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子涵 徐璐 +2 位作者 王静 李岩松 仇靖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46-850,868,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和研究组(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时,采用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C...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和研究组(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时,采用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2组患者随访3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14天时,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BDNF和N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月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相比,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神经功能修复相关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节苷脂钠 依达拉奉 缺血性脑卒中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敏 李岩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最大波幅。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19, P=0.002<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进食量、食物残留、喉上升、误吸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7、0.095、0.589、0.157,P=0.868、0.925、0.557、0.876>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进食量评分为(7.62±2.18)分,食物残留评分为(9.43±2.51)分,喉上升评分为(8.46±2.27)分,误吸评分为(9.75±1.5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82±1.49)、(6.42±2.14)、(5.83±1.28)、(7.69±2.4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214、7.069、7.817、5.516,P=0.000、0.000、0.000、0.000<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表面肌电图最大波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6, P=0.775>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表面肌电图最大波幅为(697.84±110.52)μV,大于对照组的(473.42±108.28)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35, P=0.000<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表面肌电图最大波幅的升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α-synuclei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和氧化损伤影响
3
作者 王静 苏东风 +3 位作者 李岩松 邰旭辉 李迪 刘雨萌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α-共核蛋白(α-synuclei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氧化损伤和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用H 2 O 2诱导MES23.5细胞的氧化损伤,并在MES23.5细胞中过表达α-synuclein。用谷胱甘肽(GSH)来抵抗MES23.5细胞氧化损伤。采用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探讨α-共核蛋白(α-synuclei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氧化损伤和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用H 2 O 2诱导MES23.5细胞的氧化损伤,并在MES23.5细胞中过表达α-synuclein。用谷胱甘肽(GSH)来抵抗MES23.5细胞氧化损伤。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分别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蛋白(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过表达α-synuclein可提高MES23.5细胞凋亡率和ROS、IL-6、IL-1β及TNF-α水平,抑制细胞中的SOD活力(F=188.54~315.52,P<0.05)。H 2 O 2可诱导α-synuclein过表达的MES23.5细胞中α-synuclein的表达、细胞凋亡率和ROS活力增加(F=196.49~251.74,P<0.05)。GSH处理α-synuclein过表达的MES23.5细胞后,α-synuclein表达降低,凋亡率和ROS活力降低(F=149.25~258.96,P<0.05)。结论氧化损伤能够增强α-synuclein促进的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从而放大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共核蛋白 多巴胺能神经元 氧化还原酶类 细胞凋亡 帕金森病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子涵 王静 +1 位作者 李岩松 仇靖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早期有无血肿扩大(HE)分为HE组42例,... 目的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早期有无血肿扩大(HE)分为HE组42例,无HE组64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影响SICH患者早期有无HE的一般情况、脑出血情况、血肿情况、出血后处理情况及患者机体反应情况等因素,具有统计意义的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E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HE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血管淀粉样变、血肿不规则、6 h内使用甘露醇、hs-CRP、WBCT1、NET1、LYT1、NLRT1均为SICH患者早期HE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T1和hs-CRP对SICH患者早期发生HE预测的AUC为0.982、0.940,具有较高准确性。以ROC曲线靠左上方约登指数的最大切点作为最佳临界值,该点预测NLRT1和hs-CRP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9%/90.5%、100%/89.1%。两项联合预测AUC为0.979,敏感度、特异度为92.9%、100.0%。结论SICH患者早期HE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出血后药物使用、血肿情况、出血后机体反应情况等,在临床护理中需要加强监测,及早预防HE发生,NLRT1和hs-CRP对其具有一定的预测评估价值,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早期血肿扩大 影响因素 NLR HS-CRP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不同病因新发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子涵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不同病因新发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6例新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非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不同病因新发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6例新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非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超声参数、神经功能(NIHS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脑血流超声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s、Vd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S100-β、GFAP、MBP均低于对照组,NSE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低于对照组的58.33%(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应用于不同病因新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加强患者脑部血流速率,缓解脑部神经损伤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脑部血流速率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NIHSS与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邢立棉 李岩松 苏东风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血清胱抑素C与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患病后1个月时出现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选择101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NIHSS、血清胱抑素C浓度。随访1个月,依据卒...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血清胱抑素C与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患病后1个月时出现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选择101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NIHSS、血清胱抑素C浓度。随访1个月,依据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把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PSD组)和非卒中后抑郁组(non-PSD组),再依据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分结果将PSD组进一步分为轻度PSD组和中重度PSD组。结果non-PSD组、轻度PSD组及中重度PSD组间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比较有差异(P<0.05);non-PSD组、轻度PSD组及中重度PSD组间的NIHSS比较有差异(P<0.05);NIHSS、Cys C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r=0.766、r=0.511,P<0.05),且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3,95%CI 1.009~1.317;OR=21.234,95%CI 15.856~28.436)。结论高的NIHSS及高的Cys C浓度为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抑郁症 危险因素 胱抑素C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田弘极 王静 +1 位作者 霍文新 李岩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10月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进展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30例和...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10月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进展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全身系统性出血、颅内出血情况,比较2组预后,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2组病情进展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发病14 d时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2,8)分vs 8(2,12)分,P=0.038],治疗3个月良好预后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0.0%vs 32.0%,P=0.014)。2组治疗7 d内均无颅内出血转化发生。结论急性进展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能是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阿司匹林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春雷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6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评估阿司匹林结合阿托伐他汀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北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1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 目的研究评估阿司匹林结合阿托伐他汀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北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1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实施阿司匹林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及血液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数量、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且各项血液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较单一使用阿司匹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疗效
下载PDF
卒中样发作伴认知功能障碍桥本脑病一例
9
作者 邢立棉 苏东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783-784,共2页
患者,男,61岁,因“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1天半”于2017年11月14日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患者于1天半前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多次,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出现行走不稳,无视物旋转、耳鸣及听力下降,遂就诊于中国... 患者,男,61岁,因“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1天半”于2017年11月14日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患者于1天半前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多次,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出现行走不稳,无视物旋转、耳鸣及听力下降,遂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脑病 卒中样发作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价值观察
10
作者 徐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73-75,共3页
分析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并将其与丁苯酞联合治疗分析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将2021年7月-2022年7月80例脑梗塞患者以用药方式的差异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组在... 分析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并将其与丁苯酞联合治疗分析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将2021年7月-2022年7月80例脑梗塞患者以用药方式的差异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丁苯酞,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与ADL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指标与血清氧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在临床应用期间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各项症状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塞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血清氧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