的应力水平无明显差别,而使用翼间夹角较小的带翼假体可明显减小假体各部所受的应力,从而可提高带翼假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假体 翻修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在椎动脉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非克 任先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5051-5055,共5页
背景:目前不同影像学方法对椎动脉的检查仍然存在差异和争论,由于这些结果大多源于不同的病例或样本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客观评价。目的:以一组新鲜健康成人椎动脉标本为检测对象,对比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 背景:目前不同影像学方法对椎动脉的检查仍然存在差异和争论,由于这些结果大多源于不同的病例或样本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客观评价。目的:以一组新鲜健康成人椎动脉标本为检测对象,对比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在椎动脉检测中的准确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于2003-08/2005-01完成。材料:11例健康成年人颈椎标本,来源于捐献尸体,年龄19-35岁,平均28.4岁,对比分析椎动脉20根。方法:应用高压注射器维持体外椎动脉标本的压力和速度在13.3kPa,4mL/s,使其尽可能接近正常活体椎动脉的生理充盈状态。依次将标本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主要观察指标:椎动脉直径。结果:磁共振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得到的椎动脉直径分别为(0.311±0.058),(0.309±0.063),(0.316±0.059)cm,3种方法测量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种方法测量左右两侧椎动脉直径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种影像学方法在椎动脉临床直径测量方面没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医学工程
下载PDF
秧歌对中老年女性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丹 魏智钧 +2 位作者 王崇伟 孙维 樊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了解秧歌对中老年女性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某社区坚持秧歌锻炼1年以上,每周锻炼不少于两次的28名中老年女性为实验组,居住在同一社区的30名同龄健康中老年女性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生存质量、体质量、体质量指... 目的了解秧歌对中老年女性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某社区坚持秧歌锻炼1年以上,每周锻炼不少于两次的28名中老年女性为实验组,居住在同一社区的30名同龄健康中老年女性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生存质量、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肺活量及静态平衡功能进行对照研究;生存质量采用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 health survey,SF-36)调查,平衡功能采用静态平衡分析系统测试。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员的肺活量分别为(1 998±137)ml和(1 949±192)ml(P<0.05),肺活量指数分别为(32.59±5.22)ml/kg和(30.26±4.07)ml/kg(P<0.05),闭眼身体重心摆动区域面积分别为(78.46±27.34)mm2和(83.44±37.55)mm2(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员的生存质量相关项目评分分别为:活力维度评分(75.06±20.93)和(63.27±15.22)(P<0.05),情感职能维度评分(77.67±28.49)和(65.33±15.87)(P<0.05),精神健康维度评分(78.58±21.24)和(70.35±16.86)(P<0.05),SF-36总分(594.36±102.76)和(565.67±78.46)(P<0.05)。其他指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规律的秧歌锻炼可明显改善中老年妇女的生存质量、肺功能和静态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秧歌 中老年妇女 生存质量 肺功能 静态平衡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