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法标记“说”和“道” |
随利芳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2
|
“管他”的语法化 |
王慧兰
李伟刚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5
|
|
3
|
重复的艺术:海明威小说文本的一种解读 |
李迎丰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6
|
|
4
|
成长的世界图景——论巴赫金的小说“时空体”理论 |
李茂增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5
|
格雷厄姆·格林长篇小说“宗教”主题初探 |
温华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6
|
审美主义的幻灭——托马斯·曼早期艺术家三部曲解读 |
李茂增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7
|
萨义德与汤林森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讨论 |
温华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8
|
《老稼斋燕行日记》中的康熙形象——兼与同时期欧洲语境中的康熙形象比较 |
刘广铭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9
|
“比较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认知与思考 |
李迎丰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0
|
五四传统与北大情结——对《青春之歌》中多重话语的一种解读 |
李迎丰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11
|
从《瀛奎律髓》看方回对宋诗的基本评价 |
张小明
王笑梅
|
《黄山学院学报》
|
2005 |
2
|
|
12
|
从兵战论述看杜牧知识结构调整 |
王笑梅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2
|
|
13
|
“沉静”的美国人——《沉静的美国人》中的美国形象 |
温华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7 |
3
|
|
14
|
试谈人文素质教育与军队院校人文类课程的建设 |
蒋遐
|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
2011 |
2
|
|
15
|
中国现代日记文学论略 |
张高杰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6
|
阿里斯托芬:尼采的希腊先知 |
李茂增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7
|
在私人言说和公共叙事之间——《胡适留学日记》及其传播研究 |
张高杰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0 |
0 |
|
18
|
读韩愈的《原道》 |
薛亚康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5 |
0 |
|
19
|
立体·全景·综合——评王俊虎《老舍和曹禺比较研究》 |
张高杰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20
|
论中唐河南诗歌 |
薛亚康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7 |
0 |
|