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和纤溶指标对骨科创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施晓成 汪剑龄 +3 位作者 陈约东 周胜 彭赛 李颖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4期642-643,共2页
目的探讨凝血和纤溶指标对骨科创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本院住院并手术的创伤患者230例,术前与术后分别对患者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酶(Fbg)... 目的探讨凝血和纤溶指标对骨科创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本院住院并手术的创伤患者230例,术前与术后分别对患者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酶(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同时分析血糖、血压、性别及年龄与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230例创伤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37例,发生率16.0%,以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为主,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7.6%VS12.2%:30.3%VS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血栓组DD、FDP及Fbg均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T与aPTT血栓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凝血和纤溶指标有助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筛查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创伤 凝血 纤溶
下载PDF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贻芳 范广丽 +1 位作者 孙佳 濮燕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经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 5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随访...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经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 5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随访,其中3例患者针道感染、固定针松动,后采用内固定处理,2例患者因外固定针松动出现骨折端移位,及时予以调整,2例患者随访1年后骨折端仍未愈合,行二期植骨内固定处理,其余患者于随访过程中影像学资料显示骨折端基本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支架。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完善的护理及正确及时的功能锻炼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护理
下载PDF
VSD技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治疗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浩 谢凌寒 童梁成 《齐鲁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VSD)技术在四肢撕脱皮肤软组织回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因四肢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收住院的病人192例,病人均进行清创、皮肤软组织回植,87例(A组)行单纯加压包扎,105例(B组)以VSD技术...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VSD)技术在四肢撕脱皮肤软组织回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因四肢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收住院的病人192例,病人均进行清创、皮肤软组织回植,87例(A组)行单纯加压包扎,105例(B组)以VSD技术处理。比较两组病人的皮肤软组织成活情况、治疗周期、术后72h疼痛评分、感染率以及二次手术率。结果 B组病人皮肤软组织成活情况明显优于A组(Z=8.146,P<0.01)。A、B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1±3.1)、(12.4±2.3)d,术后72h疼痛评分分别为(8.32±1.05)、(1.78±0.67)分,感染率分别为47.1%和12.4%,二次手术率分别为44.8%和18.1%,B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t=6.121、5.332,χ2=5.691、5.729,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的加压包扎方式,在四肢撕脱皮肤软组织回植手术中应用VSD技术可缩短治疗周期,缓解病人疼痛,降低二次手术率,减轻医护人员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疗法 四肢 软组织损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肌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32例报告)
4
作者 杨开锦 吴继明 孙建国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9年第7期526-526,共1页
关键词 肌筋膜间隔区 综合征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在松质骨部位骨折固定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建国 王银河 +4 位作者 缪继华 张骊 傅庭斌 吴继明 牛军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168-3169,共2页
目的:评价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在松质骨部位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骨科于1998-06/2005-05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棒为37例松质骨部位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自身增强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螺钉:螺纹径3.5~4.5mm,... 目的:评价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在松质骨部位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骨科于1998-06/2005-05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棒为37例松质骨部位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自身增强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螺钉:螺纹径3.5~4.5mm,杆径2.0~3.2mm,长度25~70mm;自身增强聚乙交酯、聚丙交酯棒:直径2.0~3.2mm,长度30~70mm)。术后以肢体局部功能恢复和不同时期X线片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无一例发生感染、无菌性炎症反应、骨溶解现象。疗效:优27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6.48%。结论:自身增强可吸收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螺钉是非承重的松质骨骨折、关节内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其明显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再次手术,减少了感染机会,使用简便,不干扰放射影像,不影响关节内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龚永良 闫浩 李颖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84-286,共3页
外周血管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一类常见的下肢循环系统疾病,其过程中发生的缺血再灌注是组织氧供不足、线粒体病、自由基产生和炎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骨骼肌坏死和远隔器官损伤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对骨骼肌细胞... 外周血管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一类常见的下肢循环系统疾病,其过程中发生的缺血再灌注是组织氧供不足、线粒体病、自由基产生和炎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骨骼肌坏死和远隔器官损伤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对骨骼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作一简要综述,为认识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病 骨骼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理生理
下载PDF
胞内酶敏感肿瘤靶向递药体系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丁丁 孙中洋 +1 位作者 南军 徐若男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利用对乳腺癌肿瘤细胞MDA-MB-435内特有酶豆蛋白酶(legumain)敏感的多肽(AANL)连接阿霉素(DOX)构建具有胞内特异性释药功能的纳米递药系统,并对AANL在含有legumain环境下的断裂效率进行研究。方法将DOX用AANL修饰得到AANL-DOX(AD),... 目的利用对乳腺癌肿瘤细胞MDA-MB-435内特有酶豆蛋白酶(legumain)敏感的多肽(AANL)连接阿霉素(DOX)构建具有胞内特异性释药功能的纳米递药系统,并对AANL在含有legumain环境下的断裂效率进行研究。方法将DOX用AANL修饰得到AANL-DOX(AD),再将AD连接至4-arm PEG上,最后将细胞穿膜肽(TAT)连接至4-arm PEG-AD上,制备出TAT-PEG-AD并自组装形成纳米粒(TPAD)。核磁表征TAT-PEG-AANL-DOX;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镜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及外观形貌;模拟体内、肿瘤微环境和胞内环境通过动态透析法研究legumain对AANL的断裂效率并模拟DOX的药物控释效率;细胞毒性研究TPAD对MDA-MB-435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核磁共振氢谱证实TAT-PEG-AANL-DOX合成成功;测定TPAD的粒径为126.3 nm;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粒结构圆整,粒径为80 nm;24 h的累积释药量为82.2%;体外细胞毒性研究表明,TPAD对MDA-MB-435细胞有较好的杀伤作用,其效果接近游离DOX的细胞毒性。结论利用legumain敏感多肽连接DOX制备具有胞内特异性释药功能的纳米粒,能够有效实现肿瘤细胞内晚期内涵体和溶酶体精准释药,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蛋白酶 酶敏感 纳米递药体系 细胞穿膜肽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空勤人员踝关节撞击综合征1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旻 李颖 傅庭斌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053-1053,1055,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技术在治疗空勤人员踝关节前部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诊断踝关节前部撞击综合征的空勤人员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结果:术后疼痛完全消失6例,疼痛显著缓解6例,术前AOFAS评分由(51.9±11.9)分,...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技术在治疗空勤人员踝关节前部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诊断踝关节前部撞击综合征的空勤人员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结果:术后疼痛完全消失6例,疼痛显著缓解6例,术前AOFAS评分由(51.9±11.9)分,提升至随访结束时(90.4±8.4)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14.84,P<0.05)。其中11例患者功能恢复良好,鉴定结论为飞行合格,1例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空勤人员的踝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宜尽早在关节镜下切除骨赘、病变软组织及清理关节,可显著改善和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证飞行安全和战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综合征 空勤人员 踝关节 关节镜
下载PDF
pH/酶双重敏感肿瘤靶向递药体系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丁丁 南军 +2 位作者 孙中洋 郭松岩 徐若男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72-378,共7页
目的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敏感多肽Gly-Pro-Leu-Gly-Ile-Ala-Gly-Gln(GPLGIAGQ)修饰的细胞穿膜肽(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protein,TAT)与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相连,并通过酸敏感顺式... 目的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敏感多肽Gly-Pro-Leu-Gly-Ile-Ala-Gly-Gln(GPLGIAGQ)修饰的细胞穿膜肽(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protein,TAT)与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相连,并通过酸敏感顺式乌头酸键连接阿霉素(doxorubicin,DOX),构建具有胞内特异性释药功能的纳米递药系统,研究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DOX用顺式乌头酸酐(Cis-aconitic acid,CAA)进行修饰生成连接有酸敏感顺式乌头酸键的阿霉素(Cis-aconitic-DOX,CAD),将CAD连接至四臂聚乙二醇(4-arm PEG)上制备得到PEG-CAD,将MMP2敏感多肽GPLGIAGQ修饰的TAT连接至4-arm PEG-CAD上制备出GPLGIAGQ-TAT-PEG-CAD并在去离子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GTPC。利用核磁表征GTPC的结构;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镜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及外观形貌;利用HPLC法测定CAD中酸敏感键断裂效率;体外模拟体内正常组织、肿瘤微环境和胞内环境pH,利用动态透析法研究药物控释效率;MTT实验验证GTPC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核磁共振氢谱证实GTPC合成成功;测定纳米粒GTPC的粒径为132.1 nm;透射电镜观察到纳米粒结构圆整,平均粒径为90 nm;酸敏感实验证实CAD具有较好的胞内酸响应性;pH值为5.5时纳米粒24 h的累积释药量约为80%;体外细胞毒和细胞内摄研究表明,GTPC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有较好的杀伤作用。结论利用MMP2敏感多肽GPLGIAGQ修饰TAT使其具有选择特异性,并具有胞内酸敏释药功能的纳米粒,能够有效实现纳米粒的高效入胞及在肿瘤细胞内晚期内涵体和溶酶体精准释药,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四臂聚乙二醇 阿霉素 纳米递药体系
下载PDF
克氏针弹性固定治疗Doyle Ⅰ、Ⅱ型锤状指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闫浩 谭权昌 +6 位作者 周胜 杨俊生 李力毅 汪剑龄 施晓成 夏超 李颖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弹性固定治疗DoyleⅠ、Ⅱ型锤状指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3月,收治DoyleⅠ、Ⅱ型锤状指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6~61岁,平均45岁。损伤指别:示指2例,中指3例,环指10例,小指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 h^45 d,中... 目的探讨克氏针弹性固定治疗DoyleⅠ、Ⅱ型锤状指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3月,收治DoyleⅠ、Ⅱ型锤状指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6~61岁,平均45岁。损伤指别:示指2例,中指3例,环指10例,小指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 h^45 d,中位时间5.5 h。闭合性损伤8例,开放性损伤10例。单纯指伸肌腱断裂14例,伴撕脱性骨折的伸肌腱止点断裂4例。采用克氏针弹性跨关节固定远节指间关节(distal interphalangeal joints,DIPJ)于过伸位,6周后去除克氏针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手术时间34~53 min,平均38.9 min。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指固定期间未发生克氏针松动、针眼处感染。患者锤状指畸形均得到纠正,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后,DIPJ被动活动无明显受限,主动屈曲角度为(75.83±11.15)°,与健侧对应指(85.28±6.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8,P=0.003)。术后8个月,15例获随访患者患指DIPJ主动屈曲角度为(82.67±6.78)°,与健侧对应指(86.00±5.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4,P=0.157)。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后,DIPJ主动屈曲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78±0.88)分,被动屈曲至最大关节活动度时VAS评分为(3.06±1.06)分。术后3个月,根据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标准,获优10例、良5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3%;患者满意度Likert评分为3~5分,平均4.2分。结论克氏针弹性固定治疗DoyleⅠ、Ⅱ型锤状指,能有效修复指伸肌腱,纠正锤状指畸形,利于远期DIPJ屈伸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状指 克氏针 弹性固定 指伸肌腱 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股骨自锁髓内钉的设计与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颖 吴继明 +2 位作者 杨光新 马保安 范清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935-938,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操作简便的新型髓内钉———斜面型自锁髓内钉(SLN),并测试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本型SLN通过斜面结构的原理将轴向推动力转化为横向推动力,从而实现通过髓内钉尾部的运动控制横钉的收缩运动,进一步通过横钉的髓内把持作用... 目的设计一种操作简便的新型髓内钉———斜面型自锁髓内钉(SLN),并测试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本型SLN通过斜面结构的原理将轴向推动力转化为横向推动力,从而实现通过髓内钉尾部的运动控制横钉的收缩运动,进一步通过横钉的髓内把持作用实现带锁髓内钉的功能。在制成原型钉后,以10根股骨为标本制造股骨中上端骨折模型的实际操作,验证该结构运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通过X线片检查髓内固定情况。模拟单腿负重的受力力线,在instron-1342型MTS机测试拉、压、弯、扭等力学指标。结果该结构能够顺利完成设计动作,运动过程稳定、可靠,髓内固定情况满意;横钉与主钉接触面间可提供相当的剪切力切断可能的包绕物。在拉、压、弯、扭四项指标上,本型SLN的性能与G-K型带锁髓内钉接近,较分叉型自锁髓内钉略优,比梅花针和Ender氏髓内钉明显优越。结论本型SLN结构简单,运动可靠,在主要的受力面上无明显的应力集中点;受力合理,生物力学性能满意,基本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自锁髓内钉 生物力学 骨水泥 人工假肢 髓内固定技术
原文传递
骨肉瘤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军涛 褚尤彪 +2 位作者 蒋继亮 李颖 范广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560-563,597,共5页
目的:分析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况。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别检测44例骨肉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率(61.4%)显著高... 目的:分析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况。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别检测44例骨肉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率(61.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骨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20.5%),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导致组织中RASSF1A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另外,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全身有无转移情况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2和0.016),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大小等临床特征无关(P值分别为0.6944,0.977,0.786和0.831)。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在骨肉瘤中表达水平降低的分子机制之一,有望成为骨肉瘤早期辅助诊断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RASSF1A基因 启动子甲基化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特殊人群断肢(指)再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唏群 吴继明 +1 位作者 周强 丁为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86-86,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人群参与工作及社会活动的日益增多,小儿及高龄合并糖尿病等患者发生断肢(指)患者明显增多,给再植工作带来更多的难题.1993~2002年,本院共收治61例特殊人群的断肢(指),无1例死亡,再植存活率为96.7%.
关键词 特殊人群 断肢再植 断指再植 手术方法 康复
原文传递
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军涛 吴小涛 陆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727-728,共2页
目的评价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Raymedia公司提供的人工髓核假体(PDN),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后路PDN置换术。平均5.7(5.4~6.2)年随访,随访评价包括:临床疗效评分,x线、观察假... 目的评价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Raymedia公司提供的人工髓核假体(PDN),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后路PDN置换术。平均5.7(5.4~6.2)年随访,随访评价包括:临床疗效评分,x线、观察假体移位、软骨终板变化情况。结果随访末期临床评价优10例,良6例,尚可2例,差2例,优良率80%。1例因假体移位术后3个月取出。1例术后5年因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融合手术。其余腰腿痛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VAS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期效果肯定,但是中期主要并发症包括软骨终板损伤、假体下沉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假体植入
原文传递
南京市道路交通伤发生特点浅析
15
作者 吴俊贤 童梁成 谢凌寒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636-2637,共2页
目的分析南京市道路交通伤发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急救中心2011年道路交通伤患者共848例相关病历资料。结果南京市急救中心救治道路交通伤出车840车次,伤者等待救护车时间5min-2h(平均21.82min),20-59岁是交通伤的高发年龄段。... 目的分析南京市道路交通伤发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急救中心2011年道路交通伤患者共848例相关病历资料。结果南京市急救中心救治道路交通伤出车840车次,伤者等待救护车时间5min-2h(平均21.82min),20-59岁是交通伤的高发年龄段。交通伤发生的高峰月份为10月份,高峰季度为第4季度,最低季度为第1季度。呼救高峰时间段为上午8:01-10:00,四肢是交通伤最常见的损伤部位。结论根据道路交通伤的分布特点,有关部门可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利于提高交通伤的院前急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原文传递
以骨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银河 吴继明 +3 位作者 朱唏群 付庭斌 缪继华 牛军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3-383,共1页
关键词 骨关节疼痛 首发症状 急性白血病 误诊分析 诊断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改良岛状筋膜蒂皮瓣重建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谭权昌 闫浩 +6 位作者 周胜 汪健龄 舒忠军 杨俊生 李力毅 陈约东 李颖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4-315,共2页
目的分析改良切取的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我们对28例指端缺损患者采用改良切取的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术后随访远指间(DIP)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患指功能;随访两点分辨觉评价缝合... 目的分析改良切取的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我们对28例指端缺损患者采用改良切取的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术后随访远指间(DIP)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患指功能;随访两点分辨觉评价缝合及未缝合神经皮瓣感觉恢复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5个月,患指指端缺损均获得良好修复。术后3个月患指筋膜蒂附近DIP关节及健侧DIP关节的ROM分别为(51.96±9.66)°、(84.11±5.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筋膜蒂皮瓣移植术中缝合与未缝合神经患指,术后3个月随访两点分辨觉分别为(6.78±1.48)mm、(7.05±1.93)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岛状筋膜蒂皮瓣能够有效修复指端缺损,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损伤 指动脉背侧支 指端缺损
原文传递
军事飞行员下腰部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谭权昌 蒋继亮 +3 位作者 闫浩 周胜 童梁成 李颖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军事飞行员下腰部疼痛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军事飞行员下腰痛相关文献。资料引用引用文献资料56篇。资料综合下腰部疼痛是飞行员常见症状之一,歼击机、直升机及... 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军事飞行员下腰部疼痛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军事飞行员下腰痛相关文献。资料引用引用文献资料56篇。资料综合下腰部疼痛是飞行员常见症状之一,歼击机、直升机及运输机军事飞行员均不同比例出现下腰痛症状,影响飞行员飞行操作、降低飞行任务完成的质量、降低作战能力,同时影响飞行安全等。影像学分析提示,下腰痛飞行员腰椎影像学表现均不同程度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联,且集中在腰4-5、腰5-骶1节段,而腰椎间盘突出是当前飞行员停飞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年龄、肥胖、正加速度暴露、飞机振动、飞行时间等是飞行员下腰部疼痛的重要危险因素。合理避免上述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是降低下腰痛发生的主要方法;严格飞行员选拔、使用腰部支撑装置、加强腰部肌力锻炼以及传统治疗均可有效预防及缓解飞行员下腰部疼痛症状。结论下腰部疼痛是由飞行员自身及外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疾病。正确认识飞行员下腰部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能够有助于提高飞行员飞行效率,减少飞行事故发生及提高部队作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椎间盘移位 危险因素 综述
原文传递
腓动脉穿支皮瓣及其穿支血管超声定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施晓成 于鹏丽 +4 位作者 王淑琴 蒋亚楠 闫浩 陈约东 谭谦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623-626,共4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腓动脉穿支的分布规律和内径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研究,进而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15例健康志愿者双侧小腿30侧腓动脉的穿支数目、分布、类型及直径进行检测研究;...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腓动脉穿支的分布规律和内径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研究,进而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15例健康志愿者双侧小腿30侧腓动脉的穿支数目、分布、类型及直径进行检测研究;术前对25例患者行腓动脉穿支精确定位并设计皮瓣修复缺损部位,术后观察不同类型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效果。结果 15例志愿者双侧小腿30侧腓动脉的穿支总数为110支,其中肌皮穿支45支(占40.9%),肌间隙穿支65支(占59.1%);穿支起始处内径平均为(1.06±0.31)mm。25例患者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缺损,术后随访3~18个月,20例皮瓣完全成活,5例皮瓣出现局部坏死,其中3例采用皮肤移植修复后愈合,2例经换药后创面自愈。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具有稳定可靠的血管蒂,是重建软组织损伤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皮瓣 游离皮瓣 组织修复 超声技术
原文传递
微型铆钉和抽出钢丝法治疗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春书 谢凌寒 +2 位作者 汪剑龄 陈约东 王飞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24期2760-2761,共2页
目的比较微型铆钉和抽出钢丝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纯伸肌腱止点撕脱导致的锤状指患者23例,11例采用微型铆钉修复,12例采用抽出钢丝法修复。23例患者术后均固定于近节指间关节屈曲、远节指间关节过伸位6周,6周后行手指功... 目的比较微型铆钉和抽出钢丝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纯伸肌腱止点撕脱导致的锤状指患者23例,11例采用微型铆钉修复,12例采用抽出钢丝法修复。23例患者术后均固定于近节指间关节屈曲、远节指间关节过伸位6周,6周后行手指功能锻炼。观察患者远节指间关节活动度。结果 23例患者获7.2~12.3个月随访,微型铆钉修复患者远节指间关节活动度优6例,良4例,可1例;抽出钢丝法修复患者远节指间关节活动度优5例,良6例,差1例(由于功能锻炼过程中肌腱再撕脱);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铆钉和抽出钢丝法治疗锤状指临床疗效均较好,但微型铆钉可有效防止肌腱再撕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状指 微型铆钉 抽出钢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