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罗莫司对慢性移植肾肾病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贾瑞鹏 季曙明 +6 位作者 陈劲松 孙启全 程震 周虹 陈召红 刘志红 黎磊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8-931,共4页
背景:西罗莫司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产生重要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它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徙,对慢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移植肾肾病产生防治作用,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对慢性移植肾肾病肾组织转化... 背景:西罗莫司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产生重要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它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徙,对慢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移植肾肾病产生防治作用,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对慢性移植肾肾病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首次尸肾移植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罗莫司组和硫唑嘌呤组各30例,分别采用西罗莫司+环孢素A+激素,硫唑嘌呤+环孢素A+激素治疗,西罗莫司首次负荷剂量为6mg,2周内2mg/d,2周后改为1.0~2.0mg/d,环孢素A为5.0~7.0mg/d,硫唑嘌呤为50~100mg/d,激素为15~20mg/d。术后2年时,对移植肾进行活检。观察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并观察肝功能、血肌酐浓度、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人/肾存活率。结果与结论:随访2年,西罗莫司组于术后1,3,12个月的环孢素剂量明显低于硫唑嘌呤组,但是两组之间的血环孢素A的谷值浓度没有明显差异。硫唑嘌呤组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部分可见肾小球以及间质血管;大部分移植肾组织近曲小管呈阳性表达,线型分布于刷状缘,部分呈阳性表达。部分患者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呈节段性阳性表达。内皮细胞及系膜偶见阳性表达。西罗莫司组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近曲小管的表达则明显减弱,肾小球和间质血管无明显改变。硫唑嘌呤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主要见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部分病例也可见于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间质血管呈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内皮层。西罗莫司组,肾小球、间质血管染色均明显减少。与硫唑嘌呤组比较,西罗莫司组人/肾存活率高、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降低。结果表明,西罗莫司可降低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减缓慢性移植肾肾病的进展,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肾移植
下载PDF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现状 被引量:10
2
作者 季大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11期621-623,共3页
关键词 DN 糖尿病肾病 ESRD 终末期 患者 治疗现状 肾脏病 并发症 常见 延缓
下载PDF
西罗莫司对肾移植受者的转换治疗 被引量:16
3
作者 季曙明 文吉秋 +5 位作者 沙国柱 程东瑞 孙启全 陈劲松 刘志红 黎磊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6018-6022,共5页
背景:新一代的强效免疫抑制剂西罗莫司具有肾毒性少、抗增殖、抗肿瘤等作用,能够减少肾移植受者的肝肾毒性和严重感染等不良反应。目的:验证以神经钙蛋白抑制剂为主要免疫抑制方案出现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时,应用西罗莫司转换治疗方案的... 背景:新一代的强效免疫抑制剂西罗莫司具有肾毒性少、抗增殖、抗肿瘤等作用,能够减少肾移植受者的肝肾毒性和严重感染等不良反应。目的:验证以神经钙蛋白抑制剂为主要免疫抑制方案出现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时,应用西罗莫司转换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设计、时间和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3-06/2006-1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完成。对象:肾移植后转换以西罗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93例,男59例,女34例,年龄(38±11)岁。神经钙蛋白抑制剂肾中毒者13例、神经钙蛋白抑制剂肝毒性者26例、移植后糖尿病11例、慢性移植肾肾病33例、移植后并发肿瘤10例。方法:所有患者治疗方案都采用快速转换法,即2周内撤除神经钙蛋白抑制剂,口服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后4h,口服西罗莫司,单次首剂负荷剂量6mg,之后维持剂量1.0~2.0mg/d。在服用第1剂西罗莫司后的5~7d检测第1次西罗莫司浓度,目标质量浓度6~10μg/L。主要观察指标:动态观察西罗莫司转换后的血肌酐水平、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的丢失率、肺部感染和死亡率等。结果:西罗莫司转换治疗后,神经钙蛋白抑制剂肾毒性和肝毒性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血浓度维持在(5.1±1.2)μg/L,血肌酐由(297.72±150.28)μmol/L降至(123.76±44.2)μmol/L,转换后肝功能恢复(24例,92.3%)。高糖血症患者9例恢复正常,2例改善;17例血肌酐下降大于原肌酐水平的25%,有效率为51.5%;10例肿瘤发生于肾移植后6~43个月,8例稳定无复发,2例死亡。西罗莫司转换治疗6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并发症主要包括高脂血症和蛋白尿。3例死亡,6例返回透析治疗,2例移植肾摘除。转换治疗3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0.9%和75.8%。结论:使用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时出现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时,切换成西罗莫司和霉酚酸酯免疫抑制方案后不良反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Calcineurin抑制剂 转换治疗 西罗莫司 霉酚酸酯
下载PDF
肾移植后的肺结核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超 张喆 文吉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4期8293-8296,共4页
背景:肾移植后患者肺结核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临床表现不典型,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目的:总结肾移植后肺结核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以"肾移植,肺结核,诊断,治疗,预防"为中文检索词... 背景:肾移植后患者肺结核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临床表现不典型,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目的:总结肾移植后肺结核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以"肾移植,肺结核,诊断,治疗,预防"为中文检索词,以"renal transplantation,tuberculosis,diagnosis,therapy,precautionary"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和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Foreign Journals Integration System)2001-01/2009-12有关肾移植后肺结核的文章,纳入有关肾移植后肺结核的临床治疗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和不典型报道。保留39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肾移植后患者肺结核的诊断需借助胸部X射线、痰涂片或培养、PPD、血Anti-TBAb及PCR等综合检测,结合临床表现是早期诊断的关键。遇临床表现可疑者可行经验性抗结核治疗,一旦确诊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增加糖皮质激素用量,果断采取抗结核治疗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将有助改善患者的预后。采用适合国人的免疫抑制方案,对高危人群给以预防性化疗或可起到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肺结核 诊断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1200次移植肾穿刺的并发症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殷立平 刘志红 +9 位作者 陈惠萍 季曙明 尹广 王庆文 陈劲松 沙国柱 胡伟新 姚小丹 唐政 黎磊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分析移植肾穿刺术的临床意义及并发症 ,以促进移植肾活检术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方法  1 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行肾移植术的 590例患者 ,术后常规行移植肾活检术 ,肾功能短期内急剧恶化者急诊行肾穿刺活检术。采用斜... 目的 分析移植肾穿刺术的临床意义及并发症 ,以促进移植肾活检术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方法  1 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行肾移植术的 590例患者 ,术后常规行移植肾活检术 ,肾功能短期内急剧恶化者急诊行肾穿刺活检术。采用斜角进针负压吸引法 ,对其并发症及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分析。结果  590例患者共行 1 2 0 0次肾穿刺术 ,穿刺成功率为 99.8% ,组织质量较好的占 81 .3 % ,光镜标本平均每份包含肾小球 (1 9.0± 9.0 )个。肾穿刺后肉眼血尿的发生率为1 .6 % ,肾周血肿的发生率为 0 .3 % ,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出现出血并发症的患者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有异常改变 ,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等。病情稳定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在肾活检后无明显的变化 .肾功能正常患者的肾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异常的有 2 7.8% ,其中临界改变占 1 1 .9% ,动脉内膜炎占 4 .0 % ,急性排斥占 1 .4 % ,此外尚有少量的慢性排斥及间质非特异性细胞浸润。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中有 34 .9%肾组织病理表现为正常移植肾改变 ,30 .2 %的患者诊断为急性排斥 ,1 7.4 %患者诊断为临界改变 ,动脉内膜炎及ATN各占有 0 .3 %。结论 斜角进针负压吸引肾活检术在肾脏移植患者中应用成功率高 ,且较为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并发症 临床意义 移植肾
原文传递
移植肾临界改变的演变及其预后 被引量:7
6
作者 季曙明 殷立平 +3 位作者 陈劲松 沙国柱 尹广黎 磊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63-365,共3页
目的 探讨移植肾临界改变的演变过程及其对肾移植长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肾移植术后常规进行肾活检。对 46例首次病理确诊为”临界改变” ,临床上伴有或不伴有移植肾功能异常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46例临界改变多发生于术后 3个月内 ... 目的 探讨移植肾临界改变的演变过程及其对肾移植长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肾移植术后常规进行肾活检。对 46例首次病理确诊为”临界改变” ,临床上伴有或不伴有移植肾功能异常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46例临界改变多发生于术后 3个月内 (4 2例 ,占 91.3 % )。 15例临界改变伴肾功能异常者经甲泼尼龙冲击强化治疗后 ,12例于治疗后 1个月 ,血肌酐降至正常。临界改变治疗组 3年移植肾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临界改变未治疗组。结论 临界改变的强化治疗有利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 肾移植 移植物排斥 临界改变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